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吉直樹《火花》書介—30歲後的你,仍忠於20歲時的夢想嗎?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要不是阿貓最近在看林遣都演的Netflix日劇《火花》,我應該不會注意到這本《火花》的原著小說。就算注意到了,看了書背的簡介後,應該會放回架上。

看完《火花》這本書幾天了,還是說不出是什麼因素,吸引我在2天內看完,而且還寫書評來記住它。或許是它的極其沉穩和壓抑,也或許是它描繪了主角如何在20歲到30歲的這段日子如何在演藝圈力爭上游,然後改行到較穩定的職場,也或許是我也曾經尋找自己的定位,思忖應怎麼面對他人對自己的評價,甚至是怎麼和後輩保持良好互動的這些議題……。先說,這本書描繪的是日本相聲(漫才)和搞笑藝人的生涯,不過內容中沒有這些人創造出來的笑點,而是歡笑背後的心路歷程,所以不好笑也不療癒,有種被丟進一個碩大的思考空間的感覺。

raw-image

小說是由日本知名搞笑藝人又吉直樹(Peace)所寫,我太不愛看電視節目了,所以沒聽過(這也是我會把這本書放回書架的原因XD)。不過,親歷其中的人來寫這個故事,特別有說服力和吸引力。

這本書的開頭,是敘述者德永和前輩神谷,在熱海的表演場合偶遇,兩人分別是20和24歲。神谷是抱持理想、不食人間煙火的代表,言行不受世俗規範。有人特別景仰這樣的我行我素,尤其是年輕世代。德永大概是努力型的,風格不太特殊,也不太講黃色段子,感覺就是班上考第5~12名之間的人物;所以一開始與神谷相遇,看到他瘋狂地對所有觀眾喊「下地獄」,當然不可能沒感覺。後來,神谷邀請德永去喝酒,兩人結為師徒,故事是這樣開始的。

以下會提到結局,不過我覺得不影響閱讀的趣味。

整個故事以神谷和德永的互動為主軸,時間軸橫跨十年,直到德永與山下的相聲組合Spark(就是火花)解散、神谷欠一屁股債落跑後,與德永再次在熱海相聚為止。當中呈現了許多神谷的所言所行,還有德永在這中間的反思和改變。

這十年間,德永變得圓融,開始做出知名度,靠相聲賺到錢,不必再打工補貼,但也漸漸覺得迷失自我。所以,當Spark解散的契機出現時,德永其實並沒有留戀,而是和搭擋作最後演出,然後轉換跑道。

大學選科系時,我也是依自己的理想選了中文系,研究所也是選興趣的,後來終於預想了未來出路,感覺到自己的人生不能這麼狹隘,又去唸護理系;這回不是換跑道,而是帶著過去所學的一切,開拓人生的新方向。就像德永,雖然後來轉職房仲,但他過去十年的成就,造就他未來的人生。誰知道他之後的日子如何呢?我認為二線搞笑藝人改行當房仲這件事本身並不悲哀,悲哀的是做得心不甘情不願,而德永並沒有這樣。

至於神谷,得罪的人和欠的錢越來越多,還落跑了一年。最後,他用自己認為超級好笑的方式,為自己做了一個大改變—隆乳成F罩杯,讓自己本身變成一件可笑的事,他說:「我想若是德永應該會捧場地大笑。」大叔去隆巨乳這樣的事,在相聲段子裡或許並不罕見,但將它實行出來,卻不止是荒唐可笑可以形容。而這樣的人,很難在這個社會中獨立生存,除非有人可以扶持他,讓他盡情地天馬行空,幫他收拾不小心惹出來的爛攤子。

德永的反應,其實很是揪心。這也是這本小說落幕前的高潮。

「看著開心訴說的神谷先生,我懷著混雜恐懼與不甘的感情,這一瞬間,我真心地詛咒這個世界。……我從一開始就知道這個人無法順風順水地活著。但是,對於這個彆扭得愚直的人,……我只願他得到幸福。……這個人無法得到任何人的理解,令我很不甘心。早知如此,應該對他回以笑聲嗎?」(P.191~192)

