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這場謊言的不只有安娜,而是整個社會,當我們按下一集時,也在「創造安娜」之中。
改編真人真事的Netflix迷你影集《創造安娜》(Inventing Anna),記者薇薇安為主要脈絡,我們跟著她理解每一位受害者的經歷,從不同的視角,對年僅二十五歲就能騙過上流階層和華爾街的安娜更加立體。
人都是互相達成慾望的依附
「人們會出於各種原因給別人錢,內疚和愛是最大的兩個原因。」
每一個靠近安娜的人都懷抱著不同的利益,安娜像是一面鏡子,反射每個人心中的慾望。
看似最積極與安娜交流的記者薇薇安,為了扭轉過去被誣陷假新聞,而使職涯一蹶不振的劣勢;看似積極處理官司的陶德,只是為了在家庭富裕的老婆和法律系同學面前爭氣;瑞秋和奈芙都是受惠於安娜,藉由安娜得到靠近奢華生活的優越感;令薇薇安最意外的受害者金融律師艾倫,是在幫助安娜中填補和親生女兒感情生疏的缺憾。
一開始也觀眾只覺得安娜在利用這些人,但是慾望是雙向的依附,金錢是最容易衡量的方式,但是每個人也都利用安娜達成內心的慾望,而這些人物的堆疊,才能創造安娜達到最終的目標。
劇中出現的辛蒂.雪曼《無題電影停格》(翻攝自網路)
安娜完美形象的靈感——辛蒂.雪曼
「這裡唯一值錢的東西是她,辛蒂.雪曼(Cindy Sherman)。她的第一批《無題電影劇照》,在這系列之前,雪曼只是一個躲在鏡頭後面的攝影師,偷偷觀察著,根據他人的喜好設定主題。突然有一天她走進自己的鏡頭,肯定自己的價值,不在被迫扮演女性在男性主導藝術界中的角色。她成為自己作品的主角,從而改變了這個世界,這不只是扮裝,這是勇氣,這是藝術史上關鍵的一刻。」
在藝術展覽中,安娜評論的攝影師為辛蒂.雪曼(Cindy Sherman),作品為她在1978年所創作的《無題電影劇照》(Untitled Film Stills)。
在1970年代,紀實攝影和藝術攝影盛行,而辛蒂.雪曼跳脫只對攝影技術的追求,《無題電影劇照》打破過去的攝影主流,運用編導式的拍攝手法呈現。辛蒂.裝扮成圖書館館員、家庭主婦、電影明星等70位不同的女性角色,藉由當時美國大眾電影中的女性角色,探討社會對於女性的主流價值與認同(
作品介紹)。
對於安娜而言,辛蒂.雪曼的照片給予她創造完美形象的靈感,而「安娜‧德爾維」本身就在實踐藝術表演,不同的是辛蒂.雪曼透徹理解自己在時代脈絡的位置及身為創作者的定位,安娜至始自終都在欺騙他人與自己,儘管到了最後審判,她仍然以從未存在的財富背景作為和陶德爭執的起手式,在明白她欺騙真相的觀眾眼中,那些過去犀利、直接的言論,卻是蒼白無力的辯解。
社群上的你是真實的嗎?
「你知道錢是如何在富人之間流動的嗎?靠著關係和引薦。」
一開始我質疑上流階層的人為什麼會相信安娜?
當我們看著社群上總是穿著高貴名牌、出入高級場所的人,也會先入為主為他們貼上「有錢人、富二代」等標籤,並且安娜充滿藝術和時尚的品味讓人信服,更不用說同樣經濟層級的朋友推薦時,一定會卸下心防將它歸入同一個圈子之中。
然而,這也是經營社群的「流量密碼」,每個人都有對自己在社群中的形象塑造,甚至會創造一個「大家都喜歡」的模樣,在社群活絡的時代,卻對「好」的定義更加扁平,我們都明白要如何得到關注和掌聲,追逐著完美的形象,以填補對現實的缺口。
願我們能真實面對自己,汲取本身就擁有的美好,而非重新創造一個大眾都會喜歡的版本,不可否認社群上的我們都是半真半假,但我相信一個人所傳遞的價值與真誠,還是能在細節和時間中被檢視和顯露。
到底是誰創造了安娜?
也許我們都在創造下一個安娜。
當新聞爆出某些藝人或KOL的惡劣言語和行為時,才驚覺原來他們在大眾面前的優質形象都只是包裝,但也正是身為觀眾或粉絲的我們相信這些人設,才能為他們創造了權力與地位。與其說安娜是在欺騙他人的財富,更準確地的說,她理解人的貪嗔癡愛,利用人性抵達目的。
《創造安娜》提醒了我,永遠保持懷疑和思考,並非以不安全感的負面心態檢視所有,而是時時擁有求證的精神,對於所有事物保持獨立思考和親身體驗,得出屬於自己的脈絡與答案。
是安娜本身創造了安娜?還是這個社會創造了安娜?
歡迎跟我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