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把的尺寸決定於你如何握桿的方式!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握把對於大家來說是絕對重要的一個產品和零件。但多數人都對這個零件有錯誤或小看它的重要性。我只要問一個簡單的問題,就可以知道握把在你的地位?你上次換握把是什麼時候?或是你有換過握把嗎?換握把基本是個人對球桿維護一個基本任務。換的時間依據你使用的頻率來決定。沒有標準!
很多人覺得我的握把好好也沒用破或磨損,就不需要換。這是錯誤的觀念,有使用就有損耗。握把表面變滑就要換了。就算都沒有用,放久了,橡膠材質表面、久會滑、彈性也變差、材質強度也變弱,導致用起來握不牢、也容易磨損。當然這是個人主觀,而握把更換就像,衣服不可能都一直穿同一套。
而今天我要來討論你們選擇握把的方法。多數人都是依照現在握把的尺寸去買,或是技師推薦什麼就換什麼。但這不見得對!因為你的握法決定你的握把尺寸大小。多數人都是以手掌去握桿,所以去量你的手指長短也沒用處。手掌多數都是大的面積,而這樣的握法就適合用大一點的尺寸。看看Superstroke推桿握把會火的原因就是它的尺寸,讓你握起來更舒服和容易。
這也是為什麼現在推桿大尺寸的握把變主流。因為它就是設計用手掌來握桿方式。而這樣握的好處就是好握、也握得牢。如果用手指為主的握法,一般人的握力沒用鍛鍊是很難握牢。或換一種方式說就是,你的心裡就會覺得用手指握,會握不牢,也無法控制好球桿。因為我以前也是這樣的狀況。但一直堅持用手指握也鍛鍊手指握力就好了。
如果你的揮桿平面也是比較平,上桿不陡峭的話,也可能是用手掌在握桿。DeChambeau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它的揮桿平面是單平面,而握法是“手掌”握,所以他的握把尺寸是很大的jumbo size。或許你會有疑問,用手掌握好,還是手指握好?一樣沒有標準答案,看你自己的習慣和身體肌肉強度來決定。
如果你的肌肉強度和手指的握力沒有到一個程度,對於手指去握就會覺得握不牢,或不敢用力打。但如果用手掌握比較好握就用手掌去握,沒用什麼對錯問題,因為這是個人化的運動。完全依據你個人能力和狀況去決定產品的規格和尺寸。不過如果你一開始就習慣用手掌握,就找大一點的握把,對你練動作也比較容易。
手掌握法也比較不容易產生太強勢的握桿。多數強勢握桿很大原因是握把太小或太細,導致你握球桿尾端的手掌會握不滿或右手握不滿,要完全貼在握把上就會強勢握法。當你換大尺寸的握把後,這個問題可以有效解決你握法強勢的狀況。而握把尺寸有很多,品牌也很多,要選擇正確的握把尺寸最好還是要實際去握看看,感覺才知道。
但不見得店家會有樣品讓你試,所以有時候需要買來裝後才知道。這是最好的方法來瞭解握把的操控能力和感受。但現在一般店家都很少有中或大尺寸的握把庫存。但你用標準尺寸的握把多半還是解決不了尺寸不合你的握法問題。可以上網路上去買,然後去給工坊技師去組裝。這樣可以去嘗試店家沒用進的產品狀況和感受。不會被店家牽著鼻子走。
當然在網路上買東西一定會有風險,如果產品說明和實際拿到使用會有不同,那就是你個人的經驗值。握把這個產品不會太貴,試一個握把不會花太多錢。如果沒用實際產品去感受,只能自己花錢去嘗試。買你喜歡,買你想試的產品是一個美妙過程。結果是會讓你對高爾夫的旅程有更大的發掘。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0會員
    22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hi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到很多不同地區和國家打過球。我喜歡去打不同球場的挑戰和樂趣。因為到過不同球場,也感受到不同國家對高爾夫的服務是有差別。這當中也包含你的球具、配件這些產品的差異性。這也是我今天想要討論和分享的重點。而我自己喜歡什麼呢?當然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上是最好的高爾夫。這樣打好、打壞都是自己。這才是高爾夫!