我們會和德永一樣,為神谷這樣有才華卻抓不到社會規範的人悲哀。神谷的一切太超脫現實,德永的所思所行,更接近我們的人生。

小說聚焦於神谷和德永師徒兩人,其他角色除了神谷的前女友真樹小姐之外,存在感都滿薄弱的。相對之下,Netflix日劇的元素較豐富,人物也更立體。小說中有不少地方用到日語的文字遊戲,但翻譯較難原樣呈現,或許是因為這樣而少了趣味吧。

雖然是這樣,仍然推薦這本發人深省的 《火花》 給大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夜貓的夜的沙龍
5會員
20內容數
小夜是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學士後護理系的學生,是109學年入學這一屆的,二下快要結束了!這邊寫了一些應考和就讀的心得~原載於個人部落格,現在遷過來了!
夜貓的夜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5/05
《墓園裡的男孩》作者就是寫《美國眾神》的知名作家尼爾.蓋曼Neil Gaiman,這本書的筆觸有趣又充滿活力,作者很清楚怎麼說出有張力的故事。這本書推薦給覺得自己前路茫茫,不知應何去何從的青少年!
Thumbnail
2022/05/05
《墓園裡的男孩》作者就是寫《美國眾神》的知名作家尼爾.蓋曼Neil Gaiman,這本書的筆觸有趣又充滿活力,作者很清楚怎麼說出有張力的故事。這本書推薦給覺得自己前路茫茫,不知應何去何從的青少年!
Thumbnail
2022/05/02
凱莉哥、小露(2020)。不完美的11歲。圓神。 推薦度:8/10 主題:兒童癌症、罹病書寫、陪病書寫、親子關係 這本書把小露最初住院化療過程中,一家人的心碎寫得淋漓盡致,尤其許多內容幾乎是在經歷的當下寫成的,情感相當真摯、真實。推薦給因罹患癌症而驚慌失錯的兒童、父母和家人
Thumbnail
2022/05/02
凱莉哥、小露(2020)。不完美的11歲。圓神。 推薦度:8/10 主題:兒童癌症、罹病書寫、陪病書寫、親子關係 這本書把小露最初住院化療過程中,一家人的心碎寫得淋漓盡致,尤其許多內容幾乎是在經歷的當下寫成的,情感相當真摯、真實。推薦給因罹患癌症而驚慌失錯的兒童、父母和家人
Thumbnail
2022/04/09
推薦度:9/10 《在我墳上起舞》是很有名的作品,在2020年拍成電影《85年的夏天》~ 這本書很優秀的點是青春度滿分,文字敘述十分到位,很能呈現書中角色們,處於青少年狂飆期的心境和思想。再加上,以同志文學而言,這本書的情感和情欲書寫自然流露,沒有什麼彆扭之處。推薦給經歷失戀的青少年
Thumbnail
2022/04/09
推薦度:9/10 《在我墳上起舞》是很有名的作品,在2020年拍成電影《85年的夏天》~ 這本書很優秀的點是青春度滿分,文字敘述十分到位,很能呈現書中角色們,處於青少年狂飆期的心境和思想。再加上,以同志文學而言,這本書的情感和情欲書寫自然流露,沒有什麼彆扭之處。推薦給經歷失戀的青少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致謝 微批 Paratext 刊登本文:https://paratext.hk/?p=4369 《火口的二人》的故事除了以著作的方式呈現之外,也有電影的版本,而從著作到電影的轉化我認為是十分成功的,不過若是二者皆有觀讀將會更為完整。 電影中充斥著十分強烈的情慾張力,這也是觀影過後留下的深刻印象,相較
