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憚服》:戰蹟堪比凱薩大帝的「南朝第一帝」劉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5 分鐘

公元四一○年,舊曆二月五日。慕容鮮卑建立的南燕王朝都城——青州廣固城 ,終於被晉軍攻占。

屠城命令已經下達。成群結隊的晉軍士兵在街巷間搜索,尋找還有一口氣的敵人。鮮卑人大多皮膚白皙,鬚髮偏棕黃色,被稱為「白虜」,很容易辨認。經過八個月的圍城、血戰、饑荒和瘟疫,他們大多已經喪失了戰鬥力,甚至癱軟到無法行走。

二月的天空,南風開始送來春天的暖意。乾涸的護城河床上,嫩綠的狗尾草已經舒展開了葉子。戰俘們成排跪在河沿,身旁站著行刑的晉軍士兵。隨著軍官的口令,鋼刀揮動,頭顱一齊在空中翻滾、落下岸坡。鮮血噴濺的屍體隨之被踢下,橫七豎八堆積在河底。

亂屍叢中,還有肢體在痙攣、踢踏,然後又被新的屍體壓住、覆蓋。

屠殺之後,全城都將被焚燬。夯土城牆也要被剷平,填入護城河。青草將從亂屍中吸收養分,生長得格外茂盛。

西南的沂山無語綿延,見證了廣固城建成以來的八十多年,漢人流民、羯人、氐人、鮮卑人相繼成為它的統治者,它經歷了三次圍城、血戰和屠殺。這個因分裂和割據而生的城市,終於要消失了。

不久,燕子會從南方飛來,它們將再也找不到舊巢所在的屋椽,和在屋椽下曾經熟悉的人們。晉軍士兵們還在城內搜索,在城外砍殺。和燕子一樣,他們現在也終於回到了自己的北方故鄉。

這個輪迴,用去了整整一百年。

一百年前,西晉王朝諸王爭權,陷入內亂。匈奴人、羯人趁機起兵,攻克都城洛陽。中原大地胡馬縱橫,生靈塗炭。華北漢人為躲避戰亂紛紛南遷,他們和宗族、同鄉結成流民群落,在戰亂中且戰且行,向南渡過黃河、淮河,甚至渡過長江定居下來。曾經短暫統一的西晉王朝,由此變成了偏安東南一隅的東晉王朝。

這些輾轉南遷的漢人,還頑固地保留著北方人的習慣。他們在南國土地上集群而居。除了難改的鄉音,他們還把家鄉的地名帶到了南方。一百年來,他們自報家門,填寫籍貫,總是北方故鄉的郡縣。對他們來說,南方只是暫住之地,他們終究要回到鄉國。

所以,這些正在屠城的晉軍士兵對鮮卑人毫無憐憫。他們砍殺俘虜,如同祖先在秋後的農田裡收穫莊稼。

黃河北岸,生活在北魏拓跋人統治下的漢人,正扶老攜幼、成群結隊向廣固行來。多數人死在了拓跋騎兵的追殺中,少數南渡黃河的百姓,為晉軍帶來了寶貴的糧食,也帶來了北進西征、驅逐拓跋人和羌人、光復中原全境的希望。

廣固城下,北望西顧。幽州,冀州,并州,雍州;中山,鄴城,長安,洛陽。這些淪陷中的故園,裹挾著多少人的血淚回憶。當年,鐵甲戰馬把他們驅趕到了異鄉,並一次次洗劫他們的新家園。但現在,他們不再害怕了。投降的鮮卑騎兵、步兵,已被晉軍整編,和傷兵一起駐紮在城外不遠處,對這邊的屠殺,降兵們報以麻木與漠然。

棄城逃命的南燕皇帝慕容超,已經被晉軍騎兵俘獲,他將被送回江南,在都城建康街市上處斬。那裡是處決人犯的場所,和他一起處斬的,也許有竊賊、殺人犯。這個曾經的鮮卑皇帝,現在只是晉王朝的一名普通人犯。

