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崁小書店:一間像家的書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南崁小書店結束營業前獨家專訪

「像家一樣的書店。」這是我們在與書店常客閒聊時,她對南崁小書店的定義;這和才剛認識書店不到2個小時的我們不謀而和。

一見面就有好吃的紅豆餅,聊天的過程中我們和店主夏琳的笑聲迴盪在整個空間裡,像極了一群人在客廳聊天的模樣。

這場離別來的突然,或許從來沒有人想過,有一天我們要笑著,說再見。

raw-image

一間搬了4次家的書店

南崁小書店屬於社區型書店,多數來訪客人為父母帶著年幼小孩。選書上也依照著客群的狀態,以繪本、輕鬆讀物為主,前者是小朋友的最愛,後者則受家長喜愛;一般獨立書店裡常見的社會議題、歷史相關書籍並非主要選書。「每一家書店它都有它自己發展的軌跡。」夏琳笑道,開設位置特性,使得南崁小書店有著與眾不同的一面。

10年的歷史,搬過4次家。第一代的南崁小書店是用父母的手尾錢起家,夏琳想開一間書店紀念逝去親人們;一開始她並不了解當前書業型態,揣著滿腔熱血與在碩士班學習關於社區營造相關知識,便開設第一家社區型書店:位於156巷7號的南崁小書店。後來又分為一店與二店,一間純賣書,另一間提供餐飲服務。

房東漲價後,夏琳決定另尋他處,找到一間在92巷1號的店面,空間大、有陽台,那時常舉辦大型活動與市集。但因為成本高,再次換到另一個空間較小的地方,並於2020年短暫休息。獲得走讀台灣計畫後,才和朋友組成一個複合式空間「到手心裡的小書店走走」,短暫「復活」小書店,除此之外,裡面有走走咖啡、手心親子生活實作空間。

raw-image

連結使人難以割捨

在這10年間,南崁小書店繫緊著當地、藝文界之間的關係。開書店後,夏琳開始探索南崁;異鄉變家鄉,現在可以不僅對在地歷史侃侃而談,她和當地志工、社區組織攜手,多次獲得文化部肯定,一同推出走讀行程與地圖,讓400年的小城歷史在大眾面前重現光輝,不只是遊客,當地人也有機會更深入了解自己的家鄉。

十年來,夏琳曾邀請上百位作家到店舉辦活動,多年一來一往的互動下成為朋友,包含吳明益、盧建彰都是座上賓。書店更成為中間媒介,讓作家與粉絲們有機會增加互動,像是繪本作家幾米,每次出新書,常客們都會第一時間支持買書,銷量據說在實體書店銷量裡相當不錯,而為了回應常客熱情,幾米第一次到獨立書店舉辦講座,便是選擇南崁小書店。

在這過程中,客人成為了夏琳甜蜜的負擔;選擇移動而非收起書店的主因,就是捨不得這些從第一間店開始支持的顧客:看著他們從學生出社會成為上班族、單身到有了家庭,最近剛有小孩出生。常客們的暖心,讓她在想放棄時,總是選擇再撐一下或是重開書店,直到近年因為疫情、書業環境,熱情減退才忍痛收山。

raw-image

關於離別與書店未來

「開獨立書店其實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夏琳感嘆,現在的書店單靠賣書已難以生存,除了有業外收入外,更重要的是「體驗」,書店的建築、室內戶外的風景、餐食、講座等活動,這些或許才是吸引群眾到店的事物。儘管如此,對夏琳而言,她相信書店仍是一個充滿夢想的地方,讓所有人可以身心靈放鬆,而關鍵點是書店裡要有獨特選書風格、甚至是個性鮮明的店主。

談起未來書店的想像,夏琳的比喻書店是書店像「水」:過去是賣書的店,現在是有書的店,也許沒有人知道未來的書店會蛻變成什麼模樣,不過只要核心價值是願意推廣書,都可以被稱之為書店。書店如水,一但被裝進不同形狀的水瓶中,便會呈現更多樣化的風貌,以此讓更多人願意踏入獨立書店。

離別總伴隨著新生,在4/30日南崁小書店結束營業的日子,臺北的重本書店正式開幕。「書店雖然停下來了,但它會用其他的形式繼續」,夏琳在南崁小書店的謝幕不代表這一切的結束,她的當前規劃是繼續完成第三本著作,人也會住在南崁,需要時支援其他夥伴,當然也會繼續和手心團購小農產品的!(文/杜舜雯)

raw-image

採訪後記:

南崁小書店早在去年我們在準備其中一個計畫時,就有打算去採訪,最後因為內容變更而沒有放入,當時的我只是默默地按讚書店專頁,想著哪天有機會再去。沒想到最後竟是因為要結束營業,我們意外的很幸運地成為最後一組採訪者。

大家,把握當下啊。

夏琳姐,江湖有緣再相見!

