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時俱進的尼爾森收視率統計公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這個線上影音平台充斥、剪線族激增的時代,如果你的既定印象是尼爾森此類有線收視率統計全然不可信,那麼該透過本文更新你的認知了。

網站:https://theathletic.com/
作者:Bill Shea

概要整理

樣本戶數量

  1. 尼爾森於美國有42,000樣本戶、12萬台電視。
    (若你對樣本數有過低的疑義,請自行搜尋相關統計知識)
  2. 單戶的服役時間至多兩年,而地區用戶的服役時間會較長。

(讀者留言:尼爾森樣本戶的報酬是單月5美元。一次性問卷的報酬則是1美元。)

資料搜集方式

  1. 會有一個機上盒連結主電視,樣本戶必須操作是誰觀看、何時停止觀看。
    (根據讀者留言,這個前一世代的統計方式似乎正在淘汰中。)
  2. 樣本戶每人都會有一個穿戴式裝備。該穿戴式裝備會以兩秒一次的頻率偵測特定音訊,紀錄使用者的收視狀況。每個節目都有一組人耳無法聽見的特定音訊。
  3. 自2022年上半年開始,大多數的線上電視廣告也會被置入特定音訊,以達到更精細的廣告追蹤數據。來源
  4. 目前的資料搜集方式已脫離了固定設備限制。無論是使用者在外收聽比賽,或是透過非法來源收視聽節目都會被搜集到。但目前缺陷是無法追蹤複數音訊,只能採計訊號最強的那組節目。
  5. 自2021年開始,尼爾森追加了透過路由器流量偵測的方式去追蹤媒體流。所有的非電視設備(手機、平板、電腦)也都會列入監測統計。
  6. 自2021年12月開始,尼爾森推出了新的指標數據(Nielsen One)以整合有線電視與線上串流。

(讀者留言1:最早期的統計方式是手動填寫表單。)
(讀者留言2:當前的樣本戶不需要手動操作誰是收視者。)

美國市場估值

  1. 2022年,全美預估有1.22億台電視。
  2. 2022年,廣告商預估會於有線電視廣告投入651億美金。
  3. 2024年,全美預估在串流媒體上的支出(763億美金)會高於有線電視(744億美金)。數據來源

美國收視趨勢

  1. 全美有線電視收視戶,自2010年1.05億戶高峰衰退至2022年的6,500萬戶(預估)。
  2. 相對於其他節目,體育直播節目的觀眾衰退相對慢,2021年的前50名收視率節目中,有47個為體育相關。廣告商於體育直播節目支出高達總預算的四至五成。
  3. NFL 2022-23季的週四比賽將挪至串流媒體Amazon Prime上,預期將造成影響。
  4. 統計研究指出,美國收視戶的政治傾向對於體育類收視率的影響並不顯著。

尼爾森客戶群

  1. 各大廣播公司、職業運動聯盟、線上串流媒體等。這些收視數據細節不只用於廣告定價、轉播權利金評估,更用於判斷節目的成敗以及後續方向調整。
  2. 大客戶每年支付給尼爾森的費用可達數千萬美元不等。

