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們聊到了與MIHO美術館關係非常密切的神秘宗教團體「神慈秀明會」,以及透過照片稍微感受了一下他們藏在滋賀縣深山的總部裡,那些很厲害的建築物群。這一次,我們就來聊聊這些建築物中,唯一開放給非信徒參觀的「MIHO美術館」,說說當初在興建美術館時,會長小山美秀子女士與貝聿銘先生之間的互動,以及貝聿銘先生隱藏在建築物中的巧思。
關於「桃花源」的默契:小山美秀子女士與貝聿銘先生
小山美秀女士為了妥善保管以及想與更多人分享自己所收藏的美術品,因而有了興建美術館的想法。於是,她與女兒小山弘子千里迢迢地特別從日本飛到了美國紐約,只為了想委託貝聿銘先生幫他們設計這座美術館。最初,小山美秀子並沒有想太多,就像其他的美術館一樣,打算在比較接近京都市區的山腳下興建美術館,因此找了幾塊她認為比較適合的候選地點,就開啟了與貝聿銘先生的討論。貝聿銘先生看了之後卻都搖頭,陷入了一陣思考,接著,他拿起筆在紙上寫下了三個字,並將紙條地給了小山美秀子女士。此時,熟稔中國古典文學的小山美秀子,即使不會說中文,但卻能與貝聿銘先生以漢字溝通,她看見紙上寫著「桃花源」三個字,便抬起頭來看著貝聿銘先生,兩人會心一笑之後,MIHO美術館的核心意象便被定調為「桃花源」,從此刻起,兩人便開始著手將這座心目中的桃花源化為現實。
由於,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是一篇非常有畫面的文章,因此為了讓訪客來到MIHO美術館時能有進到「桃花源」的感受,想必基地不能選擇太過靠近市區的地方,否則光是想像桃花源旁邊車水馬龍的景象、人來人往的吵雜聲...等,還沒進到美術館就已經幻想破滅了,這也是貝聿銘當時看到幾個靠近京都的預選地時搖頭的原因。於是,小山美秀子繼續尋找可以用來打造桃花源的秘境之地,理想中的基地必須是個有山、有溪谷、有雲霧繚繞、彷彿世外桃源的地方。沒想到就在他們最後在神慈秀明會總部對面的山頭上找到了這塊基地,而且這個地方的地名「桃谷山區」,以及MOA美術館的所在地「熱海市桃山町」,都很巧合地有個「桃」字,剛好與「桃花源」這個主軸相互呼應。貝聿銘先生實際造訪基地之後,雖然也覺得很適合,只不過棘手的問題卻一一浮現,真正的挑戰才正式開始而已。
打造現代桃花源的挑戰
首先,他遇到的第一個挑戰就是「交通」。由於這塊基地並沒有任何的聯外道路(真的是名副其實的烏托邦秘境啊!),所以為了讓訪客能夠到達美術館,想必一定得特別闢一條新路才行。但貝聿銘先生覺得不應該為了美術館而破壞大自然,這與神慈秀明會所倡導的教義也有所違背。因此,他在絞盡腦汁後終於想出一個方法,也就是利用另一個山頭上原本就有的道路,再加上開鑿隧道與搭建橋樑的方式,來作為進出美術館的唯一通道。如此一來不僅可以有效運用現有資源(原本既有的道路),將對大自然的傷害降到最低;同時,透過隧道與橋梁也能營造出更符合桃花源意象的儀式感與體驗,是個兩全其美的方式。
MIHO美術館全貌,左上角為美術館、右下角為接待棟,中間則以隧道與橋樑引導人們進入桃花源。/照片來源:照片來源:MIHO美術館官網