士兵中悄悄流傳著軍官會議的決定:平定南燕後,主力將班師回彭城休整,準備下半年的西征,目標將是羌人姚氏建立的、定都長安的後秦王朝。

衝動和興奮的情緒在士兵中悄悄瀰漫。經過近一年的戰鬥,他們已經黑瘦疲憊,蓬頭垢面。他們知道,平定中原的日子不遠了。對他們來說,這不僅意味著回到故里,更有勝利的封賞、出人頭地的前程。以前,只有出身高貴的士族才有資格做官,但如今,只要戰場立功,就不愁富貴顯達、光宗耀祖。那些指揮他們的軍官就是最好的例證。

這一切的希望,都集中在城頭的一個人身上。這個人就是遠征軍的統帥,身材瘦高的中年將領劉裕。老兵中流傳著關於他在戰場上的種種神奇傳說,他是官兵心中的戰神。他現在的官職只是三品中軍將軍、揚州刺史,爵豫章郡公。但士兵私下都稱他「劉王」,甚至叫「劉武王」。這些文化不高的士兵們不知道,「武」是諡號,死後才能有。

短短六年間,劉裕和他的老兵們,不僅從篡位者手中再造了晉朝,還向北方異族亮出了流亡者們的反攻之劍。如今,關河澄清已指日可待。

-------------------------------

此刻的劉裕,看著城下已進入尾聲的屠殺,心卻在南方千里之外的建康城。

現在的遠征軍中,只有他和一位年輕的將軍知道,一場驚天大亂即將(也許已經)在後方爆發:盤踞廣州的天師道教主盧循,要趁劉裕遠征之機悄然起兵,從海道北上占領建康。

天師道是劉裕的老對手。十一年前,他們在長江下游發起暴動,席捲江浙。劉裕的戎馬生涯,就是從和天師道軍作戰開始的,那時他還是一名最低階軍官。和天師道交手數載,劉裕深知這些人的優勢:慣打海上游擊戰,造船和水戰正是他們所長。

如今晉軍主力在外,建康守備空虛,晉安帝司馬德宗是個白痴,鎮守後方的重將劉毅又患病不起。如果天師道軍揚帆北上,建康無異於囊中之物;而在北方前線,虎視眈眈的拓跋人和羌人隨時會把這支師老兵疲的遠征軍踩成齏粉。

而且,現在遠征軍中已經混入了天師道奸細,正在祕密爭取倒戈者,準備裡應外合、南北齊舉。年輕的將軍沈林子就是這樣獲悉此事的,但他祕密報告了劉裕。劉裕不敢打草驚蛇,他要等克定廣固,才能回頭處置盧循。

而今,廣固終於攻下。安排好占領區的善後事務,劉裕火速班師南歸。軍隊裡一部分是傷殘士兵,一部分是收編的燕軍俘虜,能作戰的晉軍只占一小部分。他們開進到下邳城,這裡是北伐的後勤基地,有泗水南通淮水,循運河可抵長江。劉裕此時才敢逮捕、處死軍中的天師道奸細。他在這裡留下了傷兵,帶著有戰鬥力的部隊從陸路加急南行。

出下邳不遠,迎面又遇到建康派來的加急信使。原來天師道已經起兵,但不是走海路,而是翻越南嶺,順贛江、湘江而下。劉裕的老戰友、江州刺史何無忌帶兵迎戰,大敗身死。敵軍已經進入長江,隨時可能順江而下,建康城陷入驚恐。密信還告知劉裕,朝廷正準備放棄建康,北上投奔劉裕軍。

