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快一個月,總算等到《枕上書》官方番外寄來啦!
這部《夢迴洪荒遠古時》是原著作者唐七時隔九年,再次為《枕上書》續寫的作品。我必須說,它明顯屬於比較情懷、服務粉絲向的故事,旨在補完本傳留下的遺憾,並為續作留下伏筆。因此不太適合還沒讀過本傳的觀眾,建議大家還是讀完原著再來觀賞喔!
⚠ 以下有大量劇透請注意 ⚠

左|繁中版;右|簡中版
▌東鳳相關
這次故事發生在本傳結局(星光結界)十年後,東華為了修復仙力,需要定期閉關休養,而四處閒晃的滾滾不慎衝撞了元極宮中祖媞神的法陣,穿越回二十六萬年前,並與之後隨行而來的鳳九,遇見了當時尚十四萬歲的東華。
故事主要描述了鳳九在穿越回去的四百多天裡,與當時什麼事都不知情的東華發生的幾段有趣故事。
▸ 劇情主軸──「夢迴」洪荒
先來談談這次的主軸──時光穿越吧。其實比起「穿越」,用作品標題的「夢迴」形容更為貼切。因為它的穿越設定是「即使回到過去,穿越者留下的痕跡也會在離開後頃刻消失」,不會對歷史產生任何影響。
也就是說,當鳳九和滾滾回到未來,他們二十六萬年前的經歷只會留在回憶裡,就像作了一場夢一般。
不得不說,我真的非常喜歡這個設定!當初看到番外是穿越故事時,我其實捏了好幾把冷汗。一下擔心穿越的設定沒處理好,會衝擊世界觀;一下又怕東華若在二十六萬年前就愛上鳳九,又該如何熬過未來漫長的歲月。
結果沒想到作者是用「夢迴」來呈現時光穿越,成功在不影響主線的情況下,補了許多故事進去,完全白擔心一場了(笑)。
此外,這個「夢迴」的設定對劇情而言,還有另一個重要的意義。
故事結局揭露了東華也有跟著回到過去,只是他穿越後,關於未來的記憶會消失,以陌生的狀態和鳳九、滾滾相見。
而東華在穿越前,曾跟祖媞有過以下對話:

不知道讀過原著的讀者,會不會覺得這段敘述很熟悉呢?
小說中鳳九下凡後,東華為了找她而去尋了白淺,當時白淺也說過類似的話。

一個是從數十億凡世,找到她所處的那一世;一個是從數十萬流年,穿越回她所在的那一年。
不同的時空背景,卻同樣考驗著他們的機緣。
我在之前的分析文裡提過,東鳳間最大的劫並不是緲落,而是天命。他們天命本該無緣,兩人才會屢屢錯過。
可這次番外中,東華卻非常順利地回到二十六萬年前。從前他們想掙一點都難的緣分,現在卻這麼理所當然地得到了,我想這就是東鳳在經歷劫難後,真正打破天命的證明。
▸ 帝君的使命──為和平而戰、為情義而謀
原著小說最可惜的地方,除了結局的匆匆以外,還有一點就是鮮少提及東華的內心和過去。
畢竟《枕上書》是鳳九視角的故事,觀眾能深刻體會她的成長與傷痛;但關於東華為何能震懾四海八荒、穩坐天地共主之位,又為何會獨獨喜歡上鳳九,都欠缺了細膩的描寫。當初若沒有電視劇的補完,我想很多人是無法理解東華這個角色的。
而這篇番外完整彌補了這個遺憾。於外讓我們見識到東華應對世事的洞若觀火、深謀遠慮,於內讓我們看見他毒舌之下的溫柔和深情。
二十六萬年後的東華,只要待在太晨宮裡,便足以威懾四海八荒。然而二十六萬年前,他還不是那個人人尊敬的神君時,他必須一邊面對神族的爭權奪利,一邊為了天下的長治久安佈局。神族有難時被請來坐鎮,天下安寧時又被架空權力,總是淪為被人算計的對象。


應該很多人看完這些劇情後,會跟鳳九一樣,為帝君氣憤不平,可這就是東華在那段已經沒人記得的歲月裡,真實經歷的殘酷。
書中花了許多篇幅描寫東華佈陣殺敵、運籌天下的模樣,將他戰亂時期的風姿刻劃得很生動。不過我最印象深刻的,反而是近結局時,霏微談論帝君為何要佈局天下的內容:

