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雄念書四年,2019年移住鹿港工作三年,2022年底開始至台灣離島流浪,至今居住過高雄>台北>台中>鹿港>金門>基隆,在不斷遷徙的過程中,我覺得融入「地方生活」與蒐集「地方獨有情報」是移住最重要的事情。
起初到新的生活場域,對於地方的歷史、產業、周邊環境較不認識,我們可以透過下方兩種層次融入地方,進一步認識有力人士,品嘗在地好味,聆聽都市傳說。
初階|在地人的閒聊場域
閒聊場域,如:咖啡廳、雜貨店、小吃店、廟宇、榕樹下,根據各場域的風格、營業時段與服務項目,匯集的人也有區別。
以基隆為例,找市區港口生活、在地中年朋友、崁仔頂相關會去上選咖啡。
在台中有攝影、底片需求的朋友,會去時光、凸相機。
上選咖啡許多老客戶幾乎每天來上一杯咖啡,沒喝到還覺得怪怪的
進階|田野地圖帶你走
基本上路人閒聊、店家拜訪已經能獲能「現在/近期」的情報,深度探索可利用「台灣聲音地圖、百年歷史地圖、糖鐵路線、神社地圖」,往歷史、地理、影音來觀察,這些也是當我旅遊無目標時的參考項目,找現存的糖鐵,已拆除了神社,從非觀光角度認識台灣。
1. 台灣聲音地圖計劃Taiwan Sound Map
聲音地圖著重地點場所的音場與恆常性的聲響音景,讓每一場所的聲音面貌更加完整,與作為對該地方的生活面貌,可以透過聲音而揭開我們所忽略掉的生活生命的感知經驗。(資料來源:
台灣聲音地圖計劃網站之計畫說明)
打開網頁點擊小紅點,可以聽到魚市場叫賣聲、道路汽機車叭叭聲、沙灘邊海浪聲等,從純粹的生活音場,打破空間限制旅遊地方。
2. 臺灣港棧服務網
臺灣港棧服務網可以查詢港區停泊現況、未來進出港班表,適合喜愛拍攝郵輪、貨櫃船,紀錄港區工作音響的朋友。
3.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
台灣百年歷史地圖是中研院人社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所建立,使用者可以任意選取2~3個圖層進行套疊,並各自設定不同的透明度,便能輕易地進行不同時期之間地圖套疊與比對作業,掌握臺灣百年來環境變遷基本資訊。(資料來源:
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之計畫簡介)
百年歷史地圖我覺得有趣的是「今昔對照」,可以觀察清代街道採自然有機的發展,到日治市區改正道路拓寬、修築港灣、設置工業區,到國民政府來台將神社改建為忠烈祠或工業化建設,到2023年街道融合各朝代建設,或拆除後新建商辦大樓。
4. 日治糖廠鐵道路線圖
小時候常聽爸爸說家門口有火車經過,媽媽說火車開的很慢,會跳上去撿一根甘蔗,現今火車消失了,部分的糖廠、車站拆除,鐵道改為平面道路,故事隨時光沉睡在大地,我經常使用糖鐵路線圖,找尋一條鐵道,乘著機車在緩慢的速度中,觀察鐵道周邊的產業,與隱藏在草叢中未拆除的鏽蝕軌道。
延伸閱讀
5. 日治台灣神社地圖
台灣現存完整的神社不多,有的拆除後改建成廟宇、忠烈祠、美術館、學校,有的隱藏在山區、百貨(如:台南林百貨),生活中可從殘存的街道形式、鳥居、階梯、石燈籠、狛犬,找尋早期信仰遺址。
延伸閱讀
6. 台灣製糖工廠百年文史地圖
7. 台灣電廠百年文史地圖
電腦玩物的地圖文章也值得參考!
進階|下載百年歷史地圖APP
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將歷史地圖製作成APP方便隨身使用,點擊連結下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