【閱讀筆記】生於海死於海,水手的既定宿命:《冰島漁夫》(Pêcheur d'Islande)

2021/12/24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水手可能會只有一個家,但是他卻必定會有倆個妻,你恐怕永遠也體會不來,此刻我要去見的,正就是那另一個妻 ── 冷豔無情,但是卻深繫我心的那一個。」
──《獵殺紅色十月號》,湯姆‧克蘭西(1947-2013年)
已絕版的《冰島漁夫》,佐以熱美式+檸檬生乳酪蛋糕,在寒冬午後裡,靜靜享受閱讀時光

海洋文學中的印象派

長期受到英語系國家的影響,我們也對英美文學與作家知之甚詳;英美文學中有許多海洋小說,然而卻從未對「海洋文學」有過明確的定義。從希臘荷馬的史詩《奧狄賽》,梅爾維爾的小說《白鯨記》,到海明威的《老人與海》,廣義來說,舉凡以海洋景觀或海洋生物, 抑或在海上工作的人為描寫對象的文學作品,都可以稱之為海洋文學。今天想跟大家介紹一位出生於法國布列塔尼地區的作家:畢爾‧羅逖
畢爾‧羅逖(Pierre Loti,1850-1923年),法國小說家和海軍軍官,出生於布列塔尼地區的港口城市:洛里昂(Lorient),歷史上曾為法國海洋軍事工廠之一;童年則在另一處海港羅什福爾(Rochcfort)渡過,家族先人也多以航海為業。羅逖可說是生來便與海有緣的。
重要著作有《冰島漁夫》 、《羅逖的婚姻》、《一個非洲騎兵的故事》、《菊夫人》等書。他的作品極富異國情調,在當代非常受到歡迎。於海軍服役時,曾到過近東和遠東,這些經驗,為他的作品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1885年和1900~1901年曾二度訪問日本,1885年訪日時曾參加鹿鳴館的派對,以當時的見聞寫下《江戶的舞會》(收錄在短篇集《秋天的日本》),給芥川龍之介(1892-1927年)的短篇小說《舞會》帶來靈感。義大利作曲家者賈科莫·普契尼(Puccini,1858-1924年),曾表示參考了畢爾·羅逖的《菊夫人》,進而創作出著名的淒美愛情歌劇《蝴蝶夫人》,耳熟能詳的音樂劇《西貢小姐》,也改編自《蝴蝶夫人》。
1900年八國聯軍進佔北京時,作爲海軍上尉的他亦來到北京,記述來京見聞,寫成《在北京最後的日子》(Les derniers jours de Pékin)。
依照本書譯者黎烈文先生(1904-1972年)的說法,童年的羅逖聰明好空想,望著眼前碧藍無際、終日澎湃,給予他神秘、寂寞、淒涼,恐懼之感的海洋,引發了他對於不可思議的夢幻世界的追求。後來不顧家人反對毅然從軍,開始過著漂泊無盡的海上生活。
畢爾‧羅逖曾供稱,他寫作的最大理由是想要固定他腦海中的飄忽印象,並將他的生命中最美好的部份從虛無中拯救下來。事實上,他的大部份作品都可說是他的自傳和日記。他的小說大多缺乏了真實性和嚴密的組織。但那種永遠變化的結構,卻在讀者眼前展露出許多輕快又饒有暗示的圖像,而那些圖像,讓讀者得以感受到不可言傳的力量。所以,羅逖在近代文學中,不僅是所謂的「異國情調」代表作家,也被尊稱為偉大的「印象主義者」(Impressionniste)。

