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Roma, Rome)
卡達航空的服務真好,從香港到杜哈供應2次餐點、杜哈到羅馬亦供應2次餐點,我從2月28日出門至抵達羅馬24個小時內,整整進食7次〜超撐的!抵達羅馬的班機是在清晨時分,雖然身體很疲累(我有飛行恐懼症無法好好入睡)但心情卻很愉悅,想不到我的行李轉機幾次竟然能順利送達,在機場外找到T.A.M. FIUMICINO─ROMA TERMINI(6歐元),清晨時分搭乘巴士的旅客少且市區街道不會塞車,很快地就抵達中央車站Termini(特米尼)。
雖然身體有些疲累加以時差問題,但既然都已經飛到這麼遙遠的義大利,就不能被疲憊所打敗,至少要好好地逛些羅馬市區的景點,許多人都說羅馬很美,讓我對這個城市有著一些期待與想像,我到這裡就是想印證「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條條大路通羅馬」,因有著輝煌的歷史文化,更加吸引全世界無數的觀光客造訪。羅馬是一座面積大且寬廣的城市,其不同於歐洲的小城市,城市中心為威尼斯廣場(Piazza Venezia),只是羅馬市區的街道上較為髒亂,隨處可見到垃圾。
1990年世界遺產組織把羅馬入選的範圍擴大到由教皇烏巴諾八世(Urbano VIII)於17世紀所修建的城牆,其中又包含啟發無數文藝復興大師的萬神殿(Pantheon)、位於台伯河畔的奧古斯都陵寢(Mausoleo di Augusto)、改建為聖天使堡的亞德利安諾陵寢(Mausoleo di Adriano)及馬克奧里略大柱(Colonna di Marco Aurelio)等帝國時期遺跡。
以下介紹幾個羅馬市區重要的景點:
(1)古羅馬廣場(Foro Romano):此為古羅馬的政治、經濟中心,可以看到當時的元老院、神殿、凱旋門等數量眾多的遺址;在古羅馬的共和時期,這裡是政治、仲裁、商業交易等與百姓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中心地,現今所使用的「論壇Forum」一詞的語言就是發源於此,這一處遺跡是在進入19世紀之後,才因為考古挖掘行動而被發現。
(2)圓形競技場(Colosseo):古羅馬最佳象徵就是這座雄偉的圓形競技場,外牆圓柱上裝飾值得細細觀賞,另有著驚人的大型地底設計;此競技場是在羅馬皇帝偉斯帕希恩的命令下,花費80年光陰建造而成。
(3)西班牙廣場:總是擠滿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而熱鬧非凡,到此一定要爬上階梯去感受整個廣場的寬闊。
(4)許願池(Fontana di Trevi):擁有著美輪美奐的海神與海馬等精緻雕刻,讓許願池成為羅馬最美麗的一座噴泉,至於投擲錢幣是否真能美夢成真呢?這個將許願池上的建築與雕刻完美地融合為一,完成於1762年的傑作,是建築物Nicola Salvi的設計。
(5)萬神殿(Pantheon)、納沃納廣場:從畫家拉斐爾長眠的萬神殿,走到巴洛克大師貝尼尼親手設計的噴泉之納沃納廣場,附近有著評價不錯的義大利餐廳。萬神殿是經米開朗基羅之手而被讚譽為「天使的設計」的神殿,Pantheon一詞指的就是「天上眾神」之意,可說是目前現存的羅馬建築中,造型最為完整且是世界最大的石造建築體。
(6)維托艾曼紐二世紀念堂(Monumento a Vittorio Emanuele Ⅱ):是為了紀念第一位統整義大利大業的國王維托艾曼紐二世,而於1911年完成的紀念堂,且於2000年底開放給一般遊客參觀;位於中央處的騎馬雕像就是維托艾曼紐二世,而下方則是戰死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無名戰士之墓。
