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K’s Covid-19 Response - 審視英國對Covid-19的反應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raw-image

面對前所未有新冠肺炎大流行,每個國家都掙扎於如何妥善因應。持續兩年多來的疫情,幾乎沒有一個國家能逃過病毒的肆虐。而每個國家的反應或多或少都有不同。一直以來都是防疫模範生的台灣,近來也開始受到嚴重的挑戰。

仔細觀察,每個國家政府和人民面對疫情的反應和採取的應對措施制度,都與政治制度,文化,人民的性格,素養等有關。

讓我們來觀察英國這個老牌民主國家兩年多來所做,有什麼獨特之處?是否有值得其他國家借鏡的地方?

聽從專家建議,勇於決定

英國死於Covid-19的的人數是在歐洲大陸國家中最高的,從這點來看,他們是失敗的。在疫情開始初期(三月,2020),英國的防疫措施明顯與亞洲國家和WHO的建議的防堵,隔離,封城,明顯不同。與其跟隨其他國家,英國採納Chief Science advisor 建議, 首先喊出”群體免疫”,認為擴散傳染終舊無法避免,長遠來看,須要藉著大部份的人感染後得到的免疫力來讓病毒減緩或得到控制,而種種限制,封城措施,必須審慎考慮民眾可能的反彈和實施的時機,因為這些措施只是暫時有效,解除後疫情仍將再起,只是把終舊無法避免的感染推遲而已,若實施的時機不當,還可能把感染推遲到可能更為嚴重的冬天。這個理論,在當時聽起來幾乎是驚世駭俗的,雖然接下來不到一周,首相很快承認,病毒的的迅速傳播將會造成許多死亡,而很快宣布關閉學校,餐廳和酒吧。但英國不盲目的跟隨,根據科學,勇於提出不同的理念,不畏批評,不怕犯錯,在未知的領域學習且迅速改變,仍然值得敬佩。

保護醫療系統

第二點英國做的不錯的是“Protect NHS"。這是他們在疫情開始初期就喊出的“口號”. NHS 是英國的國家醫療系統,提供全體國民近乎免費的醫療服務, 因為是全民健康所繫,國民們都希望這個系統經營能夠永續,不要因為大量Covid病患的壓力而讓 NHS 系統崩潰。政府呼喻人民stay home, save life, protect NHS. 這一點,他們做到了,NHS 並沒有因為疫情壓力而崩潰。首相強生在染疫,痊愈出院後還特別感謝NHS提供的醫療照護,救了他的命。

結合先進,靈活的臨床醫學研究

在Covid-19大流行初期,全世界的醫生們都無藥可用。英國的醫學研究人員很快開始一個臨床研究計劃,嘗試在現有的藥品中找出可能減緩Covid症狀,減少死亡的有效藥。經由這個計劃,UK 率先成功發現一種便宜的現有類固醇dexamethasone,可有效降低住院重症病患的死亡率。全世界的醫生們因著這個迅速的發現,使用這個藥,據信在Covid流行初期拯救了許多的生命。

學術機構迅速移轉研究成果

這點是大家都熟悉的,英國牛津大學Jenner Institute 藉著研發AIDS疫苗的技術,領先研發出Covid 疫苗(AZ)。這疫苗在12/30/2020便領先獲得英國的核准,接著又獲得歐盟和WHO的核准. 值得一提的是,合作的製藥廠不以營利為目的,決定以接近成本的價格出售,讓許多不富裕的國家可以買的起。英國具有重視科學的優良傳統,而且不吝於分享成果,造福其他國家。二次大戰期間,英國學者首先發現全世界第一個抗生素,盤尼西林,雖然後來是由美國的製藥公司量產出來的,但這個革命性的發現,英國學者的早期研究發現功不可沒。AZ 疫苗的大量在各國使用,對控制全世界的疫情有著顯著的貢獻。

堅持審慎評估兒童施打疫苗的必要性

對於疫苗施打對象,英國的政策與美國和歐盟國家有一個不同,他們對於兒童施打疫苗非常審慎評估,由於16歲以下兒童染疫的死亡率很低,如果不確定疫苗的好處並沒有明顯超過潛在風險,就不輕意核准。直到2021年底UK 仍未核准任何疫苗給12歲以下兒童。這點堅持,顯出他們相信專家對於自己國家情況所做的判斷,不人云亦云的勇氣.