    用好球桿,一定會把桿套套上。保護好桿頭,避免桿子碰撞和磨損。球袋裡最好要放一支牙刷,用來清潔桿面,尤其是桿面凹槽位置。這是非常重要。因為不管木桿、鐵桿、挖起桿和推桿,如果有凹槽設計,往往用布是很難可以擦到凹槽裡。所以我一定會對桿面凹槽清潔。當然在練習場我是一支桿子打完才會擦拭、清潔保養。
    打高爾夫的裝備太多了,你也買不完。球桿就不說了,配件就是因人而異。但我今天要說的是大家可能都知道但卻不太重視。要不就覺得有就好。對於有2件裝備我個人是認為非常重要。重要的程度和球桿、球一樣。買的好、買的對,讓你打起球來像開外掛。
    chien,Peargolf網站, 洋梨高爾夫臉書,chien個人臉書,Pear Golf twitter
    有時候看到一些球友會握短來擊球,說是可以打短一點。但其實一點都不會短。因為你握短一到兩寸長,對於距離基本沒有影響。反而可以讓你吃球更好,得到不錯的距離。實在不懂為什麼要握短來打?這樣可能比較帥,或可以開外掛。但握短的實際狀況就是會打更紮實,距離只會和你握到底一樣或更好。
    今天來說一點比較深一點的東西。桿頭和桿身都各自有它們的目的和功能。當球桿設計者在設計桿身和桿頭時,就會定位這個產品是針對什麼樣的用戶?這是非常重要的前提,同時瞭解這個族群的使用習慣和需求,才能把產品設計出適合他們的特性來。所以產品特性就是產品本身的DNA。
    我到很多不同地區和國家打過球。我喜歡去打不同球場的挑戰和樂趣。因為到過不同球場,也感受到不同國家對高爾夫的服務是有差別。這當中也包含你的球具、配件這些產品的差異性。這也是我今天想要討論和分享的重點。而我自己喜歡什麼呢?當然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上是最好的高爾夫。這樣打好、打壞都是自己。這才是高爾夫!
    用好球桿,一定會把桿套套上。保護好桿頭,避免桿子碰撞和磨損。球袋裡最好要放一支牙刷,用來清潔桿面,尤其是桿面凹槽位置。這是非常重要。因為不管木桿、鐵桿、挖起桿和推桿,如果有凹槽設計,往往用布是很難可以擦到凹槽裡。所以我一定會對桿面凹槽清潔。當然在練習場我是一支桿子打完才會擦拭、清潔保養。
    打高爾夫的裝備太多了,你也買不完。球桿就不說了,配件就是因人而異。但我今天要說的是大家可能都知道但卻不太重視。要不就覺得有就好。對於有2件裝備我個人是認為非常重要。重要的程度和球桿、球一樣。買的好、買的對,讓你打起球來像開外掛。
    chien,Peargolf網站, 洋梨高爾夫臉書,chien個人臉書,Pear Golf twitter
    有時候看到一些球友會握短來擊球,說是可以打短一點。但其實一點都不會短。因為你握短一到兩寸長,對於距離基本沒有影響。反而可以讓你吃球更好,得到不錯的距離。實在不懂為什麼要握短來打?這樣可能比較帥,或可以開外掛。但握短的實際狀況就是會打更紮實,距離只會和你握到底一樣或更好。
    今天來說一點比較深一點的東西。桿頭和桿身都各自有它們的目的和功能。當球桿設計者在設計桿身和桿頭時,就會定位這個產品是針對什麼樣的用戶?這是非常重要的前提,同時瞭解這個族群的使用習慣和需求,才能把產品設計出適合他們的特性來。所以產品特性就是產品本身的DNA。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鬆握的藝術技巧 鬆握是為了精確擊球的藝術握法 「給我看一雙手,不論長短,我都能使它們協調一致。」不管是長指、短指、瘦長、骨瘦或粗壯的手,我從未遇到無法在握住球桿時取得協調的手。 圖1 左手拇指放在球桿側面。請務必仔細觀察我文章中的圖片,對你會有極大幫助。左手拇指應放在球桿的側面,而不是如大
