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女性最熟悉的「布」,可以成為女性自覺的觸媒,可以成為培力女性的工具,可以成為女性追求經濟獨立的夥伴,在台北市婦女新知協會跨幅20多年的關於「布」的執行方案中,我們看到女性角色在台灣社會的轉變,亦一窺了台灣婦女運動的流變樣貌。
經過戒嚴長時間國民黨政府對社會運動的壓制,九十年代社會運動炸開了鍋,婦女團體亦如雨後春筍般相繼成立,其中於1994年成立,以基層/社區女人為服務對象,以推動女性覺醒、成長並進行培力的台北市婦女新知協會無異是當中美麗的風景之一,而我個人認為,台北新知協會於90年代所推動的「玩布工坊」計畫是當時婦女團體組織賦權社區婦女相當具指標性的方案。
作者參與於女書店舉辦的「布的經緯:女力共生x合作創幸福」講座
「玩布工坊」不是單純的「布藝教室」教授織布技巧,吳瑪俐老師結合「布藝」與「女性」發展出一系列女性成長課程,透過「認識自我」、「說自己的故事」、「解放身體及心理的欲望」等課程內容,女人得以探索自身處境以及啟動心靈夢想,繼而藉由布作品呈現自我的故事與未來想望,其中團體進行方式,除了呼應台北婦女新知創立的「女人幫助女人」宗旨,更展現婦女運動中「姐妹情誼」(sisterhood)核心精神。
我認為此處「布」有三種意涵。
1.象徵女性群體
古今中外大部份的文化中,紡織與女性連結,儒家文化亦然。華語「織女」、「女紅」等辭彙點出了傳統文化的刻版角色,唐詩中「慈母手中線」描寫的母親形象亦深刻人心、千年流傳,將女性牢牢的禁錮在「家庭」、「無薪」(或「低薪」)之中。
90年代不似現在,性平意識才在啟蒙階段,新知協會藉由日常生活、對父權「威脅性低」的「布」,將女人慢慢移出家庭、移入社會及社群中,布的意涵改變了,從私領域跨入公領域,布所象徵的女性也改變了,從被貶抑的家務存在逐漸轉進有價值的社會存在。
2.象徵女人身體
吳瑪俐老師說「布是女人的第一層皮膚」,課程中請學員閱讀《群子下的劇場》、帶貼身衣物並分享私密心情、其中一個展覽(好似)以身體為主題、「參觀」色情商店……,玩布工坊讓女人們分享傳統文化中的「禁忌」,進而無羞喜悅的觀看、欣賞、接納自己的身體,最終接納並享受自己女人的身份。
3.鑲嵌婦女運動的流變
台北新知協會自1995年進駐大稻埕承攬台北市永樂婦女成長中心,開始與「布」建立緊密連結,從1999年千人踩街、轟動一時的「布藝嘉年華」,到一系列的「玩布工坊」課程及展覽,到現在的以布製品為主的「新知工坊」社會企業,我們不僅可以看到「布」在協會中不同的「角色扮演」」,也可一窺台北新知協會的組織業務的演變,更可以從中巧然的觀察出台灣婦女運動的發展軌跡。
90年代台灣婦女運動雖已走過拓荒、萌芽階段,來到百花齊放的「多元期」(顧燕翎、范雲),但誠如世界女權運動的發展,取得政治權力的女性在社會及家庭生活的不平等地位並未獲得根本性的改變,仍屬於附屬角色,台灣彼時雖女性在婦女政治或公共事務領域逐漸挺進,但整體社會氛圍女性仍受限於傳統「相夫教子」角色,協助「女性自覺」成為當時婦女團體重點的工作之一。新知協會運用貼近女性生命的「布」,包裹「家務分工」形象,「引誘」女人緩步走出家庭,不僅可以讓傳統女性放下心防,也可減少家中男性或公婆的抵抗,再帶入女性意識覺醒的成長課程,呈現溫柔的婦女運動。
隨著性別意識抬頭,越來越多的女性投入職場,兩性工作平等法(後更名為「性別平等工作法」)2002年立法通過,女性勞動參與率持續提高並於2013年突破50%,女性逐漸擺脫單純被以家務價值評價,能在勞動市場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
這個階段,婦女權益推動的重點加入女性經濟權,婦女團體關注消弭女性進入職場障礙,破除職場玻璃天花板,促進女性獲得穩定合理的薪資收入,政治經濟領域相繼提出鼓勵女性就/創業方案。
2017年新知協會推出社會型培力單位「幸福衣工坊」,後於2018年轉型為「新知工坊」,與企業合作以訂單代替捐款,組織、培力中高齡婦女就業技能,協助二度就業。不只台北新知,許多婦女團體也開始在濟弱及倡議服務外,加入協助婦女就業及創業的內容,如彭如婉如基金會除倡導女性人身安全及社區照顧服務系統,更以家事服務為主,組織/培力女性進入(或重返)職場,獲得經濟收入、取得社會價值。
結語
傳統女性最熟悉的「布」,可以成為女性自覺的觸媒,可以成為培力女性的工具,可以成為女性追求經濟獨立的夥伴,在台北市婦女新知協會跨幅20多年的關於「布」的執行方案中,我們看到女性角色在台灣社會的轉變,亦一窺了台灣婦女運動的流變樣貌。
作者參與於女書店舉辦的「布的經緯:女力共生x合作創幸福」講座
「玩布的姐妹-台北市婦女新知協會玩布工作坊」紀錄片
*補充:「玩布的姐妹-台北市婦女新知協會玩布工作坊」紀錄片由台北市婦女新知協會出品,吳瑪俐老師策劃,簡偉斯導演拍攝,內容主要紀錄90年末協會「玩布工坊」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