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種樹救大地―小鎮醫師李元瑞的保育行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最近大學時代的老同學李元瑞在台北近郊買了一片荒廢的山坡地,號召朋友們一起種樹救大地,帶著家人親手栽下一棵樹陪伴著大家一起成長,或者變老。

俗語「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講的是移風易俗,塑造良好文化的不容易,但是對於個人來說,十年也是足以讓一個孩子卓然毅立,如何把握最關鍵的小學時期,給予好的價值典範與好的環境陪伴成長,是非常關鍵的。

想起十多年前在暢銷的周刊雜誌裡,有長達近二年的專欄,專門介紹荒野保護協會裡面,許多有趣、感人,或特立獨行的志工,其中就有一篇寫到李元瑞。

這篇文章後來被讀者文摘收錄,也讓我又重新發現這本歷史悠久的雜誌。

一本雜誌可以出版發行數十年已經屬於奇蹟級的,但更難得的是內容編排,乃至於版型美編,居然數十年來沒有改變,想到在這快速變遷的時代中,竟還有一些老東西仍舊存在,相當令人欣慰。

小時候蠻喜歡看讀者文摘的,當時沒錢,總是到位於牯嶺街的舊書攤買過期的舊雜誌,印象中從三本五元,買到三本十元,但是民國六十幾年,舊書攤搬到光華商場以後就幾乎沒再去了。

讀者文摘裏面有各種笑話的專欄,每則的稿費算是超乎尋常的高,小時候雖然躍躍欲試,但是也知道難度太高了。

雋永兩個字的意思,當年讀小學的我也是從讀者文摘上認識的,因為讀者文摘標榜的就是其中每一篇刊登的文章與故事都是可以一再閱讀、歷久彌新,而且,都是真實的,所以雜誌的封面就有這兩個對小學生的我還有點難度的字。

長大後,曾經訂閱了幾年讀者文章,後來也不知怎麼回事,就停了,這十多年來似乎也沒有再想起它,或許也是因為現在必須在每天極有限的閱讀時間中看完每天收到的一大堆必須閱讀的報告或刊物,或不斷購買的書籍,再加上網路傳來多得不容易消化的資訊量,所以忘了這份雋永的刊物。直到2006年九月初,接到讀者文摘的編輯電話,說想選刊我某篇文章,從此持續一段時間都收到免費的刊物,也就又重新閱讀了。

後來有個機會與施寄青老師同台對談,在演講前閒聊時我提到在讀者文摘上面看到一篇施老師寫的山居生活的記錄,這篇文章是從施老師的新書中摘錄出來的。

施老師笑說,年輕時非常希望讀者文摘能刊登作品,想不到一直等到退休了才達到這個願望。

的確,讀者文摘選刊文章的態度非常嚴謹,從2006年九月說要用我的文章之後,經過數個月的求證(訪查文章中描述的是否為真實事跡)然後層層往國外編輯部呈報、認可,然後才在2007年三月份刊登。

看到這麼複雜的作業程序,也才瞭解原來一份可以數十年屹立不搖的雜誌,在看似不變的堅持之下,還是必須投入了相當大的心血。

後面附上這篇文章的內容。

小蟻小蜂們的孩子王--李元瑞

年紀愈長,愈覺得生命中冥冥中會有特別的機緣存在,同時我們也不能太『鐡齒』。

我與李元瑞非常有緣份。在讀醫學院時,我們向同一個房東租房子,兩人隔著一道薄薄的牆住了許多年。畢業後,他第一梯次七月入伍,抽到馬祖服役,臨上船前托我買星象盤,我到基隆送行,同時,自己順便也多買了一副,於是三個月後,我也搭著同艘般到馬祖南竿,更巧的是,在當年數萬人的駐軍中,我們居然又分發到同一個小單位。

小鎮醫生的心願

其實早在大學時,我們一起創辦了學校的童軍團,逢年過節也會一起吆喝些伙伴,在學校裏搞點不傷大雅的惡作劇。退伍後,我留在台北,他回到三芝老家開業,當個小鎮醫師。在鄉下開業時間被綁得很死,但是他偶爾就會出現在荒野保護協會舉辦的活動中。

直到幾年前,我突然發現他似乎連續一年每個星期都到台北來參加各種不同種類的義工訓練與課程。在某一次荒野的理監事會議中,他向大家說明了他的著急:他在三芝開業數十年,知道北海岸一帶還有許多地方沒有開發,他的病人很多都是當地的地主,他知道那些年紀大的地主對土地有感情,或許不會賣掉來開發,但是下一代,或者下二代,若是沒有和自己的土地培養出感情,那麼很可能把土地賣了,拿了錢移民到其他地方了。

因此,他很急,希望在還來得及的時候,帶領當地的小朋友在大自然裏成長,讓那些未來的地主珍視自己的土地。

他的這個急切感與心願,深深感動了在座所有理監事與荒野各地分會長們。當年,荒野就在三芝成立了北海聯絡處,並且開始進行荒野親子團隊炫蜂團的籌備工作,除了帶領孩子重享大自然的美好與喜悅之外,也讓孩子的眼,成為守護環境的力量。

