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
上篇聊了東鳳的角色魅力後,這篇想談的是兩位主演的演技。
有看過之前文章的讀者應該知道,我在入坑前其實沒什麼接觸過中國演藝圈,幾乎不太認識這些演員。不過入坑後憑著對這部作品的熱愛,這幾個月來我有持續 follow 這些演員的後續作品以及過往表現。
所以今天就想來聊聊這一年來,我對《枕上書》兩位主演熱巴與偉光的演技看法,可能多少會帶有個人主觀感受及偏好,就請大家斟酌閱覽。
另外,由於本篇會分析兩位演員的歷年表現,因此會
聊到許多其他作品,若只想閱覽我對二位在《枕上書》中的表演評價,可移駕至
正篇演技分析文章喔!
▌迪麗熱巴
就如同我在正篇劇評提過的,雖然我認可熱巴演繹的鳳九,但不可否認她的表演仍存有角色理解不夠深刻的問題。比如會太 focus 在鳳九身為可愛小狐狸的設定,導致她身為女君堅韌自強的性格被淡化;以及在幾個情緒張力大的場面(特別是哭戲)情緒不到位,導致觀眾難以共情等。
而經過一年的觀察,我認為她這個問題依然沒有獲得明顯改善。
老實說,我並不認為熱巴缺乏表演實力,相反地,我覺得她在適應角色及吸引觀眾目光上是很有才能的,幾年前《克拉戀人》高雯與《十里桃花》鳳九兩個角色的絕對成功就證明了這點。
但至今為止,熱巴獲得普遍好評的角色仍只停留在這兩個「配角」上,反觀她近年演出的主角如公孫麗、烈如歌、李慧珍甚至是去年的周放都沒有獲得相同的好評。即使是《枕上書》中再次演出的鳳九,也仍有不少人認為她在《十里桃花》的表演要比《枕上書》優秀。
會有這樣的落差,我想很大原因便出在對角色的描摹程度上。
主角比起配角,更考驗演員對角色的認知與代入程度,若只依循劇本指示演出喜怒哀樂,不去理解角色內在的情緒轉折,是無法演出完整立體的主角的;而如果連演員自己都無法理解角色,觀眾當然更無法感受到他的層次,只會感覺螢幕上看到的比起角色,更像是演員自己。
這也是為何許多人會認為熱巴表演痕跡過重的緣故。
平心而論,我認為她的表演痕跡並沒有到過重的程度(至少跟我等等要提的偉光前幾年比起來要好太多了),但就因為這些表演過於流於表象,只注重外部技巧缺乏內在理解,才導致觀眾容易有突兀感。
就拿《枕上書》兩位主演在劇中為角色加入的小動作舉例好了。
熱巴為鳳九加入了像小狐狸一樣會皺皺鼻子、收起雙手等可愛的動作。當然在故事一開始鳳九還是個任性孩子時,加入這些動作很是合適,但連在鳳九成長後還繼續照搬,就容易讓觀眾忽略這時的她已經成長成熟,不像過去一樣稚氣的設定,反倒讓人感覺她越活越幼稚。
反觀偉光為東華、宋玄仁與沉曄各自加入的小動作就不會有這問題。東華走路的悠然、右手稍稍往前的動作來自於他淡漠的處世態度與站在世界頂點的權威;宋玄仁輕快的步伐、雙手放在背後的動作來自於他的年輕開朗與對人不帶防備的單純;沉曄走路時的佝僂、蜷縮在披風裡的畏縮則來自他歷經百年輪迴的疲倦與飽經摧折。
而且若仔細觀察,沉曄的佝僂是在歷經輪迴後才出現的,最一開始的他並沒有這樣老氣的姿態,反倒非常英姿颯爽,這樣的前後反差更能立體化他的滄桑。
其實這些小動作若是憑藉對角色性格的認知、清楚劇情對他產生何種影響的基礎而生,並不會那麼容易讓人感覺表演痕跡過重,反而會覺得這個角色更加真實,而這明顯是現在的熱巴沒有掌握完全的地方。
