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對台灣的三大誤解(地理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相信台灣跟香港大家都不會陌生,不到兩小時的航程,都是兩地大眾的熱門旅遊地點。很多香港人都去過台灣旅遊,但當深入台灣生活的時候,才會發現一般香港人對台灣的了解其實都頗為片面。以下就以筆者在台灣香港生活過的經驗,歸納出三個一般香港人對台灣地理的誤解吧~
  1. 用台北、台中、台南和台東來區分台灣地理。

香港人把台灣的6個直轄市、3個市和13個縣混為北中南東大分區。例如明明自己在南投縣日月潭搭船,卻會說自己在“台中”;明明自己在墾丁享受陽光與海灘,卻說自己在“台南”。這樣是因為一般香港人對台灣地理的認知就按著“在北邊就是台北;在中間就是台中;在南邊就是台南”這樣的方向性分區。如果這樣講,明明你是在南投縣清境農場但說自己在台中,台灣人會誤會成你在“台中市”(台中市去清境農場起碼2小時...)。

所以香港去台灣玩的朋友最好了解一下基本地理,確實一下身處的旅遊景點是在哪個縣市,以免造成不必要誤會。

2.以為台灣就是個小島。

沒錯,台灣(中華民國管轄地區)就一個本島加上一些外島。但是以台灣本島來講,已經有32個香港那麼大了。如果是一個在香港屯門到觀塘大約40公里的路程都覺得遠的人來說,就不要說台灣很小了。畢竟從台北到台中都有屯門到觀塘四倍距離。香港才是比小島還小的小島XD。

不過筆者也明白交通工具的速度也會影響到距離感,假設在台灣搭國道客運(走高速公路的巴士),那個走了100多公里的時間還比在香港30公里搭巴士市區堵車的時間短XD。

3.以為全台灣天氣/地理都差不多。

筆者在台灣的時候,香港家人看到台灣颱風地震的新聞都會十分擔心,記得有一次宜蘭東部有5級以上地震,家人立即打電話來問在雲林縣的我有沒有事。可是我說“誒?有地震嗎?沒有啊。” 其實台灣不同地區的天氣和地理都不太一樣,像東部或者中部山區才會比較多地震。而且在台灣高海拔高山地區,冬天天氣是可以到0度以下,所以到台灣生活旅遊,還是不能以香港氣候來參考(台灣隨便一個低海拔山區小鎮都可以比香港最高的大帽山山頂海拔還要高XD)。

