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織布眷綿綿母愛的時代記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還記得小時候媽媽或是奶奶給你打的毛衣嗎?毛線總給人溫暖的記憶,容易勾起情感共鳴。眷詠年代的人生活簡單但心靈富裕,媽媽們常用手鉤毛線貼補家用,卻不覺得辛苦,甚至將其當作終生的興趣。英國學者Jill Riley等人,曾針對全球超過 3500 多名編織愛好者進行調查。在與眷村媽媽訪談的過程中也發現,勾毛線帶給他們放鬆的感覺,緩解壓力和提升創造力。龐大的生活壓力下,編織出一片平靜也賺取生活所需,編織時專注當下帶來療癒感。


溫暖的毛衣鉤勒出眷村媽媽的祝福

溫暖的毛衣鉤勒出眷村媽媽的祝福


新北產業文化孕育獨特的眷村文化

新北市新莊一帶有許多紡織工廠,上下游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因此新北的眷村媽媽很多都以編織代工養家,形成獨特的時代記憶。這次編織活動的80多歲林奶奶,如同那年代知足樂觀的眷村女性,雖然日子忙碌但內心愜意,她喜歡聽著白光的黑膠哼著歌,編織著一家人更好的明天。代工打毛線貼補家用,養活一家大口小口,這次2021新北市眷村文化節,我們以林奶奶為藍本策畫實境秀活動。讓更多人無論是否曾生長在眷村,都能真實體驗並為眷詠年代的溫情感動。


眷村林奶奶的編織教學

眷村林奶奶的編織教學

策劃活動前我們實地走訪泰山的貿商二村,大禮堂裡的老人仍保有眷村當年話家常的習慣,歡聚在一起聊天做手工非常開心。跟著蕭里長走上二樓,這裡有許多拆遷前或是老人捐出的眷村老照片與生活用品。其中最吸引人目光的,就是整面牆掛滿各種手織毛衣。採訪眷村老奶奶時,她們仍印象深刻,編織剩下的毛線,就給孩子織衣服織襪子,孩子大了就將毛線澆上熱水軟化後拆線,然後再織成新的毛衣,眷村媽媽的巧思從現代的角度來看,其實是一種環保愛物惜物的概念。因此我們以"織織布眷"為活動命名。


眷詠年代的普普美學

"織織布眷"是一種樂此不疲的感覺,也是用編織照顧家人眷屬的概念,短短四個字承載著眷詠年代的精神與共同記憶。而我們也希望透過這次活動,將眷村媽媽的快樂社交傳承給年輕一代,因此捨棄制式化的教室布置,選擇在客廳,大家邊織邊聊彼此陪伴,學習毛線不是學習"技法",而是跟眷村媽媽學習溫暖知足的"心法"

「麵粉白」、「屋瓦黑」、「天青藍」、「石漆綠」、「大門紅」及「窗框黃」,也許是因為眷村人走過大時代動盪,早已經是處變不驚笑看人生。開朗樂觀的個性,造就眷村中有許多奔放的生活色彩。而眷村媽媽在編織時配色也相當大膽卻又協和,融合幾何圖形成為獨特的眷村美學。像是大家熟悉的普普風坐墊,就是經典的眷村藝術代表。編織的創意與無限(線)可能,讓眷村媽媽能將簡樸的家中變得繽紛,讓孩子能穿出時尚,眷村媽媽真可謂是生活藝術家的代表。


眷詠年代的普普美學

眷詠年代的普普美學


樂天"織"命創意無限的眷村樂活

每周一次的編織陪伴時光,讓都市叢林中冰冷的心再度溫暖。融入五感生活美學,在編織專注地當下與內心對話,放下手機斷掉繁雜資訊與念頭,在寧靜中找回敏銳的感覺,聞著眷村的花香,感受毛線細膩觸覺,聽著黑膠悠悠的聲音。活動策畫的主題就是帶領大家感受眷村的實境,我們不懷舊但與時代致敬,透過陳設與編織的儀式感,讓大家發現眷詠年代之所以讓人懷念,正是現在流行的斷捨離。