    Thumbnail
    鐵桿擊球 無論是凹槽鐵桿、切擊鐵桿、中鐵桿還是木桿,瞄球和揮桿的方式都是相同的。揮桿並非擊球動作,揮桿是穿越擊球動作的過程——包括劈擊和推桿。揮桿的後擺與跟隨動作的長度應相同。今天,由於球桿的桿頭設計有不同的仰角,高爾夫已經成為一種機械化的運動。專家打高爾夫時僅需為每個距離選擇合適的球桿,直到到達果
    Thumbnail
    推桿 推桿 決定擊球、線路判斷、觸感 推桿是獲得低分的簡單捷徑,但需要小心 圖 1 位址。 推桿握持方式與其他球桿握持方式的唯一區別在於,左手握在桿身下方,與所有其他擊球時的右手握持方式相同。 高爾夫是一項始終需要右手控制的運動,並且在任何擊球時右手都不會改變。 圖 2 仰泳。 請注意,在瞄
    Thumbnail
    你好,我是查理。 高級球員和專業人士揮桿時會感受到高爾夫球桿的重量。 很多人可能會誤解高爾夫球桿重量的感覺。 如果您能正確感覺到高爾夫球桿的重量,桿頭速度將會增加,距離加長。 這可以透過在球前面擊球或左曲球來糾正。 這次我要講的是正確的手感球桿重量的方法,很多人可能都有誤解。 "有些人將高爾
    Thumbnail
    肆、我編菜單的考慮重點與目的 讓投球涉及的部位能平衡發展,是最關鍵的點。 因為投球對於不同部位的刺激不同,而不同部位的強度與發展速度也不同,因此如果額外訓練,可能能降低弱勢部位的受傷風險,並給予強勢部位更充足的刺激,盡可能提升體能與表現並降低風險。 然後這個菜單我盡可能精簡,所以你們有喜歡的動作或。
    在設計產品和設備時,折疊式手柄的應用日益受到重視。折疊式手柄不僅提高了產品的人體工程學設計,還增加了產品的便攜性和存儲效率。本文將探討在各種應用中,從工業設備到便攜式消費者設備,如何將折疊式手柄融入設計中,並談談其優勢。
    Thumbnail
    這通常是常見的情況。 在過渡時,球桿不會傾斜。 並且早期釋放,你在揮桿過程中你的手太早離開。 球桿很快就會出現甩桿。 我認為這些是你擔心的原因。 那麼在過渡時應該抱有什麼樣的心態呢? 球桿像專業人士一樣傾斜。 是否有可能保持姿勢,讓球桿不會延遲? 我想給你一個關於這方面的課程。 首先,重要的事情
    Thumbnail
    切滾球: 飛少滾多 12法則: 飛滾比 7號桿>1:5(7+5=12) 9號桿>1:3(9+3=12) P桿> 1:2 54°Wedge>1:1 越長桿桿面角度越小,越穩定 掌握桿把,左手低右肩高,肘貼胸肋, 桿身垂直地面(桿頭跟部離地),桿身握短。 像推桿一樣對準方向控制大小
    Thumbnail
    許多人在練習棒式(平板式)時,時常會抱怨手腕感到疼痛,但究竟可能的問題出自哪裡?我們又要如何改善這種狀況呢? 關於這個議題,我們也許可從「腕關節」的伸展角度 (extension angle) 及「肘關節」的外翻角度 (carrying angle) 來做一些探討。在棒式的練習中,許多老師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鬆握的藝術技巧 鬆握是為了精確擊球的藝術握法 「給我看一雙手,不論長短,我都能使它們協調一致。」不管是長指、短指、瘦長、骨瘦或粗壯的手,我從未遇到無法在握住球桿時取得協調的手。 圖1 左手拇指放在球桿側面。請務必仔細觀察我文章中的圖片,對你會有極大幫助。左手拇指應放在球桿的側面,而不是如大
