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論2021台劇頂標《茶金》的五大看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終於有一部劇,不用說出「以台劇來說,很厲害了啦」的推薦起手式,也不需要降低標準,或是忽略一堆台劇常見尷尬點才看得下去。
《茶金》絕對是2021的台劇天花板,上一部天花板大概是《我們與惡的距離》,由同一個導演林君陽執導。近年特別激起水花跟討論度的《想見你》《誰是被害者》《華燈初上》等,也都是很有特色的作品,但前幾集有許多不盡完美之處,在進入劇情時需要各種忽略才能繼續觀看,忍過之後漸入佳境,但不免感到可惜。《茶金》當然也有不完美之處,但相對無傷大雅,從劇情、演員、美術陳設、服裝等,處處皆亮點,相信任何人來看都挑不出什麼毛病。
一、人物塑造立體,全體演員演技到位
台劇向來最讓人詬病的缺點之一,就是臨演尬出天際。但本劇連只出現兩三場的銀行行員都找了金鐘男配角黃鐙輝,就知道導演有多麼不放過任何一個邊角人物,找來穩穩的好演員客串,顯見用心對待作品。
主要演員群就更沒話說了,張薏心(連俞涵飾演),從大戶人家的少女,逐漸成為替日光開拓市場的新社長,眼神蛻變,層次分明。不同於事業上的大開大闔,感情戲的含蓄內斂也處理得宜,當她壓抑想哭的情緒,在車上試探劉坤凱KK(溫昇豪飾演)心意的那場戲,觀之令人心碎。
相較於范文貴(薛仕凌飾演)之低伏到崛起之路,以及吉桑(郭子乾飾演)從叱吒風雲的茶虎到敗於時代的隱退,人物改變幅度之大,兩個演員都妥妥的掌握住了。而最難演的大概還是男主角KK,他內斂沈穩,胸懷家國,說服美國人的一場戲講得酣暢淋漓,換做別的演員來演,可能會流於煽情,像日劇一個人對群體喊話的煽情勵志戲碼,溫昇豪演出了極具說服力的胸懷、才思、口才,以及身為戰俘的哀愁。
二、人物情感細膩,愛情選擇令人玩味
KK與薏心在天臺的幾場感情戲,令我想起03年胡軍版《天龍八部》,有一場是夕陽下,喬峰與阿朱牽轡而行,背後是絕美浪漫的景色,兩人聊的卻是帶頭大哥與殺父之仇,毫無情致,因為喬峰的心思,大仇遠過小愛。KK與薏心在天臺俯瞰台北城與總督府,夕陽餘暉和著奶油色的橙橘,如詩如畫,薏心說的是家族企業的困境,KK訴說的是痛失家人之愁。
很多人在討論,KK為何選擇了夏老闆而不是薏心,我想天臺戲說明了一切。KK需要的是一個知心知底,能在心靈上接住他的女人,並共享柴米油鹽的平凡生活,但薏心不懂他的顛沛流離與內心創傷,薏心更在意的是能否扛起家業,以及光大日光,她跟KK不僅當下的追求不一樣,未來的共識恐也難以建立。現在走在一起,是基於KK協助日光建立化肥廠,以及幾次給薏心獻計的想法激盪,但他們始終是兩個世界的人。
所以,成熟練達如KK,即使心底有情,也只能靜靜、悄悄地將她化做練筆時的一行字,一生藏著掖著,無人知曉。
三、寓情於史,緊扣時代脈動
時代跟政局,是推動本劇劇情的關鍵,每個人都有其身不由己,從歷史的巨輪裡烘托出人性的複雜與感情的細膩流轉。這樣的宏觀格局,以及別具特色的南腔北調,相當難以處理,在台劇中亦極為少見。一旦做得成功便是《茶金》,一旦做得糟糕便是《斯卡羅》。
任你家大業大,政府說介入就介入,好不容易撐過化肥廠的創業維艱,政府要割韭菜便割韭菜,你不能有一句怨言;就算你好不容易置之死地而後生,也拼了命讓品牌被國際看見,央行「四萬元換一元」命令一出,企業原地瓦解,任你不可一世,任你曾手握幾千頃的丘陵地,動盪時代中,你什麼都留不住,是輸家是贏家,全然風雲變色,轉瞬翻盤。
