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三陽兩輪機車年度總結&2022年預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結束了機車產業利空盡出的2021年後,來個年度總結,並對2022年初步預估。
三陽的機車主業在2021年展現出了逆境中的競爭力,2022年在面對國內機車市場油電補助政策的不利條件下,做出了如何的應對策略?
前文參考:
1.首先是國內市場的部份,2021年相較利多盡出的2020年,足足衰退了約8萬輛。
但是因為銷售結構不同,2021年高價機種的佔比明顯比2020年高出一大截,所以在未來3月要公告的2021年年報,預期會看到持續成長的本業營業利益。
2.再來是由台灣直接出口的CBU整車數字,較2020年少了約3500輛,KD零件套件少了約1萬2千份。
這部分不難判斷,主因在海運缺櫃以及越南停工3個月所導致,因為KD零件主要是出口到越南再組裝。
3.海外產能的部分,停工3個月的越南相較2020年衰退約1萬2千輛,這部分剛好跟台灣出口的KD套件少掉的數目差不多。
廈杏的部份一如預期,再創新高,超過23萬輛,較2020年成長約7萬3千輛。
外銷的部分,在利空不斷的一年,卻超過30萬輛,已經明顯看的出來回到了90年代三陽外銷的盛況,只是當年外銷數字是由越南撐起,近年則是大陸廈杏,那未來呢?
當然是雙箭頭
展望2022年:
國內市場的部分按產業界普遍預估,2022年整體市場相較去年,將再衰退約1成,約莫由80萬再衰退到72萬輛左右。假設三陽國內市占不變約3成,將會較去年再衰退約2萬5輛左右。
越南的部分從去年10月中復工後,產銷已逐漸恢復正常,保底至少會有12萬輛的數字,會比去年成長至少3萬輛,主因在越南控近年產銷的連續數年衰退,主要來自兩個廠區的遷廠以及產品結構調整,去年停工的三個月直接到谷底,2022年是遷廠完嶄新的開始,有不一樣的競爭力跟產品線,這之前文章已提過多次。
廈杏廠的部分,今年是30週年,按照近幾年來的成長速度,加上積極的動作,2022年有機會挑戰30萬輛的關卡,較去年再成長6萬5千輛以上。
總結2022年預期,今年是三陽轉型後挑戰全球總銷售60萬輛關卡的一年,如何補足國內整體機車市場預期衰退,總銷量卻要持續成長的問題,外銷重心的調整與產品結構毛利提升是持續在進行的策略。
可以看的出來,除了長賣車款以外,近期不分市場,單一車款主題式的預售行銷都獲得不錯的成果:
國內部分單價15萬以上的joymaxZ+在去年底預購1個月,累積訂單約2000輛,於今年1月中開始交車,每月估計350輛交車潮至少會持續到年中。
廈杏廠1月第一波兩台新款機種,預售量達到1萬5千輛,預期農曆年後開始交車。緊接著2月是由在台灣銷量奪冠的高階Jet SL機種擔綱大陸上市預售第二波,台灣的Jet SL排氣量125cc,很多人自己改裝升到150cc,大陸是直接上150cc版本,成績當然可以期待。接下來則該是最重要的兩輪商用車4MICA的大陸上市。
國內外整個產品線之後的新靈獸BT機種,隨著後疫情時代的來臨,也該是玩樂風格的KRN麒麟正式問世的時刻了。
結論:
二輪機車的銷售,外銷跟國內的銷售佔比已有明顯的翻轉,去年已來到約外銷3,國內銷售2的水準,今年有可能直接達到外銷2:國內1的程度,所以每個月先看到國內數字公告一直小衰退時,不用去緊張,等待每月營收是否按節奏表現即可,然後逐月月中檢視上月全球總銷量。
以上。
2022 02 07 AM11:30 好整以暇,連盤都不看的寫於虎年開紅盤後第二天盤中。
avatar-img
23.0K會員
708內容數
格式不限 內容不限的隨意文章 純粹個人心得抒發以及自我紀錄檢討 瞬息萬變 不代表任何推薦 請以質疑的心態看待任何內容 注意風險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國泰金1月多出來的那波網紅效應短線對決,長期投資的您不論有無收割其實都不用扼腕,畢竟非常態。 在農曆年前幾個交易日的回檔,個人鼓勵可以撿骨低接過年,那開紅盤第一天,國泰金等壽險金控領漲金融股,這次該收割嗎?