(7)聖母大殿(Santa Maria Maggiore):西元356年時,曾夢到聖母瑪麗亞告訴他「在今晚下雪之地建起教堂吧!」的教宗利伯略,最後就在出現盛夏降雪奇蹟之地蓋起這座聖母大殿。聖母大殿內保留著古典的大會堂設計,充滿著和諧而莊嚴的肅穆氛圍,中央廊柱以36根大理石柱組成,在後方的馬賽克壁畫「聖母加冕」更是參與焦點。
我在參觀上述那些景點後才真正喜歡上羅馬,更看到該城市不同的風貌,中央車站特尼米旁的舊城區被外移人口(中東、印度、華人、黑人等)佔據,如同台灣的桃園車站與中壢車站。將寫好的2張明信片拿到郵局寄回台灣,為我服務的工作人員是一位年輕的義大利女孩,她看著明信片的字體後對我說:「2個,4塊4,謝謝。」離去前並對我說再見,在異鄉可以聽到熟悉的中文感到很窩心。
※住宿:16.5歐元 (約新臺幣534元)
Happydays (Via Cairoli 101, Block B, Central Station, 00185 Roma, Italy)
佛羅倫斯(Firenze, Florence)
佛羅倫斯的舊城區林立著乍現人文曙光的建築典範,美麗的宮殿內部保存著珍貴的文化遺產,這一切全是人類智慧創造出來的傑作。聖母百花大教堂(Santa Maria del Fiore)建築群正是翡冷翠最大的驕傲,由布魯內雷斯基(Filippo Brunelleschi)設計的大圓頂,展現出高度智慧的建築技巧,後續人本思潮風起雲湧、人文主義興起,並延伸到整個西方世界,展現了人類價值的重大改變。
義大利的第二個旅遊城市我選擇佛羅倫斯(又稱為翡冷翠),因為許多人都說這個城市很美值得去造訪,我的友人林偉中說他最喜歡的城市式佛羅倫斯,故我會試著用他的理解來理解這個城市。在羅馬(Tiburtina-stazione autobus)選擇FLiXBUS前往佛羅倫斯(Piazza Montelungo),票價為22.90歐元,但實際提供運輸服務的並非FLiXBUS,害我差點錯過沒搭到,幸好有2位義大利年輕人熱心協助我,上車後已經剩沒幾個座位,我便選擇坐在最後一排和2位日本人坐在一起。
巴士抵達佛羅倫斯是停靠在中央車站(Stazione Santa Maria Novella=S.M.N.)附近,拉著行李走約30分鐘才抵達Wow Florence Hostel,盥洗整理後便拿著相機出發去探索這個城市,我的雙眼不停地瀏覽風景建築、我的雙腳不停地來回穿梭走動、我的雙手不停地按下快門拍照...原來,佛羅倫斯這麼精彩,我是真的有用心在體會感受這個城市的美好,歐洲人祖先留給後代無盡的觀光財,才剛結束淡季的3月已經出現大量的觀光人潮。
以下介紹幾個佛羅倫斯市區的特色景點:
(1)大教堂、大教堂廣場(Piazza del Duomo):大教堂亦被稱為「聖母百花大教堂」(Santa Maria del Fiore)於1296年動工,耗費175年的時間打造完成,是佛羅倫斯的重要地標,幾何圖紋點綴在鮮白、翠綠與粉紅色大理石上,是義大利哥德式建築的經典傑作。
(2)維奇奧宮(Palazzo Vecchio):動工於1299年的維奇奧宮,曾是佛羅倫斯共和國的政府辦公中心,現在則是市政廳所在地,門口處裝飾著擁有城市徽章的獅子雕像。
(3)聖十字聖殿(Santa Croce):米開朗基羅、馬基維利、羅西尼、伽利略等佛羅倫斯眾多具有代表性的名人,皆長眠於聖十字聖殿裡,共有276具棺木在此聖殿。
(4)米開朗基羅廣場(Piazzale Michelangelo):位於市區東南方,在阿諾河(Arno)對岸丘陵地上,可以眺望整座佛羅倫斯城市景觀而出名,在廣場上豎立著米開朗基羅紀念碑及「大衛雕像」的複製品。
