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位人民幣DCEP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DCEP(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s) 技術細節:關於發行與流通

重點如下:

1. 保護商業銀行的既有利益
2.跨入半套Blockchain
3.避免完全去中間人的強烈衝擊
· 因為央行無限額度的信用保證,不可能有其他競爭者
· 若走單層架構,商業銀行絕對會倒閉
因為商業銀行是靠民眾存款而活,單層架構民眾直接拿到央行發行的CBDC,商業銀行難以取得存款,而更無法把錢借出去。變成資金成本大幅增加,造成骨牌效應
4.延續現在的既有架構
因此,延續傳統架構就是央行對商業銀行發行CBDC的Token,各家商業銀行各憑本事,在區塊鏈上發行自己的錢包來贏取客戶,如同現在的競爭框架一樣。各憑本事與市場機制,並且增加了非銀行的新種業者(就是大型錢包業者)來對大眾遞送DCEP token

發行模式

1. 擴張央行的資產負債表:DCEP可被商業銀行被視為全新的交易單位
2.不擴張央行資產負債表:DCEP將取代既有央行的負債(商業銀行的存款)

商業銀行間的流通方式

DCEP將會扮演著「超額準備」的角色,並遵循類似的交易處理與會計準則
交易處理流程
會計準則

個人與商業間的流通

1.會計準則相同:跟現金儲備的支付一樣,DCEP適用的會計準則大致相同
2.交易處理流程則大不相同

技術路徑:僅應用部分的區塊鏈功能

商業銀行拿到央行批發的DCEP token以後,如同現金世代一樣,仍是開啟賽馬模式。各家商業銀行自己決定要使用哪種區塊鏈技術與涉入程度。
最終由市場決定最優者勝出
DCEP的目標是要取代M0。並能取代現金的角色來執行零售支付的應用
以中國市場境內支付的預估。中心化的兩層架構要能做到至少300kTPS(transaction per second)才足夠應付需求
Libra呢?
1K/TPS
Bitcoin=7/TPS
這時候新創們圈們又會"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模式上身。「我們可以做到」,然後再想辦法

那DCEP有沒有使用區塊鏈阿,講了這麼一大篇

第一層發行給商業銀行端:沒有
第二層發行給終端使用者則是部分的區塊鏈

那些地方使用到這部分的區塊鏈技術

1. 數位錢包的位址管理
根據數位錢包位址來認證交易請求。當認證後,將自動更新於數位錢包位址並存於智能合約中,下一次的交易便可以有所依據
當最初始的數位錢包位址被更新,跟轉帳者的身分資訊的綁定將同時被切斷。因此,即使初始的位址被外人所知到,仍是無法被用來查看轉帳者的私密交易資訊。這樣可有效的保護使用者私密資訊
交易請求是根據數位錢包的地址來做認證,當交易被確認,數位錢包地址將被存在智能合約中
2.交易監控
運用了區塊鏈的特性,從第一個使用者開始,所有跟使用者與交易相關的資訊都被記錄在區塊鏈上
通常案例是為了防止不相干關係人看到交易資訊
3.Digital Bills與Digital Currency Transaction

