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EP(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s) 技術細節:關於發行與流通
重點如下:
1. 保護商業銀行的既有利益
2.跨入半套Blockchain
3.避免完全去中間人的強烈衝擊
· 因為央行無限額度的信用保證,不可能有其他競爭者
· 若走單層架構,商業銀行絕對會倒閉
因為商業銀行是靠民眾存款而活,單層架構民眾直接拿到央行發行的CBDC,商業銀行難以取得存款,而更無法把錢借出去。變成資金成本大幅增加,造成骨牌效應
4.延續現在的既有架構
因此,延續傳統架構就是央行對商業銀行發行CBDC的Token,各家商業銀行各憑本事,在區塊鏈上發行自己的錢包來贏取客戶,如同現在的競爭框架一樣。各憑本事與市場機制,並且增加了非銀行的新種業者(就是大型錢包業者)來對大眾遞送DCEP token
發行模式
1. 擴張央行的資產負債表:DCEP可被商業銀行被視為全新的交易單位
2.不擴張央行資產負債表:DCEP將取代既有央行的負債(商業銀行的存款)
商業銀行間的流通方式
DCEP將會扮演著「超額準備」的角色,並遵循類似的交易處理與會計準則
交易處理流程
會計準則
個人與商業間的流通
1.會計準則相同:跟現金儲備的支付一樣,DCEP適用的會計準則大致相同
2.交易處理流程則大不相同
技術路徑:僅應用部分的區塊鏈功能
商業銀行拿到央行批發的DCEP token以後,如同現金世代一樣,仍是開啟賽馬模式。各家商業銀行自己決定要使用哪種區塊鏈技術與涉入程度。
最終由市場決定最優者勝出
DCEP的目標是要取代M0。並能取代現金的角色來執行零售支付的應用
以中國市場境內支付的預估。中心化的兩層架構要能做到至少300kTPS(transaction per second)才足夠應付需求
Libra呢?
1K/TPS
Bitcoin=7/TPS
這時候新創們圈們又會"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模式上身。「我們可以做到」,然後再想辦法
那DCEP有沒有使用區塊鏈阿,講了這麼一大篇
第一層發行給商業銀行端:沒有
第二層發行給終端使用者則是部分的區塊鏈
那些地方使用到這部分的區塊鏈技術
1. 數位錢包的位址管理
根據數位錢包位址來認證交易請求。當認證後,將自動更新於數位錢包位址並存於智能合約中,下一次的交易便可以有所依據
當最初始的數位錢包位址被更新,跟轉帳者的身分資訊的綁定將同時被切斷。因此,即使初始的位址被外人所知到,仍是無法被用來查看轉帳者的私密交易資訊。這樣可有效的保護使用者私密資訊
交易請求是根據數位錢包的地址來做認證,當交易被確認,數位錢包地址將被存在智能合約中
2.交易監控
運用了區塊鏈的特性,從第一個使用者開始,所有跟使用者與交易相關的資訊都被記錄在區塊鏈上
通常案例是為了防止不相干關係人看到交易資訊
3.Digital Bills與Digital Currency Transaction
資料來源:citi g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