總之,我一直認為一位專業演員若要撐起作品中的「主角」,用心去理解他所經歷的故事、價值觀、性格與成長是最重要的。就如同另一位我很喜歡的年輕演員胡先煦所論述:
演員和角色就像兩個小島,你自己身上長了很多植物、開了很多花,有很多人和生物在這個島上生活;
角色也是一個島,雖然劇本沒有寫,但在他的世界裡,他也是個活生生的人、有很多故事。
但你們兩個島之間可能長的樹不一樣、開的花不一樣、生活的昆蟲動物不一樣。你是你這個島的主人、他是他那個島的主人。
有的島和島之間有一條高速公路,你直接開著車就過去了;有的島和島之間只有一個獨木橋,你要顫顫巍巍地走過去;有的島和島之間開的花完全不是一種花、樹不是一種樹,可能連河都沒有,你要慢慢地自己種草,種出一條路後再走過去。
這兩個島之間就像角色和演員的關係,只不過有時候你找到一條特別迅速的路,馬上兩個人就見面可以拉著手促膝長談;有的島的主人就不想見你,你要走到他心裡要費很大的功夫。
我認為胡先煦這段描述很真實轉化了演員理解角色的過程,也說明了表演時最須謹記的一點:最後站在觀眾面前的,永遠會是角色那座島上的主人,不是自己這一座。
因此如何脫離舒適圈踏上對面那座島、又如何與島主見面溝通絕對是一位專業演員必須做足的功課,而如果熱巴有心想克服演技備受質疑的爭議,這也會是她必須做的首要任務。
最後,我也想趁此機會聊聊熱巴亮麗的外型為她帶來的影響。
就像我前面說的,她的異域氣質及明星氣場讓她在吸引觀眾目光這部分有相當大的優勢,就算演的是配角,也很容易讓人印象深刻,除了前面提到的高雯和鳳九以外,早期她在《古劍奇譚》中飾演的芙渠也是同理。
可以說熱巴天生就很適合撐起主角位置,高顏值的她幾乎不會發生風頭被配角蓋過的狀況。
但同時,這份充滿獨特魅力的氣質也成了她演技生涯的一道囚籠。
「因為外表太有特色,所以不管演什麼都像自己」的印象讓她很難在演繹角色上有所突破,就算外貌性格稍有不同,卻無法讓人完全把角色跟演員抽離。
這個狀況我覺得跟《錦衣之下》中飾演袁今夏的譚松韻很類似,她們的氣質都太容易被定型了,很難做到角色突破。只不過松韻的情緒感染力和親和力讓她能輕易駕馭接近普羅大眾的角色(如《以家人之名》的李尖尖);相對之下熱巴則會需要本身魅力就很強的角色(如大明星高雯及四海八荒第二絕色的鳳九)去與她的個人氣質共鳴,演繹太過普通的角色反倒會有強烈的違和感。
簡單來說,依目前我觀察到的現況,我覺得熱巴比起演員,更像明星。在那過於強烈的氣場之下,她的表演容易變得狹隘,無法讓人感受到可塑性,再加上演繹時容易缺乏表演深度,算是有點可惜她相對穩定的表演功底。
當然,我並不否認她是一位非常優秀的藝人。無論是演戲、參加節目或走紅毯,她的性格、氣質確實有迅速吸引目光的魅力,過去出演的高雯以及鳳九也成為不少人心目中的經典,有多少人這兩部作品比起主角更喜歡她們的?連我自己當初看桃花也是喜歡鳳九大於白淺(笑)。
只不過目前的她仍只處於流量明星的行列,離真正專業的演員我想還有一段路要走,我也會繼續期待她未來能有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表現。
*筆者的額外補充
我知道當我提到《錦衣之下》時,一定會有人想問我對這部作品的心得 XD,所以就統一把這些雜七雜八放這裡。
《錦衣之下》