雖說東華入的是神族,但透過很多描述可以得知,他從不歸附於任何一族。凡事皆以蒼生做考量,從不偏袒任何族群。
東華並不是沒有奪取天下的本事,只是他從未將它放在眼裡,會為了天下的長治久安佈局,也僅是想守護好友付出心血換來的安寧而已。
漫漫四十萬年,東華眼中存在的一直只有蒼生。對那些爾虞我詐的伎倆,他了然於心,卻毫不上心,只做他認為該做的事,因而選擇在繁亂洪荒為和平而戰,於平和世代避世太晨宮。
或許正因如此不帶偏私、心懷和平的氣度,霏微才會有「這八荒四海,唯有帝君能做各族之主」的說法吧!
▸ 東華的溫柔──只從本心、全力付出
講完了東華顯露在外、威嚴倨傲的一面,再來就談談他與鳳九的感情堆疊。
之前我有提過,小說東華直到結尾仍給人比較強勢的印象,反觀劇版東華就要溫柔很多。這也是歸因於本傳沒怎麼描寫到東華的心境,比較難感覺出他的柔情。
而這次番外完整彌補了這個遺憾,不管是對鳳九的愛護寵溺,或與墨淵、少綰的相交情誼,書中都有相當細膩的描繪。
這裡就依照慣例,以東華對鳳九的態度轉變為分界,一段段剖析東鳳的故事吧!
▫ 初見|從疑惑到好奇、好奇到接受
東華初見鳳九時,他對她的第一個反應是「好奇」,好奇這位與自己年紀相差甚大的妻子究竟生得如何、這段姻緣又是為何而生。有趣的是他見到鳳九後,還冒出了未來也有過的 OS:

而鳳九在迷迷糊糊間還沒意識到自己穿越,仍像從前一樣親近他時,東華除了不知所措,值得注意的是,他並沒有像對其他人一樣將她推離,反倒乖乖任她在懷中入睡。

或許是鳳九的特殊身分,使他無法輕易推開她,亦或是他潛意識中,本就不排斥她的靠近。
這個反應也能呼應電視劇中他們剛相識的幾個場景。由此可知,無論過去或未來,東華都不曾對她帶有防備之心。


而當鳳九睡倒在他懷裡,東華很快便察覺她身上的殊異之處。她的周遭與血脈皆充滿他的氣澤,由此可知一定喝了不少他的赤金血;手上戴著的琉璃戒也必是以他的血肉製成,才有辦法毫無阻礙地進出結界。
可這時的東華並沒有太過震驚,只覺得不可思議。我猜是因為東華早就明白自己會為了珍惜的事物在所不惜,所以不會震驚於自己掏心挖肺的付出;也因為太過明白,才不可置信未來的自己會珍惜一個女孩子到如此地步。
不過他的驚訝並沒有持續太久。同個夜晚,鳳九與他親暱相處的過程,讓他很快就不再質疑自己娶她的緣由。
她自然的撒嬌、略帶稚氣的嗔怪、懂事的體貼,一舉一動無不牽動他的心緒,使他難以否認她的可愛。

▫ 相處|捉弄逗玩、默默付出
相信歸相信,畢竟這時的東華只跟鳳九相處了一個晚上,要他馬上恢復未來那種親密也不可能。
因此在這之後,他對鳳九的態度和當初在梵音谷裡雷同,總會不留情面地捉弄她、懟她,又會在暗地裡默默關照著她(簡稱傲嬌)。

這個篇章有很多有趣的劇情,常讓我回想起東華在梵音谷把鳳九鬧得團團轉的時日,尤其他逼問鳳九「還行」是什麼意思的那段,真的每次看都會忍俊不禁(笑)。
雖然此時的東華老愛捉弄她,但就像我說的,他也很呵護她。會準備她吃習慣的食物、穿習慣的衣服,也會照她的意願更改從未變動的碧海蒼靈,毫不遲疑地在旁人面前護著她。
東華之所以付出這些,我想不只因為「她是自己未來的妻子」,更多是隨著相處增加,由衷生出的喜愛之情。畢竟東華處世向來不違心,單就「責任」二字,是無法讓他為她做這麼多事、付出這麼多溫柔的。

單純截一段自己很喜歡的內容,是帝君不被鳳九知道的溫柔
▫ 補償|再次愛上
跟本傳一樣,番外中東華對鳳九的情感有了轉折,也是由於得知她藏在心底的傷痛。本傳是得知她追自己追得遍體麟傷的過往,番外則是得知她對當年婚宴的遺憾。
正因為他清楚這些事對她來說有多不公平,才更珍惜她懂事的體貼。