毛線的創意不只存在於衣服,可以勾勒出各種喜歡的樣貌

毛線的創意不只存在於衣服,可以勾勒出各種喜歡的樣貌


我們用毛線作為眷詠年代的主題,在展場中隨處可以見編織的水餃、水果,牆面也以編織的花朵裝飾。毛線不貴但創意無限,可以勾織成各種喜歡的模樣,也可以拆掉重打。毛線蘊含的哲學就是眷詠年代的生活哲學,物質有限創意無限,毛線代表著眷村樂天知命的生活態度,也是最溫暖的眷詠符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沐潮品牌創意的沙龍
1會員
4內容數
2022/01/15
黑膠能凍結聲音與時光,因此當唱針振動將聲音還原,遙遠年代與現實空間交疊中,穿透人心的感動,像藝術作品一般能喚起心靈的共振。播放黑膠的同時,也重現了眷詠年代最美的聲音與回憶。如膠似漆的情感、單純美好的過往盡在黑膠悠悠的歌聲中,讓這次參觀的年輕一代也深受感動。
Thumbnail
2022/01/15
黑膠能凍結聲音與時光,因此當唱針振動將聲音還原,遙遠年代與現實空間交疊中,穿透人心的感動,像藝術作品一般能喚起心靈的共振。播放黑膠的同時,也重現了眷詠年代最美的聲音與回憶。如膠似漆的情感、單純美好的過往盡在黑膠悠悠的歌聲中,讓這次參觀的年輕一代也深受感動。
Thumbnail
2021/12/17
沐潮的田野調查 -「發酵食」 眷村的美食最早是思念的家鄉味, 後來是眷村後代懷念的家常味, 經過時間交融成為許多游子眷戀的台灣味, 經過田野調查除了麵食以外, 最具代表的就是發酵食, 如同台灣人現在熟悉的酸菜, 雖然沒有去過遙遠的黑土地 但對於酸菜白肉鍋卻有一份家的感情。 四川泡菜 同個食物承載
Thumbnail
2021/12/17
沐潮的田野調查 -「發酵食」 眷村的美食最早是思念的家鄉味, 後來是眷村後代懷念的家常味, 經過時間交融成為許多游子眷戀的台灣味, 經過田野調查除了麵食以外, 最具代表的就是發酵食, 如同台灣人現在熟悉的酸菜, 雖然沒有去過遙遠的黑土地 但對於酸菜白肉鍋卻有一份家的感情。 四川泡菜 同個食物承載
Thumbnail
2021/12/12
 說到眷村,浮現的第一個印象是什麼呢? 這次的眷村文化節活動,我們走進許多眷村奶奶的生命中,實際訪問記錄口述歷史,並與眷村相關協會諮詢協作,將「眷村女力」藉由不同的代表人物以及特質凸顯出來。
Thumbnail
2021/12/12
 說到眷村,浮現的第一個印象是什麼呢? 這次的眷村文化節活動,我們走進許多眷村奶奶的生命中,實際訪問記錄口述歷史,並與眷村相關協會諮詢協作,將「眷村女力」藉由不同的代表人物以及特質凸顯出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小時候,編織是母親手上的棒針 織織織,織出妹妹身上的紅背心 遠遠可見巷口的小身影   上學時,編織是學校派的作業 織織織,織出如彩虹的長圍巾 是寒天等車的護身符   長大後,編織是傳達情意的方式 織織織,織出一段美好的戀情 告訴對方「我愛你」   成家後,編織是給全家人的愛
Thumbnail
小時候,編織是母親手上的棒針 織織織,織出妹妹身上的紅背心 遠遠可見巷口的小身影   上學時,編織是學校派的作業 織織織,織出如彩虹的長圍巾 是寒天等車的護身符   長大後,編織是傳達情意的方式 織織織,織出一段美好的戀情 告訴對方「我愛你」   成家後,編織是給全家人的愛
Thumbnail