    Thumbnail
    鐵桿擊球 無論是凹槽鐵桿、切擊鐵桿、中鐵桿還是木桿,瞄球和揮桿的方式都是相同的。揮桿並非擊球動作,揮桿是穿越擊球動作的過程——包括劈擊和推桿。揮桿的後擺與跟隨動作的長度應相同。今天,由於球桿的桿頭設計有不同的仰角,高爾夫已經成為一種機械化的運動。專家打高爾夫時僅需為每個距離選擇合適的球桿,直到到達果
    Thumbnail
    推桿 推桿 決定擊球、線路判斷、觸感 推桿是獲得低分的簡單捷徑,但需要小心 圖 1 位址。 推桿握持方式與其他球桿握持方式的唯一區別在於,左手握在桿身下方,與所有其他擊球時的右手握持方式相同。 高爾夫是一項始終需要右手控制的運動,並且在任何擊球時右手都不會改變。 圖 2 仰泳。 請注意,在瞄
    Thumbnail
    你好,我是查理。 高級球員和專業人士揮桿時會感受到高爾夫球桿的重量。 很多人可能會誤解高爾夫球桿重量的感覺。 如果您能正確感覺到高爾夫球桿的重量,桿頭速度將會增加,距離加長。 這可以透過在球前面擊球或左曲球來糾正。 這次我要講的是正確的手感球桿重量的方法,很多人可能都有誤解。 "有些人將高爾
    Thumbnail
    肆、我編菜單的考慮重點與目的 讓投球涉及的部位能平衡發展,是最關鍵的點。 因為投球對於不同部位的刺激不同,而不同部位的強度與發展速度也不同,因此如果額外訓練,可能能降低弱勢部位的受傷風險,並給予強勢部位更充足的刺激,盡可能提升體能與表現並降低風險。 然後這個菜單我盡可能精簡,所以你們有喜歡的動作或。
    在設計產品和設備時,折疊式手柄的應用日益受到重視。折疊式手柄不僅提高了產品的人體工程學設計,還增加了產品的便攜性和存儲效率。本文將探討在各種應用中,從工業設備到便攜式消費者設備,如何將折疊式手柄融入設計中,並談談其優勢。
    Thumbnail
    這通常是常見的情況。 在過渡時,球桿不會傾斜。 並且早期釋放,你在揮桿過程中你的手太早離開。 球桿很快就會出現甩桿。 我認為這些是你擔心的原因。 那麼在過渡時應該抱有什麼樣的心態呢? 球桿像專業人士一樣傾斜。 是否有可能保持姿勢,讓球桿不會延遲? 我想給你一個關於這方面的課程。 首先,重要的事情
    Thumbnail
    切滾球: 飛少滾多 12法則: 飛滾比 7號桿>1:5(7+5=12) 9號桿>1:3(9+3=12) P桿> 1:2 54°Wedge>1:1 越長桿桿面角度越小,越穩定 掌握桿把,左手低右肩高,肘貼胸肋, 桿身垂直地面(桿頭跟部離地),桿身握短。 像推桿一樣對準方向控制大小
    Thumbnail
    許多人在練習棒式(平板式)時,時常會抱怨手腕感到疼痛,但究竟可能的問題出自哪裡?我們又要如何改善這種狀況呢? 關於這個議題,我們也許可從「腕關節」的伸展角度 (extension angle) 及「肘關節」的外翻角度 (carrying angle) 來做一些探討。在棒式的練習中,許多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