(5)烏菲茲美術館(Galleria degli Uffizi):在美第奇家族各代當家傾全力的支持下,對藝術家的養成成果也就是無數的美術珍品,全都收藏在這一座烏菲茲美術館中;「烏菲茲Uffizi」之名來自於此棟建築物前身原本是美第奇家族的辦公大樓,亦就是佛羅倫斯大公國的行政機構(Uffizi=Office),而獲得了這樣的名稱。
(6)彼提宮(Palazzo Pitti):原先是柯西莫一世的王妃買下的私人宅邸,後幾經擴建工程,到1859年止都是歷代托斯卡尼大公的居住處所;在這座龐大的宮殿內部,分別有著帕拉提那美術館、近代美術館、銀器博物館、陶器博物館、君王起居室、服裝博物館、馬車博物館等。
在老橋(Ponte Vecchio)旁的店家買2個可頌邊走邊吃,走往米開朗基羅廣場欣賞黃昏日落與夜景,廣場上的遊客們手持著相機與手機,不停地拍下這美好的一刻,我想我這輩子都不會忘記在佛羅倫斯的時光。晚上時分仍舊在市區街道上到處逛,即使來回走那些同樣的街道也不覺得無趣,通常夜晚時分若我還願意外出逛,就表示我是喜歡這個城市,佛羅倫斯差點把我心目中第1名的城市塔林擠下去,我也將對佛羅倫斯的喜歡與林偉中作分享。
截至目前為止,心目中的前5名城市依序為:塔林(Tallinn)、耶路撒冷(Jerusalem)、佛羅倫斯(Florence)、布魯日(Bruges)、波多(Porto)。
※住宿:16.4歐元(約新臺幣531元)
Wow Florence Hostel (Via Venezia 18/B, San Marco-Santissima Annunziata, 50121 Firenze, Italy)
比薩(Pisa)
中古世紀因海上交通而強盛的比薩共和國,於11至13世紀時,發展出能與翡冷翠相抗衡的比薩式風格,有「神蹟園」(Campo del Miracoli)之稱的大教堂廣場(Piazza del Duomo),正是比薩特殊建築的典範,此神蹟廣場的建築群包含主教堂(Catterale)、洗禮堂(Battistero)、鐘塔(Campanile)與墓園(Camposanto)。
因為軟泥地層加上地基打得不深,整片神蹟園上的建築或多或少皆有傾斜的特性,其中尤以鐘塔最為顯著,當初蓋到第三層時就已開始傾斜,直到1350年完成時,與垂直線已達1.4公尺的差距,所以又稱「比薩斜塔」。
在佛羅倫斯中央車站(S.M.N.)詢問工作人員是否有巴士前往比薩?對方回應直接搭火車前往比較快,在購票機前排隊時,前面的那位亞洲年輕女子選擇「中文」,我便主動請她順便幫我操作機器購票(懶得再研究),她來自浙江寧波,目前在法國唸書,也是獨自到義大利旅行,正準備前往比薩看斜塔,我們搭乘同一班火車共同前往,到站後我便先去旅館check-in放置行李。
拿著map緩慢地往斜塔方向走去,這個城市雖不如佛羅倫斯撼動人心,但還是有許多特色的建築物可拍,看著天空陰沉沉的似乎就要下起雨來,在抵達騎士廣場(Piazza del Cavalieri)果然還是下起雨,旅行最厭惡的就是遇到下大雨,我只好撐著傘參觀舉世聞名的比薩斜塔。建於12世紀「斜塔」的比薩,過去曾是四大貿易都市的代表之一且擁有過無比繁榮的景象,亦是科學家伽利略誕生的家鄉,據說他就是從垂吊在大教堂天花板下搖晃的油燈,發現「慣性原理」的定律,也因此這盞油燈至今仍保存於大教堂內。
建於斜塔一旁的則是大教堂(Duomo),這可是比薩羅馬建築樣式最經典的作品,純白的建築與周邊的景致和諧地搭配。此外,美術館、圓形洗禮堂(Battistero)、墓園(Camposanto)亦都是不容錯過的景點。
此次到歐洲旅遊我似乎較能調適,沒有這麼渴望天天吃到米飯,或許只有1個月的時間即可返回台灣,那種心裡面的感受可以很快就作轉換。Hostel Pisa這間旅館我很喜歡,午餐點了一份義大利麵6歐元,晚餐我決定選擇8歐元吃到飽的Buffe,可以吃到生菜沙拉、義大利麵、Pizza、麵包、飲料...等,只差2歐元卻有這麼大的選擇性與份量。
※住宿:16.4歐元(約新臺幣530元)