前文參考: 鴻海籌碼論 動作評價 與 獨立思考 前提說明: 再多說幾次都願意,郭董一生推,沒有郭董去年中的發起,這次的本土疫情,台灣人不可能有這麼餘裕的態度來過這個農曆年。 心懷感謝,可以直接購買鴻海集團相關的產品來支持鴻海,但在股票的分析上,夾雜主觀多餘的情感通常不利結果。 以上。
前文參考: 鴻海籌碼 後勢簡短分析1 首先致歉,第一篇發文時鴻海105元,加權指數17826點;農曆年前封關鴻海102元,加權指數17674點。 在大盤沒有站穩萬八的前提下,鴻海並未如我去年12月12日預估的,在農曆年前出現跌破淨值的走勢。 後續:
前文參考: 為何要停止壽險金控的操作分享? 關於有人提問這個標題,得罪人的實話,其實我是很想直接回:[套牢了應該要去問那位網紅啊,是他說趨勢的力量會碾壓所有常識與知識的,只有技術分析才能預見未來,還保證這兩檔100%獲利]。 選股?我現在根本不選股。
前文參考: 通膨 泡沫 升息 這次關鍵性的不同 有讀者在留言裡提問: [請教G大,通膨下,資產股是否是個投機的個股選項] 我的建議很直接,這種時機點,後續狀況未明的前提下,除非很有中短線衝浪的自信,否則不要以投機的角度來看待資產股,認為資產股就一定保市值。這想法跟認為帳面淨值就一定保市值一樣天真。
前文參考: 再一次的疫情盤勢(2022開年) 有被元宇宙概念收割的感覺了嗎? 本文: 魚見食而不見其鉤,人見利而不見其害。 台灣不少的銀行股或以銀行為主的金控,目前股價高估的程度不亞於電子股,基期已高了,中短線投機對決我無法給啥看法,但明擺著的是,不適合再以存股角度去切入。 結論:
國泰金1月多出來的那波網紅效應短線對決,長期投資的您不論有無收割其實都不用扼腕,畢竟非常態。 在農曆年前幾個交易日的回檔,個人鼓勵可以撿骨低接過年,那開紅盤第一天,國泰金等壽險金控領漲金融股,這次該收割嗎?