所有的孩子都是我們的孩子

荒野的炫蜂團是屬於小學三年級至五年級的長期團隊,小蟻團收幼稚園大班至小學二年級的孩子,每一團有三十多個家庭,在十多個導引員義工的帶領下利用假日在大自然裏探索、學習,並與自然萬物做朋友。

有時候我還真佩服元瑞,年紀已經不小了,才要開始帶領一個這麼龐大的新團隊,除了規劃活動、執行活動,再加上每次活動都超過百人以上的規模,其中有多少意見要溝通、行政瑣事要處理,還有最要命的,還要當數十位精力充沛的小蟻小蜂們的孩子王。

問元瑞累不累,有什麼感想?

他說:「你能想像若干年後,當你知道某一位官員適時阻止了一件不當的山林開發案,使得成千上萬依附而生的動植物昆蟲能免於殺戮,砍伐之浩劫而得以存活,記者訪問時出背後真正促使他做出如此重大決策的原動力,竟然是小時候參加過炫蜂團,在活動中受到影響所培養出來的情操,只要想到將來一定會有那麼一天,我現在的疲累就化為欣慰與滿足了!」

其實,不必等到幾十年後孩子長大,現在從一次次活動中,我們很清楚地可以看到孩子們的改變,甚至家長們也被大自然,也被志工的熱情所感動而改變!

三十年的朋友

想想,與元瑞認識已經將近三十年了。

總覺得朋友是我們給自己最好的禮物。從小喜歡看武俠小說,也喜歡鹿橋的『未央歌』,對於書中來自四面八方的英雄好漢共譜及友情之曲深深嚮往,這些年我在荒野裏,的確也實現了小說中那種俠義之情的浪漫理想追求。