之所以想特別提這部去年同樣熱門的古裝劇,是因為我已經收到好多希望我寫這部劇劇評的聲音了(笑)。
其實我滿喜歡這部劇的,陸大人跟袁捕快一冷一熱的互動真的很可愛!CP 魅力也非常強,算是我看過的陸劇 CP 裡親和力很高的一對。整部作品給人的感覺也很輕快,很適合邊吃飯邊看,劇中演員們的表演也都十分精采,可說是被演技撐起來的一部作品。
不過因為這部戲的劇情考據並不像《枕上書》那麼多,特別是作為主軸的探案劇情十分薄弱,有些劇情跟台詞也稍微有點違和感,所以沒有打算寫成系列劇評。但若只針對追 CP 這點,這部作品是真的好看!推薦給還沒看過的大家。
《幸福,觸手可及》
老實說這部劇我就真沒認真看了(笑)。裡面太多注水跟毫無邏輯的劇情,感覺整部的賣點只在男女主角的火花上,就連當初被拿來當宣傳重點的女性自強的劇情也很薄弱,對重視劇情深度的我來說算是非常 NG 的類型。
熱巴飾演的周放是跟鳳九個性很不同的角色,氣場很颯,不過就像我上面說的,熱巴的明星氣場太強加上妝容又太過顯眼,整部戲會一直被她的氣場帶走。又因為劇情深度不夠,一直讓人有種整部戲的重點只有主角沒有劇情的感覺。
▌高偉光
再來討論偉光的部分。之前的分析中曾經提過,我認為偉光表演上最大的問題在於「放」的拿捏容易失控。比如沉曄的崩潰、東華的害羞或急躁等場景,都會讓觀眾覺得這個「放」的程度已經跳脫角色,回歸演員本人了。
而這個問題其實很早就已經存在於偉光的表演上,最經典的例子應該就是《親愛的翻譯官》的高家明吧,太過失控的表演真的讓第一次看到的我有點震驚(笑)。
不過跟這些 2017 年以前的作品相比,近幾年偉光的表現已經明顯改善很多,甚至按他目前的發展來說,可算是一位我未來很看好的演員。
首先,就像我在之前說過的,偉光在需要「收」的表演可謂淋漓盡致,連眼角眉梢的細枝末節都不會放過。除了《枕上書》中分飾三角的細膩演出以外,《鬼吹燈》中俠義灑脫的鷓鴣哨以及《向陽而生》既壓抑又溫柔的林醫生兩個角色也都表演地非常成功。能在這兩個性格內斂、肩負重責的角色上收穫口碑,都足見偉光在「收」的拿捏確實爐火純青。
不過正因如此,他在拿捏「放」時容易失控的缺點就會變得更加明顯。
像是《旗袍美探》中羅探長跟蘇小姐家人打牌以及《向陽而生》中林醫生被熊頓打開心房後的表現,一樣都會讓我有跳脫角色的衝擊,瞬間出戲,這就跟之前《枕上書》的東華給我的感覺類似。
而這正是我認為偉光之後會需要克服的問題,畢竟觀眾看到的一直都會是角色,過度跳脫的表演很容易會讓觀眾困惑或反感,也會讓演技的專業程度被打上問號。
再來同樣談談外貌氣質為他帶來的影響。
跟熱巴一樣,偉光精緻的西方面孔也讓他有著容易吸引目光、也容易被限制發展的優缺,不過偉光因外貌產生的影響還不只這些。
因為偉光的五官輪廓較深,一旦表演失控,表情就容易變得過於猙獰而嚇人,這也是他「放」的演出容易招致批評的原因;不過另一方面而言,這樣的五官也讓他有「換個髮型換張臉」的優勢,這其實從《枕上書》中一人分飾三角的畫面就多少能感覺到。
這樣只要換部劇、換個造型就會讓人感覺是不同人的優勢對演員來說有非常大的助益,可以幫助觀眾識別角色與演員的落差,改善因為外貌氣質特殊而容易被定型的缺點。
(不過大概也有不少人曾因為角色跟演員實在反差太大心碎的吧 XD。)
