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谷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在家人幾乎每天都在催促自己盡快去打針時,心坎裡,其實還是帶點糾結。
儘管網上有不少從科學角度質疑武肺疫苗的論述,但坦白說,自己並非因為科學理由而一直躊躇著。當健康碼、社會信用系統將極大機會借此實施的時候,雖然自己其實也沒有甚麼道德高地說必定不會屈服,但也難免心有不甘。
不過,無可否認的是,仍然未打第一針的市民,數字的確不斷下跌中,仍然堅持著的「同路人」越來越少。在一個臨界點,極權就可以更有恃無恐地為所欲為,令這些「叛徒」、「害群之馬」的日常生活變得舉步為艱,甚至遭到社會大眾的污名化。
家人的苦口婆心,自己一直都是理解的。
網上有關「谷針」的政治文宣及分析,數量不少,也看似有很多人轉發。但這些會否只是回音谷裡面一個極為狹窄的頻譜裡的眾聲喧嘩?回音谷以外,這些論述,可能卻會遭大眾所批評、嘲笑、唾棄?
「疫苗通行證」如今已是勢在必行,不論是身處高牆內的人,或是外間的「大監獄」,也沒有甚麼選擇的餘地。自己不忍(也沒有必要)稱呼那些會乖乖去做檢測、快手聽話打針的人為港豬,但當下的局面,我也不知道是否應該被 classify 為一種共業。
如今 Omicron 終於在香港社區噴井式散播,但依然追求「動態清零」的極權,依然大肆要求強檢、隔離、封區,在嚴寒下排長龍輪候檢測的人潮,也讓人看得心酸。設若密切接觸者,甚或確診者,需要家居隔離時,政府將要求這些人帶上電子手環。在那些虛無的大目標下,折騰、監控,依然會是無日無之。
難以估計歷史最終會否判定那些堅持不打針的人是正確的,只怕自己最終捱不到宣告勝利的一天。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59會員
10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Wright Fu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不斷加速的監控;新的社交平台應用習慣
可是,當沒有一個有足夠公信力的非主流媒體,在傳言滿天飛時發揮定海神針的作用,只要公眾的媒體識讀能力稍有不足,配上了資訊認知落差,就會很容易被誤導,引致對社會事實的錯誤理解,矛盾被激化,甚至徹底催毀了社會的根基。
回看去年的答覆時,也覺得有些東西,一年後的今天,已變了很多,亦未必再寫得出來。
儘管有關寫作平台比較的文章,早已是一個老掉牙(但又長期不缺人寫+討論)的議題,但這一年,自己在這三個平台上有著一些新的使用習慣,加上各種的風風雨雨,也產生了一些新的體會。
眼下的香港,面對著新近發現的歷史建築和遺跡,要採取一種「分秒必爭」的方式去盡快為其做記錄,著實也是一件很諷刺的事情。一方面,要對抗政府肆意「斬草除根」的意圖,也要慎防發展商看中了相關的地段垂涎欲滴,這個城市的歷史建築,要落得如斯的下場,這是大家樂見的嗎?
