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格友大家新年好!跨年剛結束,我也如同往年一般,在陳昇跨年演唱會的激情之後,留著音樂旋律的餘韻,慢慢回味著。也因此,停了一小段時間沒有發表文章,主要也是由於跨年演唱會的張力實在太強了,需要喘口氣,重新調整好節奏。
說到演唱會的熱力與張力,恐怕大家不見得想到陳昇,但肯定會同意,伍佰是當代台灣樂壇的搖滾天王,「伍佰 & China Blue」在台灣,就是搖滾演唱會的代名詞,不論是諸多膾炙人口的歌曲,或是舞台上展現的爆發力,都是同世代搖滾歌手難以企及的高度。
論輩份資歷,或至少年紀,陳昇都早了伍佰一個梯次,兩人相差十歲,伍佰初出道的1992年,陳昇已製作發行過多張個人專輯,在樂壇中已漸漸樹立個人地位。然而同在滾石唱片的機緣之下,兩人藉由一次次的合作,慢慢累積音樂的默契,也演化出兩人深厚的情誼。
陳昇與伍佰可說是台灣流行音樂上,跨足華語與台語、民謠與搖滾的全方位創作代表歌手,並且在多年的PUB現場演唱磨練中,展現強烈的舞台魅力,在俊男美女、你情我愛的主流唱片市場中,殺出一片獨特的天空。從歌曲作品來看,兩人究竟有什麼合作演唱的歌曲,又激盪出什麼狂暴的火花呢?
一、〈愛你一萬年〉
說這首〈愛你一萬年〉是伍佰進入大眾耳朵的第一首歌,或許也可以成立。這首翻唱自日本的歌曲,歷經尤雅、萬沙浪、劉文正等人翻唱,在1993年收錄在《只要為你活一天》電影原聲帶之中。這張專輯找來許多滾石的歌手輪番上陣,包含李宗盛、林強、張震岳、L.A.Boyz、李明依、陳昇,也包括了當年還叫做吳俊霖的伍佰,與陳昇合唱了這首早已相當知名的情歌〈愛你一萬年〉。(
萬沙浪版本在這裡)
沒想到,陳昇與吳俊霖把這首帶有演歌情調的經典情歌,改編為殺氣騰騰,帶著嘶吼情調的搖滾版本,瞬間賦予這首歌全然的新生命,讓當時的搖滾界眼睛為之一亮,也透過陳昇的帶領,初出茅廬的伍佰所具備獨特詞性的嗓音,就這麼被大眾所聽到並印象深刻,從此一炮而紅。
二、〈可愛的馬〉
比前一首〈愛你一萬年〉更早的合唱,是1992年由滾石發行的《滾石第一流台灣歌12王牌大車拼》裡收錄的〈可愛的馬〉,一樣是改編自日本歌曲,並且歷經郭金發、陳一郎、江蕙等人演唱,最後變成陳昇與伍佰的超級搖滾版本。
關於這首兩人合唱的〈可愛的馬〉,樂評人馬世芳在他的散文
《耳朵借我》裡,和許多馬世芳的演講、廣播場合理都曾提過,他正巧目睹了這一首曠世作品的錄音產生過程,果然是一場具有兩人特色的音樂交鋒,在其中,也足以見識到陳昇狂放的音樂才情,做為晚輩的伍佰,只能甘拜下風、作壁上觀了。
三、〈福爾摩莎〉
看來是陳昇在幾次合作之後,見識到伍佰演唱台語歌曲的功力,便邀他在「新寶島康樂隊」專輯中客串演出。這首〈福爾摩莎〉收錄在1994年《新寶島康樂隊-第二輯》裡,是一首帶有演歌或進行曲編曲形式,帶著浪漫悲壯曲風的歌,在當時的時空環境裡,頗有呼應台灣民族意識的氣氛,也和伍佰長期想要發展的台式情調相吻合。
儘管在這首歌裡,伍佰主要是以間奏裡的口白形式登場,但他純正的台語腔調與充滿詞性的語句台詞,仍足以召喚濃烈的國族意識,為這首歌帶出更為鮮明的意境。有趣的是,在伍佰後來的台語專輯如《樹枝孤鳥》裡,也有著大量相近意象的詞曲創作,若非啟蒙自「師父」陳昇的示範,或許也是一種氣味相投的表現吧。
此後的陳昇與伍佰,在各自的音樂創作與舞台演出上,都走出各自明確的道路,在專輯歌曲演出中,似乎就沒有再合唱過什麼歌,但仍然以各種形式彼此影響著,例如先前介紹過的
「限時批」系列歌曲,或是陳昇與ChinaBlue樂團長年來緊密的演出與合作關係,都足以證明彼此之間強烈的競合關係,ChinaBlue裡的鼓手,義大利籍的DINO,也大量出現在陳昇的歌曲如〈四號〉、〈水母〉或甚至知名的〈鼓聲若響〉裡,相信熟悉昇歌的人必然不陌生。
四、台客搖滾精神
然而,若有關兩人的音樂合作僅止於此,那就太可惜了。2005-2007年間,連續三年舉辦的「台客搖滾演唱會」,席捲了台灣社會,藉由華麗、生猛且充滿生命力的音樂演出,讓人們重新認識了所謂「台客」的文化魅力與豐富內在,而這系列的演場會,其中關鍵的核心人物就包含了陳昇與伍佰,他兩也可說是這場演唱會的壓軸重鎮。
(陳昇與伍佰,〈鼓聲若響〉,2006年台客搖滾演唱會。)
通過陳昇與伍佰的舞台演出,不論是風騷嫵媚的〈愛情限時批+等無限時批〉,還是激昂悲壯的〈鼓聲若響〉,亦或是其他以母語演唱的各式歌曲,都是一種自我意識的展現,不但要洗刷過往對「台客」的刻板污名,更是彰顯了作為台灣身分的自豪,既是流行音樂的翻轉,更是搖滾精神的徹底解放。
我想,若是少了陳昇與伍佰這般具有舞台魅力的表演者,這樣的音樂主張與身分彰顯,或許將失色許多。也正是兩人歷經了多年的舞台磨練,又持續堅持以自我身分進行創作, 如此打造出的搖滾姿態,也才能撐起時代賦予的使命,將台灣音樂從負面轉為硬派搖滾的真功夫,叫人刮目相看。
「台客搖滾演唱會」後來停辦了,也或許,台灣社會不再需要一場演唱會來彰顯自我身分,經過這些活動或音樂作品,用自己的姿態唱自己的歌,再也無須透過什麼來證明,一如1970年代的「民歌運動」,2010年後的台語歌曲,逐漸走入年輕人的耳朵之中,展現出來的多元、混雜與自信,恰恰是當代流行歌曲的常態。或許我們不能將這一切歸功於陳昇與伍佰兩個人(或者再加上恨情歌與ChinaBlue樂團),但相信歷史仍會將他們記上一筆重要的貢獻。
或許我們不必這麼認真地看待這些歷史痕跡,單純地從音樂的角度來聽,不論是〈愛你一萬年〉或是〈可愛的馬〉,甚至那些兩人在各個場合所合唱的歌曲,即使經過這麼多年,都還是非常具有鮮明的印記和獨特的調性,歷久而彌新,值得一聽再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