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女孩看台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這篇文章寫作於2016年6月9日,於2018年2月1日“由於含有違反相關法律法規或管理規定的內容,現已被移除”的理由在簡體中文世界被消失。
那時候的文字很稚嫩,以至於如今看起來,竟無法相信會是自己的文字。六年的時間,我見識了太多,經歷了太多,變化了太多。寫字的時候也開始自我設限,會思考“紅線”的位置,但後來紅線越來越多,已經沒有可以落筆的地方。
2019年又去了一次台灣,2022年的此刻我在京都留學。我喜歡有漢字的地方,希望可以早日再去台灣遊歷。


在墾丁度假的時候,往朋友圈裏po了幾張圖,畢竟那片海啊,是我迄今看過最美的海,怎能獨享如此美好景致呢。(可能是小時候去青島看海的印象已經模糊,加之在上海的海灘只去過滴水湖以東,不好看吶不好看)。以前總覺得那些曬出來的美美風景照一定是努力靠後期,靠修圖。現在才發現原來是自己眼界低,沒見識,其實有那麽多隨意拍拍都可以做手機屏保的地方。

po圖的同時定了個位Kenting Main Street(墾丁大街)。

於是立馬就有同學問了:「去哪個國家旅遊了啊?」

我回:「不是國家,是地區,臺灣。」

於是她又回:「(⊙o⊙)哦,我還以為你去法國澳大利亞什麽的地方了,原來還是中國。」

嗯!這就是一個大陸女孩對臺灣最直觀的感受,它一直都是中國的啊,沒什麽好爭議的啊。

然而彼時已經是在臺灣玩耍的第五天,所以我又回復了她:「弱弱說一句,臺灣人都覺得我們出國了→_→」。其實也並非「都」,但「往往」是這麽以為的。

對一個歷史不好政治小白的大陸女孩而言,一開始是真的有點傷心。也許對臺灣的印象還停留在小學課本裏《日月潭》的第一句話「日月潭是我國臺灣省最大的一個湖。」往後,就是歷史課讓不學無術的我了解到明朝有鄭成功收復臺灣,再有《馬關條約》讓臺灣經歷了一段日據時期,除此之外,對臺灣的認知都來自於其他「旁門左道」。

比方說,很小的時候,偶爾會跟著爸爸一起看CCTV4的《海峽兩岸》,但是傻傻以為幾個大人討論來議論去也沒幾個意思,有朝一日總會統一的,因為老師是這麽說的,還沒動畫片好看呢。然後,也看過《天涯共此時》有關兩岸「整容業」的討論(貌似我總愛關註奇奇怪怪的東西)。但更關鍵的是,看過的《非誠勿擾》臺灣男嘉賓,似乎都比較難帶走女嘉賓,雖然每一個都高高帥帥,聲音溫柔,家境也不錯。

再後來,上大學讀書時在外灘經歷了上海的第一場雪,冷颼颼的天氣下吃了一碗名為「鮮芋仙」店鋪的芋圓。於是再難忘記那溫暖甜蜜的味道,反反復復又吃了好多回。從此,知道了那座寶島還有各式各樣美味的小吃。加之後來我又讀了白巖松寫過的《看臺灣》和一些旅遊書,更是知道了臺灣對中國古代文化的傳承做得很好,他們寫繁體字,懂得欣賞昆曲,生活精致。

其他的嘛,就是被灣灣偶像劇荼毒和治愈的時光,知道那是一個可以過著「別人家的青春」的地方,也知道了那是一個愛情大過天,小確幸最重要的地方。

最近讀的一本書,也是我這篇文章題目的由來,是郭雪筠的《臺北女孩看大陸》。悄悄下安利這本書,比我大四歲的姑娘卻有著比我萌四倍的萌感,臺灣姑娘真的超級可愛啊啊啊!讀這本書的時候感覺超級親切,不僅僅是因為這個妹子在大陸生活了很多年,更是因為讀的時候馬上就要親自赴臺灣玩耍啦~\()/~啦啦啦

可是隔岸觀景,終是惜在一個「隔」字。思慕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臺灣在那頭。還好有幸走了一遭,在還不算太老的時候。

辦入臺手續的時候,還挺麻煩的,得準備很多材料。同學不禁感慨道:「去臺灣比出國都難!」,然後另一個同學說:「難道這不算出國嗎?」這兩個都是交過入黨申請書的人啊餵!

