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思念能讓我走出月影——電影《月影》
方格精選

如果思念能讓我走出月影——電影《月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月影》(moonlight)改編自日本作家吉本芭娜娜1988年的同名小說,由小松菜奈主演。該篇小說收錄於《廚房》一書,可視為吉本芭娜娜的代表作。

raw-image

電影版的《月影》,由馬來西亞籍導演楊毅恆執導,改編原著的同時,導演同時融入外國人觀點,更加入泰國攝影指導、法籍越裔音樂家,為作品增添不少異國風情。


raw-image


電影版《月影》描繪五月(小松菜奈飾)與阿等(宮澤冰魚飾)交往後,和他的弟弟阿柊、女友弓子也變得親近。沒想到阿等與弓子意外死亡,五月陷入哀傷深淵,只能藉由不斷慢跑,遺忘傷痛。然而,對阿等的思念卻越來越清晰,直到遇見陌生女子有麗,她與阿柊透過「月影現象」,希望能再次見到亡者,然而哀傷卻未曾止步......

raw-image

電影營造的氛圍,相當吉本芭娜娜。即使文本為了配合影視需要,而多有改編,但片頭的鈴鐺不時在片中迴盪,不僅勾勒出回憶的彩度,也加深文學的氛圍,與內心叩問的深度。當他們倆在河岸夜色中,漫步追索伊人的同時,生命的河流潺潺而過,像一道清涼,或是共時的回憶,敷上失落的撕裂傷口。

raw-image

影片裡的色彩十分講究,導演在設計五月的房間時,亦從阿莫多瓦的影像美學擷取靈感,用明亮繽紛的色彩和花紋裝飾,襯托角色性格。如此強韌而敢愛的五月,終究走出月影,繼續走完兩個人的故事。

avatar-img
蔡牧希的沙龍
70會員
531內容數
將日子寫成詩,感慨寫成故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蔡牧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多和田葉子的《雪的練習生》以第一人稱的動物敘事,在北極熊的視角裡編年冷戰時期的家族史。 雖名為北極熊的生命軌跡,但祖母熊、托斯卡與努特分別扮演不同的世代/時代角色,橫跨冷戰到後冷戰時代,成為世界各角落的生命縮影。 多和田葉子以熊冷眼旁觀,避開身而為「人」的爭議,更深刻探索身份、政
「謹記我的話 有一天我忘了他們 我將虛心向你探問」 ─《畫冊》一九七五 羅智成自言《詩緒》是遲來的詩學筆記,更像是給這個世代的文學備忘錄。全書以筆記形式註記創作的靈光與辯證,讓人想起孔門弟子撰寫《禮記》的孤詣之心。 然而何謂詩呢? 「詩是一種極為害羞的文學形式,如果遇不到對
平野啓一郎的《日蝕》寫於一九九0初期,彼時社會處於戰後的虛無主義,而加上阪神淡路大地震,百廢待舉,萬事無望。對一個大學畢業的新鮮人如平野啟一郎而言,正是大展身手的時刻,卻看不見未來的光,存在主義的叩問於是不絕於耳。 小說中的「太陽」的意象被賦予新的詮釋,超越物象的理解,成為生命燃燒的本質存
多和田葉子的《雪的練習生》以第一人稱的動物敘事,在北極熊的視角裡編年冷戰時期的家族史。 雖名為北極熊的生命軌跡,但祖母熊、托斯卡與努特分別扮演不同的世代/時代角色,橫跨冷戰到後冷戰時代,成為世界各角落的生命縮影。 多和田葉子以熊冷眼旁觀,避開身而為「人」的爭議,更深刻探索身份、政
「謹記我的話 有一天我忘了他們 我將虛心向你探問」 ─《畫冊》一九七五 羅智成自言《詩緒》是遲來的詩學筆記,更像是給這個世代的文學備忘錄。全書以筆記形式註記創作的靈光與辯證,讓人想起孔門弟子撰寫《禮記》的孤詣之心。 然而何謂詩呢? 「詩是一種極為害羞的文學形式,如果遇不到對
平野啓一郎的《日蝕》寫於一九九0初期,彼時社會處於戰後的虛無主義,而加上阪神淡路大地震,百廢待舉,萬事無望。對一個大學畢業的新鮮人如平野啟一郎而言,正是大展身手的時刻,卻看不見未來的光,存在主義的叩問於是不絕於耳。 小說中的「太陽」的意象被賦予新的詮釋,超越物象的理解,成為生命燃燒的本質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