超前眼光,非凡的勇氣

最後,強生政府,依據專家們所定的階段性解封標準,在成人疫苗接種比例達到70%,且住院和死亡人數低於標準的情況下,儘管新感染人數大幅增加仍然決定在2021年7月19日解除英格蘭的絕大部分Covid的限制措施,讓民眾的生活恢復正常 。他宣佈7/19為“自由日“。 雖然許多的專家持反對意見,認為在新感染人數大幅上升的情況下冒然開放,可能造成一波慘重的疫情,但強生政府認為解除限制讓人們恢復正常生活是遲早要面對的決定,即使短期內染疫人數可能大幅上升。這個開放的決定被看作是Covid 病毒流感化的決定性一戰,在疫苗覆蓋率足夠的前提下人們必須學習如何與病毒共存,而若是疫苗接種不能取代限制,那麼人們的生活永遠不能恢復到正常。英國此舉意欲成為引領民主自由國家的模範,世界許多國家都在注視英格蘭解除限制後的發展,做為開放與否的參考,倘若真的搭到群體免疫,成功戰勝Covid, 經濟回生,不儘將是首相強生的勝利,也將證明西方自由國家能夠在民主自由的制度下,依靠科學,尊重個人尊嚴和自由,終究可以克服病毒的威脅。

目前 UK 已經解除所有的Covid的社會限制,雖然染疫人數仍高,但死亡和住院人數都控制良好。這個開放的模式已成為許多國家效法的方向。

結語

英國這個有著悠久民主歷史和議會政府的國家,雖然似乎從昔日的大英帝國光輝逐漸衰落,但因著悠良的傳統,成熟的制度和人民相對於良好的素養和品格,至今在全世界仍保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力。危機考驗人的品格和智慧,對國家亦然。Covid疫情尚未結束,但英國的反應和措施確實顯出這個國家的眼光,勇氣和領導者的品格。