軍情火急,劉裕讓部隊繼續趕路,自己帶幾十名衛士和軍官兼程換馬向南狂奔,到達長江北岸。他登上江邊一條渡船,駛向南岸的京口城(今江蘇鎮江市)。

當年的長江就在京口一帶入海。這段江面寬數十里,波濤洶湧與大海無異。搖搖晃晃的船頭上,遙望南岸的一線陸地和煙樹遮掩下的京口城垣,劉裕陷入了江水一樣的茫茫思緒。

四十八年前,他出生在這座京口小城裡的一個貧寒家庭。出生喪母,少年喪父,他跟著後娘和兩個同父異母的弟弟長大。少年時,他在江中洲島的泥灘上砍伐蘆荻賣給人做燒柴,深秋的江水寒冷刺骨。六年前,他又是在這座小城裡聚眾起兵,向廢晉建楚的皇帝桓玄宣戰,以志願投奔的區區一千名兵民,挑戰一個龐大的王朝。

他似乎是幸運的。一次次實力懸殊,甚至螞蟻對抗大象一樣的戰鬥,他居然都是最終勝利者。血戰中他一次次身受重傷,但都奇蹟般活了下來,留下滿身可怕的傷疤。很多人無法置信,只能歸因於鍾山的山神——蔣神 與他同命相憐,垂青他這個出身低微的軍官。

但這一次,鍾山上的命運之神,還會再次眷顧他嗎?

-------------------------------

本書是一部涵蓋了劉裕一生的戰記,前面有些戰爭他沒有親身參與,但他當時也在關注這些戰事,並受到這些戰事的影響;劉裕親歷的戰爭也是前面這些戰事的繼續。不過,這裡暫時放下戰爭,僅從東晉—南朝乃至整個魏晉南北朝的宏觀背景下談談劉裕的歷史意義,以及歷史侷限。

劉裕生於士族門閥專權的東晉晚期,從一名出身寒微的中下級軍官起步,終結了百年門閥專權史,開啟了南朝(宋齊梁陳)歷史。田餘慶的史學代表作《東晉門閥政治》重點描繪了士族高門在近百年裡如何壟斷朝政,同時高門權臣之間又如何互相傾軋、爭鬥。與之不同的是,本書的關注點則在於該時期士族門閥政治是如何終結、如何被軍人集團取代。

本書並非政治史,而是戰記、戰爭史,但從開端部分桓溫的北伐,以及稍後東晉門閥權臣之間的荊、揚內戰,都可以看到當時士族高門的無能腐朽。從文化上說,這個階層恰是「魏晉風流」的主人公,但在政治上、軍事上他們都毫無建樹。

劉裕給南朝奠定的政治基礎,就是使士族門閥退居邊緣,讓軍人將領成為政壇主導。但這沒能構建一套穩定、良性的政治秩序。軍人的職業習慣是服從有能力的領導,如果在位的皇帝是幼兒或者低能者,南朝軍事將領們就會試圖推舉更有能力掌控局面的人做皇帝。所以南朝皇帝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經常對軍事將領階層進行屠殺清洗,這又會激起新一輪的叛亂和朝代更迭。

南朝一百七十年時間,只有梁武帝統治的近半個世紀裡,皇帝能夠籠絡住武將,削弱他們的權力,實現長久和平,但這也造成了梁朝軍隊戰鬥力低下,最後被一支來自北方的小規模叛軍(侯景)瓦解。隨後的陳朝又回歸了軍人集團的統治,當第一代將領逐漸離世之後,陳朝喪失了抗衡北方的能力。

南朝的士族雖然退到了次要位置,不能掌控政權,但在文化上仍然處於壟斷地位,他們很重視強調自己的門第優勢,還完善了琴棋書畫、駢體詩文等雅緻文化。那些靠打仗立功出人頭地的軍事將領們,也很羨慕士族的這種高貴身分,他們的第二代、第三代子孫會以軍人身分為恥,努力學習文化,想鑽營到士族階層裡去。

南朝士族還繼承了魏晉士族的舊病,鄙視一切實用的軍事、民政管理工作,他們覺得這是下等人幹的「俗務」。軍事將領們的後代也受其感染,所以南朝一直沒能出現一個穩定的、有管理能力的統治階層,最常見的循環就是軍事將領集團興起、腐化,再被新興的軍事將領集團取代掉。

