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的NBA動態數據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21年8月,穿戴式追蹤器與鷹眼系統同時出現於WNBA季中錦標賽。這場比賽預示了NBA下一代的動態數據追蹤系統,以及Second Spectrum即將殞落。

網站:https://fivethirtyeight.com/
作者:Ben Dowsett

概要整理

穿戴式追蹤器與影像追蹤的首次結合

於2021年8月的WNBA季中錦標賽中,球員配戴了KINEXON穿戴式追蹤器上場比賽。其追蹤器特色為:

  • 火柴盒大小,可直接插進球員腰間暗袋,不影響球員場上打球。
  • 精密的無線陀螺儀,以每秒25次的頻率紀錄球員加速度、方向變化。
  • 已有超過一半的NBA球隊運用於場下訓練,主要拿來評估球員的疲勞狀況。

同時,亦導入了Sony的鷹眼系統(職業網球已廣泛使用)。其特色為:

  • 由場邊14台攝影機組成。NBA目前使用的Second Spectrum僅有6台。
  • 人體追蹤的精細度進步到17個節點。NBA目前僅追蹤球員的軀幹座標。
  • 同樣以每秒25次的頻率紀錄場上變化。

更精準的動態數據

一場比賽5,000萬筆資料。這就是穿戴式追蹤器結合鷹眼系統所產出的資料量。

當新一代的追蹤系統能夠精準捕捉到球員手臂手掌、以及每一次彈跳的高度時:

  • 新一代的數據庫將能提供更精準的攻守細節。
  • 新的鷹眼裁判輔助系統。如踩線、界外球權判定、三秒違例都能即時判定。
  • 更全面的轉撥視角。一旦導入,轉撥者便能自由轉變視角,像玩NBA遊戲一樣。

最後一哩:與球員們的談判

NBA聯盟於任何運動場上新技術的導入,都需要經過球員的集體同意。本次於WNBA的實驗,可說是雙方對於新技術的初期試水。

球員會在意生物監測技術,以及數據的使用權與隱私問題,這些都可能會對球員未來的合約談判造成影響。自2017年集體協議談判(CBA)之後,聯盟、球員與外部顧問組成了一個聯合委員會,定期交流相關的科技進展與適用選項。