不斷加速的監控;新的社交平台應用習慣
可是,當沒有一個有足夠公信力的非主流媒體,在傳言滿天飛時發揮定海神針的作用,只要公眾的媒體識讀能力稍有不足,配上了資訊認知落差,就會很容易被誤導,引致對社會事實的錯誤理解,矛盾被激化,甚至徹底催毀了社會的根基。
回看去年的答覆時,也覺得有些東西,一年後的今天,已變了很多,亦未必再寫得出來。
儘管有關寫作平台比較的文章,早已是一個老掉牙(但又長期不缺人寫+討論)的議題,但這一年,自己在這三個平台上有著一些新的使用習慣,加上各種的風風雨雨,也產生了一些新的體會。
眼下的香港,面對著新近發現的歷史建築和遺跡,要採取一種「分秒必爭」的方式去盡快為其做記錄,著實也是一件很諷刺的事情。一方面,要對抗政府肆意「斬草除根」的意圖,也要慎防發展商看中了相關的地段垂涎欲滴,這個城市的歷史建築,要落得如斯的下場,這是大家樂見的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所以,如果只看千張大戶,可能會產生盲點。而且,從這個角度來看,反而是大戶被嚇到賣船票,散戶逢低接船票,然後隨著長榮的獲利推升股價,散戶慢慢獲利了結,形成散戶割大戶韭菜的奇觀。當然,這只是用平均值的方式來推論,可能與事實有一些差距,但這個現象在別的股票上,應該不容易看到。
Thumbnail
《漫步華爾街》是投資界的經典之作,從1970年代出版至今已經50年了,2022年的50周年增訂版重新上市,新增了許多公司案例及投資技術分析,值得投資人再讀一次。 《漫步華爾街》是由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墨基爾(Burton G. Malkiel)所著,於1973首次出版;墨基爾不但專精於投資理論,而
Thumbnail
自從新冠肺炎流行後,門診中陸陸續續出現了不少特地來自費施打疫苗的患者,多數是因為疫情的關係,突然開始重視疫苗接種以及自身的健康。其實平常偶爾也有家長問歐醫師,除了流感跟新冠疫苗,還有沒有哪些自費疫苗可以施打?我相信每個爸爸媽媽,心裡一定是希望可以維持身體健康,陪伴孩子更久的時間。 成人也可以打的
Thumbnail
在醫院醫療故事中,我們很多都是遇到治療這一塊,而吊點滴的打針,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話題不斷,常常因為打不到針而導致家屬的不滿,這就會減少醫療信任的程度,而這件事情,在每一個地方都持續風波不斷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作為一位父親,我們怎麼面對腸病毒的季節流行?為了孩子的健康,我們經過評估後決定讓他們施打安特羅生技腸病毒疫苗。在文章中,我分享了我們的選擇理由和疫苗接種的相關經驗。希望這能提供其他家長參考。文章中也附上了社團法人臺灣病毒暨疫苗學會的腸病毒衛教網站連結,讓大家可以更深入瞭解和預防腸病毒。
所以,如果只看千張大戶,可能會產生盲點。而且,從這個角度來看,反而是大戶被嚇到賣船票,散戶逢低接船票,然後隨著長榮的獲利推升股價,散戶慢慢獲利了結,形成散戶割大戶韭菜的奇觀。當然,這只是用平均值的方式來推論,可能與事實有一些差距,但這個現象在別的股票上,應該不容易看到。
Thumbnail
《漫步華爾街》是投資界的經典之作,從1970年代出版至今已經50年了,2022年的50周年增訂版重新上市,新增了許多公司案例及投資技術分析,值得投資人再讀一次。 《漫步華爾街》是由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墨基爾(Burton G. Malkiel)所著,於1973首次出版;墨基爾不但專精於投資理論,而
Thumbnail
自從新冠肺炎流行後,門診中陸陸續續出現了不少特地來自費施打疫苗的患者,多數是因為疫情的關係,突然開始重視疫苗接種以及自身的健康。其實平常偶爾也有家長問歐醫師,除了流感跟新冠疫苗,還有沒有哪些自費疫苗可以施打?我相信每個爸爸媽媽,心裡一定是希望可以維持身體健康,陪伴孩子更久的時間。 成人也可以打的
Thumbnail
在醫院醫療故事中,我們很多都是遇到治療這一塊,而吊點滴的打針,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話題不斷,常常因為打不到針而導致家屬的不滿,這就會減少醫療信任的程度,而這件事情,在每一個地方都持續風波不斷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作為一位父親,我們怎麼面對腸病毒的季節流行?為了孩子的健康,我們經過評估後決定讓他們施打安特羅生技腸病毒疫苗。在文章中,我分享了我們的選擇理由和疫苗接種的相關經驗。希望這能提供其他家長參考。文章中也附上了社團法人臺灣病毒暨疫苗學會的腸病毒衛教網站連結,讓大家可以更深入瞭解和預防腸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