剛開始接觸偉光的作品時,我一直認為他的外貌是他表演上很強的阻力,無論是混血感對我們這些習慣東方面孔觀眾的不習慣、或是過於獨特的氣質容易限縮表演戲路等。
可他近幾年的傑出表現真的會讓人跌破眼鏡,尤其看到外貌氣質不同以往的鷓鴣哨的時候,應該有非常多人被震驚到,就連我自己也不意外。
鷓鴣哨的成功可說是他將外貌帶來的阻力轉化成助力的關鍵,在那之後的角色如《枕上書》的東華王君沉曄、《旗袍美探》的羅探長以及《向陽而生》的林醫生,都能明顯看到他逐漸成熟的演技、越漸開闊的戲路。即使表演上仍有不穩定的因子,不過他那努力學習的毅力和勇於打破框架的勇氣依舊非常值得讚揚。
我還記得之前曾看過幾段影片描述《怒晴湘西》的導演費振翔以及《旗袍美探》女主角馬伊俐都曾因為偉光的外貌不合乎角色形象而拒絕他,可他卻不屈不撓地持續爭取使他們改觀的機會,並在最後用實力證明自己的確能夠撐起這些角色。
或許偉光並不是一位很有天賦的演員,但他對夢想的執著與努力不懈是我最敬佩的一點,也很高興近幾年他終於受到各界的肯定、收穫豐碩的果實,期待他未來能帶給觀眾更多耳目一新的作品。
*筆者的額外補充
《旗袍美探》
這部對我來說應該算是意外有趣的作品?因為我自己對探案劇並沒有太大興趣,而且它的探案劇情實在有太多值得吐槽的地方了,多少有點興趣缺缺。
不過劇情播到中段時,我才發現四位主角的喜劇表現未免也太精采!連看片段都笑到不行,而且劇中的場景、服裝跟道具都非常有時代感跟美感,很值得當作藝術創作的參考,算是一部滿適合下飯放鬆心情的喜劇。
偉光在劇中飾演的羅探長算是中規中矩,畢竟這部戲的主軸還是在女主角蘇雯麗身上,羅探長的角色深度並沒有太深,不過意外是個吃貨跟會冷不防吐槽這點還是滿有反差萌的。
《向陽而生》
這部戲其實是我從待播時就很期待的作品,因為家裡剛好有親人罹患癌症、也有親人正在醫療體系工作,所以這樣探討醫病關係的故事一直讓我很是期待。不過劇播出後,我覺得它沒有我想像中來得精彩。
劇情前半部的現實與衝突感我其實滿喜歡的,尤其林醫生邊溫柔開解病患的同時,卻需要服藥控制抑鬱的辛酸;以及熊頓面對突如其來病情的恐慌、害怕給家人帶來負擔等描寫都非常真實。
但劇情後半段到結局那段的安排我就不太能理解了,完全搞不懂這跟片名的「向陽而生」關聯何在,算是有點可惜。
偉光劇中飾演的林醫生給了我滿新奇的印象,以往醫病劇中的醫生大多還是給人高富帥的觀感(偉光之前演的高家明就屬於這種例子),但林醫生卻非常地樸素。
緊皺的眉頭、鮮有笑容的臉總給人一種疲憊抑鬱的感覺,但面對病人時又有著無比的耐心以及能讓人冷靜下來的安全感,這樣的「負重天使」形象是我看了很驚奇的地方。
他就像是真正存在於社會上的一位醫生,既肩負著沉重的生命壓力、又懷著守護與拯救的職責,能看到偉光演出這樣的「真實感」我自己是很欣慰的。
▌總結
總體來說,我覺得兩位主演目前的發展都有找到其定位,但也都存在幾個需要改善的缺點。
不過無論如何,我都還是很肯定他們在《枕上書》中的演出,這樣獨一無二的青丘鳳九和東華帝君我想不管換了誰來演都無法被超越。
如今距離開播也一周年了,身為劇版小粉絲的我今後也還是會繼續喜歡著《枕上書》的故事、回味東鳳的一切,當然也會不時注意主演們今後的發展,期待他們都能在各自的領域中開闢出一條光明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