後來東華依然決定要為鳳九補辦婚宴,可能大部分人(包括鳳九自己)都覺得他是聽到她說的胡言亂語,才想藉此機會彌補她。然而東華此時的回答,卻相當令人動容。

「只做自己想做的事」就是東華的處世原則,從古到今,沒有人能強迫他,也沒有人能阻止他。
從本傳到番外,鳳九都不曾向東華索討過什麼,他卻為她做盡了一切,而這些行動背後的原因就是那麼單純──他想給她。
從這個階段開始,東華對鳳九的態度就不再那麼隱晦。會更坦率地表達心意、主動向她索取親密的互動;也更在意她身邊的每件事,表露出從前藏在心底的柔情。
這其實就跟二十六萬年後、我們最熟悉的東華別無二致了。
「即使我們互不相識,只要我看到妳,
很快就會喜歡上妳,無論再來多少次都一樣。」
回到現世後,東華說的這段話,我想是貫徹本傳與番外,對東鳳情緣最好的註解。
這句話不僅映照了東華,也映照了之前在阿蘭若之夢、重新愛上東華的鳳九。可見就算被天命阻隔緣分,就算被時空奪走記憶,他們仍會相愛,不管重來幾次都一樣。
看到這裡,應該有不少人發現,番外中東鳳的劇情很多都能對應到本傳。他們經歷的事也好、態度的轉變也罷,細細讀去都會找到呼應的地方,差別只在視角換到了東華身上。
因此我真心推薦所有喜歡東鳳的仙友可以買來收藏!親自在字裡行間尋回當初看小說或電視劇的感動,真的不是透過我的文字能感覺出來的。
▸ 鳳九的魅力──麗而不妖,慧而不狡,曉義知理,善察人意
由於番外篇的主角是東華,這次鳳九身上能說的事不算太多,頂多強調了本傳較少寫到、鳳九呈現給外人的那一面。
鳳九身上最獨特的特質,就是同時擁有傻氣天真的童稚及懂事明理的成熟。不管是本傳中為了不連累身邊的人,獨自懷胎下凡;或這次番外裡,即便帝君待她冷淡,也從不責怪的寬容,都顯示了她的活潑背後,仍有著最懂事的溫柔。

除此之外,鳳九的懂事也有體現在她的「聰慧」上。我在之前的劇評裡提過,鳳九的傻並不是笨,而是不提前對人設防的天真。
她在至關重要的正事上,向來聰敏無比,遍觀兵藏之禮、星光結界……她做的每個反應、每個決定都無比精確。如此聰慧加上對帝君的上心,她才總能體察到東華從未明言的深謀遠慮。
我非常喜歡故事最後,鳳九猜出東華舉辦婚宴另有目的時,與霏微的對話。
當霏微很擔心鳳九會因帝君的算計而誤會、正驚慌失措地解釋時,鳳九說的話真的會令人心頭一暖。


這就是鳳九最讓人喜愛和心疼的魅力所在。
即使稚氣,卻總能明察大體、善解人意;即使身邊站著的,是四海八荒最強大的神祇,卻從未想向他討取什麼。
霏微最後的獨白,我想為這個主題作結再適合不過了。

▸ 與電視劇的連結
當初番外剛問世時,我就看到非常多觀眾表示:「書中東鳳給人的感覺跟電視劇很像」。因此我在閱讀時有特別留意幾個細節,也的確發現了熟悉之處。
但我也無法斷定這些「熟悉感」是源於作者看完電視劇後、回流設定,所以這可以當作我身為劇版粉絲的額外解讀就好。
前面有提到,番外更明顯刻劃了東華的溫柔,這就跟劇版東華給人的感覺很類似。特別是愛上鳳九後的小動作,都會使人聯想到劇裡那個會溫柔望著她、輕輕摟著她、耐心哄著她的東華帝君。

