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特與麥斯 - 我平常都在忍耐,但有些事情我不會妥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麥特與麥斯》不是一部同志片,以下大雷。



raw-image




假設性向是流動的,那你覺得誰會比較勇敢探索?

一個是高社經地位的律師,老闆即將提拔升遷,有穩定交往的女友,自律穩重的人生勝利組,麥特。

一個是酒吧工作、母親酗酒哥哥離家,自己也準備逃到澳洲兩年,內向溫柔的男孩,麥斯。

他們是從小的竹馬竹馬摯友,但有一天在朋友妹妹的拍片要求中,給了彼此一個吻,化學反應就此開始。如果《燃燒女子的畫像》是凝視的力量,身體接觸可能是威力更強的炸藥。

但觀眾看不到那個吻,導演多藍(就是麥斯啦)沒有要滿足腐魂,因為重點不是男男之間肢體互動,而是兩人生活跟情感的糾結。

這裡很有意思,律師麥特對於朋友妹妹沒有事先說明是兩男互吻的劇碼非常憤怒,小女生回說:誰在意啊哪有差!的確也是,一般情況,演員難道會對兩性的吻戲有所質疑嗎?為什麼換成兩男就不行了?如果沒有特別的想法,演員難道會在戲後特別跟伴侶解釋自己的性向?

如果你從小就認知自己是異性戀生理男,家境富裕栽培你成為律師,事業如日中天,跟一群直男麻吉麻吉的,你生活有紀律,努力維持身材、努力工作,有穩定交往的女友,你一路就是這樣過來的;你甚至不願意承認高中時跟男性好友麥斯有接吻過,不管那個原因是什麼。但是我們外人都知道那個掙扎跟糾結是什麼。

但你卻因為一個吻內心天搖地動、不知所措。

你跳進湖中瘋狂游泳、工作心不在焉,這裡電影看似瑣碎,開始累積那一吻之後都是麥特的生活小事,體面的活著卻沒有在生活,畫面堆疊繁瑣又煩躁,湖中游泳的泡沫咕嚕咕嚕、配樂焦躁不安;一個人吃飯卻看到窗外的男人好像那個他。觀影者就算前面看不出來,這裡也大概意識到了,麥特在逃避。


你有沒有過那種,喜歡一個人卻覺得不對勁或不可以,但也不知道為什麼不對勁或不可以,理不清自己的情緒而糾結而爆炸的情況?


那個聰明高知識份子愛糾正別人文法的麥特爆炸了,當著十幾二十年的摯友的面,先是罵多年好友智障,再罵了麥斯「墨水印」。

電影中這群看似死異男(有個GAY啦)的朋友們瞬間凍結。他們其實細膩敏銳,麥斯的臉上有明顯的胎記,總是吸引路人目光,這麼多年來大家都知道這是不能也不會開的玩笑;原本想揍麥特、那個被罵智障的人也停手了,他們也知道麥特為什麼這麼失態。

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看著那情慾的積壓翻滾,甚至麥特的女友也看在眼裡,不管人生再怎麼努力跟壓抑,有些事情大概是藏不住的。

這也是麥特在對朋友做了這麼過分的事情之後,立刻回去派對場合,大家卻馬上裝沒事的原因,過了二十歲奔三,那是一種對人類情感、空氣的感知,兩人的糾結早就比即將來的大雨明顯。

隨著小小如鼓聲的雷聲,麥特跟麥斯在那一吻之後第一次獨處,麥特再次爆炸再也無法忍耐,隨著窗外的暴雨暴雷,大家衝出去收衣服,他們如第一次認識自己的野獸,在隔壁房間狂吻。

麥斯終於開口:機票延期了,我想在出發前好好講清楚。這是一個溫柔的男孩做出的請求,他長年忍受酗酒、開口只會羞辱他、只想要錢只想哥哥的母親,忍受別人對他臉上疤痕的目光,卻可以為了避免衝突第一個答應朋友妹妹拍片,也是第一個開口阻止朋友痛扁麥特的人,他換來了一句「墨水印」,這次開口想要釐清跟麥特的關係,獲得了什麼?