Hostel Pisa (Via Filippo Corridoni 29, 56125 Pisa, Italy)
波隆那(Bologna)
起床整理後馬上check-out離開旅館,因為想要逃離這個下雨的比薩,回到佛羅倫斯在中央車站的麥當勞點了一份早餐(4.6歐元),向工作人員說1張車票到Bologna,他說必須到Prato(普拉托)轉車,我以為車票是27歐元,沒想到這班普通車只要9.35歐元,此刻的我坐在火車上聽著mp3、想著台灣的人事物,旅行中聽音樂會讓我想起很多回憶,平常在台灣生活步調過於匆促,不會去靜下來好好地作思考,只有飛到國外旅行時才能真正去體會台灣的美好。
雖然此次的行程很緊湊,但我想要好好地充分利用這1個月,畢竟不是容易就到歐洲來旅行。抵達波隆那車站,憑著直覺與方向感很快就找到We_Bologna旅館,想要趁著天黑前到重要景點去逛逛拍照,我以為歐洲城市的週日都是安靜冷清的,但似乎波隆那的人們全都出來活動,將整個舊市區的街道塞滿滿,旅遊書籍或網路攻略介紹城市觀光約1至2個小時,個人覺得義大利這幾個城市都很厲害,建築物、商店、小巷道更值得去探索,故我願意花更多時間在波隆那,這個城市積極地保存著街景,舊市區最著名的就是海神噴泉(Fontana del Nettuno),另外,波隆那大學(Universita di Bologna)是廣泛公認西方最古老的大學,建立於西元1088年神聖羅馬帝國時期。
從中央車站前的Via dell’ Indipendenza往南直走就是市中心的馬喬雷廣場(Piazza Maggiore),主要景點分布在這個廣場周圍,如:市政廳(Palazzo Comunale)、恩佐國王宮(Palazzo di Re Enzo)、波得斯塔宮(Palazzo del Podesta)。
以下介紹幾個波隆那市區的特色景點:
(1)聖彼得尼歐教堂(Basilica di San Petronio):西元1390年動工,當時的計畫是超越羅馬的聖伯多祿大教堂(Basilica di San Pietro),然而計畫一再生變,最後被迫停工至今仍未完成;主要的景點是入口處及內部裝飾的濕壁畫及雕刻,是文藝復興初期的傑作之一。
(2)波得斯塔宮、恩佐國王宮(Palazzo del Podesta、Palazzo di Re Enzo):波得斯塔宮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任命的都市首長居住官邸,惟1164年新任首長接受腓特烈一世(Friedrich І Barbarossa)任命到這裡後,卻被波隆那市民所驅逐,自由都市波隆那就此產生,之後這裡成為市民選出來的首長居住之官邸。緊鄰在旁的是恩佐國王宮,恩佐國王為了從市民手中奪回波隆那而出兵,後來因戰敗而被關在這座宮殿裡,在長達23年的時間後死亡。
(3)波隆那斜塔(Torri Asinelli e Garisenda):西元12至13世紀,教皇派(Guelfi)與皇帝派(Ghibellini)之間的鬥爭甚至延燒到彼此能建造多高的堡壘與高塔上,現存的2座斜塔就是當時所建造的,2座都是皇帝派的貴族所建,較高的是阿吉尼利塔(Torri degli Asinelli),高97公尺,若能爬完498階的樓梯就能瀏覽整個波隆那市區街景,較低的是佳利森達塔(Torri Garisenda),高48公尺,由於這座塔過於傾斜,整體感覺被截短過。
今晚同寢室住進一位台灣人(另有一位美國人的腳很臭),他就讀東吳大學會計系,目前在荷蘭交換學生,他說是因為看到我的塑膠袋是印著「光南」才發覺我是台灣人,我們聊到很多話題,例如:國際觀、政治經濟、生活便利性、旅遊、飲食...等,能夠出來交換學生看看世界總是好的,思考觀點比較不會侷限在島嶼的格局,至少這個年輕人讓我覺得很獨立成熟。晚安了,美好的波隆那夜晚!