在同期的北中國,先是北魏統一北方,近百年後是魏孝文帝的全面漢化改革,然後是北魏瓦解,軍人勢力形成了東西兩個割據政權,地處西部的西魏—北周政權裡,形成了新的「關隴貴族集團」,十幾個家族占據核心地位。這個集團的特徵,一是鮮卑和漢人的血統、文化交融,二是具有軍人身分。和東方的東魏—北齊、南方的南朝不同,關隴集團不承認漢人士族的文化優勢,所以沒有受到士族們鄙視軍政「俗務」的影響,關隴人物管理軍事和民政的能力都很出色。另外,和魏晉那些壟斷政權的漢人士族門閥不同,關隴集團有軍人的秩序,他們可以接受改朝換代,但不接受架空皇權、貴族共和的遊戲規則。建立北周的宇文家族、建隋的楊堅家族、建唐的李淵家族,都屬於關隴貴族集團,所以先是周滅齊統一北方,楊氏通過宮廷政變代替周朝,然後滅陳統一中國。建隋的文帝楊堅是關隴集團第二代,隋煬帝楊廣和唐高祖李淵是第三代,唐太宗李世民則是第四代。可以說,是關隴集團重塑了中古中國。

進入唐代以後,關隴集團逐漸後繼無人,通過科舉制出身的文臣開始成為政壇主流,他們雖不像魏晉士族的門第世襲子弟,但科舉考試側重的文學內容還是具有南朝士族開創的文化形態,所以科舉考試出身的士大夫官員,軍事、民政能力都比較低,中國的官僚機器伴隨著科舉制進入了長期的封閉、停滯狀態;民間社會的商業化程度則繼續發展,和官僚機器、士大夫文化逐漸脫節,這個過程中,又有北方民族——契丹、金、蒙古、滿人等相繼興起,帶來一些週期性的改變。

在這個大背景下觀察劉裕,就能看到他的創舉和局限。他能鍛造出一支有戰鬥力的、令行禁止的軍隊,終結士族門閥的共和政治,但他沒能建立起一個像關隴集團那樣更全能、更自信的統治集團,所以他開創的南朝沒能成為五、六世紀的中國歷史主流,最終被匯入了關隴集團開啟的歷史大潮之中。

中國史上開創王朝的草莽英雄很多,他們乘天下大亂揭竿而起,靠武力征伐統一天下,如劉邦、劉秀、石勒、李世民、朱元璋等,但他們面對的局面都要比劉裕輕鬆,因為各地軍閥混戰,沒有統一的壓制力量,即使一兩次戰敗、血本無歸,他們也有機會召集舊部、捲土重來,劉、石、朱等人都遇到過這種情況。只有劉裕不一樣,他沒有生逢亂世渾水摸魚的機遇,身處王朝權臣和士族階級的夾縫之間,他只要一次戰敗,就意味著徹底毀滅,不會有重整旗鼓的機會。他的對手有宗教叛亂者、士族篡位者、北方民族政權、昔日盟友,每一次戰爭都是大膽弄險,但每一次都最後獲得勝利。也許天分與機遇二者對他缺一不可。

劉裕的個性、經歷和時代背景,和比他早四百餘年的古羅馬統帥尤利烏斯.凱撒有諸多相似之處。劉裕和凱撒都身處貴族社會末期,對立面分別是東晉門閥士族和羅馬共和國元老院貴族。兩人都試圖以軍事統帥的身分結束已經萎靡、腐朽的貴族共和政治,而且劉裕比凱撒更成功。

兩人都不是這一趨勢的肇端者。羅馬共和國時期,軍事統帥干預政治開始於蘇拉獨裁;在平定斯巴達克斯起義後,成為「三頭」掌控羅馬的克拉蘇、龐培和凱撒組合,也有點像北府舊將劉牢之與其舊部劉裕、劉毅、何無忌等人的關係,在劉牢之身後,這三人也成了控制東晉的「三頭」。

