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消費行為的三個覺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消費真的是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行為。
雖然這幾年陸陸續續接受「極簡」跟「斷捨離」的生活模式,也努力但緩慢地執行中,把書清掉、淘汰不再穿的衣服等,但最近的幾次消費,讓我有不一樣的體會。覺得值得拿出來檢討一番。
第一個是不用錢的好物。
朋友在某個文創商品店上班,員工都有配給一些額度可以免費兌換公司商品,因為他三月底要離職了,金額用不完,就來問我是否有需要的東西。
一開始我並沒有接受,朋友店裡的東西的確都蠻可愛又實用的,有種讓人愛不釋手的觸感。我滿常到他的店裡閒晃,是真的沒有需要的東西。但他們的產品不便宜,能以不用付出代價的手段得到,的確讓我猶豫一番。
隔天我去金瓜石玩,在走了老半天後坐公車回到台北,距離他的店不遠。我那害怕錯過機會的衝動就突然湧上來,我足足猶豫了半個小時,來來回回在店面跟回家的公車站之間徘徊了好幾趟,明明腳已走得疲累但仍然勉強自己去朋友的店。
最後,我還是什麼都沒帶走,還多浪費了兩個小時去圓滿我的衝動。
這件事讓我滿驚訝的,我一直以為我成功克服了對無必要購物的執著,但看來我只是對價格比較敏感,如果是免費也就算了,但「免費又精緻」,真的有難以抵抗的魅力。
第二個,是即期品。
可能是做過淨灘後,對人類所造成的環境汙染非常有印象,也加深了我不能浪費的心態。再加上如剛才所提的,對價錢的在意,導致我現在滿喜歡買即期品的。比如全家五點過後的7折麵包(他們是真的會銷毀),或者家樂福的即期品區,我把貨架上沒吃過、好奇的貨品買回家。雖然真的會使用,但也因此多花了一筆預算(還很容易買到很雷的餅乾)。
這個消費行為真的是好的嗎?探索了未知的可能性,但也對我有點增加負擔了。目前還在觀察,解決辦法可能是少去家樂福,也要隨時衡量每日食物的消耗量。
第三個,是茶包。我發現我會囤積茶包。
我喜歡花茶,跟漢方茶,偶爾也會想換點經典的紅茶或綠茶。前陣子經過農會,也忍不住買了黑豆茶跟牛蒡茶。雖然我對咖啡的消耗量也很大,但對味道沒有執著。茶就不一樣了,以上這些茶飲的香氣都不同,偶爾口乾舌燥就會想喝牛蒡茶潤喉;生理期時就喝漢方茶養氣;興致來了想喝奶茶,就可以沖泡紅茶加牛奶即可;精神太亢奮了睡前就泡杯康福茶。
所以是我的心情太繽紛,導致我必須屯茶來應付各種情況嗎?XD
以上這些消費覺察,是為了方便我自己檢視自己的習慣跟心態。
雖然都只是一點小錢,但並不影響我們去了解自己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像我就明白我很容易貪小便宜,所以最近買東西就更加目標取向了,也能更精準判斷「想要」跟「需要」兩者的差別。
斷捨離的修練之路還很漫長呢。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這裡存放一些我對斷捨離的一些想法,包括生活的改變,跟一些比較私人的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60歲以後的人生整理學》裡頭有一篇「關於「孤獨」:永井荷風真的是孤獨而死嗎?」,裡頭提到的這位日本老作家,人生經歷過第一及第二次世界大戰,受人景仰,死時獨自一人在家中,衣著完好,存款有兩千多萬日圓。 那時候就有人惋惜說這麼偉大的人,到最後卻是孤獨死的。 作者轡田隆史懷疑這個說法。
新北住家附近有個檳榔攤。 我越常路過這個檳榔攤,就越對僅存在在這個空間的氛圍感到詫異。
最近跟個剛買房子的好友聊天,她很喜歡小動物,周末會去當動物志工,手機打開不是新婚老公的照片,而是狗狗照片。 我就好奇問她,會想要領養動物嗎?
今年開始嘗試住青年旅館。 改變的契機,是什麼呢?
根據讀冊的紀錄,我去年上架了266本書。2022年新的開始,想來整理總心得。 附上我這幾年為了清書而突飛猛進的閱讀量 如果從2017年開始算,含漫畫跟書籍,我應該丟了有1000本書,花了將近5年的時間。
昨天下午四點,去公園散步。 我很喜歡大安森林公園,因為我很喜歡樹。
《60歲以後的人生整理學》裡頭有一篇「關於「孤獨」:永井荷風真的是孤獨而死嗎?」,裡頭提到的這位日本老作家,人生經歷過第一及第二次世界大戰,受人景仰,死時獨自一人在家中,衣著完好,存款有兩千多萬日圓。 那時候就有人惋惜說這麼偉大的人,到最後卻是孤獨死的。 作者轡田隆史懷疑這個說法。
新北住家附近有個檳榔攤。 我越常路過這個檳榔攤,就越對僅存在在這個空間的氛圍感到詫異。
最近跟個剛買房子的好友聊天,她很喜歡小動物,周末會去當動物志工,手機打開不是新婚老公的照片,而是狗狗照片。 我就好奇問她,會想要領養動物嗎?
今年開始嘗試住青年旅館。 改變的契機,是什麼呢?
