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NFT看自己的價值所在,還是說是『社群網絡』佳Or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當大家眼光都著重於『創作者很有可能翻身,一夜致富!』真的嗎?
周杰倫:2.7億、陳冠希:1.3億、余文樂:4.3億、杜汶澤:1.4億、黃明志:2800萬。新加坡網紅Irene Zhao:1.6億;以及眾多『外國藝術家』靠這翻身
有沒有發現一件事?
新聞報的全都是——明星、網紅、『外國』藝術家!
這蠻重要的,隨著明星進駐NFT你會發現就連國際品牌也開始進駐NFT
Adidas進帳5.6億,GUCCI、BURBERRY、Dolce & Gabbana、Givenchy、PRADA等。而外國藝術家呢?
Beeple 集數位藝術家、平面設計師與動畫師等身份於一身
Pak是一位人工智能創作者、設計師與數位創作者,曾在設計、編碼、數位藝術與動畫設計領域深耕二十多個年頭,Pak在2014年創造了AI虛擬策展人 Archillect(搜尋社群媒體後,透過演算法發布圖像)
Mad Dog Jones從社群媒體(IG)起步的 Mad Dog Jones,本名為 Michah Dowbak,被世人譽為「數位藝術裡的嘻哈梵谷」
Hackatao 是由義大利藝術家夫妻檔 Sergio Scalet、Nadia Squarci 在2007年組成,他倆被譽為加密藝術先鋒者。
FeWoCious 被人譽為當代巴斯奇亞,他以繽紛色調、塗鴉筆觸,畫出了自身性別掙扎與認同的動人故事。從13歲起開始創作的他,本名為 Victor Langlois,是當下最受矚目的藝術新星。
堪稱NFT市場當紅炸子雞。廣受市場追捧的 Blake Kathryn,不停與各大時尚品牌與媒體合作,好比 Fendi、Adidas 與《紐約時報》等,她近期最富話題性的跨界,莫過於與千金名媛 Paris Hilton 之合作,為她推出NFT系列創作,創造極其傲人的銷售佳績。
華裔美籍藝術家 Seneca,年僅27歲的她深具才華,由於無聊猿作品爆紅之後上遍各大媒體專訪,在2021年於邁阿密舉辦的《巴塞爾藝術展》上,推出以自身名號創作的NFT系列《Iconoclast》
從網路可以找到的這些國外藝術家就能知道,早期出頭的這些人已佔盡多數資源。而部分人本身在NFT尚未出現時,自身的人脈就非常廣泛;畢竟要跨出舒適圈還能有一番成績的多重身份者本就不易。更不用說還有所謂從社群媒介出頭的藝術家,這就代表——他的粉絲特別多;尤其是鐵粉。如果今天沒有名氣、沒有粉絲是不可能會有『被世人譽為OOXX』頭銜的。
所以我們能得知什麼?也就是說:平常根本沒在用心經營粉絲經濟的人上架根本不會有人買。這些早期價格被抬上去的藝術家就如同當初被炒上去的比特幣,不會降價;也不會再升。
因為已經夠高了,也成為NFT藝術家的指標性人物。
所以NFT能幫到小創作者什麼?
現在的NFT就與股票一樣,以太坊充滿著博弈心態的投資者,外國人已經學乖了金魚不會再亂咬餌食了。他們現在看的不是我們的作品了,是我們的企劃。
更有人說,沒有夠好的社群治理,NFT只會淪為一張不值錢的JPG圖檔。
沒錯,現在發行NFT不再單單是發行作品這麼簡單了。如果把NFT比喻為股票,投資者要看的就是『你這間一人公司(藝術家)有沒有能力成為一間企業(IP)』他買你的NFT才會賺錢。這就被稱為DAO——也就是生態系/區塊鏈的生成。
這樣看不就跟小創作者無緣了嗎?
沒錯,要一個創作者單獨去建立一整個生態系是非常艱難的,何況是文字創作者這種長時間獨處寫作的人?所以有些人會選擇加入某個生態系依附在底下,但別忘了這些生態系他們的初衷就是——銷售NFT,並建立幣值。
所以加入生態系一定會有個狀況就是推你買NFT或虛擬貨幣,雖然不到強迫但就是會推銷。
與其現在加入NFT,倒不如開始經營社群營運。
問題又來了,對於文字創作者而言最難經營的就是——粉絲。
別忘了這時代可都是『圖像式生物』對文字創作者而言要人靜靜地等你出新作,除非很愛你不然現在誰還看書?就連專欄訂閱可能都不太願意了。如果連追蹤都這麼難得了又要怎麼開始NFT創作?