心得筆記

雖然線上串流媒體興起、且本身就能有準確的相關統計數據,不過只要各平台沒有一統江湖,那麼市場上仍然會有對尼爾森此類第三方收視率統計公司的需求。

尼爾森有著自己的護城河:名聲、長期穩固的客戶群以及對新科技的研發投資,但隨著科技進步與收視市場的逐漸移轉,它有機會成為下一間被破壞性創新顛覆的"傳統"公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貓爹 Eugene's Dad的沙龍
507會員
60內容數
關於NBA與NCAA男子籃球的觀察心得及意見筆記。
2022/04/22
近年有幾隻常態擺雙塔陣型的球隊取得了成功,並於2021-22賽季進一步取得更多成果。表面上看似是傳統肉搏戰的復辟,但糖衣下的真實卻是換湯不換藥。
Thumbnail
2022/04/22
近年有幾隻常態擺雙塔陣型的球隊取得了成功,並於2021-22賽季進一步取得更多成果。表面上看似是傳統肉搏戰的復辟,但糖衣下的真實卻是換湯不換藥。
Thumbnail
2022/01/17
NBA的進攻同質性越來越高不是錯覺,數據統計上也證實了這套定石越來越受到歡迎。但哪位總教練最好此道,你可能猜不到。
Thumbnail
2022/01/17
NBA的進攻同質性越來越高不是錯覺,數據統計上也證實了這套定石越來越受到歡迎。但哪位總教練最好此道,你可能猜不到。
Thumbnail
2021/12/28
2021年8月,穿戴式追蹤器與鷹眼系統同時出現於WNBA季中錦標賽。這場比賽預示了NBA下一代的動態數據追蹤系統,以及Second Spectrum即將殞落。
Thumbnail
2021/12/28
2021年8月,穿戴式追蹤器與鷹眼系統同時出現於WNBA季中錦標賽。這場比賽預示了NBA下一代的動態數據追蹤系統,以及Second Spectrum即將殞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葉郎每日讀報:末日近了!美國人觀看傳統電視頻道的時間佔比第一次低於50% ▌ 20230815 全世界的觀眾都知道這一天終會到來,但沒有人敢打包票會是什麼時候。而手腳比較快美國人仍然比世界上多數觀眾早了一步將傳統電視頻道打入(稍微冷一點的)冷宮。 尼爾森今天發表的7月份美國收視統計顯示:
Thumbnail
▌葉郎每日讀報:末日近了!美國人觀看傳統電視頻道的時間佔比第一次低於50% ▌ 20230815 全世界的觀眾都知道這一天終會到來,但沒有人敢打包票會是什麼時候。而手腳比較快美國人仍然比世界上多數觀眾早了一步將傳統電視頻道打入(稍微冷一點的)冷宮。 尼爾森今天發表的7月份美國收視統計顯示:
Thumbnail
▌葉郎每日讀報:雙罷工可能導致美劇供應鏈中斷,加速觀眾和廣告主的草原大遷徙 ▌ 20230720 和票房分析師緊盯今年好萊塢暑假檔票房以便確認市場復甦是否真正降臨一樣,電視和廣告產業正緊盯今年美國秋季電視廣告預售成績,以便確認整個線性頻道產業到底是不是完蛋了。 不料距離預售告一段落只剩幾個星
Thumbnail
▌葉郎每日讀報:雙罷工可能導致美劇供應鏈中斷,加速觀眾和廣告主的草原大遷徙 ▌ 20230720 和票房分析師緊盯今年好萊塢暑假檔票房以便確認市場復甦是否真正降臨一樣,電視和廣告產業正緊盯今年美國秋季電視廣告預售成績,以便確認整個線性頻道產業到底是不是完蛋了。 不料距離預售告一段落只剩幾個星
Thumbnail
【葉郎每日讀報】20230512 美國電視產業的剪線潮達到史上新高,上一季包含有線電視、衛星電視、網路電視加起來總共流失230萬用戶。連近年廣受歡迎的虛擬電視平台MVPD也掉了26.4萬用戶,只有Google的YouTube TV一家平台在上一季增加30萬(過去一年則增加140萬)。美國付費電視滲透
Thumbnail
【葉郎每日讀報】20230512 美國電視產業的剪線潮達到史上新高,上一季包含有線電視、衛星電視、網路電視加起來總共流失230萬用戶。連近年廣受歡迎的虛擬電視平台MVPD也掉了26.4萬用戶,只有Google的YouTube TV一家平台在上一季增加30萬(過去一年則增加140萬)。美國付費電視滲透
Thumbnail
訂閱、收視人口再怎麼突破天際,終究無法作為串流平台長遠獲利來源。身為近10年的美劇觀眾,對這種情形心有戚戚。
Thumbnail
訂閱、收視人口再怎麼突破天際,終究無法作為串流平台長遠獲利來源。身為近10年的美劇觀眾,對這種情形心有戚戚。
Thumbnail
新聞業正在步履蹣跚,這不是爭論的問題。如果有一個數據點應該讓其高管——以及任何關心新聞業的人——集中註意力,那可能是這樣的:對於大多數媒體來說,大多數讀者來自其他網站、搜索結果或社交媒體分享。
Thumbnail
新聞業正在步履蹣跚,這不是爭論的問題。如果有一個數據點應該讓其高管——以及任何關心新聞業的人——集中註意力,那可能是這樣的:對於大多數媒體來說,大多數讀者來自其他網站、搜索結果或社交媒體分享。
Thumbnail
TOP10 個你應加入小倉鼠PODCAST的理由!讓我們一一分析! 1.影像市場已是紅海,聲音經濟正邁向上噴發! 2電視收視率成謎,穿戴裝置推升語音廣告客製化 質化分析收集聽眾收聽習慣及偏好 3收聽者鮮明精確,創造客製化與互動性 4.電視和網路廣告,講求衝動下單! 用聽的搶先掌握最新知識!
Thumbnail
TOP10 個你應加入小倉鼠PODCAST的理由!讓我們一一分析! 1.影像市場已是紅海,聲音經濟正邁向上噴發! 2電視收視率成謎,穿戴裝置推升語音廣告客製化 質化分析收集聽眾收聽習慣及偏好 3收聽者鮮明精確,創造客製化與互動性 4.電視和網路廣告,講求衝動下單! 用聽的搶先掌握最新知識!
Thumbnail
CTV 大躍進,YouTube 攜手尼爾森,幫助廣告主衡量 CTV 廣告受眾規模;Meta 開放創作者販售虛擬商品營利,遭批收稅過猛?Podcast 收聽量年增 200%,近三成企業嘗試聲音行銷。
Thumbnail
CTV 大躍進,YouTube 攜手尼爾森,幫助廣告主衡量 CTV 廣告受眾規模;Meta 開放創作者販售虛擬商品營利,遭批收稅過猛?Podcast 收聽量年增 200%,近三成企業嘗試聲音行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