根據讀冊的紀錄,我去年上架了266本書。2022年新的開始,想來整理總心得。 附上我這幾年為了清書而突飛猛進的閱讀量 如果從2017年開始算,含漫畫跟書籍,我應該丟了有1000本書,花了將近5年的時間。
昨天下午四點,去公園散步。 我很喜歡大安森林公園,因為我很喜歡樹。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從買買買到斷捨離,改變你對生活的想像:兩本書帶來的啟發。 眾所周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消費已成為一種不假思索的習慣。每到週末商場打折,我們總忍不住「剁手」,累積了一堆用不上的東西。而當快遞送到手,快樂也隨之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對金錢流失的焦慮和空虛感。 或許你也開始好奇,這樣的生活是否真的能讓我們
有人請我喝一泡茶,我一定會找個機會,回送對方一斤茶。這並非有必然的對價關係,只是我個人的一個習慣而已! 偶爾聽到人說,對方還算給面子,心裡都會想,你又給了對方什麼呢?有時人家只是有禮貌而已,別高估了自己的存在。 在某個職場工作時,採購的位置常換來換去的。當我換部門,我會請新採購和廠商吃飯。除了交
Thumbnail
相信大家都有感覺,在這物質豐富的現代,人們不必煩惱下一餐在哪時,心理開始追求更深層次的面向。而身為2024的創業者,一昧追求低價的結果是可能撐不過今年…
Thumbnail
物品是有形的,體驗和記憶是無形的。因此體驗類的消費不僅能帶來身心的快樂和滿足,也能減少日後維護物品的心力成本。“少一個物品就少一個掛礙、就多一份輕鬆和自由”是我身為斷捨離實踐者多年之後的心得和信念。
Thumbnail
通常我每個月都會在蝦皮買東西,為什麼呢?因為他會給我蝦幣回饋的優惠券!因為我是貪小便宜得女人!反正就是這樣呢!
Thumbnail
壓力大時,心裡充滿買東買西的念頭。然而,紀錄片《極簡主義:簡單就是潮》和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動人生整理法》啟發我,學會斷捨離,享受心靈解脫。這篇文章分享我首次進行斷捨離的感受,體會到擁有的少才是真正的幸福。
Thumbnail
斷捨離:人生中的「想要」與「需要」 斷捨離、斷捨離,這是這幾年經常被提及的字眼。 有捨才有得。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你們都是怎麼決定是否要購買某樣東西的呢?
我一直不諱言自己是個很愛消費很愛買衣服的人,能隨意使用小錢是我對幸福的其中一種定義,所以常常不知不覺就過度消費,2023年開始我突然意識到自己不能再這樣用錢了!當然也是因為全家一起出國了一趟留下許多卡債而開始醒悟...
以前我是個超愛買衣服的人,真的是衝動購物,直到去年突然醒過來覺得不能再這樣亂花錢,於是開始檢視自己的消費習慣,也開始整理自己的衣櫃進行斷捨離,也發現有幾類的衣服對我而言真的不適合,整理起來也很浪費時間,決定要記綠起來,以後不買了!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從買買買到斷捨離,改變你對生活的想像:兩本書帶來的啟發。 眾所周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消費已成為一種不假思索的習慣。每到週末商場打折,我們總忍不住「剁手」,累積了一堆用不上的東西。而當快遞送到手,快樂也隨之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對金錢流失的焦慮和空虛感。 或許你也開始好奇,這樣的生活是否真的能讓我們
有人請我喝一泡茶,我一定會找個機會,回送對方一斤茶。這並非有必然的對價關係,只是我個人的一個習慣而已! 偶爾聽到人說,對方還算給面子,心裡都會想,你又給了對方什麼呢?有時人家只是有禮貌而已,別高估了自己的存在。 在某個職場工作時,採購的位置常換來換去的。當我換部門,我會請新採購和廠商吃飯。除了交
Thumbnail
相信大家都有感覺,在這物質豐富的現代,人們不必煩惱下一餐在哪時,心理開始追求更深層次的面向。而身為2024的創業者,一昧追求低價的結果是可能撐不過今年…
Thumbnail
物品是有形的,體驗和記憶是無形的。因此體驗類的消費不僅能帶來身心的快樂和滿足,也能減少日後維護物品的心力成本。“少一個物品就少一個掛礙、就多一份輕鬆和自由”是我身為斷捨離實踐者多年之後的心得和信念。
Thumbnail
通常我每個月都會在蝦皮買東西,為什麼呢?因為他會給我蝦幣回饋的優惠券!因為我是貪小便宜得女人!反正就是這樣呢!
Thumbnail
壓力大時,心裡充滿買東買西的念頭。然而,紀錄片《極簡主義:簡單就是潮》和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動人生整理法》啟發我,學會斷捨離,享受心靈解脫。這篇文章分享我首次進行斷捨離的感受,體會到擁有的少才是真正的幸福。
Thumbnail
斷捨離:人生中的「想要」與「需要」 斷捨離、斷捨離,這是這幾年經常被提及的字眼。 有捨才有得。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你們都是怎麼決定是否要購買某樣東西的呢?
我一直不諱言自己是個很愛消費很愛買衣服的人,能隨意使用小錢是我對幸福的其中一種定義,所以常常不知不覺就過度消費,2023年開始我突然意識到自己不能再這樣用錢了!當然也是因為全家一起出國了一趟留下許多卡債而開始醒悟...
以前我是個超愛買衣服的人,真的是衝動購物,直到去年突然醒過來覺得不能再這樣亂花錢,於是開始檢視自己的消費習慣,也開始整理自己的衣櫃進行斷捨離,也發現有幾類的衣服對我而言真的不適合,整理起來也很浪費時間,決定要記綠起來,以後不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