麥特掉頭就走。

麥斯繼續忍,繼續生活,繼續等待去澳洲。他好久以前就請麥特跟他有錢的爸爸要推薦信讓他去澳洲找工作,但麥特一直推託,逼得麥斯只好去找麥特的媽媽,其實,人家媽媽也看得出來兩人間有些什麼情愫,但還是留給他們處理。這部電影裡面主角以外的人,都溫柔包圍著他們,只是看著他們、安撫著他們。

在麥特家,麥斯發現了一張畫,寫著「雙麥農場」。麥斯哭了,麥斯是整部片裡面唯一哭的人,畢竟麥特是那個又體面又成功的傢伙,他不哭,但是他勇敢嗎?

麥斯決定自己打電話給麥特的爸爸,結果得到了三週前就已經把推薦信寄給麥特的消息。

這裡,我的第一個反應是,幹麥特你逃避到連一封信都不願意轉交給摯友;我真的覺得跟同溫層朋友對談很重要,朋友們提醒我,麥特也是用這招想要留住麥斯啊。有時候覺得超過三十歲的我還是不太敏銳啊,謝謝朋友們。

其實我原本以為電影會結束在麥特掉頭就走那裡。

被罵智障的朋友,來幫麥斯整理行李並載他到機場,藉口說先去買咖啡。沒想到麥斯走出門口,看到笑容比太陽燦爛的麥特。

我平常人生都在忍耐,但有些事情我絕對不會妥協。多藍說《麥特與麥斯》是開放式結局,而我希望麥特勇敢一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巴克斯女士的沙龍
21會員
25內容數
2023/07/29
我們每個人,多少都在社會中失語。面對誤會無法澄清、面對工作上司夾擊只能吞下去、面對感情難以解釋:在現代政經體系只在乎地位權勢金錢,但許多人們還是想要一個沒有利益衝突的所在,一個自己能夠好好做喜歡的事情、有人互相完成目標的地方。
Thumbnail
2023/07/29
我們每個人,多少都在社會中失語。面對誤會無法澄清、面對工作上司夾擊只能吞下去、面對感情難以解釋:在現代政經體系只在乎地位權勢金錢,但許多人們還是想要一個沒有利益衝突的所在,一個自己能夠好好做喜歡的事情、有人互相完成目標的地方。
Thumbnail
2023/07/08
看到是《世界上最爛的人》製作團隊,我就決定要去看! 非常驚艷,怎麼有人可以想到「這麼變態」的主題(稱讚意味) 現代人要多少關注才能活得下去,竟然已經變成一個議題,非常有趣。
Thumbnail
2023/07/08
看到是《世界上最爛的人》製作團隊,我就決定要去看! 非常驚艷,怎麼有人可以想到「這麼變態」的主題(稱讚意味) 現代人要多少關注才能活得下去,竟然已經變成一個議題,非常有趣。
Thumbnail
2023/06/28
「『既熱血又激昂』這就是我要的!」主角宮本大說。 這是我第一次嘗試將看電影的經驗融入我真實人生, 也意外發現原來如此相近,這不像是影評,倒像是電影對照生活, 為自己留下一點紀錄。
Thumbnail
2023/06/28
「『既熱血又激昂』這就是我要的!」主角宮本大說。 這是我第一次嘗試將看電影的經驗融入我真實人生, 也意外發現原來如此相近,這不像是影評,倒像是電影對照生活, 為自己留下一點紀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美國影集《中年失戀日記》是一部以中年同志處境為主的同志浪漫喜劇。故事以和伴侶交往了17年的房屋仲介員麥可,兩人一直相親相愛,卻沒想到在50歲生日當天麥克的男友柯林竟然提分手,完美生活一夕間變天,50歲單身的同志麥克,除了要療癒情傷外,又該如何適應中年後的同志生活?
Thumbnail
美國影集《中年失戀日記》是一部以中年同志處境為主的同志浪漫喜劇。故事以和伴侶交往了17年的房屋仲介員麥可,兩人一直相親相愛,卻沒想到在50歲生日當天麥克的男友柯林竟然提分手,完美生活一夕間變天,50歲單身的同志麥克,除了要療癒情傷外,又該如何適應中年後的同志生活?
Thumbnail