前文參考: 鴻海籌碼論 動作評價 與 獨立思考 前提說明: 再多說幾次都願意,郭董一生推,沒有郭董去年中的發起,這次的本土疫情,台灣人不可能有這麼餘裕的態度來過這個農曆年。 心懷感謝,可以直接購買鴻海集團相關的產品來支持鴻海,但在股票的分析上,夾雜主觀多餘的情感通常不利結果。 以上。
前文參考: 鴻海籌碼 後勢簡短分析1 首先致歉,第一篇發文時鴻海105元,加權指數17826點;農曆年前封關鴻海102元,加權指數17674點。 在大盤沒有站穩萬八的前提下,鴻海並未如我去年12月12日預估的,在農曆年前出現跌破淨值的走勢。 後續:
前文參考: 為何要停止壽險金控的操作分享? 關於有人提問這個標題,得罪人的實話,其實我是很想直接回:[套牢了應該要去問那位網紅啊,是他說趨勢的力量會碾壓所有常識與知識的,只有技術分析才能預見未來,還保證這兩檔100%獲利]。 選股?我現在根本不選股。
前文參考: 通膨 泡沫 升息 這次關鍵性的不同 有讀者在留言裡提問: [請教G大,通膨下,資產股是否是個投機的個股選項] 我的建議很直接,這種時機點,後續狀況未明的前提下,除非很有中短線衝浪的自信,否則不要以投機的角度來看待資產股,認為資產股就一定保市值。這想法跟認為帳面淨值就一定保市值一樣天真。
前文參考: 再一次的疫情盤勢(2022開年) 有被元宇宙概念收割的感覺了嗎? 本文: 魚見食而不見其鉤,人見利而不見其害。 台灣不少的銀行股或以銀行為主的金控,目前股價高估的程度不亞於電子股,基期已高了,中短線投機對決我無法給啥看法,但明擺著的是,不適合再以存股角度去切入。 結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該文章探討了拓凱在2024年下半年至2025年的市場預測,隨著疫情影響逐漸減退,自行車產品市場恢復需求,尤其在中國市場的增長趨勢明顯。此外,報告預測自行車市場將進入新的增長週期,並指出技術創新和健康生活風潮在推動中高端自行車的銷售。文章也提到了業界的股票評級和市場的潛在挑戰。
Thumbnail
自行車產業的景氣回春,對供應鏈和市場都產生了影響。該產業前景樂觀,但需要從品牌、車種和市場三個面向來進行分析。自行車產業的回溫與全球市場趨勢密不可分。此篇文章從多個角度對自行車產業進行了深入分析,提供了寶貴的前景洞察。
Thumbnail
台灣的自行車產業已有超過50年的歷史,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區,尤其是台中、彰化和南投。2023年,台灣擁有986家自行車製造商,提供了42,000個就業機會,產業總產值達1,881.7億元,平均每人產值為448萬元。 根據經濟部國貿局和台灣自行車輸出業同業公會的統計,202
Thumbnail
3月全市場衰退5.54%,但慶幸Q1「小紅收盤」成長1.38%。全球車市「成長不易(uneasy progress)趨向」開始吹向台灣?(文/張維) 據了解,2024年3月轎車銷量3萬4,537輛,同期衰退5.54%,國產轎車1萬5,612輛,同期衰退10.38%,進口轎車1萬8,92
目前因景氣不確定因素客戶都下急單比較多,比較不願意下一年以上的長期訂單。 台林切入電動機車市場以台灣市場為主。 在熊本半導體設備展接洽的日本設備商可能有新契機,四月會與客戶進行合作計畫洽談。 2023年毛利率成長動能來自於製程自動化、客戶技術服務及ODM製造。 庫存水位顯著下降,若客戶持續下
2月名符其實「度小月」,18.88%同期衰退率創歷年2月最低。(文/張維) 2024年2月,名符其實「度小月」。 據了解,2024年2月台灣轎車銷量合計22,111輛,同期衰退18.88%,國產轎車10,796輛,同期衰退17.56%,進口轎車11,315輛,同期衰退20.1%。 如比較2
疫情過後,出國旅遊又重回以往的熱度,今年快結束了還有年假還沒休完嗎?小編整理了Yahoo奇摩「2023年度10大台人熱門旅遊國外城市」關鍵字搜尋排行榜,給想出國的朋友一些參考,趕緊計畫來趟放鬆之旅! TOP1東京 東京(Photo Credit: Louie Martinez@unspl
Thumbnail
