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工作賺錢很正常,到這卻成了市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有時會覺得很奇怪,每個人在我身邊都在跟我談錢。
總編:在這滿是創作者的環境我一直都在談錢好像很世俗,但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還是要吃飯。寫作到底能不能賺錢,相信這問題就跟『在台灣做音樂能不能養活自己』是相同的。我前同事是加拿大裔華人,他用做音樂買了奧迪。
相信我,任何作品都能在這社會賺到錢,只是台灣非常輕視創作而已。
而商業創作者最常被問的就是:你是為了什麼而創作?

這問題就很像有個人白痴到問在吃麵包的人說,你為什麼吃麵包?
當然是因為餓啊,不然勒?
改為創作呢?當然是因為錢啊,不然勒?
別跟我說『因為熱愛』會走上用創作賺錢這件事的熱愛絕對都比業餘的熱愛更純粹、更有覺悟
但無論是碰到的作家、編劇、編輯、填詞人等等等其他創作職,全都是——談錢。詭異的是當你滿口都是錢時,業餘覺得我們不文藝了、不高尚了、不像創作者了
我們很市儈,WTF??
我很喜歡林思宏老師說的一句話:不要覺得談錢很羞恥,我們只是在工作上爭取自己應得的權益與利益,這在所有職業都一樣;所以絕對要談錢。
是啊,哪個作家不談錢?IG作家都接Chanel男性香水業配了,我想問為什麼作家不准談錢?作家就算穿上西裝去與資方好好相談影視版權權益,這樣商業化『他就不是創作者了嗎?』
前輩圍在一起,共同與後輩分享心路歷程及『什麼該談、什麼該注意』
我很厭惡有很愛寫作把它當成沒錢都要寫,並且那是他靈魂的人。
為什麼話說這麼重?
因為這些人就是讓資方說出:你是創作者欸,你怎麼這麼市儈?一點利益都要爭!都不讓!
噁不噁心,一個商人因為普遍創作者居於弱勢,而創作是因爲熱愛才做的事被拿來說嘴。只因為周遭那些人全都在用『我沒錢也要做』的心態去寫作,讓資方覺得可以壓榨、打壓。
這時候有人會說:你應該怪那些惡質老闆,不是怪熱愛的創作者!
但起源在哪?所以前輩很厭惡,我也很厭惡。
該爭取的就該爭取、該拿的就該拿;文字是有價的!這就是我們一直在爭取並對資方、世人發聲的事情:文字、故事;它是有價的。
它絕對不是你想看就隨便去個網站看一堆『不用錢的』爽完了事。
那這些人跟看A片有什麼兩樣?當創作者開始跟觀眾收費時,他們就不看了;他們覺得為什麼我要付錢看你寫的故事?
是的,為什麼要付錢?
那說這話的人去餐廳要付錢嗎?說笑話。業餘正是在用『免費』持續餵養根本沒有花錢的『粉絲』甚至連粉絲都不是的關注。只為了自己的文章、故事多一點曝光,但是他們卻沒想過自己的行為會引起蝴蝶效應。
不只群眾覺得『文字無價』那個無價就是『無價值』
連資方也會因為市場知道『文字無價、文人弱勢』而持續打壓拼命擠上文娛圈職業人士的人。所以為什麼會有台北女子圖鑑編劇只拿一點錢的風聲?
就是大家根本輕視我們的專業。
這輕視從何來?從上述所說的蝴蝶效應得來。熱愛沒錯,但別輕視自己會創作的能力;別因為資方給一丁點糖就免費給他們『故事』
現在身為WEB3資方,我很清楚資方心中到都有多骯髒。

所以如果你熱愛寫作,首先些熱愛自己文字的價值。
如果你熱愛寫作,就別視商業寫作者與你不同,大家只不過都是在:盡力混口飯吃。
avatar-img
9會員
29內容數
人人都說:夢想 好像夢想廉價如空氣,追夢成了大家夢寐以求卻不可及的事。 但——你真的需要它嗎? 它曾讓你自卑、讓你不認可自己、讓你喪失自信、讓你看到更多天才;也更懂自己不是那塊料;甚至是……你看不到它。 既然它讓人如此痛苦;認清現實;我們還需懷抱它讓它不斷扭曲自己的人生嗎? 夢想毒雞湯,是名為夢想的毒藥。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裘雲遙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很久沒寫專欄了,實在是忙翻了。 什麼叫做寫實主義的寫作路?說白了,就是為了賺錢才來寫作的人 這樣的出書作家、網路小說家、文字工作者多嗎? 超多 這樣不是很好嗎?為什麼會被討厭?Are you sure? 積極想辦法存活遠比懷抱著沒錢的夢想,更為重要及偉大
價值,泛指客體對於主體表現出來的正面意義和有用性。可視為是能夠公正且適當反映商品、服務或金錢等值的總額。在這供給>需求的年代,專業作家從販賣書籍轉為『為影視化而做』『為得獎而做』
很多人會為自己找藉口,沒時間、工作忙、沒空等等等 真的這麼忙嗎? 還是只是因為知道就算努力也沒有用,乾脆放爛——當個躺平族?