手上的這件白色毛衣,是手工毛海編織,衣服上看得出來很多編織的細緻細節,是18歲時母親買給我的過年新衣,毛海保暖效果很好,帶著她,心底會彷彿有一個保暖的小懷爐,即使之後,我們母女很有默契地結束了過年穿新衣服的習俗
Thumbnail
手上的這件白色毛衣,是手工毛海編織,衣服上看得出來很多編織的細緻細節,是18歲時母親買給我的過年新衣,毛海保暖效果很好,帶著她,心底會彷彿有一個保暖的小懷爐,即使之後,我們母女很有默契地結束了過年穿新衣服的習俗
Thumbnail
說說織毛線吧! 我喜歡織毛線,不是想為誰提供甚麼溫暖的禦寒織物,而是因為我喜歡研究稀奇古怪的編織技巧及花樣,不同材質的毛線、顏色,隨各種圖樣排列組合,可能會出現有趣的驚喜,也可能變成一場災難。編織於我是場遊戲,每當看見成品出現時,我都會驚異於伊始不過是毛線與針而已。
Thumbnail
說說織毛線吧! 我喜歡織毛線,不是想為誰提供甚麼溫暖的禦寒織物,而是因為我喜歡研究稀奇古怪的編織技巧及花樣,不同材質的毛線、顏色,隨各種圖樣排列組合,可能會出現有趣的驚喜,也可能變成一場災難。編織於我是場遊戲,每當看見成品出現時,我都會驚異於伊始不過是毛線與針而已。
Thumbnail
傳統女性最熟悉的「布」,可以成為女性自覺的觸媒,可以成為培力女性的工具,可以成為女性追求經濟獨立的夥伴,在台北市婦女新知協會跨幅20多年的關於「布」的執行方案中,我們看到女性角色在台灣社會的轉變,亦一窺了台灣婦女運動的流變樣貌。
Thumbnail
傳統女性最熟悉的「布」,可以成為女性自覺的觸媒,可以成為培力女性的工具,可以成為女性追求經濟獨立的夥伴,在台北市婦女新知協會跨幅20多年的關於「布」的執行方案中,我們看到女性角色在台灣社會的轉變,亦一窺了台灣婦女運動的流變樣貌。
Thumbnail
20年前貿商社區改建為國宅大樓,由貿商、干城、大運、正義、信義、吾莊、泰安等7個眷村組成,長年擔任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的蕭明霞,對於眷村改建和長輩凋零時流失的文物,感到可惜,主動收藏,成就了今天的眷村文史館。 圖文提供=新北市文化局.社區營造點補助計畫 熱心里長搜羅舊文物,成就眷村文史館
Thumbnail
20年前貿商社區改建為國宅大樓,由貿商、干城、大運、正義、信義、吾莊、泰安等7個眷村組成,長年擔任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的蕭明霞,對於眷村改建和長輩凋零時流失的文物,感到可惜,主動收藏,成就了今天的眷村文史館。 圖文提供=新北市文化局.社區營造點補助計畫 熱心里長搜羅舊文物,成就眷村文史館
Thumbnail
絮叨一下: 回憶不一定篇篇珍貴,但確實是無法複製的歲月。今日的生活富庶至此,便很難再去想像往昔的困頓! 承接兄姊的衣裳,總見得到母親加工再加工的痕跡,不是補片就是補丁,不是剪接長度,就是替換縫製學號。那個年代幾乎大家都如此,也就不覺得丟臉了。 麵粉袋 竹屏仔厝 *七天日更,還有一篇,堅持住*
Thumbnail
絮叨一下: 回憶不一定篇篇珍貴,但確實是無法複製的歲月。今日的生活富庶至此,便很難再去想像往昔的困頓! 承接兄姊的衣裳,總見得到母親加工再加工的痕跡,不是補片就是補丁,不是剪接長度,就是替換縫製學號。那個年代幾乎大家都如此,也就不覺得丟臉了。 麵粉袋 竹屏仔厝 *七天日更,還有一篇,堅持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