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07《前山報》
◎李庚霖
產自北投唭哩岸的「唭哩岸石」從清代即被用為建材,建成台北城許多重要建築,像是台灣大學校門、台北監獄圍牆、台大醫院圍牆、蘆洲李宅,與臺灣博物館南門園區等。堅強厚實的石頭,堆疊起台北人溫暖光亮的記憶。曾經任重道遠的城牆石,有沒有灰飛煙滅以外的新生機?
◆唭哩岸石的基因
「唭哩岸」是平埔族語「海岸與海灣」之意,在洪荒時代與遠古生物優游,供貝類寄生,再經過百萬年堆積,成為人們生活的一片沃腴之地。
石頭的面貌透露著前世今生:芥黃、珊瑚紅、鼠灰、茶色等陳色,也許是礦物鏽染或浮游生物寄生而成;沈積的紋理彷彿是平靜水流的紋身;石面上斜斜的下雨紋路,是打石師傅擊打的痕跡。靜靜端倪,石頭一點也不平凡了,靜謐而饒富美感。
然老屋拆除大多未有妥善的保存機制,老邁的唭哩岸石在老屋被拆除的當下,只被視為建築廢棄物。但另一方面,當有時代意義的建築需要修復時,卻無從取得石材。只得使用外來的冒牌貨,外觀失去原味。歷史建物就此失去了歷史原本的面貌與紋理。「百年石材變廢材,修古蹟去痕跡」的現象,實在令人惋惜。
◆唭哩岸石百年目光,凝視北台發展史
根據《從台灣產業發展脈絡重構唭哩岸石之美》研究資料中提到:「台北現有的古蹟與歷史建築中,多以臺北城牆拆除下來的「唭哩岸石」興建,如:撫臺街洋樓、濟南教會與臺灣博物館南門園區等;此外,也有以滬尾砲臺、迪化街屋、艋舺剝皮寮、芝山岩隘門與淡水紅樓等,以其為建材的說法。在歷來調查研究中,被稱為「唭哩岸石」的應用,若就石質而言並不全生產自唭哩岸。同為木山層的大直、內湖、唭哩岸或大武崙等的所產的石英砂岩,在紋理、色澤與質地上相當接近,外行難以辨別。石匠師的打石呈現斜雨紋的「手路」,也被認為是唭哩岸石。
直至1970年代停採以前,唭哩岸石是「台灣北部砂岩」的代名詞,人們對於它的廣泛認同成為一種集體記憶的品牌。」清代台北城牆石來源之一的唭哩岸石,日本時代雖拆除城牆,卻廣泛利用轉為興建公共建設。當時再善用的作法,足堪借鏡。
◆還石頭一個歸宿,喚醒臺北沈睡記憶
「唭哩岸文化工作室 x 唭投郎」自2015年開始進行唭哩岸石的教育推廣,並搶救可利用的唭哩岸石,爭取石材現地保存。在超過百場的導覽活動,成功媒合中正高中、石牌國小、立農國小、吉利幼兒園,一同關注並投入實質保護唭哩岸石的行動。同時也效法台南文資建材銀行,成立「唭哩岸石銀行」,有系統地搶收、整理唭哩岸石,建立永續的石循環,愛石惜石,並針對石材特性媒合可以再利用的管道,讓老石頭再加值!
◆廢石不廢,銀行加值
唭哩岸石產業曾明亮輝煌,也許不是把房子蓋回來就好,而能還原屋牆、門柱、花壇等建物原本的紋理與觸覺。人們曾在此落腳生根百餘年,開發與效率至上的時代,不該因產業更迭,徒留子孫變味的景象,將聚落的生活痕跡一捻而熄。
推倒一間傳統平房僅需十分鐘,若不把建材視為珍貴的資源,台北的記憶將崩解成碎石砂粒,作為廢料在無名土地消散煙滅。
唭哩岸石禁採後難以在市場中取得,若能保存後再利用,從確定將拆除的公/私有建築中取得舊石材,讓其在市場上流通,對建築界或文化界而言,都開啟了讓唭哩岸石再現風華的契機!
◆唭哩岸文化工作室 x 唭投郎:以救石為己任
唭哩岸文化工作室成立於2014年,希望透過唭哩岸在地深厚的歷史人文背景,經由文化藝術的轉化,引起在地民眾的興趣與共鳴,進而關心日常生活環境裡,種種與自己切身相關的公共議題。2017年更辦理在地文化人才培訓,共有11位學員順利結業成為「唭投郎」,一同關注唭哩岸文化,透過人文藝術、故事紀錄、分享共創與社區營造,進行相關議題的推廣與執行,近年主要推動唭哩岸石之文化資產保存。
更多資訊請洽「
唭哩岸石文化工作室」粉絲團,或網路搜尋《「守護‧台北記憶之石」唭哩岸石銀行首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