這可能是寫作者最難的難題,可能比『如何寫作』更難
但是對寫作方而言最容易擁有的反而是——寫作同溫層。要有真正追隨自己的粉絲在這娛樂多元化的年代,說多難就有多難。
大家回到家能做的事太多了,純故事如何吸引到現代人的眼球?
就算是專欄可能要得到追蹤也並非易事,再加上就算有追蹤又要如何引導到自己的社群增加黏著度?有時候他們很可能只是喜歡這篇文的論點,並不是喜歡作者。自然也就不可能追蹤IG也就不會知道作者的生活,那要怎麼對這個作者產生興趣呢?
看了這麼多生態系,站在創作方的確無名氣發行NFT無異於往大海丟漂流瓶般的行為……
因為要在OS平台引人注目就需要創意,創意的實踐就需要企劃書(這也是現在投資者想看的)一旦動用到需要企劃書的創意就需要Discord(也就是社群營運)完蛋,死胡同。
我能想到的唯有在還沒有名氣與金錢資源的狀況下,慢慢累積企劃書的初階。沒有社群、沒有外連網站等等,用博弈的心來看待NFT這東西。
畢竟這上面太多投資者了這上頭真的不是大家所想像來的藝術。
所有人都是投機心態;商業心態,發行NFT的人也代表創作方缺錢實踐該智能合約。加入越多、了解越多就越明白NFT順著發展已到了令人乍舌的地步……
想要成為NFT文字創作者,可能需要先明白自己能在NFT提供何種企劃、創意;以及即刻經營起自己的社群~所以歡迎追蹤我~XD
阿不是,我們可以綜合以上得到結論:
NFT在社群經營層面遠比作品品質與累積來的比重更高
NFT現在已經成為一種高價的創意/企劃
NFT現在必須有額外的賦能,並非只是一張jpg.
NFT在文字層面發行遠比圖像、音樂都更困難
NFT社群最後的結果都是要人成為他們生態系的持有者,持有幣
NFT在非創作人眼裡就像是虛擬股票一樣,不是作品;大戶在等有趣且IP機率高的企劃
如果你/妳喜歡我的文章,按下滑鼠左鍵追蹤是文章產出的動力!
點擊追蹤我或我的專題『夢想毒雞湯』
簡單的點擊就是支持作者的 Trick!
avatar-img
9會員
29內容數
人人都說:夢想 好像夢想廉價如空氣,追夢成了大家夢寐以求卻不可及的事。 但——你真的需要它嗎? 它曾讓你自卑、讓你不認可自己、讓你喪失自信、讓你看到更多天才;也更懂自己不是那塊料;甚至是……你看不到它。 既然它讓人如此痛苦;認清現實;我們還需懷抱它讓它不斷扭曲自己的人生嗎? 夢想毒雞湯,是名為夢想的毒藥。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裘雲遙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如果有人跟你說這句話,你會怎麼看待這句話? 這就很像有人講錢不重要,創作是神聖的;不該與商業勾上邊! 有人跟寫作人講這句話,他會不會不爽?
很多酸民會酸現在台灣線上都在『致敬』沒有『原創』 那他們說得出現在生活周遭還有什麼東西是——嶄新的嗎? 連iPhone都沒有創新功能了,要求創作者要是『全新的創意』是不是太無知了?
關於寫作很多人會問以下的問題: 「我寫不出來怎麼辦?」 「我沒有靈感怎麼辦?」 「我不知道怎麼寫好。」 其實,在拿起你的鋼筆時,你應該要知道『你要寫什麼』
什麼事都用社群來解決: 感情——用交友軟體、遊戲來解決像相親、搭訕時初見面的尷尬。 工作——用社群軟體、直播軟體來展現自己行銷、業務的能力。 溝通——用語音軟體來避開過多的社交活動。 娛樂——用可以不用面對面的遊戲來建立友誼關係。
有些人與我說:「我找不到自己的天賦在哪……」 反方向思考:如果花了20~30年時間遇到如此多的人、事、物......卻從沒發現自己的天賦在哪個面向……? 但,奇特的是——為何從沒人思考過自己『有可能沒天賦』這件事?