值得一提的是,他們走的是精英執政的議會共和制,值政者諮詢信任的專家群的建議,做出認為最佳的施政決策,不因著民眾紛歧的不同意見而左右或疇躇不前,內閣也完全對施政負責。這樣的施政風格,值得實行民主但確時常流於民粹或甚至爆民政治的國家思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eremy的沙龍
1會員
3內容數
觀察,分享,分析和解說 - 知識,時事,新鮮事和美國的大小事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面對前所未有新冠肺炎大流行,許多國家都掙扎於如何因應。每個國家的反應都有不同。持續兩年多來的疫情,幾乎沒有一個國家能逃過病毒的肆虐。一直以來都是防疫模範生的台灣,近來也開始受到嚴重的挑戰。 讓我們來觀察英國這個老牌民主國家兩年多來所做,是否有值得其他國家借鏡的地方?
Thumbnail
面對前所未有新冠肺炎大流行,許多國家都掙扎於如何因應。每個國家的反應都有不同。持續兩年多來的疫情,幾乎沒有一個國家能逃過病毒的肆虐。一直以來都是防疫模範生的台灣,近來也開始受到嚴重的挑戰。 讓我們來觀察英國這個老牌民主國家兩年多來所做,是否有值得其他國家借鏡的地方?
Thumbnail
「超前部署」是從2020年疫情爆發以來很常被提起的四個字。
Thumbnail
「超前部署」是從2020年疫情爆發以來很常被提起的四個字。
Thumbnail
A. 英國🇬🇧 單日再增近5萬人確診新冠肺炎,創半年新高。 英國版「安心出行」防疫追蹤手機應用程式(App),一周向逾50萬人發出密切接觸者隔離通知,創疫情爆發以來新高。 而目前英國🇬🇧自己認為 a. 87.8%成人已接種第一劑COVID-19疫苗 b. 67.8%成人已完整接種,達成政府
Thumbnail
A. 英國🇬🇧 單日再增近5萬人確診新冠肺炎,創半年新高。 英國版「安心出行」防疫追蹤手機應用程式(App),一周向逾50萬人發出密切接觸者隔離通知,創疫情爆發以來新高。 而目前英國🇬🇧自己認為 a. 87.8%成人已接種第一劑COVID-19疫苗 b. 67.8%成人已完整接種,達成政府
Thumbnail
隨着台灣疫情慢慢受控,防疫中心指揮官說微解封,意思是維持三級,但體諒大家生意做不下去了,所以微鬆綁,開放一些空間讓不同業者有營運的機會。聽說有些人已經預備好微出門,準備來一趟環島上山下海的微旅行。他們好像只聽到「解封」這兩個字,沒在意「微」的真正意義。台灣一下子變成英國,感覺大解封了。
Thumbnail
隨着台灣疫情慢慢受控,防疫中心指揮官說微解封,意思是維持三級,但體諒大家生意做不下去了,所以微鬆綁,開放一些空間讓不同業者有營運的機會。聽說有些人已經預備好微出門,準備來一趟環島上山下海的微旅行。他們好像只聽到「解封」這兩個字,沒在意「微」的真正意義。台灣一下子變成英國,感覺大解封了。
Thumbnail
  英國變種病毒株(VOC 202012/01)自10月底發生率開始攀升,病毒為了散播繁衍,有高機率降低毒性共存(不那麼快殺死宿主),雖然還沒有醫學證明,但能由英國肺炎死亡率從旁側敲。 
Thumbnail
  英國變種病毒株(VOC 202012/01)自10月底發生率開始攀升,病毒為了散播繁衍,有高機率降低毒性共存(不那麼快殺死宿主),雖然還沒有醫學證明,但能由英國肺炎死亡率從旁側敲。 
Thumbnail
大家有沒有發現 很多國家都拼命在解封,歐洲大部分地區,傳染率似乎正在放緩,於是大家都在拼命解開自己的邊界,全球大家似乎已經準備好了,迎接疫情後的新生活。 但是專家郤不停潑冷水警告說,封鎖的結束,可能會導致另一個更嚴重的重新封鎖。 WHO自己也在6月12日表示: “雖然這種疫情放緩情況在歐洲逐漸
Thumbnail
大家有沒有發現 很多國家都拼命在解封,歐洲大部分地區,傳染率似乎正在放緩,於是大家都在拼命解開自己的邊界,全球大家似乎已經準備好了,迎接疫情後的新生活。 但是專家郤不停潑冷水警告說,封鎖的結束,可能會導致另一個更嚴重的重新封鎖。 WHO自己也在6月12日表示: “雖然這種疫情放緩情況在歐洲逐漸
Thumbnail
在危機時期國家對社會進行總動員,並非威權政體獨有的特徵,而是戰時政府的特點。動員能力其實與政治體制無關,而是視乎國家能力。正當各國政府忙於尋找策略應對疫情,它們應謹記不要片面地套用中國經驗或匆忙地實施中國式封鎖。中國對抗新冠病毒的策略行之有效是因為其獨特的治理模式。
Thumbnail
在危機時期國家對社會進行總動員,並非威權政體獨有的特徵,而是戰時政府的特點。動員能力其實與政治體制無關,而是視乎國家能力。正當各國政府忙於尋找策略應對疫情,它們應謹記不要片面地套用中國經驗或匆忙地實施中國式封鎖。中國對抗新冠病毒的策略行之有效是因為其獨特的治理模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