劉裕和凱撒都是靠對北方「蠻族」的戰爭獲取政治資本,然後在「三頭」內部的火併中到達權力巔峰。凱撒的「蠻族」對手主要是高盧人和日耳曼人,劉裕北伐的敵人則是在中原建立了王朝的鮮卑人和羌人。凱撒「三頭」中,克拉蘇先兵敗身死,留下龐培與凱撒反目決裂;劉裕「三頭」中,何無忌與天師道作戰身死,只剩劉裕和劉毅爭奪最高權力。

作為天才的軍事統帥,劉裕與凱撒都擁有先發制人、搶占先機的特殊感覺。他們樹敵太多,永遠有各種形形色色的對手,經常陷入對不同敵人的兩線作戰。敵人也了解他們這種先發制人的習慣,都努力搶在他們之前下手——但最終還是在這方面略遜一籌。長期戰爭中,他們都造就了一支忠於自己的老兵班底。這些老兵(文武將官)用生命擁護他們,也繼承了他們果敢勇猛、不計生死的風格,在他們身後仍然決定著政局。凱撒死後,他的老兵們圍繞在屋大維、安東尼周圍,形成了控制羅馬的「後三頭」政治,並最終推動羅馬走向帝國,羅馬帝國裡,軍人勢力一直是政壇主導,這和南朝也頗為相似。只有在羅馬帝國全面皈依基督教之後,軍人勢力才有了制衡因素——但帝國的擴張性也降低了。從社會作用上看,這和中國的科舉文官在政治上得勢也有可類比之處。

凱撒本人不僅戎馬倥傯,也勤於著述,有《高盧戰記》、《內戰記》自述其戰史。如果劉裕有此能力與興致,也能寫出天師道戰記、慕容燕戰記、羌秦戰記、長江內戰記等一系列精采自傳。可惜歷史不能假設,本書就試圖對劉裕平生戰事做一番分析與再現,兼及當時的歷史背景、南北局勢。千載後人依託正史寫作,自然少了很多歷史細節與戰役過程,這是史料缺乏所致,筆者亦不敢憑空杜撰,只能自嘲:僥倖承乏,庶竭駑鈍矣。

