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是一本好書,陳列在滿牆的書櫃,供著其他人去翻閱參訪,沒有借書證的圖書館,或許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慢慢淪為膚淺。
為什麼,只不過是現在的人的文明病,往往只看到封面,就決定好一本書的精彩程度,卻忘了封底有簡介,只要反個手就看得到的文字,卻好像沒了電的手機一樣,被永久屏蔽。而在這第一印象博物館,陳列著一個個維納斯,當每本書的形體長得差不多,這世界可能就只剩下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或許有人翻開了內頁,但大家的目錄都一模一樣,當一個文字不再是一個文字,而是被當作一段一段去看待時,沒有人想了解注釋,沒有人想了解翻譯,總覺得白話文最有韻味,卻忘了最有意境的其實叫做詩。手寫的每一個篇章因為翻閱而逐漸泛黃,甚而缺頁、暈染,但可能只有作家本身才知道,創作的宗旨和人生的意義。
我是一個創作者,是一個小作家,我是自己人生的寫作者,一位主編輯人,只有我能夠提起筆改變一切走向。可有些人總喜歡提起筆像個小孩一樣在旁邊加註說明,卻不明白這樣會被扣道德分數,成為一本書的敗筆。
可能作家本身也不知道自己的作品定位,需要評價軟體輔助,可能就跟美食一樣,總有些食客喜歡在品嚐前上網查詢,卻忘了數據可以捏造,專利可以買斷。
這可能是現代社會的通病,但不可否認的是每個人都是一本厚厚的讀冊,只有自己能改變故事走向,可能有些人希望寫的是開放式結局,可能有些書非常暢銷,也或許有些書十分冷門但是意蘊深遠,但,又何妨呢?
寫作的目的不就在於讓自己開心,書上的一切不是逃避這個現實的理由,每個作家有權力改變故事,因這只屬於你,屬於自己的評價軟體。
闔上一本書,你也可以成為讀者,成為創作人,成為評價者,只要記得,在最後一個字畫上完美的句點,並且為此下一個好標題,這就是最完美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