資料來源:citi gps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0會員
43內容數
金融、支付、商業、人生、娛樂、其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若以錢(Money)的歷史洪流中,我們正處於指數型成長的爆發點上,我們眼前有數條將「錢」現代化的道路。例如將錢「代碼化」(Tokenized)絕對是一條沒有回頭的路徑,除非地球經歷毀滅型(extinction event)事件。
至少上線的時候 全盈支付可使用通路「全省全聯」 全支付可使用通路「全省全家」 這是天作之合阿,這麼多全當然要在一起。 有腦的零售集團,讓這兩家進來支付。就只能說腦袋真的有洞 先請全聯支付應該支付的信用卡交易手續費以身作則開始。 延續上一篇所說,任何賣家不是零手續費收受全支付,就是對不起股東。
要不是上海LINE子公司出了個包,不會有新聞稿這個鉅細靡遺地列出所有Line服務細項內容,各是分別存在哪個國家的DC(Data Center) 先說明一下台灣支付卡交易流程。 如下圖,黑色框框就是在台灣本地的交易。依照新聞稿所描述,都是從韓國與日本的DC打回台灣然後在本地清算。
力宏開一家超市,你因為他長得很帥又有才華,你每周去買些什麼。但你薪水是固定的,沒法當火山孝子這麼常買,沒法常常看到力宏就有點難過。 我公司再分四期,出帳給那些下載APP的客戶,我公司承擔客人跑帳的風險。 從你買車、買房不同的是那些叫做有擔保品放款(你的車跟房子) 來源:業內訪談
Amazon有種,並訴諸檯面化。 反觀台灣市場,所有發卡機構只能自力救濟做一堆「自行交易」(編按:A銀行的卡到A銀行簽約商店消費,業內術語:自行。反之稱為他行交易) 「自行交易」範例: 統一超商/全家/全聯等,只收特定銀行的信用卡。 那你會問,阿這些零售業只有一台刷卡機阿! 因為科技與時俱
Novi是什麼? 就是個rebrand的Calibra錢包(就不再贅述Libra/Calibra,很多精闢文章) 18個月後,臉書再來一次,推出rebranded品牌"Novi” 讓我們先複習一下。Libra-->Diem而Calibra-->Novi,所以剛剛說了,這是個rebrand行銷活動
若以錢(Money)的歷史洪流中,我們正處於指數型成長的爆發點上,我們眼前有數條將「錢」現代化的道路。例如將錢「代碼化」(Tokenized)絕對是一條沒有回頭的路徑,除非地球經歷毀滅型(extinction event)事件。
至少上線的時候 全盈支付可使用通路「全省全聯」 全支付可使用通路「全省全家」 這是天作之合阿,這麼多全當然要在一起。 有腦的零售集團,讓這兩家進來支付。就只能說腦袋真的有洞 先請全聯支付應該支付的信用卡交易手續費以身作則開始。 延續上一篇所說,任何賣家不是零手續費收受全支付,就是對不起股東。
要不是上海LINE子公司出了個包,不會有新聞稿這個鉅細靡遺地列出所有Line服務細項內容,各是分別存在哪個國家的DC(Data Center) 先說明一下台灣支付卡交易流程。 如下圖,黑色框框就是在台灣本地的交易。依照新聞稿所描述,都是從韓國與日本的DC打回台灣然後在本地清算。
力宏開一家超市,你因為他長得很帥又有才華,你每周去買些什麼。但你薪水是固定的,沒法當火山孝子這麼常買,沒法常常看到力宏就有點難過。 我公司再分四期,出帳給那些下載APP的客戶,我公司承擔客人跑帳的風險。 從你買車、買房不同的是那些叫做有擔保品放款(你的車跟房子) 來源:業內訪談
Amazon有種,並訴諸檯面化。 反觀台灣市場,所有發卡機構只能自力救濟做一堆「自行交易」(編按:A銀行的卡到A銀行簽約商店消費,業內術語:自行。反之稱為他行交易) 「自行交易」範例: 統一超商/全家/全聯等,只收特定銀行的信用卡。 那你會問,阿這些零售業只有一台刷卡機阿! 因為科技與時俱
Novi是什麼? 就是個rebrand的Calibra錢包(就不再贅述Libra/Calibra,很多精闢文章) 18個月後,臉書再來一次,推出rebranded品牌"Novi” 讓我們先複習一下。Libra-->Diem而Calibra-->Novi,所以剛剛說了,這是個rebrand行銷活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比特幣的未來,將涉及一系列可互通、環環相扣的託管和非託管解決方案。 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在基礎層鏈上做所有事情。 但,基礎層是我們重建世界的基礎。 這將是一個比信任當前腐敗政客和央行行長的世界要美好得多的世界。
Thumbnail
■什麼是區塊鏈技術? 區塊鏈是透過點對點(P2P)運行的網路,這個網路由分散式節點組成,可以把它想成是共享的數據庫,也就是分散式帳本(DLT),分散式帳本技術是一種去中心化的帳本,儲存著網路上進行的所有交易。 中心化帳本:也稱為集中式帳本,由一個中心化的機構去做驗證、記帳、訂立規則。
Thumbnail
臺灣中央銀行近年來推廣新臺幣使用,導致市面上的現金大部分保持在八、九成新的狀態。此舉旨在節省人力物力和成本,並提倡「紅包在心,不在新」的理念。市面上的鈔票大多低於六成新會被回送給臺灣銀行銷毀,並且中央銀行宣導加印新鈔及運送新鈔需要額外成本。老安是中央銀行的支持者,經常用200元包紅包。
Thumbnail
深入探討了加密市場中的瓶頸問題,特別聚焦於銀行業的影響以及合規工具的重要性。還涉及了CME與永續合約的比較,稅務和反洗錢取證的重要性,以及盡職調查工具的應用。最後,本文還分析了傳統金融界對於加密市場的影響和潛在機遇。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比特幣的未來,將涉及一系列可互通、環環相扣的託管和非託管解決方案。 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在基礎層鏈上做所有事情。 但,基礎層是我們重建世界的基礎。 這將是一個比信任當前腐敗政客和央行行長的世界要美好得多的世界。
Thumbnail
■什麼是區塊鏈技術? 區塊鏈是透過點對點(P2P)運行的網路,這個網路由分散式節點組成,可以把它想成是共享的數據庫,也就是分散式帳本(DLT),分散式帳本技術是一種去中心化的帳本,儲存著網路上進行的所有交易。 中心化帳本:也稱為集中式帳本,由一個中心化的機構去做驗證、記帳、訂立規則。
Thumbnail
臺灣中央銀行近年來推廣新臺幣使用,導致市面上的現金大部分保持在八、九成新的狀態。此舉旨在節省人力物力和成本,並提倡「紅包在心,不在新」的理念。市面上的鈔票大多低於六成新會被回送給臺灣銀行銷毀,並且中央銀行宣導加印新鈔及運送新鈔需要額外成本。老安是中央銀行的支持者,經常用200元包紅包。
Thumbnail
深入探討了加密市場中的瓶頸問題,特別聚焦於銀行業的影響以及合規工具的重要性。還涉及了CME與永續合約的比較,稅務和反洗錢取證的重要性,以及盡職調查工具的應用。最後,本文還分析了傳統金融界對於加密市場的影響和潛在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