很久以前,歌手李佩菁曾唱過一首歌:「我願好友都能常常相聚首,對著明月山川相問候……」

若是有人問我這些年熙熙東奔西跑所為何來?我會這麼回答:「我想要一些三十年的朋友,在塵世間所有虛妄的追求都過去之後,我們能夠滿臉皺紋,怡然相對,喝一壺粗茶,一杯濁酒,談一些閒話,享受經過沈澱的人生醇味……。」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偉文的沙龍
1.6K會員
2.3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李偉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跟朋友聊天時,偶爾他們會好奇的詢問我這些年在荒野當志工幹部的心路歷程與感想。    常常,我總是百感交集,在口拙無以答覆之際,腦海中卻會響起「翼下之風」這首歌。「翼下之風」是六○年代西洋鄉村民歌手朱蒂柯琳絲所唱的,歌詞如下:      「在我的影子下,一定很冷吧 陽光不曾照在你的臉龐 你
Thumbnail
2025/04/30
 跟朋友聊天時,偶爾他們會好奇的詢問我這些年在荒野當志工幹部的心路歷程與感想。    常常,我總是百感交集,在口拙無以答覆之際,腦海中卻會響起「翼下之風」這首歌。「翼下之風」是六○年代西洋鄉村民歌手朱蒂柯琳絲所唱的,歌詞如下:      「在我的影子下,一定很冷吧 陽光不曾照在你的臉龐 你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他,一個麵包、一碗泡麵,十分鐘吃完一餐,卻每天堅持花數小時讀本好書;他,不喜歡應酬或浪費時間講電話,可是當有人需要幫助,他總是義無反顧投入,花再多時間都樂在其中。 他,除了是牙醫,也是電台主持人、講師,同時又是荒野保護協會的發起人之一,甚至還是出了四十多本書的作家。為什麼身兼多職、又能樂在其中?李
Thumbnail
他,一個麵包、一碗泡麵,十分鐘吃完一餐,卻每天堅持花數小時讀本好書;他,不喜歡應酬或浪費時間講電話,可是當有人需要幫助,他總是義無反顧投入,花再多時間都樂在其中。 他,除了是牙醫,也是電台主持人、講師,同時又是荒野保護協會的發起人之一,甚至還是出了四十多本書的作家。為什麼身兼多職、又能樂在其中?李
Thumbnail
多年前曾經參加一場環保相關的會議,中午用餐休息時,一位官員私下好奇地問我:「誰付你薪水?你們荒野也不接政府的計劃,也不會因這個議題賺到錢,你們怎麼願意這樣付出呢?」 我一下子不知該怎麼回答。 不過,我想,所有在荒野擔任志工的伙伴都能瞭解,我們的付出就是我們的收獲,而且當志工能認識這麼多好朋友,是賺再
Thumbnail
多年前曾經參加一場環保相關的會議,中午用餐休息時,一位官員私下好奇地問我:「誰付你薪水?你們荒野也不接政府的計劃,也不會因這個議題賺到錢,你們怎麼願意這樣付出呢?」 我一下子不知該怎麼回答。 不過,我想,所有在荒野擔任志工的伙伴都能瞭解,我們的付出就是我們的收獲,而且當志工能認識這麼多好朋友,是賺再
Thumbnail
最近大學時代的老同學李元瑞在台北近郊買了一片荒廢的山坡地,號召朋友們一起種樹救大地,帶著家人親手栽下一棵樹陪伴著大家一起成長,或者變老。 人人都需要一座山,人到了一定的年紀,自然荒野就會前來呼喚他。 隨著年齡愈長,每當忙碌的工作與行程間隙,腦海裡就會浮現由三毛作詞的〈夢田〉這首歌:「每個人心中都有一
Thumbnail
最近大學時代的老同學李元瑞在台北近郊買了一片荒廢的山坡地,號召朋友們一起種樹救大地,帶著家人親手栽下一棵樹陪伴著大家一起成長,或者變老。 人人都需要一座山,人到了一定的年紀,自然荒野就會前來呼喚他。 隨著年齡愈長,每當忙碌的工作與行程間隙,腦海裡就會浮現由三毛作詞的〈夢田〉這首歌:「每個人心中都有一
Thumbnail
謝其濬/採訪整理 記得作家吳爾芙曾經在《普通讀者》中提到,最後審判之日,偉人皆獲獎賞,唯獨對於愛書人,上帝說,「這些人不需要獎賞。我們這裡沒有任何東西可以給他們。他們一生愛讀書。」 我深有同感,因為我也是屬於從閱讀中獲得獎賞的人。 不同時期對不同書著迷 讀和寫培養跨領域的能力
Thumbnail
謝其濬/採訪整理 記得作家吳爾芙曾經在《普通讀者》中提到,最後審判之日,偉人皆獲獎賞,唯獨對於愛書人,上帝說,「這些人不需要獎賞。我們這裡沒有任何東西可以給他們。他們一生愛讀書。」 我深有同感,因為我也是屬於從閱讀中獲得獎賞的人。 不同時期對不同書著迷 讀和寫培養跨領域的能力
Thumbnail
人人都需要一座山,人到了一定的年紀,自然荒野就會前來呼喚他。 隨著年齡愈長,每當忙碌的工作與行程間隙,腦海裡就會浮現由三毛作詞的〈夢田〉這首歌:「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夢,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畝田,用它來種什麼?種桃種李種春風…….」。 今天4月2日,在雨中我們種下了一棵棵希望之樹。
Thumbnail
人人都需要一座山,人到了一定的年紀,自然荒野就會前來呼喚他。 隨著年齡愈長,每當忙碌的工作與行程間隙,腦海裡就會浮現由三毛作詞的〈夢田〉這首歌:「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夢,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畝田,用它來種什麼?種桃種李種春風…….」。 今天4月2日,在雨中我們種下了一棵棵希望之樹。
Thumbnail
步入三重湯城園區,在公司商家與購物中心環繞的辦公大樓中,竟有一方藏書豐富、藝文味洋溢的小型圖書館。然而,定睛一瞧,這間圖書館的本尊,竟是一間牙醫診所。而這方有如個人工作室的空間,同時也是台灣知名生態保育團體「荒野保護協會」的誕生地。 汲取前輩經驗 開間圖書館診所 童軍少年,分享從事公益的美好
Thumbnail
步入三重湯城園區,在公司商家與購物中心環繞的辦公大樓中,竟有一方藏書豐富、藝文味洋溢的小型圖書館。然而,定睛一瞧,這間圖書館的本尊,竟是一間牙醫診所。而這方有如個人工作室的空間,同時也是台灣知名生態保育團體「荒野保護協會」的誕生地。 汲取前輩經驗 開間圖書館診所 童軍少年,分享從事公益的美好
Thumbnail
最近大學時代的老同學李元瑞在台北近郊買了一片荒廢的山坡地,號召朋友們一起種樹救大地,帶著家人親手栽下一棵樹陪伴著大家一起成長,或者變老。 想起十多年前在暢銷的周刊雜誌裡,有長達近二年的專欄,專門介紹荒野保護協會裡面,許多有趣、感人,或特立獨行的志工,其中就有一篇寫到李元瑞。 小鎮醫生的心願
Thumbnail
最近大學時代的老同學李元瑞在台北近郊買了一片荒廢的山坡地,號召朋友們一起種樹救大地,帶著家人親手栽下一棵樹陪伴著大家一起成長,或者變老。 想起十多年前在暢銷的周刊雜誌裡,有長達近二年的專欄,專門介紹荒野保護協會裡面,許多有趣、感人,或特立獨行的志工,其中就有一篇寫到李元瑞。 小鎮醫生的心願
Thumbnail
本書由傳主長女、政大台史所副教授李衣雲撰筆,涵蓋家庭生活史、學思歷程、學界故事、翻譯與文化工作、政治與社會運動等內容,是一部透過個人史,反映台灣從威權到民主的傳記,也是一本融合社會與庶民生活史的書。
Thumbnail
本書由傳主長女、政大台史所副教授李衣雲撰筆,涵蓋家庭生活史、學思歷程、學界故事、翻譯與文化工作、政治與社會運動等內容,是一部透過個人史,反映台灣從威權到民主的傳記,也是一本融合社會與庶民生活史的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