台灣是個好地方,無論是到台灣旅遊、就學、工作還是移民的香港朋友,都可以好好享受台灣給大家的舒暢,只要好好了解台灣,就可以避免因為誤會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在台灣有一個愉快的人生旅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薯哥Kerwin的沙龍
1會員
3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前幾天因為臨時多了颱風假,在家裡閒來無事,就在臉書的粉絲團貼了一篇舊文章,內容是談台灣環境的特色。     原本只是隨意貼,一方面是墊檔的性質,另一方面因為颱風來,大家正密切關心颱風路徑時,談談台灣地理位置以及環境特色,也有點應景之意。     想不到貼出後有那麼大的迴響,第一天就有一萬多人
Thumbnail
  前幾天因為臨時多了颱風假,在家裡閒來無事,就在臉書的粉絲團貼了一篇舊文章,內容是談台灣環境的特色。     原本只是隨意貼,一方面是墊檔的性質,另一方面因為颱風來,大家正密切關心颱風路徑時,談談台灣地理位置以及環境特色,也有點應景之意。     想不到貼出後有那麼大的迴響,第一天就有一萬多人
Thumbnail
雙胞胎女兒姊姊A寶讀大學時在芬蘭當交換學生,那時候認識的朋友要到台灣來玩,A寶要當嚮導   晚上吃飯時,我問兩個女兒:「你會怎麼跟外國人介紹台灣?」A寶說:「當初我們有帶台灣的資料以及影片特地做過簡報啊?他們應該早就認識台灣了?」   還是不死心,想利用這個機會考考她們:「假如你在國外遇到一個人
Thumbnail
雙胞胎女兒姊姊A寶讀大學時在芬蘭當交換學生,那時候認識的朋友要到台灣來玩,A寶要當嚮導   晚上吃飯時,我問兩個女兒:「你會怎麼跟外國人介紹台灣?」A寶說:「當初我們有帶台灣的資料以及影片特地做過簡報啊?他們應該早就認識台灣了?」   還是不死心,想利用這個機會考考她們:「假如你在國外遇到一個人
Thumbnail
2022年底開始至台灣離島流浪,至今居住過高雄>台北>台中>鹿港>金門>基隆,在不斷遷徙的過程中,我覺得融入「地方生活」與蒐集「地方獨有情報」是移住最重要的事情。對於地方的歷史、產業、周邊環境較不認識,我們可以透過與在地人或店家聊天,及瀏覽文史地圖,探索地方,進一步認識有力人士。
Thumbnail
2022年底開始至台灣離島流浪,至今居住過高雄>台北>台中>鹿港>金門>基隆,在不斷遷徙的過程中,我覺得融入「地方生活」與蒐集「地方獨有情報」是移住最重要的事情。對於地方的歷史、產業、周邊環境較不認識,我們可以透過與在地人或店家聊天,及瀏覽文史地圖,探索地方,進一步認識有力人士。
Thumbnail
這篇文章寫作於2016年6月9日,於2018年2月1日“由於含有違反相關法律法規或管理規定的內容,現已被移除”的理由在簡體中文世界被消失。 2019年又去了一次台灣,2022年的此刻我在京都留學。我喜歡有漢字的地方,希望可以早日再去台灣遊歷。
Thumbnail
這篇文章寫作於2016年6月9日,於2018年2月1日“由於含有違反相關法律法規或管理規定的內容,現已被移除”的理由在簡體中文世界被消失。 2019年又去了一次台灣,2022年的此刻我在京都留學。我喜歡有漢字的地方,希望可以早日再去台灣遊歷。
Thumbnail
相信台灣跟香港大家都不會陌生,不到兩小時的航程,都是兩地大眾的熱門旅遊地點。很多香港人都去過台灣旅遊,但當深入台灣生活的時候,才會發現一般香港人對台灣的了解其實都頗為片面。以下就以筆者在台灣香港生活過的經驗,歸納出三個一般香港人對台灣地理的誤解吧~
Thumbnail
相信台灣跟香港大家都不會陌生,不到兩小時的航程,都是兩地大眾的熱門旅遊地點。很多香港人都去過台灣旅遊,但當深入台灣生活的時候,才會發現一般香港人對台灣的了解其實都頗為片面。以下就以筆者在台灣香港生活過的經驗,歸納出三個一般香港人對台灣地理的誤解吧~
Thumbnail
   台灣雖然只是一個面積僅僅三萬六千平方公里的小島,但是因為複雜的地形,豐富的生物種類,向來被國際的自然學家視為研究大自然的寶庫。 台灣超過三千公尺的高山有兩百多座,一百多條大小河川,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湖泊濕地…這種複雜的地形地質、海拔高度以及氣候因子,產生了相當不同的植被,也成就了台灣極富特色又
Thumbnail
   台灣雖然只是一個面積僅僅三萬六千平方公里的小島,但是因為複雜的地形,豐富的生物種類,向來被國際的自然學家視為研究大自然的寶庫。 台灣超過三千公尺的高山有兩百多座,一百多條大小河川,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湖泊濕地…這種複雜的地形地質、海拔高度以及氣候因子,產生了相當不同的植被,也成就了台灣極富特色又
Thumbnail
   有一個台灣地理的常識題:「花蓮靠不靠海?」   我想絕大部份人一定會直覺的回答:「廢話!這還用問嗎?」甚至還會補充說明全台灣只有南投縣沒有與海相連,其他所有縣市都靠海。   但是這個題目的答案是:「花蓮不靠海,花蓮靠消波塊!」這是老百姓的真實感受,當然我們也可以補充說明,台灣的西半部靠堤防,因
Thumbnail
   有一個台灣地理的常識題:「花蓮靠不靠海?」   我想絕大部份人一定會直覺的回答:「廢話!這還用問嗎?」甚至還會補充說明全台灣只有南投縣沒有與海相連,其他所有縣市都靠海。   但是這個題目的答案是:「花蓮不靠海,花蓮靠消波塊!」這是老百姓的真實感受,當然我們也可以補充說明,台灣的西半部靠堤防,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