親額頭的動作



輕吻手的安撫


招招手的呼喚


接吻後的額頭靠額頭


敲額頭,看來帝君很喜歡鳳九的額頭 XD

而鳳九身上最明顯的,就是強調了小狐狸的習慣動作,這也是劇版相較小說放得更醒目的部分。

蹭手心


看到東華受傷的驚訝

除此之外,番外還有明確提及鳳九是以食指配戴半心戒,這也是只有電視劇呈現出的細節。



小說只有提到半心戒是戴在左手上
▌續作相關
由於《夢迴洪荒遠古時》依然屬於三生三世系列,除了主軸的東鳳線以外,裡面也放了許多續作伏筆進來。可能這也是背景定在洪荒的原因之一,畢竟《步生蓮》的祖媞、《菩提劫》的墨淵和少綰、幽冥司冥主姊弟的母親謝冥,這些角色全是洪荒神祇。
但依照現有的故事線來說,時間軸都不太可能著重在洪荒時代,選擇透過番外把幾十萬年前的故事呈現出來,確實合理。
▸《步生蓮》
其實書中關於《步生蓮》的劇情不多,最值得注意的,應該是祖媞神(成玉)歸位的時間。

開頭有說到,番外故事發生在《枕上書》結局後十年,由此推斷,成玉回歸祖媞應該是在《枕上書》結局後七年;而小說中收納星光結界濁息的便是崑崙虛,滾滾口中「崑崙虛的大事」,十之八九應與此伏筆有關。
▸《菩提劫》
至於墨淵和少綰的故事,就幾乎稱得上第二主線了!從當年墨淵爭討八荒又忽然失蹤的緣由、少綰羽化的時間,甚至是當年水沼澤學宮的情況,番外都有不少著墨,大家基本可以把它當作《菩提劫》的前傳小故事去看看。
既然提到《菩提劫》,這裡我也順便聊一下東華與墨淵、少綰的情義好了。
故事中折顏提過,當年水沼澤學宮有八位風雲人物,分為兩派勢不兩立。一是以墨淵為首的神族(墨淵、折顏、白止、悉洛),二是以少綰為首的魔族(少綰、瑟珈、謝冥),而東華是八個人裡唯一不成群結派的。
雖然東華本就習慣獨來獨往,但這不代表他對同窗們毫不上心。否則他入夢前也不會將妙義淵(妙義慧明境)託付給墨淵,更不可能理解墨淵是為了阻止少綰,才征戰統一五族的心思。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夢迴洪荒最後一個場景,就是水沼澤學宮。
在那裡,東華遇見了神族找了三年都沒找到的墨淵,兩人相見時也絲毫沒有詫異。這代表他們對彼此的了解遠比外人所想的要深,只是對他們這樣的君者而言,平淡如水的交往才最為合適。
至於東華與少綰,故事有提到他們是自幼相識的朋友。若按照東華早就猜到少綰會羽化,卻沒有阻止,而是選擇提早佈局、整飭一團亂的神族這點,可以想見他是尊重少綰犧牲的決定的。就算知道墨淵會心灰意冷,他也不會干涉少綰的選擇。
也許好好守護他們費盡心血留下的新神記、不被其他人毀掉,就是東華對待兩位同窗的義氣吧?而他也確實成功了。
▌總結
總體來說,我對這部番外作品的評價真的很高!既補完了本傳的遺憾,又藏了續作的伏筆。故事主軸設定成「夢迴洪荒」,既少了衝擊歷史的問題,還能帶出那個僅存於史書中的時代。
其實初次閱讀時,我也跟多數人一樣只看東鳳的故事,可是經過反覆閱讀後,我才發現它也仔細描繪了洪荒的亂世景象和東華的深謀遠慮,是各方面都很精彩的作品。
當然它也不是沒有缺點,像過度浮誇描寫人物這點,常令我忍不住想吐槽(其實整個三生三世系列都有這問題啦 XD);還有東華在戰場上為鳳九補辦婚宴到一半,敵人就殺過來,還得邊成親、邊發號施令的畫面,不知道為什麼總感覺有點微妙。
但這些不足以影響我對它的好評,起碼它並沒有辜負我這幾個月的滿心期待。我也是在邊寫邊讀的過程中才發現,怎麼只寫個番外書評,也不知不覺寫了快六千字!?
因此我還是相信作者真的已經費盡心血,想呈現一部最棒的番外給意難平的觀眾們。很幸運能在入坑一年多後,親眼看到這部很棒的作品,推出了很棒的番外。
誠心推薦所有喜歡東鳳的仙友可以買來看看!尤其是對《枕上書》的故事太虐、結局太趕、斷得太不人道而意難平的粉絲,這部番外包準會給你最甜的東鳳,也保證你看完後會忍不住想再敲碗更多番外(笑)。
- 文中提及的小說內容,皆以繁中實體書為準
- 更多《三生三世枕上書》系列文章 ↗
- 索取劇本檔案 or 詢問問題 ↗
想推坑、發問或回饋心得嗎?
📫
作者信箱開放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