本篇為總結2023年臺灣自行車成車出口結果,並提出2024年自行車市場的不確定因素,以及整體市場走勢的分析。本篇還涵蓋中國因素及國際局勢對臺灣自行車出口的潛在影響。這是一篇關於臺灣自行車出口市場的詳細報告,內容豐富,提供了2023年出口數據、成長率以及各市場佔比情況。
Thumbnail
12月營收巴頭檢討,雖然有預估不好,但都是估跟11月持平,實際開出來都比我預期低。
Thumbnail
喜迎2024新龍年,三陽2023年持續創新突破,繳出亮眼成績單,成功拿下年度銷售冠軍!政府汰舊2,000元於2023年底截止,三陽全車系加碼帶起汰舊熱潮,銷售再度創新高。但還沒把握舊換新補助的消費者還有機會!三陽2024年一月推出迪爵125大補貼加碼5,000元(非汰舊、汰舊同享三陽加碼$2,000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該文章探討了拓凱在2024年下半年至2025年的市場預測,隨著疫情影響逐漸減退,自行車產品市場恢復需求,尤其在中國市場的增長趨勢明顯。此外,報告預測自行車市場將進入新的增長週期,並指出技術創新和健康生活風潮在推動中高端自行車的銷售。文章也提到了業界的股票評級和市場的潛在挑戰。
Thumbnail
自行車產業的景氣回春,對供應鏈和市場都產生了影響。該產業前景樂觀,但需要從品牌、車種和市場三個面向來進行分析。自行車產業的回溫與全球市場趨勢密不可分。此篇文章從多個角度對自行車產業進行了深入分析,提供了寶貴的前景洞察。
Thumbnail
台灣的自行車產業已有超過50年的歷史,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區,尤其是台中、彰化和南投。2023年,台灣擁有986家自行車製造商,提供了42,000個就業機會,產業總產值達1,881.7億元,平均每人產值為448萬元。 根據經濟部國貿局和台灣自行車輸出業同業公會的統計,202
Thumbnail
3月全市場衰退5.54%,但慶幸Q1「小紅收盤」成長1.38%。全球車市「成長不易(uneasy progress)趨向」開始吹向台灣?(文/張維) 據了解,2024年3月轎車銷量3萬4,537輛,同期衰退5.54%,國產轎車1萬5,612輛,同期衰退10.38%,進口轎車1萬8,92
目前因景氣不確定因素客戶都下急單比較多,比較不願意下一年以上的長期訂單。 台林切入電動機車市場以台灣市場為主。 在熊本半導體設備展接洽的日本設備商可能有新契機,四月會與客戶進行合作計畫洽談。 2023年毛利率成長動能來自於製程自動化、客戶技術服務及ODM製造。 庫存水位顯著下降,若客戶持續下
2月名符其實「度小月」,18.88%同期衰退率創歷年2月最低。(文/張維) 2024年2月,名符其實「度小月」。 據了解,2024年2月台灣轎車銷量合計22,111輛,同期衰退18.88%,國產轎車10,796輛,同期衰退17.56%,進口轎車11,315輛,同期衰退20.1%。 如比較2
疫情過後,出國旅遊又重回以往的熱度,今年快結束了還有年假還沒休完嗎?小編整理了Yahoo奇摩「2023年度10大台人熱門旅遊國外城市」關鍵字搜尋排行榜,給想出國的朋友一些參考,趕緊計畫來趟放鬆之旅! TOP1東京 東京(Photo Credit: Louie Martinez@unspl
Thumbnail
本篇為總結2023年臺灣自行車成車出口結果,並提出2024年自行車市場的不確定因素,以及整體市場走勢的分析。本篇還涵蓋中國因素及國際局勢對臺灣自行車出口的潛在影響。這是一篇關於臺灣自行車出口市場的詳細報告,內容豐富,提供了2023年出口數據、成長率以及各市場佔比情況。
Thumbnail
12月營收巴頭檢討,雖然有預估不好,但都是估跟11月持平,實際開出來都比我預期低。
Thumbnail
喜迎2024新龍年,三陽2023年持續創新突破,繳出亮眼成績單,成功拿下年度銷售冠軍!政府汰舊2,000元於2023年底截止,三陽全車系加碼帶起汰舊熱潮,銷售再度創新高。但還沒把握舊換新補助的消費者還有機會!三陽2024年一月推出迪爵125大補貼加碼5,000元(非汰舊、汰舊同享三陽加碼$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