※住宿:22歐元(約新臺幣712元)
We_Bologna (Via De’ Carracci 69/14, 40129 Bologna, Italy)
威尼斯(Venezia, Venice)
西元5世紀時北方蠻族入侵,造成維內多(Veneto)的居民大量遷入海邊不適於人類居住的潟湖沙洲,他們於西元421年的聖馬可日為新的城市奠基,就這樣產生日後最迷人的水都威尼斯。沒有足夠的陸地,威尼斯必須往大海發展,西元1000年大公爵肅清橫行於亞德里亞海的盜賊,打開水都的海權時代,海上貿易的頻繁帶來財富與實力,威尼斯不再只是避難的小漁村,並將勢力範圍擴大到地中海東岸,甚至主導十字軍東征,於1204年占領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
經過1千多年的海潮侵蝕,威尼斯正面臨逐漸下沉的危機,聯合國組織與義大利政府也為水都的岌岌可危極盡所能地加以搶救,每年冬天的大漲潮成為絕美詭異的奇景;大海造就了輝煌的威尼斯,卻也窒息其生機,美麗的水都乃人類智慧創造出來的傑作,展現在潟湖上建城的特殊技術,使得威尼斯擁有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水上風情,誠如義大利人所言︰「威尼斯是絕無僅有、無可比較的。」
威尼斯被稱為「世界最美的城市」之水都,造訪威尼斯的旅客會發現...原來路上沒有車輛!走路無須注意車輛是多麼舒服的一件事。無論從義大利的哪個城市搭乘列車前往威尼斯,千萬別看到「Venezia Mestre」車站時就下車,目的地是在幾公里前方的小島,即是列車在海景中行駛約10分鐘後(當然夜晚是無法看清楚),便會抵達威尼斯聖塔露西亞車站(Stazione di Venezia Santa Lucia, S.L.)。
威尼斯是一個全長11公里的小島,島上分布著錯綜複雜的水道與巷弄,即使只是隨意地走走都可發現樂趣與感動,但也容易迷失在那些巷道內,住在當地的華人告訴我一個實用的方法,既可不用看地圖(複雜到看不懂)又可避免迷失方向,就是看著巷弄牆壁上的指標,一邊是往「RIALTO」、一邊是往「ROMA」(即火車站)。
從波隆那搭乘19時20分的火車前往威尼斯,抵達時已經是21時18分,拉著行李走出車站先是觀察一下位置與地形,在看見左前方的大橋後我約略知道往旅館的方向,但在走過橋後一左轉後就迷路了,連我方向感算好的人在這一瞬間立刻崩盤,在迷宮似的巷弄裡繞啊繞,問了許多人依舊是被困住找不到Calle dei Boteri,由於晚上多數店家已結束營業,巷道內沒有亮燈而顯得昏暗,最後看到轉角某個餐廳的服務生正在收拾外面餐桌,我立即向前去詢問他,他用著義式英文問我從哪裡來?會不會說中文?原來,他的老闆是會講中文的華人。餐廳老闆說無須看地圖找路,從這裡走去就是漁市場,邊走邊認牆壁上的指標「RIALTO」,即可找到住宿的地方,感謝有好心的老闆協助,讓我在22時30分找到旅館,洗澡完後就累到呼呼大睡。
隔天上午起床整裝後,便出門去探索這個讓許多人嚮往的城市,「水都威尼斯」一直在我的印象中是屬觀光大城,我對人潮擁擠的地方內心就是會有些排斥,因為無法享受安靜與自在,但既然都已經到義大利旅行,還是得到威尼斯來打個卡、刷個存在感。上午的行程就是以安排里阿爾托橋(Ponte di Rialto)與聖馬可廣場(San Marco)為主,這個古老的城市保留著傳統的建築物,生活的一切全倚靠水上交通,連民生品與貨物也是用水上巴士運送。
