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病毒共存,需要做得更徹底!?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台灣近期疫情大爆發,六號單日累積確診病例數來到36168例,這看起來是個相當可觀的數字。

事實上,若把這個數字放在去年,我想台灣早就升四級警戒了,且社會恐慌程度也絕不是「人心惶惶」四字足以形容。然而,今年台灣似乎已不怕COVID-19病例激增,稍微觀察周遭朋友後便不難發現,人民對如今每日動輒幾千幾萬的確診數,早已「無感」了。

病毒遭到輕視並非沒有原因:

如今肆虐台灣的Omicron變異株,雖然傳播速度驚人,可是重症、致死率卻不如前幾代COVID-19。

這就是為何如今防疫政策不斷放鬆的原因,從這些政策來看,政府很明顯就是要「與病毒共存」了。

筆者很支持這項措施,不過攤開數據,個人認為可以再「共存」一點。

截止至台灣時間5月5號,今年台灣總計206134個確診病例中,有高達99.74%的病例屬於「輕症」甚至「無症狀」患者,至於中症比例為0.23%、重症比例0.03%。

我們最近很常討論到的話題叫做「病毒流感化」、「感冒化」,何謂流感化、感冒化呢?顧名思義,他不再是剛出現時令人聞風喪膽的新型變毒,反之,他變成了我們熟悉的病毒,就像一般流感、感冒一樣。

對我來說,生病怕的就是「不舒服」、甚至是「死亡」,可是看看如今肆虐台灣的COVID-19疫情,上述兩項症狀發生的機率真的小之又小。

既然如此,又有何懼呢?

再提供一個數據:台灣每年約有4500人死於流感病毒,而截至今日台灣死於COVID-19的人數,「僅僅」886人。

我無意對死者不敬,但經過數字比對後,很顯然的,「就邏輯上來講,COVID-19病毒早已不足為懼」!差別只在於,我們無法擺脫「他是新型病毒」的意識形態。

所以,不斷隔離、篩檢,日複一日,真的有其必要性嗎?這個問題或許沒有標準答案,畢竟每個人對於病毒的容忍度都不同,但生在病毒中的我們,是時候好好思考我們與病毒的關係及生存模式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放大鏡的沙龍
4會員
2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2022年4月, 新冠病毒Omicrom亞種終於突破了台灣防線, 開始了台灣新冠肺炎兩年來最嚴重的一波疫情.
Thumbnail
2022年4月, 新冠病毒Omicrom亞種終於突破了台灣防線, 開始了台灣新冠肺炎兩年來最嚴重的一波疫情.
Thumbnail
大家就可以知道Omicron是一個致死率很低的病毒。
Thumbnail
大家就可以知道Omicron是一個致死率很低的病毒。
Thumbnail
蘇貞昌表示,台灣在過去2年多來的防疫成績受國際肯定。
Thumbnail
蘇貞昌表示,台灣在過去2年多來的防疫成績受國際肯定。
Thumbnail
台灣這波 Omicron 疫情爆發此際和初期,個人應聚焦在調整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的方式與步調,著重在身心靈均衡健康,衡量個人準備,斟酌醫療量能,揣摩一旦確診或匡列,怎麼順利就醫診療,如何適應防疫節奏。
Thumbnail
台灣這波 Omicron 疫情爆發此際和初期,個人應聚焦在調整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的方式與步調,著重在身心靈均衡健康,衡量個人準備,斟酌醫療量能,揣摩一旦確診或匡列,怎麼順利就醫診療,如何適應防疫節奏。
Thumbnail
台灣爆發新冠肺炎Omicron變種病毒大規模本土疫情,官方考量症狀大多為輕症、內部經濟情勢、世界各地作法,決定放寬防疫限制,朝向跟病毒共存。 但媒體及網友分別進行民意調查,發現有部分民眾堅持清零,期待防疫警戒升級,如沒對這些民眾做好溝通,可能發生像日本「自肅警察」那樣......
Thumbnail
台灣爆發新冠肺炎Omicron變種病毒大規模本土疫情,官方考量症狀大多為輕症、內部經濟情勢、世界各地作法,決定放寬防疫限制,朝向跟病毒共存。 但媒體及網友分別進行民意調查,發現有部分民眾堅持清零,期待防疫警戒升級,如沒對這些民眾做好溝通,可能發生像日本「自肅警察」那樣......
Thumbnail
「重症求清零,輕症可控管,正常過生活」
Thumbnail
「重症求清零,輕症可控管,正常過生活」
Thumbnail
現在去追究源頭做任何怪罪,都己經是於事無補,畢竟目前最重要的是去解決當下的問題,也就是控制病毒疫情,進而讓大家早日恢復正常的生活步調…
Thumbnail
現在去追究源頭做任何怪罪,都己經是於事無補,畢竟目前最重要的是去解決當下的問題,也就是控制病毒疫情,進而讓大家早日恢復正常的生活步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