坦白說,個人覺得用不著放大去戰「不符史實」這點,有沒有可能將時代劇視為三國演義來看?如果死守著三國志的所謂史實,那世上哪裡有草船借箭這樣的精彩佳談呢?再者,「史實」誰說了算?你要說妲己魅惑君王導致亡國合史實嗎?現在都已經有中研院學者打臉此論點了,據說妲己還是名女戰將呢!史書上寫的,有時也只是符合該朝代政治正確的觀點罷了。
個人認為故事流暢,情懷到位,足矣,其他就不苛責了。身為閩南人,我看完本劇對於客家文化,對於那段歷史興起高度興趣,這才是重點。
四、小人物刻畫有血有肉
裡頭配角綠葉的情誼也是一大看點,尤其喜歡石頭師對山妹的心境轉折。石頭師身為製茶師二把手,在師傅阿土師過世後,理所當然的覺得自己將承繼大任,成為首席製茶師,沒想到半路被後來乍到的山妹截胡,多少心裡是不舒坦的,全工廠都支持他的前提下,他大可以苛待山妹,或暗中使絆子,但他秉性純良,並未挟嫉妒而做出損害日光的事,雖然吃味,但仍領著山妹加入製茶環境,更在後續看到山妹一次次展現製茶天賦與實力後,逐漸心服口服,拿出胸襟,奉山妹為首席製茶師,全力配合著她。
在職場裡,這樣的胸襟多不簡單,石頭師一角不僅展現了他個人的職人精神,因為看到了山妹對製茶的專業與態度,石頭師能夠就事論事支持吉桑的決定,更展現了日光對於下屬從工作到人品的栽培與御下之術,吉桑最信任的阿土師,其弟子石頭師,如果是個小人,也許會增加戲劇衝突,但難免讓觀眾懷疑起吉桑的眼光。
另外,本劇讓人物領便當毫不眨眼,石頭師之死令人猝不及防,而他過世後工廠眾人震驚且悲傷,卻只有一個瘦弱的背影在地上揉茶,是山妹。她深刻理解石頭師,她知道此刻唯一能為石頭師做的,便是把那一批茶做好,即使悲痛萬分,她擒著淚也要完成石頭師未完成的茶葉。而她的執著感染了所有製茶師,大夥兒化悲憤為動力,眾志成城的揉茶,我真沒想到這樣的一幕,會觀之落淚,這一刻能夠如此感人,多虧了一路以來對於這些小人物的細心刻畫與鋪陳。
另外,像是薏心的老管家,像媽媽又像姊姊般的存在,以及廚房一干家僕等,他們有時候是幫觀眾整理資訊者,有時候代表著某些世俗態度與觀點,一個不小心就會流於過度功能性,但這些角色都很恰如其分的討喜,點綴了全劇的氣氛。
五、獨特的父女關係,「不認命」的競爭
薏心跟吉桑是很不一般的父女。張家家大業大,歷代習俗是找女婿入贅,吉桑入贅張家,明明一直被要求安分守己,最好是在家中抽鴉片不要出去花天酒地敗壞家業即可,但他不認命,硬是成為桃竹苗區的「茶虎」,帶領日光走向霸權地位。奈何時代變動太快,維持最高標品質又重視人情義理的營運模式已經顯得有點過時且理想化,並在一次次考驗中慘敗;薏心雖然不懂品茶,但從小在吉桑身邊耳濡目染的她,加上天資聰穎,對於茶葉經營逐漸有了自己的想法。
薏心的每一次出師告捷,即使有時是打臉了吉桑的決定,但都未讓吉桑顯笨扣分,反而父親的形象更顯豐滿,畢竟,有父親的胸襟跟雅量,才能允許女兒做主決定經營方針。吉桑不是一般的入贅女婿,薏心也不是一般招贅後結婚生子的大戶人家小姐,這對父女性格中非常頑強的「不認命」因子,帶領著他們走向一開始無從預料的偉大航道。
吉桑用的是傳統思維,薏心則是更具靈活變通力的創新經營思維,父女間時常上演互不認同、互相說服的戲碼,吉桑在經營方針的競爭中,又有以女兒為豪的複雜心情,父女情感是本劇主軸,互動亦是趣味盎然。
在這樣女力覺醒的大女主戲當中,編劇與導演也沒忘了處理少女的細膩心事,薏心每次的婚事不遂,皆會彈鋼琴流露心事,琴聲流入全張家人耳中,家僕各種趣味點評又帶出資訊,是非常符合薏心人設的巧妙設計,不用拖拖沓沓的一堆台詞,便展現了專屬女性的感性面向。