Thumbnail
致謝 微批 Paratext 刊登本文:https://paratext.hk/?p=4369 《火口的二人》的故事除了以著作的方式呈現之外,也有電影的版本,而從著作到電影的轉化我認為是十分成功的,不過若是二者皆有觀讀將會更為完整。 電影中充斥著十分強烈的情慾張力,這也是觀影過後留下的深刻印象,相較
Thumbnail
戲動人,因為有曾經讓耳朵初戀的宇多田光(Utada Hikaru)好歌聲。戲唯美,因為這樣才能讓還收藏在鐵盒子裡的一封封不是情書的情書,釀出餘生回味的微甜......
Thumbnail
戲動人,因為有曾經讓耳朵初戀的宇多田光(Utada Hikaru)好歌聲。戲唯美,因為這樣才能讓還收藏在鐵盒子裡的一封封不是情書的情書,釀出餘生回味的微甜......
Thumbnail
作品中的自己,真的是自己嗎?很多時候,「自我」似乎不是被自己勾勒,而是被在意的他人所勾引出來的化身。在《人間》裡,每個角色都像作者某個部份、片段的自我,和他對話、互動。試圖找尋真正的自我,和坦然生活在這個複雜的世界的方式。這種找尋在書中體現為各種徬徨、困惑以及失落,並最終聯繫到人為何要創作的意義。
Thumbnail
作品中的自己,真的是自己嗎?很多時候,「自我」似乎不是被自己勾勒,而是被在意的他人所勾引出來的化身。在《人間》裡,每個角色都像作者某個部份、片段的自我,和他對話、互動。試圖找尋真正的自我,和坦然生活在這個複雜的世界的方式。這種找尋在書中體現為各種徬徨、困惑以及失落,並最終聯繫到人為何要創作的意義。
Thumbnail
推薦指數:★★(不及格) 作者:有川浩 像這次要介紹的《平行處的陽光》就是如此,我整本書看到後來真的很想棄坑,讓我堅持看完的動力是我要寫書評嘴他。 反正默默無名的人不怕被炎上,管他暢不暢銷,難看我一定直接說難看,而且還要昭告天下。
Thumbnail
推薦指數:★★(不及格) 作者:有川浩 像這次要介紹的《平行處的陽光》就是如此,我整本書看到後來真的很想棄坑,讓我堅持看完的動力是我要寫書評嘴他。 反正默默無名的人不怕被炎上,管他暢不暢銷,難看我一定直接說難看,而且還要昭告天下。
Thumbnail
我好喜歡《火花》對人生還有夢想的詮釋。讓我想到最近這幾年自己對人生規劃的新想法:工作幾年後,我慢慢的意識到,想要百分之百完成自己的夢想,在我這個年紀已經不可能了。後來,我才認知到:其實我並不是非得達到些什麼外人認可的目標才算是完成夢想——當我用心投入夢想時,我其實就已經在完成夢想了。
Thumbnail
我好喜歡《火花》對人生還有夢想的詮釋。讓我想到最近這幾年自己對人生規劃的新想法:工作幾年後,我慢慢的意識到,想要百分之百完成自己的夢想,在我這個年紀已經不可能了。後來,我才認知到:其實我並不是非得達到些什麼外人認可的目標才算是完成夢想——當我用心投入夢想時,我其實就已經在完成夢想了。
Thumbnail
吉永筆下的故事,不是那種你會覺得情感色彩濃烈、愛得死去活來的類型。 相反地,老師的作品跟畫風都給人一種平實而淡漠的感覺。 但在這種淡然中製造強烈的衝擊,也是她的拿手好戲。 淡然得如此貼近現實,現實得無可奈何,反而令人印象深刻。
Thumbnail
吉永筆下的故事,不是那種你會覺得情感色彩濃烈、愛得死去活來的類型。 相反地,老師的作品跟畫風都給人一種平實而淡漠的感覺。 但在這種淡然中製造強烈的衝擊,也是她的拿手好戲。 淡然得如此貼近現實,現實得無可奈何,反而令人印象深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