很多酸民會酸現在台灣線上都在『致敬』沒有『原創』 那他們說得出現在生活周遭還有什麼東西是——嶄新的嗎? 連iPhone都沒有創新功能了,要求創作者要是『全新的創意』是不是太無知了?
關於寫作很多人會問以下的問題: 「我寫不出來怎麼辦?」 「我沒有靈感怎麼辦?」 「我不知道怎麼寫好。」 其實,在拿起你的鋼筆時,你應該要知道『你要寫什麼』
很久沒寫專欄了,實在是忙翻了。 什麼叫做寫實主義的寫作路?說白了,就是為了賺錢才來寫作的人 這樣的出書作家、網路小說家、文字工作者多嗎? 超多 這樣不是很好嗎?為什麼會被討厭?Are you sure? 積極想辦法存活遠比懷抱著沒錢的夢想,更為重要及偉大
價值,泛指客體對於主體表現出來的正面意義和有用性。可視為是能夠公正且適當反映商品、服務或金錢等值的總額。在這供給>需求的年代,專業作家從販賣書籍轉為『為影視化而做』『為得獎而做』
很多人會為自己找藉口,沒時間、工作忙、沒空等等等 真的這麼忙嗎? 還是只是因為知道就算努力也沒有用,乾脆放爛——當個躺平族?
很多酸民會酸現在台灣線上都在『致敬』沒有『原創』 那他們說得出現在生活周遭還有什麼東西是——嶄新的嗎? 連iPhone都沒有創新功能了,要求創作者要是『全新的創意』是不是太無知了?
關於寫作很多人會問以下的問題: 「我寫不出來怎麼辦?」 「我沒有靈感怎麼辦?」 「我不知道怎麼寫好。」 其實,在拿起你的鋼筆時,你應該要知道『你要寫什麼』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你所相信的意義,很可能只是在強化別人的信念,畢竟你可是他的隱藏財源。
Thumbnail
說穿了,很多人把寫作賺錢看得太簡單了。沒有仔細思考過,寫作賺錢就是在做生意。連像樣的商品都拿不出來,作為品牌寫作者也還不夠格,對這樣的人來說,寫作賺錢當然不容易了。
Thumbnail
「我的熱情能夠轉化為收入嗎?」「堅持理想與追求實際收益,是否註定是場拔河?」 相信許多創作者都曾有過這樣的掙扎。在這個自媒體滿天飛的時代,被各種「變現密技」、「流量秘笈」淹沒,卻忽略了內容創作的本質。大家好像都很賺錢,但... 你是否也跟我一樣,常常看著自己的存款簿嘆氣,覺得當內容創作者根本就是
Thumbnail
不管怎麼說,在臺灣好像藝術產業的價值很低... 正因為永遠免費比較好,所以好像沒有價值一樣。 但是,那是個人的努力和天賦,為什麼這麼沒有價值呢? 我不知道。 作品成為付費模式的話,很多人會想“為什麼讓我付錢?” 而不是“真的很棒的作品,想付費支持”😶😶 我厭倦了這種文化習俗,因為只會減少
Thumbnail
以前聽說一句話:「當作家賺不了錢,會餓死的。」實際做過之後,我的經驗與想法是,當作家還是可以賺錢,只是賺多賺少,以及怎麼賺?如果抱著以前的想法與心態,沒辦法應付現在的趨勢。
Thumbnail
  這是一次和某位大手聊天的情境。   那個時候,我們在咖啡廳聊天,原本聊得挺開心的,可是不知不覺又開始聊起文圈的生態,然後又是一片哀聲嘆氣。沒錯,無非就是賣量變少,看書的人變少,還有又有哪個作家跑去做兼差之類的話題。   他和我一樣都是「職業作家」,只是他真的是純然靠寫小說來賺錢,而她的收入是
Thumbnail
希望因此帶來收入 創作者加入有價創作平台,在平台創作並希望因此帶來收入。這點再加入創作平台時就能清楚知道。但是,合理的收入水平會因人而異,需要考慮個人生活成本與預期標準。所以今天來討論這個議題。 產業角度來看 以產業角度來看,支付創作者5萬元的月收入,可視為一個基本水準。這樣的收入在台灣,基本