洋洋灑灑的滿口稱讚,最後說說,再好的劇難免有可惜之處。例如部分難關的設計,有點太容易就讓薏心解開難題,難免有種女主開威能金手指,所向匹靡的感覺;以及劇中人物幾乎都是善的,似乎惡的都是來自外界,來自政府力量,沒有明確反派,唯一有機會在善惡徘徊間做到比較極致的,大概是文貴,這個角色的谷底爬升跟成長轉變真是太有趣,但他基於對薏心的癡心愛情,也始終站在善的一端,僅有一些價值觀的思維差異性與辯論。但這些不太影響整體的觀影感受,就像一塊上好白玉上,就算有些瑕疵小斑點,也依然是美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2會員
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No.22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宮鬥劇的類型市場越發明確,幾年後出了《如懿傳》與《延禧攻略》,身為宮鬥劇愛好者,當然兩部都會看,但都沒有像《甄嬛傳》看得暢快淋漓一氣呵成,尤其《如懿傳》看得是蠻辛苦的,需要兩倍速才看得完。
2022的第一天,很幸運地在Netflix看了這部電影,有種當年看完《年少時代》的感動與惆悵。兩部電影主旨大相徑庭,但都是在短短兩小時內,演出主角的成長縮影,《年少時代》是順敘遞增,《我們都無法成為大人》則是倒敘遞減,逐年的關鍵事件呈現主角不同年齡時期的變化,顯得人物真實立體而飽滿,並緊扣時代脈動。
電影選擇用「疫情」為起始點,體現一對母女的親情故事,是很適當的切入點,也給電影一定程度的寫實與共感度。疫情確實讓人們悶透了,許多人工作不保,或跟主角羅品文(賈靜雯飾演)一樣面臨收入銳減的壓力,加上人與人之間的隔離疏遠,在在都讓心理情緒不穩定的人們病情加劇。 羅品文的生命進程勾勒清晰,每個階段的狀態、
宮鬥劇的類型市場越發明確,幾年後出了《如懿傳》與《延禧攻略》,身為宮鬥劇愛好者,當然兩部都會看,但都沒有像《甄嬛傳》看得暢快淋漓一氣呵成,尤其《如懿傳》看得是蠻辛苦的,需要兩倍速才看得完。
2022的第一天,很幸運地在Netflix看了這部電影,有種當年看完《年少時代》的感動與惆悵。兩部電影主旨大相徑庭,但都是在短短兩小時內,演出主角的成長縮影,《年少時代》是順敘遞增,《我們都無法成為大人》則是倒敘遞減,逐年的關鍵事件呈現主角不同年齡時期的變化,顯得人物真實立體而飽滿,並緊扣時代脈動。
電影選擇用「疫情」為起始點,體現一對母女的親情故事,是很適當的切入點,也給電影一定程度的寫實與共感度。疫情確實讓人們悶透了,許多人工作不保,或跟主角羅品文(賈靜雯飾演)一樣面臨收入銳減的壓力,加上人與人之間的隔離疏遠,在在都讓心理情緒不穩定的人們病情加劇。 羅品文的生命進程勾勒清晰,每個階段的狀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韓國電影《對我而言,你是珍貴的》中,7歲視聽障礙女孩恩惠的故事,展現了身心障礙孩子與家人之間的情感連結,以及照護者與被照護者之間的成長與療癒。透過與恩惠的互動,探討了愛與理解的重要性,以及每個孩子都是家庭中的寶貝,無論他們的狀況如何,都是值得珍惜的存在。
Thumbnail
🌿「著名的水滸英雄花和尚,誰知他一生想望,竟不是奮戰沙場? 」 來賓介紹👏👏👏 -- 導演:蔡格爾 -- 京劇演員:劉育志 🏹從舊有文本中找尋自我定位,曲藝與京劇的跨界碰撞🔥
Thumbnail
譚松韻憑藉《歸路》、《請叫我總監》等爆款劇穩坐陸劇女神寶座,還有那部她與王凱演的【向風而行】也是很對我的胃口,要說最佳CP感,我應該會頒給她與王凱,簡直是火花四射,而這部最新播出的陸劇《你比星光美麗》則是與許凱搭配,老實說,看了二十集,個人覺得兩人的CP感真的不太夠......
