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回」到了父母的故鄉,這是我第一次站上這片土地,所以應該用「來」到更合適。
父母兩人年紀輕輕就離開了故鄉,在外地定居後生下我。雖有一段如同私奔的過往,兩人卻都不是情感豐富的人。在那個我應稱之為故鄉的地方,不論是在街道上還是在客廳裡我都感覺自己像個外人。
成年後我與父母的交情已經連點頭之交都稱不上,我內心的孤獨催生出一股強烈的渴望,想在這世上找到一個可以稱之為「家」的地方。
我沒有告知任何人,就這麼踏上了這片土地,我從未想過這裡會這麼的完美、這麼的符合我的期望。我自然的挺起胸膛、朝向天空,清新的空氣迎面湧來、充滿肺部,過往的委屈被洗淨、消除,宛若凌晨的一場淺夢。
走在路上,沒有任何警戒注意的眼神,沒有刻意以友善掩藏的好奇目光,目之所及都是相似的熟悉身影、令人親近的色彩與口音。我感到自己並不是生於父母的血肉,而是生於這地磚、灰泥與切割過的石柱,彷彿我昨天才第一次呼吸、第一次脫離堅硬的石塊、成為了柔軟溫熱的生物。
走著眼前出現一棟棕紅色的獨立樓房,一見如故便是指此刻吧,我就像是一直在尋找它一般,迫不及待地敲響了棕色的木門。我與應門的女士聊了幾分鐘便驗證了我的預感,我們倆的祖父是親兄弟,我們的父母也都是表親。
我親愛的表姊洋溢著喜悅拉著我的手,她介紹了我們所有的家人,他們的名字一個連一個像一首愉悅的歌曲,他們打開一間房,表現得像那本來就是為我準備的,餐廳中的椅子每個人都有一模一樣的一張,也包括我。
異樣的喜悅與滿足感沖得我快喘不過氣,為了忍住淚水,我不得不獨自到庭院中歇息一會。我的家人們正在家中熱鬧的籌備我的歡迎會,我想起父母冷漠的面容,此刻我前所未有的感到他們的淡漠是如此殘酷,為何不讓我回到這裡,既然對我的事情如此不在乎,為何不乾脆讓我在這個家成長便好?為何要我在他們身邊體會孤獨難忍的童年?
我抬頭望向這棟美好的樓房,出現了一個幻象,是皮膚斑駁、白髮稀疏的我,虛弱的用手杖支持自己彎曲的脊椎,但那個我仍在這個庭院裡,抬頭望向這棟房子,露出滿足安穩的笑容,像我此刻一樣。
庭院一角出現一頭熟悉的捲髮,一個相貌令人懷念親近的小女孩在草地上快樂的又滾又爬。她注意到了我,向我衝來,兩隻小手往我膝上拍了一下然後又笑著跑開。
我追著她跑,從身後抱起她轉圈,她開心的尖叫。我坐倒在草地上,她直接倒進我懷中打滾,我憐愛的撫摸她捲髮下小小的腦袋瓜。她躺在我掌上笑著,那股喜悅的震動從我的手掌漫向全身,就在她蓬亂的捲髮下,一對卷曲的角貼合著她後腦的曲線生長著。
家人們從屋內呼喚著,小女孩輕巧的跳起,奔向家門。我站在庭院,伸手輕撫捲髮下平滑的後腦,這淚水是源於恐懼,還是失望?我的家人啊,你們是否會始終如一的接納我?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會員
10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尼宮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兩人熟睡的呼吸又輕又柔,在盛夏正午的靜默中飄散無形......
孩子被討厭狗的祖母賣掉了,哐噹、哐噹……
無頭女巫沒有頭,被稱為女巫並非因為……
他回到家,把女孩放在熟睡的孫兒中間,他想如此等她醒來便能擁有她……
這裡有兩對夫妻,一對來自遠方,一對久居此地……
大家都知道她口中沒有真話,所以她才能那樣放心的大放厥詞……
兩人熟睡的呼吸又輕又柔,在盛夏正午的靜默中飄散無形......
孩子被討厭狗的祖母賣掉了,哐噹、哐噹……
無頭女巫沒有頭,被稱為女巫並非因為……
他回到家,把女孩放在熟睡的孫兒中間,他想如此等她醒來便能擁有她……
這裡有兩對夫妻,一對來自遠方,一對久居此地……
大家都知道她口中沒有真話,所以她才能那樣放心的大放厥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趁著正式上工前回家看看老人家們。似乎是在年復一年的練習下開始累積越來越多的自主性和勇氣,可以不論任何人的言語或情緒,逮到機會就毅然決然地上車南下,回到屬於自己的第二個家。 不確定這個家是自己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正式認定,但我知道這個地方始終在自己心底有個專屬的位置。每次回家所看到的住宅景色基本上不會變
Thumbnail
就在那刻,我知道我真的遠行了。
Thumbnail
我不喜歡這裡。我想回家,但我也不知道家在哪裡。 巴夏: 切記的是,即使你還有其它的家,由於你選擇在地球上出生,地球也是你的家——它與你其它的家是無分軒輊的。 在此生,你選擇降生在一個特別的家庭,或是處於一個...