Thumbnail
當代藝術家該如何在創作無價值化的時代生存?藝術經濟市場如何運作?怎麼樣才能保住飯碗?本文將以藝術市場的大局觀、社群媒體的運作、以及作品貨幣化的討論來介紹這本書。
Thumbnail
創作者的價值與價格 這是一個值得討論的話題。大家都知道價值跟價格不同,但大家都常傾向於討論作品與部落格的價值,反而很少去認真計算自己的部落格跟作品的價格是多少。以文創的角度來說這是很危險的,因為這樣就很容易高估自己的作品價格,反而對自己造成傷害。現在用文創工作室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 創作者的價值
Thumbnail
你所相信的意義,很可能只是在強化別人的信念,畢竟你可是他的隱藏財源。
Thumbnail
說穿了,很多人把寫作賺錢看得太簡單了。沒有仔細思考過,寫作賺錢就是在做生意。連像樣的商品都拿不出來,作為品牌寫作者也還不夠格,對這樣的人來說,寫作賺錢當然不容易了。
Thumbnail
「我的熱情能夠轉化為收入嗎?」「堅持理想與追求實際收益,是否註定是場拔河?」 相信許多創作者都曾有過這樣的掙扎。在這個自媒體滿天飛的時代,被各種「變現密技」、「流量秘笈」淹沒,卻忽略了內容創作的本質。大家好像都很賺錢,但... 你是否也跟我一樣,常常看著自己的存款簿嘆氣,覺得當內容創作者根本就是
Thumbnail
不管怎麼說,在臺灣好像藝術產業的價值很低... 正因為永遠免費比較好,所以好像沒有價值一樣。 但是,那是個人的努力和天賦,為什麼這麼沒有價值呢? 我不知道。 作品成為付費模式的話,很多人會想“為什麼讓我付錢?” 而不是“真的很棒的作品,想付費支持”😶😶 我厭倦了這種文化習俗,因為只會減少
Thumbnail
以前聽說一句話:「當作家賺不了錢,會餓死的。」實際做過之後,我的經驗與想法是,當作家還是可以賺錢,只是賺多賺少,以及怎麼賺?如果抱著以前的想法與心態,沒辦法應付現在的趨勢。
Thumbnail
  這是一次和某位大手聊天的情境。   那個時候,我們在咖啡廳聊天,原本聊得挺開心的,可是不知不覺又開始聊起文圈的生態,然後又是一片哀聲嘆氣。沒錯,無非就是賣量變少,看書的人變少,還有又有哪個作家跑去做兼差之類的話題。   他和我一樣都是「職業作家」,只是他真的是純然靠寫小說來賺錢,而她的收入是
Thumbnail
希望因此帶來收入 創作者加入有價創作平台,在平台創作並希望因此帶來收入。這點再加入創作平台時就能清楚知道。但是,合理的收入水平會因人而異,需要考慮個人生活成本與預期標準。所以今天來討論這個議題。 產業角度來看 以產業角度來看,支付創作者5萬元的月收入,可視為一個基本水準。這樣的收入在台灣,基本
Thumbnail
當代藝術家該如何在創作無價值化的時代生存?藝術經濟市場如何運作?怎麼樣才能保住飯碗?本文將以藝術市場的大局觀、社群媒體的運作、以及作品貨幣化的討論來介紹這本書。
Thumbnail
創作者的價值與價格 這是一個值得討論的話題。大家都知道價值跟價格不同,但大家都常傾向於討論作品與部落格的價值,反而很少去認真計算自己的部落格跟作品的價格是多少。以文創的角度來說這是很危險的,因為這樣就很容易高估自己的作品價格,反而對自己造成傷害。現在用文創工作室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 創作者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