Thumbnail
綠光劇團的「台灣文學劇場」,一直是我的心頭好,去年改編小說家鄭清文的作品《清明時節》,尤其難忘金鐘視帝游安順的演出。游安順飾演看似內斂的已婚中年男子,實則內心藏著一座一觸即發的火山,當他發現自己承擔不了責任,也無法一輩子在美夢之中,選擇讓自己消融在自造的岩漿之中再無法返還。游安順的精彩,在於明明不是
原本以為是一部看綠茶搶走另一半的戲碼,殊不知那背後要表達的情緒後勁這麼強(太震撼) 簡慶芬這角色。從開始的綠茶婊到後面的堅強到令人心疼。只為了得到認同得到愛。於是她創造了個“敵人”。好讓自己能在比較中得到優越感? 原本以為瑞掰咖的人設會是活出自我的新時代女性。但導演不走那套。。。。
Thumbnail
這個週末韓劇與台劇都讓我很無言。 女王好歹有秀賢。 至於,「不夠善良的我們」,我想逆風。 知道編劇想把電視劇本,躍升台灣文學,又想把電視劇提拉到電影層級。 但說實話,簡慶芬的人設,還真討厭,簡單來說就是進擊的綠茶。把綠茶包裝成盡心媽媽、長照孝媳,呈現很多辛苦職業婦女的切角,我合理懷疑這根本是
很多時候,我們會希望在身分轉換時,能有位智者可以帶著我們前進、告訴我們該怎麼做,但現實往往不會有這麼樣的指路人。
〈你工作時「真誠」嗎?〉這篇文章用對話的形式分享貝伯森學院副教授蒂娜.奧佩,與Podcast 節目《職場女性》的主持人艾美.伯恩斯坦、莎拉.葛林.卡麥可,和妮可.托瑞斯一同探討女性在工作中所感受到的真誠與不真誠。
暢銷書《EQ》作者丹尼爾.高曼發現,要展現傑出的領導力,EQ的重要性是其他能力的兩倍。它不只對領導人有決定性的影響,對各個層級、各種職務的人來說,都極為重要。
許多新興行業快速崛起,人們生活型態變得多樣,我們活在最有機會的時代,不論出身,都有機會在自己選擇的事業領域登上巔峰。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韓國電影《對我而言,你是珍貴的》中,7歲視聽障礙女孩恩惠的故事,展現了身心障礙孩子與家人之間的情感連結,以及照護者與被照護者之間的成長與療癒。透過與恩惠的互動,探討了愛與理解的重要性,以及每個孩子都是家庭中的寶貝,無論他們的狀況如何,都是值得珍惜的存在。
Thumbnail
🌿「著名的水滸英雄花和尚,誰知他一生想望,竟不是奮戰沙場? 」 來賓介紹👏👏👏 -- 導演:蔡格爾 -- 京劇演員:劉育志 🏹從舊有文本中找尋自我定位,曲藝與京劇的跨界碰撞🔥
Thumbnail
譚松韻憑藉《歸路》、《請叫我總監》等爆款劇穩坐陸劇女神寶座,還有那部她與王凱演的【向風而行】也是很對我的胃口,要說最佳CP感,我應該會頒給她與王凱,簡直是火花四射,而這部最新播出的陸劇《你比星光美麗》則是與許凱搭配,老實說,看了二十集,個人覺得兩人的CP感真的不太夠......
Thumbnail
綠光劇團的「台灣文學劇場」,一直是我的心頭好,去年改編小說家鄭清文的作品《清明時節》,尤其難忘金鐘視帝游安順的演出。游安順飾演看似內斂的已婚中年男子,實則內心藏著一座一觸即發的火山,當他發現自己承擔不了責任,也無法一輩子在美夢之中,選擇讓自己消融在自造的岩漿之中再無法返還。游安順的精彩,在於明明不是
原本以為是一部看綠茶搶走另一半的戲碼,殊不知那背後要表達的情緒後勁這麼強(太震撼) 簡慶芬這角色。從開始的綠茶婊到後面的堅強到令人心疼。只為了得到認同得到愛。於是她創造了個“敵人”。好讓自己能在比較中得到優越感? 原本以為瑞掰咖的人設會是活出自我的新時代女性。但導演不走那套。。。。
Thumbnail
這個週末韓劇與台劇都讓我很無言。 女王好歹有秀賢。 至於,「不夠善良的我們」,我想逆風。 知道編劇想把電視劇本,躍升台灣文學,又想把電視劇提拉到電影層級。 但說實話,簡慶芬的人設,還真討厭,簡單來說就是進擊的綠茶。把綠茶包裝成盡心媽媽、長照孝媳,呈現很多辛苦職業婦女的切角,我合理懷疑這根本是
很多時候,我們會希望在身分轉換時,能有位智者可以帶著我們前進、告訴我們該怎麼做,但現實往往不會有這麼樣的指路人。
〈你工作時「真誠」嗎?〉這篇文章用對話的形式分享貝伯森學院副教授蒂娜.奧佩,與Podcast 節目《職場女性》的主持人艾美.伯恩斯坦、莎拉.葛林.卡麥可,和妮可.托瑞斯一同探討女性在工作中所感受到的真誠與不真誠。
暢銷書《EQ》作者丹尼爾.高曼發現,要展現傑出的領導力,EQ的重要性是其他能力的兩倍。它不只對領導人有決定性的影響,對各個層級、各種職務的人來說,都極為重要。
許多新興行業快速崛起,人們生活型態變得多樣,我們活在最有機會的時代,不論出身,都有機會在自己選擇的事業領域登上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