很多人覺得自己的人生十幾二十幾年來都是上班下班、上班下班,要這樣到何時?為什麼找不到自己想做的事,或是為什麼無法做自己想做的行業? 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我需要錢啊,做自己想做的行業又沒錢!」 是的。通常自己喜歡的事都是——很難賺得到錢的。 為什麼?
如果有人跟你說這句話,你會怎麼看待這句話? 這就很像有人講錢不重要,創作是神聖的;不該與商業勾上邊! 有人跟寫作人講這句話,他會不會不爽?
很多酸民會酸現在台灣線上都在『致敬』沒有『原創』 那他們說得出現在生活周遭還有什麼東西是——嶄新的嗎? 連iPhone都沒有創新功能了,要求創作者要是『全新的創意』是不是太無知了?
關於寫作很多人會問以下的問題: 「我寫不出來怎麼辦?」 「我沒有靈感怎麼辦?」 「我不知道怎麼寫好。」 其實,在拿起你的鋼筆時,你應該要知道『你要寫什麼』
什麼事都用社群來解決: 感情——用交友軟體、遊戲來解決像相親、搭訕時初見面的尷尬。 工作——用社群軟體、直播軟體來展現自己行銷、業務的能力。 溝通——用語音軟體來避開過多的社交活動。 娛樂——用可以不用面對面的遊戲來建立友誼關係。
有些人與我說:「我找不到自己的天賦在哪……」 反方向思考:如果花了20~30年時間遇到如此多的人、事、物......卻從沒發現自己的天賦在哪個面向……? 但,奇特的是——為何從沒人思考過自己『有可能沒天賦』這件事?
很多人覺得自己的人生十幾二十幾年來都是上班下班、上班下班,要這樣到何時?為什麼找不到自己想做的事,或是為什麼無法做自己想做的行業? 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我需要錢啊,做自己想做的行業又沒錢!」 是的。通常自己喜歡的事都是——很難賺得到錢的。 為什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當人工智慧生成的文字、圖片與影像引爆全球,有一個產業正因此躍入大眾視野,那就是「生成式藝術」產業。 什麼是生成式藝術?一種是使用者透過商業化介面,輸入畫面描述關鍵字後所生成的圖片;另一種是創作者透過自身編碼能力,或啟發自開源式(Open Source)編碼,加入自我創意後所產出的藝術品。
脾氣很差的人最適合當藝術家、暢銷作家,因為不用跟閒雜人等來往,即便在網路上被公審,也不會撼動內心思維,像我們這種人,講不聽類型的,最能輕易地建立起自己的文風、畫風,讚。
Thumbnail
不管怎麼說,在臺灣好像藝術產業的價值很低... 正因為永遠免費比較好,所以好像沒有價值一樣。 但是,那是個人的努力和天賦,為什麼這麼沒有價值呢? 我不知道。 作品成為付費模式的話,很多人會想“為什麼讓我付錢?” 而不是“真的很棒的作品,想付費支持”😶😶 我厭倦了這種文化習俗,因為只會減少
Thumbnail
創作者最大的不同 有價創作平台的創作者與一般部落平台的創作者最大的不同,在於他們將創作視為商業行為,期望能夠獲得財務收入。因此,他們的創作思維與行為模式,也與一般部落格創作者有所不同。 一般部落格創作者 一般部落格創作者純粹是為了將自己的作品與創意分享給他人,互動交流是創作的延伸。他們的創作動
Thumbnail
去年初,我在一個生成藝術市場推出了一個NFT作品"Digitized Me",意指「數位化的我」。這件作品是透過AI生成底圖,再利用p5.js進行創意編程而完成的。 我認為,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模式已經發生了改變。現代人的溝通方式不再受限於地
Thumbnail
近日參加了方格子創作者尾牙,與許多網友見了面、也與不少創作者交流。聊的主題很多,其中一個最有感的是:到底文章寫完後給誰?流量可以怎麼經營? 因為職業是新創線記者的關係,忍不住拿創業家與創作者比較一下:其實二者的本質很接近,創作如了把文張當產品來經營呢?