心得筆記

  1. NBA與多年配合統包商Second Spectrum脫鉤味道濃厚。這次試水畫出了由Sony與KINEXON硬體系統提供raw data、之後微軟做數據彙整分析的未來藍圖。
  2. Sony的鷹眼系統有望於近兩季取代Second Spectrum,因為做數據整理的微軟已就定位、於2020年賽季進駐NBA開始練習。至於KINEXON穿戴式追蹤器,預期要等到下一期的CBA談判過了才有機會上線。
  3. KINEXON穿戴式追蹤器脫穎而出的最大原因,因為它僅追蹤運動移動。生物監測牽涉的層面廣而複雜,無法期待能於近年內完成協議。
  4. 新一代動態數據能掌握更多細節,配合上AI技術的成熟,已可預見基於球員行為評判的新系統即將上線,它將取代當前主流的正負值進階數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貓爹 Eugene's Dad的沙龍
507會員
60內容數
關於NBA與NCAA男子籃球的觀察心得及意見筆記。
2022/04/22
近年有幾隻常態擺雙塔陣型的球隊取得了成功,並於2021-22賽季進一步取得更多成果。表面上看似是傳統肉搏戰的復辟,但糖衣下的真實卻是換湯不換藥。
Thumbnail
2022/04/22
近年有幾隻常態擺雙塔陣型的球隊取得了成功,並於2021-22賽季進一步取得更多成果。表面上看似是傳統肉搏戰的復辟,但糖衣下的真實卻是換湯不換藥。
Thumbnail
2022/03/23
在這個線上影音平台充斥、剪線族激增的時代,如果你的既定印象是尼爾森此類有線收視率統計全然不可信,那麼該透過本文更新你的認知了。
Thumbnail
2022/03/23
在這個線上影音平台充斥、剪線族激增的時代,如果你的既定印象是尼爾森此類有線收視率統計全然不可信,那麼該透過本文更新你的認知了。
Thumbnail
2022/01/17
NBA的進攻同質性越來越高不是錯覺,數據統計上也證實了這套定石越來越受到歡迎。但哪位總教練最好此道,你可能猜不到。
Thumbnail
2022/01/17
NBA的進攻同質性越來越高不是錯覺,數據統計上也證實了這套定石越來越受到歡迎。但哪位總教練最好此道,你可能猜不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蘋果於今(2023)年度WWDC 正式發表首款虛擬實境頭盔 Vision Pro,主打虛擬世界、現實之間的結合,為蘋果第一款帶來「空間運算」的產品,開拓全新的數位體驗(可參考https://3c.ltn.com.tw/news/53569),某種程度,定義了世界各國製造類似產品的規格。
Thumbnail
蘋果於今(2023)年度WWDC 正式發表首款虛擬實境頭盔 Vision Pro,主打虛擬世界、現實之間的結合,為蘋果第一款帶來「空間運算」的產品,開拓全新的數位體驗(可參考https://3c.ltn.com.tw/news/53569),某種程度,定義了世界各國製造類似產品的規格。
Thumbnail
在蘋果近十年來的首次重大硬體發布會上,一款備受期待的擴增實境頭戴式裝置 Vision Pro 終於揭開神秘面紗。這款裝置的推出,不僅標誌著蘋果正式進軍虛擬現實領域,更是對該領域的一次重大突破。
Thumbnail
在蘋果近十年來的首次重大硬體發布會上,一款備受期待的擴增實境頭戴式裝置 Vision Pro 終於揭開神秘面紗。這款裝置的推出,不僅標誌著蘋果正式進軍虛擬現實領域,更是對該領域的一次重大突破。
Thumbnail
會議後QA 1.若FDA核准相關手術機器人與穿戴式裝置,Neuralink公司願意提供神經科學社群或醫院相關單位,使用這些設備與儀器。Neuralink公司願意將收集到的資料,公開給神經科學界或AI團隊進行研究與分析,以了解大腦運作機制。 2.該如何避免因電極附近的組織再生而造成訊號減弱?團隊認為要
Thumbnail
會議後QA 1.若FDA核准相關手術機器人與穿戴式裝置,Neuralink公司願意提供神經科學社群或醫院相關單位,使用這些設備與儀器。Neuralink公司願意將收集到的資料,公開給神經科學界或AI團隊進行研究與分析,以了解大腦運作機制。 2.該如何避免因電極附近的組織再生而造成訊號減弱?團隊認為要
Thumbnail
虛擬製作需要追蹤虛實場景與演員的位置和移動軌跡,以呈現虛實畫面即時合成的效果。各類追蹤設備在不同規模的虛擬製作中扮演了關鍵的角色,而每種追蹤設備都有其自身的優勢和缺點。下面列舉一些目前全球虛擬製作專案中常見的追蹤設備,讓讀者對此類設備能有基本的認識與了解: HTC VIVE / VIVE MAR