如果喜歡我們的報導,歡迎追蹤我們的Facebook和Instagram看更多精彩內容呦~~https://bio.site/tinbp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獨立書店不DO書的沙龍
8會員
3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堅持自己的理念和價值觀經營著品牌,讓它擁有專屬的特色(即使過程可能會遇到不對頻的人來搗亂),不過那都會讓人更加覺得,堅持自己的理念,才會吸引到適合自己的人,畢竟人生裡的每段相遇是很寶貴的,我們永遠不曉得在哪個轉角,會有什麼樣的境遇等待著我們。
Thumbnail
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堅持自己的理念和價值觀經營著品牌,讓它擁有專屬的特色(即使過程可能會遇到不對頻的人來搗亂),不過那都會讓人更加覺得,堅持自己的理念,才會吸引到適合自己的人,畢竟人生裡的每段相遇是很寶貴的,我們永遠不曉得在哪個轉角,會有什麼樣的境遇等待著我們。
Thumbnail
昨天我在烘焙室做著瑣碎的事,隨意播著蔣勳的音頻節目,原本我是想聽郭強生的節目卻發現已不在架上。節目中提到屏東的慢讀節,又說到在屏東空軍眷村改建的文創區中有一間獨立書局,蔣勳和受訪來賓說全台灣有三百多間的獨立書店,幾乎所有的鄉鎮都有獨立書店,包括離島小琉球和蘭嶼⋯⋯
Thumbnail
昨天我在烘焙室做著瑣碎的事,隨意播著蔣勳的音頻節目,原本我是想聽郭強生的節目卻發現已不在架上。節目中提到屏東的慢讀節,又說到在屏東空軍眷村改建的文創區中有一間獨立書局,蔣勳和受訪來賓說全台灣有三百多間的獨立書店,幾乎所有的鄉鎮都有獨立書店,包括離島小琉球和蘭嶼⋯⋯
Thumbnail
吃飽穿暖、豐衣足食後,往往開始講究生活品質; 但,什麼才是有品質的生活呢?或許 lifestyle 足以詮釋。假期最後一天的午後,天陰雲沈稻風拂面,鄉居村活滿室書香。我在稻田邊的小書店裡,享受難得一派輕鬆的悠哉日常。
Thumbnail
吃飽穿暖、豐衣足食後,往往開始講究生活品質; 但,什麼才是有品質的生活呢?或許 lifestyle 足以詮釋。假期最後一天的午後,天陰雲沈稻風拂面,鄉居村活滿室書香。我在稻田邊的小書店裡,享受難得一派輕鬆的悠哉日常。
Thumbnail
「像家一樣的書店。」這是我們在與書店常客閒聊時,她對南崁小書店的定義;這和才剛認識書店不到2個小時的我們不謀而和。 一見面就有好吃的紅豆餅,聊天的過程中我們和店主夏琳的笑聲迴盪在整個空間裡,像極了一群人在客廳聊天的模樣。 這場離別來的突然,或許從來沒有人想過,有一天我
Thumbnail
「像家一樣的書店。」這是我們在與書店常客閒聊時,她對南崁小書店的定義;這和才剛認識書店不到2個小時的我們不謀而和。 一見面就有好吃的紅豆餅,聊天的過程中我們和店主夏琳的笑聲迴盪在整個空間裡,像極了一群人在客廳聊天的模樣。 這場離別來的突然,或許從來沒有人想過,有一天我
Thumbnail
正因為心目中有理想、夢想、堅持,所以,我們不遷就所有人,我們想要我們喜歡我們的人,而喜歡我們的人就會前來。
Thumbnail
正因為心目中有理想、夢想、堅持,所以,我們不遷就所有人,我們想要我們喜歡我們的人,而喜歡我們的人就會前來。
Thumbnail
左起:夏琳與當時在文統書店工作之少女。(夏琳提供) 1970年代出生的夏琳,20歲前在旗鼓鹽老城區生活,是道地老鹽埕人,大學北漂,畢業後於《民生報》任職,專責於活動企劃,2003年離職,2004年與夫婿定居桃園。而後懷著對書店的鄉愁,開設南崁小書店,至今8年已有諸多常客支持書店。 1960年代至19
Thumbnail
左起:夏琳與當時在文統書店工作之少女。(夏琳提供) 1970年代出生的夏琳,20歲前在旗鼓鹽老城區生活,是道地老鹽埕人,大學北漂,畢業後於《民生報》任職,專責於活動企劃,2003年離職,2004年與夫婿定居桃園。而後懷著對書店的鄉愁,開設南崁小書店,至今8年已有諸多常客支持書店。 1960年代至19
Thumbnail
「我想開書店。」「真的嗎?好期待!要開在哪?」「苗栗。」接下來通常是不可置信和沈默以對二選一。偶有對苗栗現況不熟悉的朋友會說:「苗栗都沒有書店的話,那不就是藍海。」「什麼藍海,根本是沙漠啊」我苦笑。
Thumbnail
「我想開書店。」「真的嗎?好期待!要開在哪?」「苗栗。」接下來通常是不可置信和沈默以對二選一。偶有對苗栗現況不熟悉的朋友會說:「苗栗都沒有書店的話,那不就是藍海。」「什麼藍海,根本是沙漠啊」我苦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