到桃園機場下了飛機時,才是真的有點熱淚盈眶了,沒來由的好激動!然而入境檢查時還是要很不情願地走到外籍遊客那個隊伍後面排隊。

坐高鐵去了臺北車站,提前買好早鳥票換票的時候被車站的服務人員的耐心和細細綿綿聲音給感化了。怎麽女生可以這麽溫柔!!!這才真的是做上帝的感覺。入了灣灣變彎彎也不是不可能的嘛!到了臺北車站發現其實臺北捷運也和上海地鐵一樣容易讓人摸不清方向,要走很多很多冤枉路才能找對方向。

在第一個民宿房主家的時候,同學問他有什麽好使的app,他就問我們有沒有Google地圖,有點地發現一行人都沒有。於是我立馬說「沒事,我現在翻墻下一個。」他接著我的話說「你現在就不用翻墻了啊,翻來翻去網速會慢,我們臺灣網絡沒有什麽限製的,不像你們貴國啦!」這是第一次感受到被當做外國人的感覺,唉。

去中正紀念堂的時候剛好遇見整點儀式,於是看到軍人拿著中華民國國旗、黨旗,唱著不熟悉的黨歌。於是又多了一點陌生感。

只是在這一個開口就是標準臺灣普通話的地方,簡直要讓我產生比對上海多一萬倍的熱愛。因為,至少,能聽得懂啊!而且無論何時何地問路,都會有非常熱心的人幫忙,就算他們自己不知道還會幫你問其他人,上網搜路線。然後在被感謝後說聲語調一致的「不會~」

逛誠品的時候,才了解到現在臺灣發行的書也有一半是從背面開始印的,書是從右至左讀的。而在兩岸文化的書籍欄裏,大多是非常標題黨的書目,至少在我看來是如此。比方說在一本叫做《習近平軍變》的書封面的眉頭上寫著「大閱兵上為何臉色鐵青舉起左手?降服一支腐敗落伍之兵談何容易!」而封面圖很明顯是P的啊,看到會讓大陸客很忿恨不平吶。臺灣人民請理性站好藍綠隊啊!總之十分無奈,原來,隔岸的政治對我們是如此的排斥。

電視上的政治節目大多也是在討論臺灣該換什麽國歌,談到大陸時會用「中國這個國家」來形容,就好像「美國這個國家」一樣見外。然而他們的政治節目都非常非常八卦,比娛樂節目還有看頭,完全不像大陸的政治節目非常中規中矩。而生活類節目通常就會改口說「大陸」或者「內地」,僅僅因為這麽一點點微妙的變化,就會讓我很滿足。

好在,只是政治上有那麽多的不和諧。塵歸塵,土歸土。生活還是由交流往來構建的。臺灣人民真的非常友好!

臺灣的計程車師傅通常相當能聊。於是,有的司機知道我們是醫學背景,就開始說臺灣的醫療政策,現在是怎麽反醫療腐敗的,臺灣是多麽多麽缺護士,一個大專護士可以拿臺大畢業生一樣的工資,同時認為大陸的醫生還是一如既往超多灰色收入相當賺錢。其實,兩岸的境況相當的一致啊,畢竟原本就是一家人啊。有的司機會例數自己去過的大陸的大江南北,從東北三省到新疆四川再到江浙滬包郵區都曾有過自己的身影。兩岸人民都很愛互相串門的嘛。總之,只要搭載上客人,就能有他們的一臺戲。

而每每遇見臺灣的外省人,都很愛問我們的祖籍是哪裏的,攀個遠方親戚也是他們很樂意的事。

來臺灣還有一個驚喜就是,臺灣的男生中有很多帥哥,隨便去個new balance都能遇見帥出大陸男生幾條街的男生。於是我們三個同行姑娘就感慨啊,完了完了,徹底嫁不出去了,眼光又擡高了好幾個臺階。但驚奇的是,當臺灣男人超過大約35歲就沒有發現一個比較耐看的大叔。同時,也發現臺灣的女生都好會化妝啊!!所以,顏值也同樣不會低!不過後來逛「康是美」的時候,就安慰自己說「嗯,因為臺灣化妝品便宜,不像大陸那麽貴,我是沒錢窮講究。」總之嘛,一定要勤勞地為自己的「懶」找原因。

雖然臺灣和大陸同根同源,在很多細節上還是會感覺到臺灣的文明要高於大陸很多。比如我們有「愛心專座」,臺灣有「博愛座」,然而一個常常會坐滿,另一個常常會空出。也許,生活在兩岸的人民確實辛苦程度有一點差異。再比如臺灣的垃圾回收分類做的比我們好太多,以至於往往不知道東西的各部件該扔到哪裏。曾經看過一句話說的是「你看那把肉骨頭丟在桌上的就是大陸人」咦?貌似真的會如此。再比如,大陸人民排隊得看是否處於早晚高峰時期,而臺灣的捷運站為乘客劃好斜對外橫開的排隊線,這樣也方便下行的乘客。貼心的哺乳室隨處可見。也能看到有的衛生間外面會有內部蹲位的使用情況,好讓你判斷要不要進去如廁。同時臺鐵和高鐵的座位的空間都很大,完全不會有擁擠的感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安全距離。高鐵上賣的便當價位也很親民。如此細碎的情節,讓我對這個地方有了更深厚的感情。

在臺灣逛夜市的時候,會遇見很多店家熱情招呼你試吃東西,你不買不要緊,一定要讓你每一樣試吃過去。還真的是有好多次肚子餓了,就隨便進家賣特產的店,吃點東西墊個肚子再出來。還真是和我之前去鳳凰古城玩途經懷化火車站試吃了一個阿姨的荸薺後發現一點也不甜不想買後,非拽著我的衣服不給錢不許走形成了超級鮮明的對比。

剛到臺灣的一點點小沖擊是,這裏對法輪功的宣傳和對共產黨的詆毀。連電視節目上都有中共滅法輪功的紀錄片,看起來還真像那麽回兒事。各種大陸客多的景點有很多會對你發宣傳資料並且對你碎碎念的老頭老太。並且還真有國立中山大學的法輪功社團的年輕學生冒出來擺攤一整天。於是我真有點淩亂了,作為一個無神論者只想勸君趕緊回去讀書吧!