解決了「交通」問題之後,其次,則是要在日本嚴格的環境法令限制之下,創造出足以展示收藏品的美術館空間。相較於一般設計自由度較高的平地都市型美術館,位於滋賀縣山區的MIHO美術館,在興建時則因為必須符合日本自然公園法的嚴格限制,而顯得綁手綁腳。除了建築本身的使用目的必須符合公益性質之外,其建築高度、屋頂坡度到建築物露出的面積等等都有相當嚴格的法規限制(註1)。為了兼顧法令限制與美術館空間需求,貝聿銘先生最終決定將美術館80%的量體「藏」進山體裡頭,設計出一棟與自然山景相互融合的建築。在興建美術館期間,為了將建築物「藏」進山體裡,他們不是用「挖」的,而是將這座基地的山頭剷平,並在兩年內快速地將美術館本體空間建造完成後,再將原本移除的一土一木全部移回原位,搭配上不同季節的植物,重新覆蓋回建築物之上。神奇的是,這種把山搬走、再移植回來的浩大工程(還包含隧道與橋梁得興建),前前後後居然只花了4年的時間就完成了(這樣的工程速度真的非常快速啊),可以想見當時動用了多少的人力,才得以縮短工期,將工程對大自然所造成的傷害降到最低。有關上述的興建過程影片,我是在北館一樓的播映室裡看到的(影片長約18分鐘),如果有興趣的朋友,建議可以在將來造訪美術館時,預留時間欣賞。
探索山中的「桃花源」
上述由貝聿銘先生所設計的MIHO美術館,終於在1997年11月落成開館,現在我們去到MIHO美術館的時候,車子僅能停在「接待棟(reception)」旁的停車場,並在此完成購票的動作之後方可開始美術館的探索旅程。當然,接待棟不僅是售票的地方,還具備了等候與休息座位區、美術館周邊商品販售、洗手間、餐廳以及美術館接駁車(類似高爾夫球車的小車子)搭乘處等多種功能。除此之外,就在半圓形造型的接待棟戶外,還會有一個圓形廣場,NANA濕婦通常會請大家運用我買票的空檔時間在這裡玩個小遊戲。當我們站在圓形廣場正中央的圓圈裡,並對著接待棟建築說話時,你會聽見自己的回音從四面八方傳回來,就像站在一個立體環繞音響的喇叭裡頭一樣,有時候團員玩嗨了,乾脆就在這個地方開起演唱會來了XD。
MIHO美術館接待棟與前面的圓形小廣場(紅色箭頭處便是可以開演唱會的點)/照片來源:修改自MIHO美術館官網
用來連結接待棟與美術館之間的散步道,距離約500公尺左右,其實沒有想像中的遠而且坡度平緩好走,如果途中不停留拍照的話,大約7~8分鐘就能走完。雖然,也能搭乘園區內的接駁車移動,但我都會鼓勵大家盡可能用步行的方式進入美術館,因為接駁車主要是提供給行動較不方便的訪客搭乘;其次是NANA覺得,唯有以步行的速度,才能慢慢享受這段路程的精彩,也才不會錯過彷彿桃花源記中的那種探索與驚喜感。走在這段散步道上,大致上可以分成三個階段,分別為(1)枝垂櫻段;(2)隧道段;以及(3)吊橋段(以上為NANA自己的命名)。貝聿銘先生希望藉由這段路程的景色變化,分別呼應桃花源記中的經典畫面,為訪客營造出一種造訪桃花源般的期待感。
櫻花版本的桃花林
首先第一段緩緩上坡的「枝垂櫻段」,貝聿銘刻意將原文中的「桃花」改成了日本的「櫻花」,而且這裡種的櫻花並非我們在媒體上常見的染井吉野櫻,而是樹枝會往下垂墜的「枝垂櫻」。每到枝垂櫻盛開之時,通道的兩旁就像兩面粉紅色的瀑布一般,垂墜在眼前的枝垂櫻,讓人驚艷不已。你說,這是不是真的重現了桃花源記裡的這一幕呢?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 陶淵明<<桃花源記>>
MIHO美術館散步道兩旁的枝垂櫻瀑布/照片來源:網頁資訊
