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道狂人】-隆隆作響的引擎聲,是追夢人堅毅的努吼!

2022/02/14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賽道狂人】-隆隆作響的引擎聲,是追夢人堅毅的努吼!
(Ford v Ferrari,2019)
#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
 成功是一條艱辛而崎嶇的路途,正如利曼24小時耐力賽一樣,你必須長時間地在坎坷而曲折的賽道上保持專注,還可能要面臨如墨的黑夜、迷茫的濃霧,每分每秒都在考驗著人們的耐力與意志力。
 而正如電影開頭,前車神謝爾比麥特·戴蒙 飾)所言,在那勝負一瞬、即將登峰造極的關頭,體力與精神都快到達零界點時,真正重要的問題就只有一個:「我是誰」
 所以謝爾比才會對福特的人說:
「用錢是買不到勝利的」
 除了在告訴福特公司的人,「車手」比「車」更重要、更是勝負的關鍵之外;這還暗示著,其實在那賽道上流血流汗、堅持到最後的人們,都已經不是為了錢或是任何現實利益去衝刺的;且那樣不計成本、不計後果,只為了榮耀、為了超越生命的極限而奔馳。
 這才是「夢想」之所以非凡而無價。
 英文原文標題「Ford v Ferrari」福特對決法拉利),乍看之下讓人以為是講兩大車廠之間的商業鬥爭;但其實這個故事更想強調的,是兩個公司所分別代表的價值觀:
 「福特」以大量生產而自豪,用嚴密的標準化流程行事、製造汽車。
 於是乎,這公司也把人都當成是生產線上的小螺絲釘,其存在價值就只是為了能讓這龐大的資本主義機器、獲利而已。
 因此,其製造出來的大批汽車,雖然低廉實惠,但也被認為是沒有靈魂、金絮其外的「工業產品」
  「法拉利」呢,則是崇尚手工製造,雖然生產耗時與數量都員不及福特來得有效率,但其對於美感、質感的追求,以及在車輛性能上的精益求精,讓生產出來的車子不再是沒有個性的機械而已。
 他們堅持讓每一部法拉利,都是匠心獨具的「藝術品」
 電影中,福特為了想在利曼24小時耐力賽中打敗法拉利,於是讓謝爾比主持車隊,而謝爾比則找到了一個既了解車體,又車技高超的修車工肯·邁爾斯克里斯汀·貝爾 飾)來擔任車手。
 然而,由於福特公司種種商業利益的考量和科層體制制度的影響,在準備利曼賽事的工作中,謝爾比邁爾斯受到公司高層的層層阻礙、干擾;兩人才恍然大悟地意識到,即便自己技藝高超、才華橫溢,在公司的眼裡,也都只是個任人擺佈的小齒輪,與眾不同、特立獨行是不被接受的。
 可正因賽車都是二人的夢想與熱愛,所以就算將與全公司為敵,被別人認為「難搞」、「不合群」的,也要力排眾議,爭取到賽道上競速的機會,「雖千萬人吾往矣」。
 而且就在邁爾斯最後一次的比賽中,果然登峰造極,不只領先群雄、力壓法拉利,還刷新了當時的世界紀錄、達到了不可能的速度!
 在電影後段的奪冠賽事中,導演詹姆士·曼格以逼真的音效,不斷強調出隆隆作響的引擎聲,讓觀眾知道,那便是追求夢想的男兒堅毅的努吼!
 再加上鏡頭不斷在九彎十八拐的賽道、緊張的賽車追逐和邁爾斯堅定的眼神之作切換,配上馬可·貝爾特拉米(Marco Beltrami)激昂緊湊的電子音樂,誰能不看得熱血沸騰呢?
 有意思的是,最後邁爾斯好不容易超越對手,把大家都甩得大老遠,獨自極速衝向終點線,幾乎是勝券在握了。這時原本還很高興的邁爾斯,突然沉靜了下來,看了看照後鏡,發現後面空蕩蕩的,甚麼人都沒有。
 於是,他決定聽從公司那豬頭高層的餿主意,放慢速度,等隊友跟上。
 即便最後因此葬送了自己的冠軍,所有人,包括謝爾比、包括觀眾,都為此而氣憤,為邁爾斯感到不值。但我想在邁爾斯的心中,在他突破極限的當口,他就已經成就了自己,證明自己可以不只是個小齒輪;而高處不勝寒,身邊空無一人的境界,也許太孤寂了一些。證明過自己可以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了,也許就夠了。
 當比賽結束後,所有人都在為福特慶祝;只有法拉利老先生對邁爾斯致敬,因為老先生看出了,他們不是「福特」的人,邁爾斯謝爾比其實與自己一樣,都是胸懷夢想、追求卓越的人。
 到頭來,「福特」真的獲得了勝利嗎?現代工業化下、沒人性的資本主義贏了嗎?
 也許吧!
 但這群不為名利,追求自我實現而奮鬥不懈的人們,他們的精神才是真正會被大家所銘記在心、敬佩不已的。那台夢想的引擎,還會繼續地隆隆作響,為有夢的人咆嘯!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67會員
110內容數
電影評論,是成為觀眾與讀者的一雙天眼,去看那些平常看不見、看不清的細節與脈絡。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