威尼斯的交通工具全都是行駛於水面上,種類約有水上巴士(Vaporetto)、馬達快艇計程車、貢多拉船(Gondola)、渡船(Traghetto)。貢多拉船是威尼斯的特產,船身細長的手划船,早期是市民很重要的交通工具,現在則只作為觀光用途,若想體驗傳統威尼斯的水上風情,記得要先與船夫談好價錢。
威尼斯的街道巷弄在晴空下拍起來很美,這個城市也是讓我相機停不下來的地方,不管是走在迷宮似的巷道抑或坐在廣場望著海,深深被這樣的景象所感動著,自己旅行的好處就是可以慢慢地移動,早上看海的地方下午又可再來看日落,在Rialto附近發現一家大型的超級市場,因為威尼斯是靠海,我便買炸蝦、中卷與麵包當午餐。午餐後決定往ROMA與車站方向走,在某個橋上拍照完後,看到角落有個old lady看著地圖在唸街道名稱,我想她應該也是在研究路(動)線,我便走過去告訴她無須研究地圖,只要沿路看著指標即可,並帶著她走一小段迷宮巷道去辨識指標,旅途中可以日行一善也是好事。
在聖方濟會榮耀聖母教堂附近走著,突然有個在發傳單的女人對我說:「Hello, excuse me. Beautiful man, where are you from?」我只是假裝聽不懂英文繼續往前走。在這裡看到很多中年男子或老年阿伯很會打扮,衣著的品味就靠帽子、圍(領)巾這些小巧思來呈現,歐洲的氣候很適合在穿著上作變化,台灣夏天這麼悶熱取而代之的是背心短褲。
以下介紹幾個威尼斯的特色景點:
(1)聖馬可教堂(Basilica di San Marco):主要是為供奉828年從埃及亞歷山卓(Alexandria)運回來的聖馬可遺體,於9世紀所建造的教堂,曾因祝融之災而於11世紀與17世紀改建過;入口上方的露台有4匹青銅馬像,是13世紀時威尼斯的十字軍從君士坦丁堡帶回來的物品。
(2)鐘樓(Campanile):聖馬可教堂入口前聳立著一座高96.8公尺的鐘樓,這座鐘樓建於888至1514年間,當時是作為崗哨塔之用;1902年7月4日早晨突然倒塌,1912年復原為現今所見到的鐘樓。
(3)威尼斯總督府(Palazzo Ducale):威尼斯共和國時代總督居住的宮殿,設有國會、行政、仲裁等政府機關,這座宮殿建造於9世紀,後因多次遭遇火災,目前看到的是15世紀重建的建築物。
(4)學院美術館(Gallerie dell’ Accademia):收藏14至18世紀的威尼斯畫派丁托列托、喬凡尼‧貝利尼(Giovanni Bellini)、托斯卡尼畫派等作品的美術館,前身是1750年創辦的美術學校。
(5)聖方濟會榮耀聖母教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Gloriosa dei Frari):威尼斯代表性的教堂之一,1340年由方濟會的修道士開始建造,花1個世紀的時間才完工;採用14至15世紀的哥德式建築,瀰漫著莊嚴的氛圍。鐘樓高70公尺,僅次於聖馬可教堂,內部正面後方有這座教堂的珍寶,即提香的代表作「聖母升天Assunta」。
(6)聖喬治‧馬喬雷教堂(San Giorgio Maggiore):位於聖馬可廣場對岸的聖喬治‧馬喬雷島,是17世紀完成的教堂,正門採用古羅馬建築風格,莊嚴地佇立在岸邊;內部有「最後的晚餐」、「天降聖食」、「耶穌下十字架」等作品。
總之,可以肯定的是威尼斯絕對稱得上是世界觀光重地,但在我個人的排行名單中無法擠進前5名,剛結束淡季的3月份此處就如此多觀光客,相信旺季6至8月份必定會擠到水洩不通。此刻晚上19時我坐在common room寫著旅誌,想著回到台灣後該如何重拾生活與工作,我想要過著簡單平凡的生活,不太想為很多人而忙碌,我真的好怕麻煩。