生於海,死於海

海洋,在文學家筆下,一向被視為女性。有如海明威在《老人與海》中所形容的:「老人總想著它是女性的。她可以給人很大的恩惠,也可以不給;假使她作出野蠻惡毒的事情,那是由於她無法控制自己。月亮影響她,就如月亮影響女人一樣。」
《冰島漁夫》扉頁插畫 (Photo by Pecheurs d' Islande)
在我所找到的這本1942年所出的中譯本,後由志文出版社「新潮文庫叢書」重新整理出版的《冰島漁夫》(Pêcheur d'Islande,現已絕版)序文中,就曾說道:
所有的海洋都是女性的,因為它們變幻莫測;而北極洋尤其如此。北極洋不僅受月亮影響,它還受地球極心影響,它的春夏兩季和秋冬兩季景觀絕異,它還有流動的冰山和致人於命的暗流。
在無日無夜(有時候全日,有時候全夜)的極帶中,在森冷的極光照射下,人們像鬼魅般出沒著;北極洋面上穿梭著那些除了靠打漁外無法維生的漁民。而海洋,便是他們的全部命運;他們的悲歡離合、他們的窮達貴賤,無不受制於海洋。海洋是他們的衣食父母,也是他們的最後墳墓。
年年有人出海,年年有人失蹤,生還的人明年還得出海,而海岸邊林立的碑碣墓塚也逐年增多;同樣的年輕,同樣的遭遇 ── 90%以上的漁民無法逃避這殘酷的命運。襁褓中的嬰兒還會長大,然而他們還會重複著同樣的命運。
《冰島漁夫》扉頁插畫
而曾周遊列國、寫出不少當代知名作品的畢爾‧羅逖,在1886年出版的《冰島漁夫》裡,將故事背景設定在自己的故鄉:布列塔尼(Bretague)地區。
布列塔尼海岸上著名的阿曼燈塔(Ar-Men)
靠海吃海的布列塔尼地區,每年都有許多漁夫喪身在冰島附近的海面(冰島周圍海域因北大西洋暖流緣故,為全世界著名的大漁場之一),留下無數生活失去憑藉的高齡父母和無依無靠的孤兒寡婦,這事實引起了羅逖的同情,於是寫作《冰島漁夫》此書。
與之前其他作品不同的是,《冰島漁夫》是一本著重於情節和客觀描述的真實小說,故事背景從愁雲慘霧的北極帶到炎暑、生息全無的南國戰場,再帶到荒涼冷落的北法蘭西海岸,在那片偉大而神祕的海洋上,上演著與生命博鬥的驚濤駭浪。
1924年上映的法國片《冰島漁夫》劇照(Photo byPêcheur d'Islande)
而書後附錄的《漁夫們的寡婦》,原收錄於散文集《死與悲憫之書》,在《冰島漁夫》出版後,某年漁季,濱海小鎮潘保爾(Paimpol)有兩艘出海的漁船「小貞勒號」和「加特琳號」在冰島海面失蹤,使小鎮頓時增添了30個寡婦和80個孤兒。
羅逖激動之餘,立刻利用小說《冰島漁夫》的影響力,公開募款救濟,並在不久後募得3萬多法郎,親自前往遇難水手家屬所住的漁村發放。在他做完救濟工作之後,便有感而發寫下了這篇短文,這可說是一篇真實的「報導文學」,譯者體貼地將其附錄於書後,以便增加讀者對於小說的了解。短文寫實動人又不流於煽情,展現了作者的藝術高度與人文關懷,推薦一看!

作者性格,影響文本風格

不少人把畢爾‧羅逖的《冰島漁夫》,與海明威(Ernest M. Hemingway,1899-1961年)1952年出版的《老人與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相比較。
「人是不會認輸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屈服。」
── 《老人與海》,海明威
(1899 - 1961年)
就故事背景而言,一則發生在加勒比海,一則發生在北大西洋;一則是老漁夫與馬林魚一對一的雄性博鬥,一則是一群人與變幻莫測的海洋的生死掙扎;就作者性格來分析,海明威是條典型的美國硬漢,他參與過西班牙內戰,晚年移居古巴,有嚴重的酗酒問題;而法國小說家畢爾‧羅逖,我們可說是全然陌生,只能以他的作品來一窺作者的性格。

人與大自然的搏鬥,各有勝負

說來慚愧,在《冰島漁夫》的閱讀過程中,比起小說裡的悲歡離合,我更有興趣在故事的背景設定上,這陣子我常與家人觀看MOD的全法語頻道:STYLE 生活時尚,欣賞法國各地區的地方采風。而無獨有偶地,也讓我得以認識布列塔尼海岸上最著名也最危險的燈塔:阿曼燈塔(Ar-Men Lighthouse),和法國插畫家「踩點畫家」 艾曼紐.勒帕吉(Emmanuel Lepage)。
法國插畫家 艾曼紐.勒帕吉(Emmanuel Lepage)與2020年作品《Ar-men地獄中的地獄》(積木文化,2020),Photo by 誠品線上
布列塔尼地區的傳統服飾
布列塔尼(Bretague)地區,在法國是非常特別的存在。这裡有自己的旗幟、傳統服飾、音樂和語言文化。布列塔尼人(Breizh)是法國西北部布列塔尼半島上的凱爾特民族。使用布列塔尼語,屬於印歐語系凱爾特語族不列顛語支。民族印記非常鮮明,令人印象深刻。
最後,介紹找到本次藏書的背景店家:位於新竹市東區「綠園道」三民路裡的咖啡館:小墊子。
店名:小墊子( ImMat Cafe)
地址:新竹市東區三民路154號
供應天然手作甜點(無鹹食)、咖啡&茶飲&無咖啡因飲品。因空間狹小,座位有限,建議提前電話訂位。(週一公休)
藏於新竹市三民路裡的小咖啡館
入口處的藏書區,我是不會承認,自己第一次踏進這間店時,是被這堆書所吸引住的!
滿滿的藏書,但來客又有幾人能發現到其中的奧秘呢?
滿滿的全是絕版書,真的是賺到了!
這堆書,夠我來光顧這家店好幾次了吧!哈哈~
衍生閱讀:我的第一篇海洋文學介紹:《北海鯨夢》
感謝大家的觀看!😘
186會員
83內容數
「電影沒有好壞的區別,只有導演才有好壞的區別。」─ 楚浮(Francois Truffaut),1932 -1986年,法國『新浪潮』導演。有時我們寧可挑選好導演的壞電影看,也不看壞導演所製作表面上看起來是好的電影;而且,只有好導演才可能產生好電影。本系列將淺談我個人覺得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導演們。敬請追蹤期待!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