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式ETF在台灣非常熱門,一籃子打包好的熱門題材概念股,可說是散戶的最愛,目前最流行的題材像是元宇宙、電動車、5G、潔淨能源、人工智能AI、通訊科技等等...,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流行主題。
望眼看去市面上的財經暢銷書,竟然有主動投資達人帶頭教散戶怎麼操作主題式ETF,這根本就是件玩火自焚的事,最後下場往往注定賠錢!
坦白說在影片剛上傳時訂閱數是往下降的,但也不太意外就是了,畢竟直擊到了許多人的投資信念,有些當下不能接受的自然會離去...。正所謂忠言逆耳,良藥苦口,即便只能幫到一兩個看懂徹底醒悟的散戶,我花時間做影片就非常有價值了。
- 主題式ETF是好投資嗎?能不能買?
- ETF業者為什麼會一直發行主題式ETF?
- ETF市場間的兩種競爭方式:價格VS品質
- ETF的品質競爭,爭得究竟是什麼?
- 主題式ETF在推出時的成分股特徵?
- 主題式ETF鎖定的目標客群:韭菜?
- 散戶的注意力與興奮情緒是怎麼被利用的?
- 機構投資人VS散戶:持有主題式ETF的比例
- 是誰唾棄主題式ETF的成分股?
今天的影片一次通通告訴大家!
-----------------------------------------
目前市面上常見的熱門主題式ETF
- 富邦元宇宙00903
- 富邦未來車00895
- 國泰電動車00893
- 永豐智能車00901
- 元大全球未來關鍵科技00876
- 元大全球未來通訊00861
- 00881國泰台灣5G
- 00899潔淨能源ETF
- 00762元大全球AI
- 00851台新全球AI
- 00877FH中國5G
- 00899潔淨能源ETF
-----------------------------------------

這次要帶大家來看Ben-David et al. (2021)有關於主題式ETF的著名研究。幾位作者在ETF方面建樹頗深,其中最經典的是他們2018年發表在頂尖金融學術期刊The Journal of Finance的論文,而且還是當期的Leading article。
2021年的這篇"Competition for Attention in the ETF Space",著重在ETF市場間的競爭。所有市場的競爭包含兩種不同的維度,價格競爭與品質競爭。要麼更便宜、要麼更好,就像Walmart和星巴克那樣,ETF市場同樣也存在兩種不同的競爭方式。主題式ETF更加側重在品質上的競爭,但是高費用真的能買到高品質的商品嗎?
-----------------------------------------

我們都知道市場上的交易都是一買一賣,主題式ETF在推出時擁有大量人氣,不過這也點出了一個問題,究竟是誰特別不喜歡這些熱門題材的概念股呢?
根據2021年Robeco量化研究部門首席David Blitz的論文"Betting Against Quant: Examining the Factor Exposures of Thematic Indices",表明主題式ETF的投資人其實正在做空資產定價模型中的關鍵因子,正在和那些尋求長期接觸因子的量化投資人進行交易和對賭。他們刻意排除、不要的垃圾股(Junk)誰接手呢?-主題式ETF的投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