※住宿:18.2歐元(約新臺幣589元)
Ai Boteri (Calle dei Boteri San Polo 1699, San Polo, 30100 Venice, Italy)
米蘭(Milano, Milan)
我在威尼斯的聖馬可廣場巧遇一位台灣人(因為我的背包縫有台灣國旗),那位台灣人跟我說本質上義大利人是歧視華人與黑人的。猶記得那晚從波隆那與欲搭乘火車前往威尼斯,在車廂內就見證到這個事實,有個黑人將帽子放在座位上,然後離開去廁所,回來時發現帽子被放在斜對面的座位,坐在那個位子上的是一位年輕的義大利女子,雖然我無法理解他們的義大利文對話,但從他們互動的表情與手勢大概可以理解,最後那個年輕女子氣沖沖地站起來坐到別的位子。
昨日在車站查好下午13時20分前往米蘭的班次(20歐元),早上起床整理好後就一直待在旅館看書、聽音樂,結果等到快發車前竟顯示班次取消,害我改花45歐元搭乘別的班次,早知道就提早出發無須拖到這麼晚才前往米蘭;在抵達米蘭中央車站(Centrale F.S.)時,眼前出現的是一座富麗堂皇、藝術價值高的建築物,深深地被車站內部所吸引著,我坐在座位上觀賞並從背包拿出水喝,因沒有將背包整個拉上靠緊,導致在那0.01秒我的錢包就被偷走了!萬萬沒想到已經旅遊這麼多國家的我,竟然也會發生錢包被偷的意外,枉費我以前都還會教導別人如何作防範,這次真的尷尬了。
仔細檢查後發現只有錢包被偷(記得是250歐元=新台幣8,250元),護照、相機與手機都還在,便趕緊去找到住宿的旅館用網路向各銀行掛失止付,等於我身上已經沒有任何信用卡與金融卡,我必須用身上僅有的錢走完後面18天的行程,還好我有將多數的錢放在背包裡的暗袋,但發生這樣的事情當下的確有慌亂,甚至想放棄後面的旅程回台灣,但想想至少護照還在、人也沒有受到傷害,不要被這意外事件影響到旅遊情緒,只是接下來的行程是物價很貴的瑞士,該好好地運用每一筆支出,如果身上還有1張信用卡的話,至少住宿費用可以先刷卡支付,但就是沒有。網路攻略說南義比較危險,而我卻栽在北義,內心想著已經是義大利的最後一個城市,應該可以safe進入瑞士,只能怪自己粗心大意。
提振精神且告訴自己不能被這事件打敗,既然已經來到米蘭就應該要去看大教堂,便搭乘地鐵到Duomo站體驗夜晚的米蘭風情,當然還是要介紹一下米蘭的兩大藝術焦點,首先,就是經歷數百年歲月淬鍊而誕生的古蹟建築與藝術作品,最著名的是哥德式建築的米蘭大教堂,其次,擁有「時尚之都」而引領著全世界時尚潮流。米蘭大教堂不僅是米蘭的地標,亦是義大利最大的哥德式建築,於1386年由當時統治著米蘭的威斯康提(Gian Galeazzo Visconti)下令興建,直到500年後的1887年在拿破崙年代裝上尖塔後才大功告成;大教堂高108.5公尺、佔地面積達1700平方公尺,頂端豎立著稱為Madonnina的聖母黃金雕像,聳立直上天際的135個尖塔與2,245尊雕像。
歐洲國家許多的Hostel都有其特色,要稱讚米蘭這間New Generation貼心地幫旅客設置Locker在走道,如此在拿取物品時就不會去影響到其他人,給一個讚!
※住宿:14歐元(約新臺幣453元)
New Generation Hostel Urban Città Studi (Via Ponzio 75, Città Studi, 20133 Milano, Ita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