Thumbnail
當代藝術家該如何在創作無價值化的時代生存?藝術經濟市場如何運作?怎麼樣才能保住飯碗?本文將以藝術市場的大局觀、社群媒體的運作、以及作品貨幣化的討論來介紹這本書。
Thumbnail
[藝起講講畫] 討論「具影響力之人物的形成演變📑 本文比較特別一點,不完全和藝術有直接的關聯,但也並非毫無相關喔! 要跟各位來討論的是充斥著現代生活的「偶像」、「網紅」和「KOL」,這些對你我具有影響力之人物的形成和演變。
Thumbnail
創作者的價值與價格 這是一個值得討論的話題。大家都知道價值跟價格不同,但大家都常傾向於討論作品與部落格的價值,反而很少去認真計算自己的部落格跟作品的價格是多少。以文創的角度來說這是很危險的,因為這樣就很容易高估自己的作品價格,反而對自己造成傷害。現在用文創工作室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 創作者的價值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當人工智慧生成的文字、圖片與影像引爆全球,有一個產業正因此躍入大眾視野,那就是「生成式藝術」產業。 什麼是生成式藝術?一種是使用者透過商業化介面,輸入畫面描述關鍵字後所生成的圖片;另一種是創作者透過自身編碼能力,或啟發自開源式(Open Source)編碼,加入自我創意後所產出的藝術品。
脾氣很差的人最適合當藝術家、暢銷作家,因為不用跟閒雜人等來往,即便在網路上被公審,也不會撼動內心思維,像我們這種人,講不聽類型的,最能輕易地建立起自己的文風、畫風,讚。
Thumbnail
不管怎麼說,在臺灣好像藝術產業的價值很低... 正因為永遠免費比較好,所以好像沒有價值一樣。 但是,那是個人的努力和天賦,為什麼這麼沒有價值呢? 我不知道。 作品成為付費模式的話,很多人會想“為什麼讓我付錢?” 而不是“真的很棒的作品,想付費支持”😶😶 我厭倦了這種文化習俗,因為只會減少
Thumbnail
創作者最大的不同 有價創作平台的創作者與一般部落平台的創作者最大的不同,在於他們將創作視為商業行為,期望能夠獲得財務收入。因此,他們的創作思維與行為模式,也與一般部落格創作者有所不同。 一般部落格創作者 一般部落格創作者純粹是為了將自己的作品與創意分享給他人,互動交流是創作的延伸。他們的創作動
Thumbnail
去年初,我在一個生成藝術市場推出了一個NFT作品"Digitized Me",意指「數位化的我」。這件作品是透過AI生成底圖,再利用p5.js進行創意編程而完成的。 我認為,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模式已經發生了改變。現代人的溝通方式不再受限於地
Thumbnail
近日參加了方格子創作者尾牙,與許多網友見了面、也與不少創作者交流。聊的主題很多,其中一個最有感的是:到底文章寫完後給誰?流量可以怎麼經營? 因為職業是新創線記者的關係,忍不住拿創業家與創作者比較一下:其實二者的本質很接近,創作如了把文張當產品來經營呢?
Thumbnail
當代藝術家該如何在創作無價值化的時代生存?藝術經濟市場如何運作?怎麼樣才能保住飯碗?本文將以藝術市場的大局觀、社群媒體的運作、以及作品貨幣化的討論來介紹這本書。
Thumbnail
[藝起講講畫] 討論「具影響力之人物的形成演變📑 本文比較特別一點,不完全和藝術有直接的關聯,但也並非毫無相關喔! 要跟各位來討論的是充斥著現代生活的「偶像」、「網紅」和「KOL」,這些對你我具有影響力之人物的形成和演變。
Thumbnail
創作者的價值與價格 這是一個值得討論的話題。大家都知道價值跟價格不同,但大家都常傾向於討論作品與部落格的價值,反而很少去認真計算自己的部落格跟作品的價格是多少。以文創的角度來說這是很危險的,因為這樣就很容易高估自己的作品價格,反而對自己造成傷害。現在用文創工作室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 創作者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