你夢裡的家是什麼樣子? 我從未體會過「家」的溫度,對我來說他只是個陌生的名詞,好像唾手可得,又覺遙不可及。 沒有人告訴我,沒有人用行動告訴我。我停滯在家門前,凝望著一切,我是誰?我在哪?我的家在哪?我就像迷了路的少年、失去燈塔的船隻,心中的傷痕被一刀一刀割得火紅,我…..做錯了什麼? 那一天,
Thumbnail
母親是舊社會裡的童養媳,因故改嫁給我的外省老兵老爸之後,慢慢地從寄人籬下到開始擁有了自己的一個落腳處。一輩子困在一個小地方的人心胸不甚開闊,尤其是我母親,芝麻綠豆的事看得比天還大,不開心的事可以記上好幾年。   如同電視劇裡的情節,在童養家庭裡有許多人與事也不是好相與的。雖然改嫁給了我爸,母親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Thumbnail
我的人生經歷第一位失智親人是我的外婆,對外婆的印象還有些不夠深入,我只記得有時外婆不記得我是誰,而當還是小學生的我聽到外婆對我講著日文時,阿姨臉上一臉錯愕的拉著我到旁邊去時,我並不知道發生什麼事。外婆以為我是日本人,而她總要回去一個她口中的「家」。   這幾天我因爲處理一些事務而回到了故鄉,順道
Thumbnail
回到小時候的地方,父母不在了,現在是自己另外的家,雖然是個好地方,但人際關係還是拿捏的不好。首先就是稱呼,誰是誰,誰是某某伯叔嬸,我不認識他,他也不認識我,就得報上老爸媽的名字。這種情況,真的很難熱絡起來,還好有幾個好鄰居,明明年紀與我們相差不遠,卻是輩份差一大截,雖然知道是怎麽叫才有禮貌,才不會被
約莫十年前開始,突然意識到自己的父母年華老去,或許這是很多人都曾經有過的經歷,相信每個人的經歷或多或少有些相似。 與父母的關係好像在自己成家之後斷了音訊,正確來說,我的工作、家務及育兒的時間幾乎是我的全部,現在回想那時候投入在自己的生活,已經有些超過負荷,因而忽略了與原生家庭親人之間情感的連結。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趁著正式上工前回家看看老人家們。似乎是在年復一年的練習下開始累積越來越多的自主性和勇氣,可以不論任何人的言語或情緒,逮到機會就毅然決然地上車南下,回到屬於自己的第二個家。 不確定這個家是自己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正式認定,但我知道這個地方始終在自己心底有個專屬的位置。每次回家所看到的住宅景色基本上不會變
Thumbnail
就在那刻,我知道我真的遠行了。
Thumbnail
我不喜歡這裡。我想回家,但我也不知道家在哪裡。 巴夏: 切記的是,即使你還有其它的家,由於你選擇在地球上出生,地球也是你的家——它與你其它的家是無分軒輊的。 在此生,你選擇降生在一個特別的家庭,或是處於一個...
你夢裡的家是什麼樣子? 我從未體會過「家」的溫度,對我來說他只是個陌生的名詞,好像唾手可得,又覺遙不可及。 沒有人告訴我,沒有人用行動告訴我。我停滯在家門前,凝望著一切,我是誰?我在哪?我的家在哪?我就像迷了路的少年、失去燈塔的船隻,心中的傷痕被一刀一刀割得火紅,我…..做錯了什麼? 那一天,
Thumbnail
母親是舊社會裡的童養媳,因故改嫁給我的外省老兵老爸之後,慢慢地從寄人籬下到開始擁有了自己的一個落腳處。一輩子困在一個小地方的人心胸不甚開闊,尤其是我母親,芝麻綠豆的事看得比天還大,不開心的事可以記上好幾年。   如同電視劇裡的情節,在童養家庭裡有許多人與事也不是好相與的。雖然改嫁給了我爸,母親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Thumbnail
我的人生經歷第一位失智親人是我的外婆,對外婆的印象還有些不夠深入,我只記得有時外婆不記得我是誰,而當還是小學生的我聽到外婆對我講著日文時,阿姨臉上一臉錯愕的拉著我到旁邊去時,我並不知道發生什麼事。外婆以為我是日本人,而她總要回去一個她口中的「家」。   這幾天我因爲處理一些事務而回到了故鄉,順道
Thumbnail
回到小時候的地方,父母不在了,現在是自己另外的家,雖然是個好地方,但人際關係還是拿捏的不好。首先就是稱呼,誰是誰,誰是某某伯叔嬸,我不認識他,他也不認識我,就得報上老爸媽的名字。這種情況,真的很難熱絡起來,還好有幾個好鄰居,明明年紀與我們相差不遠,卻是輩份差一大截,雖然知道是怎麽叫才有禮貌,才不會被
約莫十年前開始,突然意識到自己的父母年華老去,或許這是很多人都曾經有過的經歷,相信每個人的經歷或多或少有些相似。 與父母的關係好像在自己成家之後斷了音訊,正確來說,我的工作、家務及育兒的時間幾乎是我的全部,現在回想那時候投入在自己的生活,已經有些超過負荷,因而忽略了與原生家庭親人之間情感的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