raw-image

書名:天下憚服:從布衣寄奴到南朝第一帝,劉裕鐵血征伐、啟幕南北朝

出版社:麥田出版/城邦文化

出版時間:2022年03月31日

作者簡介:李碩

清華大學歷史系碩士、博士,曾供職於新疆大學,現為自由學者,從事中國古代歷史、邊疆民族問題研究。著有《南北戰爭三百年》、《從大漠綠洲到玉石山谷》、《孔子大歷史》(繁體版麥田出版)、《俄國征服中亞戰記》、《樓船鐵馬劉寄奴》(即本書簡中版書名)等,在《中華文史論叢》、《學術月刊》等發表學術論文多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麥田出版的沙龍
42會員
67內容數
麥田出版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0/19
文 / 張金堅 本人行醫近半個世紀,診治超過萬名乳癌病友,在這漫長歲月,見證許多癌友的重生或不幸往生。對外科醫師的我而言,面對癌友是生命的交託,常要在「穩定」與「挑戰」間取捨,有時充滿專業與自信,但也有挫敗的時候。有幸拜讀本書作者陳女士的新作,最深刻的印象是,她非常另類,兼具理性、感性與知性。流露特
Thumbnail
2022/10/19
文 / 張金堅 本人行醫近半個世紀,診治超過萬名乳癌病友,在這漫長歲月,見證許多癌友的重生或不幸往生。對外科醫師的我而言,面對癌友是生命的交託,常要在「穩定」與「挑戰」間取捨,有時充滿專業與自信,但也有挫敗的時候。有幸拜讀本書作者陳女士的新作,最深刻的印象是,她非常另類,兼具理性、感性與知性。流露特
Thumbnail
2022/09/05
美國CIA中國專家白邦瑞,揭露美國過去從政府高官至一般民眾如何被中共欺騙的過程,並逐步分析中共對美國「霸權」不懷好意;如何無中生有「顛覆政權的境外勢力」箭靶,對外國仇恨的政治工程是怎麼煉成的;以及中共在過去四十年間的外交戰略中,針對不同時機的「勢」而發展出韜光養晦、無為借力等策略,並強調「儒家文明圈
Thumbnail
2022/09/05
美國CIA中國專家白邦瑞,揭露美國過去從政府高官至一般民眾如何被中共欺騙的過程,並逐步分析中共對美國「霸權」不懷好意;如何無中生有「顛覆政權的境外勢力」箭靶,對外國仇恨的政治工程是怎麼煉成的;以及中共在過去四十年間的外交戰略中,針對不同時機的「勢」而發展出韜光養晦、無為借力等策略,並強調「儒家文明圈
Thumbnail
2022/09/05
美國CIA中國專家親身懺悔美國過去對於中國的「五大誤判」:美中交往能帶來完全的合作、中國會走向民主之路、中國是脆弱的小花、中國希望和美國一樣、中國的鷹派力量薄弱。
Thumbnail
2022/09/05
美國CIA中國專家親身懺悔美國過去對於中國的「五大誤判」:美中交往能帶來完全的合作、中國會走向民主之路、中國是脆弱的小花、中國希望和美國一樣、中國的鷹派力量薄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又是五十萬的大手筆,又是三年修渠的猛工程,但最終四年的持久戰才徹底解決了嶺南的產權問題並非說明秦軍不行了,軍國主義大秦可不是鬧著玩的。 只能說明此時征伐未開化的嶺南,也算是大炮打蚊子,當時的醫療,軍需,糧餉等等方面均不成熟,始皇帝完全就是粗暴的強上。 小勢力在面對不計成本的大流氓時,只能默默的流下無
Thumbnail
又是五十萬的大手筆,又是三年修渠的猛工程,但最終四年的持久戰才徹底解決了嶺南的產權問題並非說明秦軍不行了,軍國主義大秦可不是鬧著玩的。 只能說明此時征伐未開化的嶺南,也算是大炮打蚊子,當時的醫療,軍需,糧餉等等方面均不成熟,始皇帝完全就是粗暴的強上。 小勢力在面對不計成本的大流氓時,只能默默的流下無
Thumbnail
「這次,又是誰的使者?」 幽州總管羅藝頭也不回的問道。 這裡,是涿郡臨朔宮。 自隋氏三征遼東以來,楊廣最長落腳的的離宮。 在各地離宮之中,臨朔宮也是糧食最多,奇珍異寶最多的一個。 但隨著楊廣決定南下江都,各地叛賊軍閥紛紛以佔據糧倉離宮為目標自立,臨朔宮也成了眾矢之的。
Thumbnail
「這次,又是誰的使者?」 幽州總管羅藝頭也不回的問道。 這裡,是涿郡臨朔宮。 自隋氏三征遼東以來,楊廣最長落腳的的離宮。 在各地離宮之中,臨朔宮也是糧食最多,奇珍異寶最多的一個。 但隨著楊廣決定南下江都,各地叛賊軍閥紛紛以佔據糧倉離宮為目標自立,臨朔宮也成了眾矢之的。
Thumbnail
楊玄感的行動,讓隋朝原本的小股叛亂,各自凝聚成巨大的力量。 沉寂已久,被隋室打壓的南朝世家故皇族,也開始動了起來。 然而,各地的賊兵,為什麼不謀而合,偏偏在這時候展開動作? 誰是威脅隋朝大業的幕後黑手? 也許,不只一人……
Thumbnail
楊玄感的行動,讓隋朝原本的小股叛亂,各自凝聚成巨大的力量。 沉寂已久,被隋室打壓的南朝世家故皇族,也開始動了起來。 然而,各地的賊兵,為什麼不謀而合,偏偏在這時候展開動作? 誰是威脅隋朝大業的幕後黑手? 也許,不只一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