Thumbnail
虛擬製作需要追蹤虛實場景與演員的位置和移動軌跡,以呈現虛實畫面即時合成的效果。各類追蹤設備在不同規模的虛擬製作中扮演了關鍵的角色,而每種追蹤設備都有其自身的優勢和缺點。下面列舉一些目前全球虛擬製作專案中常見的追蹤設備,讓讀者對此類設備能有基本的認識與了解: HTC VIVE / VIVE MAR
Thumbnail
5G網路時代下,新冠疫情影響,許多科技及媒體影視產業逐漸改變他們的專案製作,不同於以往的傳統製程與呈現,更多的是採用虛擬製作技術,用更低的成本達到更好的效果,此外,虛擬人、VTuber (虛擬網紅)逐漸在台灣興起,以及元宇宙新時代的來臨,實時虛實整合技術,更成為產業間趨之若鶩的新趨勢。
Thumbnail
5G網路時代下,新冠疫情影響,許多科技及媒體影視產業逐漸改變他們的專案製作,不同於以往的傳統製程與呈現,更多的是採用虛擬製作技術,用更低的成本達到更好的效果,此外,虛擬人、VTuber (虛擬網紅)逐漸在台灣興起,以及元宇宙新時代的來臨,實時虛實整合技術,更成為產業間趨之若鶩的新趨勢。
Thumbnail
毫無疑問的,智慧手機是過去15年的產業巨星;那麼,下一顆巨星又在哪裡?每個世代的巨星都會開啟一個龐大的全新市場;但今天已經有40億人拿著智慧手機,所以要開啟一個「更大、而且大很多」的市場將會越來越困難。讓我們從幾個不同的角度,來尋找這個問題的可能答案。
Thumbnail
毫無疑問的,智慧手機是過去15年的產業巨星;那麼,下一顆巨星又在哪裡?每個世代的巨星都會開啟一個龐大的全新市場;但今天已經有40億人拿著智慧手機,所以要開啟一個「更大、而且大很多」的市場將會越來越困難。讓我們從幾個不同的角度,來尋找這個問題的可能答案。
Thumbnail
今天的機器已不斷探索出那些隱藏在海量資訊中的相關性,以及萬事萬物間的隱蔽關係;這些人類無法感受也無法表達的「暗知識」,將徹底重塑世界。 — 《 AI背後的暗知識 》, 2020
Thumbnail
今天的機器已不斷探索出那些隱藏在海量資訊中的相關性,以及萬事萬物間的隱蔽關係;這些人類無法感受也無法表達的「暗知識」,將徹底重塑世界。 — 《 AI背後的暗知識 》, 2020
Thumbnail
以前始終認為智慧型手機即使畫素再怎麼高,也難以取代”可換鏡頭”相機。除非手機的鏡頭甚至是快門,有了革命性的翻轉,那就有故事了;偏偏這是現在進行式也是未來進行式。  喜歡拍照的人,相信都很在意”鏡頭”。偏偏光學技術上有它的”know-how”門檻與名牌迷戀神祇,於是乎手機廠與知名光學鏡頭廠商(比如徠卡
Thumbnail
以前始終認為智慧型手機即使畫素再怎麼高,也難以取代”可換鏡頭”相機。除非手機的鏡頭甚至是快門,有了革命性的翻轉,那就有故事了;偏偏這是現在進行式也是未來進行式。  喜歡拍照的人,相信都很在意”鏡頭”。偏偏光學技術上有它的”know-how”門檻與名牌迷戀神祇,於是乎手機廠與知名光學鏡頭廠商(比如徠卡
Thumbnail
我到步道咖啡館閱讀感觀增強科技這個章節時,我思考可以從這個章節得到什麼?學到什麼?閱讀過後,我想,可以了解的是:目前感觀科技應用的領域、實際應用案例、進化後所引發的新趨勢、人機結合所引發的個資隱私揭露、最後是資源取得不均所帶來的道德爭議,這裡就以書中的案例整理給大家。 書中提到:我們不斷的改變周遭
Thumbnail
我到步道咖啡館閱讀感觀增強科技這個章節時,我思考可以從這個章節得到什麼?學到什麼?閱讀過後,我想,可以了解的是:目前感觀科技應用的領域、實際應用案例、進化後所引發的新趨勢、人機結合所引發的個資隱私揭露、最後是資源取得不均所帶來的道德爭議,這裡就以書中的案例整理給大家。 書中提到:我們不斷的改變周遭
Thumbnail
機器學習的成長真的是日新月異。當我們身邊許多人還搞不清楚AI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還在搞懂CNN,DNN,GAN是什麼東西的時候,前線的應用研究已經越來越成熟…
Thumbnail
機器學習的成長真的是日新月異。當我們身邊許多人還搞不清楚AI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還在搞懂CNN,DNN,GAN是什麼東西的時候,前線的應用研究已經越來越成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