四位主角中,閉結是最溫柔體貼的一位,他是他們的「阿尼瑪」,也就是榮格所提出的,男性心中的陰柔面;正如同閉結的工作,必須常常跟我們眼睛看不見的陰界交流,男性溫柔的那一面,也往往難以被看見;而男人在情感的表達、關係經營上的笨拙,也像口吃的閉結,總是吞吞吐吐,百般困難。
Thumbnail
四位主角中,閉結是最溫柔體貼的一位,他是他們的「阿尼瑪」,也就是榮格所提出的,男性心中的陰柔面;正如同閉結的工作,必須常常跟我們眼睛看不見的陰界交流,男性溫柔的那一面,也往往難以被看見;而男人在情感的表達、關係經營上的笨拙,也像口吃的閉結,總是吞吞吐吐,百般困難。
Thumbnail
你有沒有過那種,喜歡一個人卻覺得不對勁或不可以,但也不知道為什麼不對勁或不可以,理不清自己的情緒而糾結而爆炸的情況? 我如今過而立之年,我的生活很多時候都在忍耐,但有些事情我絕對不會妥協。
Thumbnail
你有沒有過那種,喜歡一個人卻覺得不對勁或不可以,但也不知道為什麼不對勁或不可以,理不清自己的情緒而糾結而爆炸的情況? 我如今過而立之年,我的生活很多時候都在忍耐,但有些事情我絕對不會妥協。
Thumbnail
人生在來到Quarter-life Crisis(青年危機,心理學直譯為「人生1/4危機」),往往是出社會一段時間後,面臨人生重大選擇與挑戰,而引發迷惘、不安全感與自我懷疑的關卡。在《麥特與麥斯》(Matthias and Maxime)這部電影當中,除了以愛情為主軸,同時也是一個「找自己」的歷程。
Thumbnail
人生在來到Quarter-life Crisis(青年危機,心理學直譯為「人生1/4危機」),往往是出社會一段時間後,面臨人生重大選擇與挑戰,而引發迷惘、不安全感與自我懷疑的關卡。在《麥特與麥斯》(Matthias and Maxime)這部電影當中,除了以愛情為主軸,同時也是一個「找自己」的歷程。
Thumbnail
到了《麥特與麥斯》,我們看見一位敏感纖細的年輕創作者,慢慢走向內斂成熟,懂得放之後學著收,輕巧涵蓋一個人成長過程可能經歷到的愛情、親情、友情。麥斯無疑就是多藍,他的憂傷與脆弱緊緊牽動觀者的神經,畫面則為視線的盡頭,極力壓抑的愛從眼神一躍而出,同樣毫無保留,依舊真誠赤裸。
Thumbnail
到了《麥特與麥斯》,我們看見一位敏感纖細的年輕創作者,慢慢走向內斂成熟,懂得放之後學著收,輕巧涵蓋一個人成長過程可能經歷到的愛情、親情、友情。麥斯無疑就是多藍,他的憂傷與脆弱緊緊牽動觀者的神經,畫面則為視線的盡頭,極力壓抑的愛從眼神一躍而出,同樣毫無保留,依舊真誠赤裸。
Thumbnail
來自魁北克的天才導演—札維耶多藍,這回在一群死黨之間的生活和情感加以著墨,拍出了《麥特與麥斯》。這是一部友情、愛情也可以說是探索自我的作品,電影的兩個主角在感情上各自都有拉扯和不同處理的方式,也是本片一大看點之一(本文有雷)。
Thumbnail
來自魁北克的天才導演—札維耶多藍,這回在一群死黨之間的生活和情感加以著墨,拍出了《麥特與麥斯》。這是一部友情、愛情也可以說是探索自我的作品,電影的兩個主角在感情上各自都有拉扯和不同處理的方式,也是本片一大看點之一(本文有雷)。
Thumbnail
先簡單介紹一下本書的作者安・泰勒是一位美國文學名家,從23歲出版第一部小說,直至今日已年屆80歲仍然筆耕不輟,電影《意外的旅客》即是改編自她的同名小說。曾經連續三年小說提名普立茲獎,最終以《生命課程》拿下這項文壇殊榮。
Thumbnail
先簡單介紹一下本書的作者安・泰勒是一位美國文學名家,從23歲出版第一部小說,直至今日已年屆80歲仍然筆耕不輟,電影《意外的旅客》即是改編自她的同名小說。曾經連續三年小說提名普立茲獎,最終以《生命課程》拿下這項文壇殊榮。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