在臺灣好吃好喝好玩好睡了十來天,比最低預算還少支出了一點點。可能真像臺灣人現在對我們大陸人的印象,一個個都是大陸土豪。

以上,就是一個大陸女孩對臺灣的小小觀感。

因為那裏曾有過我的足印,於是我更愛臺灣了。

臨走的時候特別特別舍不得,所以,我一定會再回去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傳義(R_Z_)-avatar-img
2022/07/04
字裡行間透漏著"忠黨愛國"思維的文章,竟也被禁. 感覺中共比雍正\乾隆查禁文字更厲害. 這樣的政權所統治的國家是沒有進步希望的. 自然界裡有植物欣欣向榮美麗繁茂的,必定種類繁多,型態各異;只有沙漠裡的植物才會種類稀少,欠缺生氣. 統治者限定國民這個不能說,那個不能想,自然不會有創新,不會求進步,大家墨守成規,等著被世界丟在後面.
avatar-img
芍藥桑的沙龍
0會員
4內容數
一些在簡體中文世界中已經消失的文字,讓它們在新天地死而復生。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臺灣女生疲憊生活的壓力,於是選擇到加拿大尋找全新的開始。文章描述了她在加拿大的適應過程和新生活的體驗。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臺灣女生疲憊生活的壓力,於是選擇到加拿大尋找全新的開始。文章描述了她在加拿大的適應過程和新生活的體驗。
Thumbnail
2024.05.16 The author highlight the city's delicious cuisine and historic landmarks. Then the author expresses her desire to visit England.
Thumbnail
2024.05.16 The author highlight the city's delicious cuisine and historic landmarks. Then the author expresses her desire to visit England.
Thumbnail
在英國定居多年的朋友回臺灣度假,我規劃了一趟有自然、有人文,兼具臺灣特色的精彩旅程。路線包括水金九一帶的餐廳、民宿,藝文氛圍濃厚的水湳洞,九份老街等。文中分享了旅程中的體驗和感受,以及對臺灣文化和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Thumbnail
在英國定居多年的朋友回臺灣度假,我規劃了一趟有自然、有人文,兼具臺灣特色的精彩旅程。路線包括水金九一帶的餐廳、民宿,藝文氛圍濃厚的水湳洞,九份老街等。文中分享了旅程中的體驗和感受,以及對臺灣文化和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Thumbnail
PM要我們分享一個自己去過最寒冷的國家或景點,到目前為止,我只出過兩次國,一次是去Okinawa,另一次是去大陸坐船遊長江三峽,但兩次出國都在夏天,一點也不冷,還熱得要命!所以我去過最寒冷的國家,竟然是——
Thumbnail
PM要我們分享一個自己去過最寒冷的國家或景點,到目前為止,我只出過兩次國,一次是去Okinawa,另一次是去大陸坐船遊長江三峽,但兩次出國都在夏天,一點也不冷,還熱得要命!所以我去過最寒冷的國家,竟然是——
Thumbnail
地圖上看台東,在北邊臨太平洋部有一突出非常長的鄉鎮,那就是長濱鄉,她還真的很長,南北跨越28公里之遠,每次看地圖總覺得當年劃分行政區時,怎會如此,留個長條給台東?特別是小時候我有台灣行政區拼圖,這台東凸出一塊就是最會被折斷的一塊,沒法,又細又長。 . 竹湖國小,1.1公頃多,只有30娃不到,事實
Thumbnail
地圖上看台東,在北邊臨太平洋部有一突出非常長的鄉鎮,那就是長濱鄉,她還真的很長,南北跨越28公里之遠,每次看地圖總覺得當年劃分行政區時,怎會如此,留個長條給台東?特別是小時候我有台灣行政區拼圖,這台東凸出一塊就是最會被折斷的一塊,沒法,又細又長。 . 竹湖國小,1.1公頃多,只有30娃不到,事實
Thumbnail
#生活旅行seeingtheworld 為何一直懷念台東的生活,想念幾乎天天到海邊吃飯的時光,雖然到了海邊,絕大時間還是低頭滑手機配著食物,偶爾抬起頭看看遠方大海,但還是想念,墾丁也是天天到海邊,更是連車都不用騎眼前就是海,但還是想念台東。 在雲林一個月,屏東一個月,墾丁一個月,現
Thumbnail
#生活旅行seeingtheworld 為何一直懷念台東的生活,想念幾乎天天到海邊吃飯的時光,雖然到了海邊,絕大時間還是低頭滑手機配著食物,偶爾抬起頭看看遠方大海,但還是想念,墾丁也是天天到海邊,更是連車都不用騎眼前就是海,但還是想念台東。 在雲林一個月,屏東一個月,墾丁一個月,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