每當我們在非櫻花季時來這裡,常會有團員問NANA濕婦,MIHO美術館的枝垂櫻甚麼時候會開呢?我的回答是,這裡因為地勢較高與花種不同的關係,所以花期大約會落在每年的4月中下旬,比京都染井吉野櫻盛開的4月初晚了半個月左右。換句話說,為了這裡的櫻花瀑布,你必須捨棄整個京都的櫻花,但,值得。尤其是美術館非常貼心地還考慮到了配色,如果我們造訪時剛好遇到下雨,在接待棟的一旁還會提供綠色雨傘(不同季節的雨傘顏色也會不一樣),工作人員更會主動地將傘借給你。如此一來,櫻花粉色瀑布之中,走在散步道上時的人就會像一片片飄在河流上的落葉一樣,緩緩流動,這是NANA濕婦在其他美術館還未曾見過的畫面呢(真的很會啊!)。
經過縝密設計的「山有小口」與「豁然開朗」的懸吊橋梁
枝垂櫻瀑布的盡頭,迎接我們的是一個神祕的山洞,山洞兩旁最後還不忘附上兩棵枝垂櫻,好像在跟我們招手:「來啊~來啊~進來啊~」。其實這個山洞並不長,但透過微妙的角度彎曲,只能隱隱約約地看見有光線從另一頭穿透過來。我常常覺得,人應該也是一種具有趨光性的生物,因為通常看到這種畫面,就會不自覺地往山洞裡的光源走去(好啦!因為你也沒有別的路可以走啦!)。走進山洞之後,原本在耳邊的蟲鳴鳥叫、風吹過樹梢的聲音...都會逐漸消失,而原本還在興奮地一邊笑鬧一邊拍著櫻花的訪客,隨著背景音的消失,自然而然地就會跟著安靜下來。原來,貝聿銘在隧道裡的不鏽鋼牆面上,特別採用了吸音板設計(若靠近仔細看看,就會發現牆面上滿是一個個的小圓洞);同時,地面也採用了較為柔軟、走起來更加舒適的材質,所以當我們走在隧道裡時,明明是個半戶外的空間,卻有種走在室內的靜謐感與微微的緊張感。此外,為了不讓訪客一眼就看見隧道另一端的美術館入口,貝聿銘刻意將隧道設計成非直線,而且為了防止光線亂射造成訪客視覺上的刺激與混亂,隧道裡每一片隔音牆面的角度都是經過計算而排列出來的。步行至隧道的中央,建議你可以暫停腳步、回頭一望,你會發現,原來整座隧道被剛才外頭的枝垂櫻瀑布染成了一片粉紅,當然,夏季與秋季則會變身為綠色隧道與火紅色隧道。(近年來,美術館也意外發現,每年到了春分與秋分的日落時刻,因為與太陽之間相對角度的關係,整個隧道還會變身成黃金隧道,不知道當年貝聿銘先生是否有特別計算過夕陽的角度呢?)
經過隧道中的彎道之後,再步行一小段後便能來到山洞出口,此時視線突然由狹小的洞口變成一面寬闊的山林風景。展現在眼前的是一座沒有橋墩的懸吊橋梁,橫跨兩座山頭間的山谷,而山谷的另一端,正是我們期待已久的MIHO美術館。如何,這段短短的隧道與懸吊橋梁,透過貝聿銘的精心設計,是不是真的讓人體驗了下面這一段好奇、緊張到豁然開朗的感受呢?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 初極狹,纔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陶淵明<<桃花源記>>
~未完待續~
註1:建築物高度不可超過13公尺;屋頂坡度需與山勢吻合;從空中看到的建築物屋頂露出面積,不得超過2000平方公尺。
感謝您的閱讀, 如果想聽NANA用白話文,說說與濃縮日本的小故事,非常歡迎您投零錢到我的小貓撲滿裡,給予NANA更多的鼓勵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