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病毒共存,需要做得更徹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台灣近期疫情大爆發,六號單日累積確診病例數來到36168例,這看起來是個相當可觀的數字。

事實上,若把這個數字放在去年,我想台灣早就升四級警戒了,且社會恐慌程度也絕不是「人心惶惶」四字足以形容。然而,今年台灣似乎已不怕COVID-19病例激增,稍微觀察周遭朋友後便不難發現,人民對如今每日動輒幾千幾萬的確診數,早已「無感」了。

病毒遭到輕視並非沒有原因:

如今肆虐台灣的Omicron變異株,雖然傳播速度驚人,可是重症、致死率卻不如前幾代COVID-19。

這就是為何如今防疫政策不斷放鬆的原因,從這些政策來看,政府很明顯就是要「與病毒共存」了。

筆者很支持這項措施,不過攤開數據,個人認為可以再「共存」一點。

截止至台灣時間5月5號,今年台灣總計206134個確診病例中,有高達99.74%的病例屬於「輕症」甚至「無症狀」患者,至於中症比例為0.23%、重症比例0.03%。

我們最近很常討論到的話題叫做「病毒流感化」、「感冒化」,何謂流感化、感冒化呢?顧名思義,他不再是剛出現時令人聞風喪膽的新型變毒,反之,他變成了我們熟悉的病毒,就像一般流感、感冒一樣。

對我來說,生病怕的就是「不舒服」、甚至是「死亡」,可是看看如今肆虐台灣的COVID-19疫情,上述兩項症狀發生的機率真的小之又小。

既然如此,又有何懼呢?

再提供一個數據:台灣每年約有4500人死於流感病毒,而截至今日台灣死於COVID-19的人數,「僅僅」886人。

我無意對死者不敬,但經過數字比對後,很顯然的,「就邏輯上來講,COVID-19病毒早已不足為懼」!差別只在於,我們無法擺脫「他是新型病毒」的意識形態。

所以,不斷隔離、篩檢,日複一日,真的有其必要性嗎?這個問題或許沒有標準答案,畢竟每個人對於病毒的容忍度都不同,但生在病毒中的我們,是時候好好思考我們與病毒的關係及生存模式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放大鏡的沙龍
4會員
2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2022年4月, 新冠病毒Omicrom亞種終於突破了台灣防線, 開始了台灣新冠肺炎兩年來最嚴重的一波疫情.
Thumbnail
2022年4月, 新冠病毒Omicrom亞種終於突破了台灣防線, 開始了台灣新冠肺炎兩年來最嚴重的一波疫情.
Thumbnail
大家就可以知道Omicron是一個致死率很低的病毒。
Thumbnail
大家就可以知道Omicron是一個致死率很低的病毒。
Thumbnail
蘇貞昌表示,台灣在過去2年多來的防疫成績受國際肯定。
Thumbnail
蘇貞昌表示,台灣在過去2年多來的防疫成績受國際肯定。
Thumbnail
台灣這波 Omicron 疫情爆發此際和初期,個人應聚焦在調整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的方式與步調,著重在身心靈均衡健康,衡量個人準備,斟酌醫療量能,揣摩一旦確診或匡列,怎麼順利就醫診療,如何適應防疫節奏。
Thumbnail
台灣這波 Omicron 疫情爆發此際和初期,個人應聚焦在調整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的方式與步調,著重在身心靈均衡健康,衡量個人準備,斟酌醫療量能,揣摩一旦確診或匡列,怎麼順利就醫診療,如何適應防疫節奏。
Thumbnail
台灣爆發新冠肺炎Omicron變種病毒大規模本土疫情,官方考量症狀大多為輕症、內部經濟情勢、世界各地作法,決定放寬防疫限制,朝向跟病毒共存。 但媒體及網友分別進行民意調查,發現有部分民眾堅持清零,期待防疫警戒升級,如沒對這些民眾做好溝通,可能發生像日本「自肅警察」那樣......
Thumbnail
台灣爆發新冠肺炎Omicron變種病毒大規模本土疫情,官方考量症狀大多為輕症、內部經濟情勢、世界各地作法,決定放寬防疫限制,朝向跟病毒共存。 但媒體及網友分別進行民意調查,發現有部分民眾堅持清零,期待防疫警戒升級,如沒對這些民眾做好溝通,可能發生像日本「自肅警察」那樣......
Thumbnail
「重症求清零,輕症可控管,正常過生活」
Thumbnail
「重症求清零,輕症可控管,正常過生活」
Thumbnail
現在去追究源頭做任何怪罪,都己經是於事無補,畢竟目前最重要的是去解決當下的問題,也就是控制病毒疫情,進而讓大家早日恢復正常的生活步調…
Thumbnail
現在去追究源頭做任何怪罪,都己經是於事無補,畢竟目前最重要的是去解決當下的問題,也就是控制病毒疫情,進而讓大家早日恢復正常的生活步調…
Thumbnail
今早起床看到台灣在一天內有了180 確診病例 接著FB就被所有與台灣疫情有關的言論及Po文淹沒 很容易理解台灣現在的恐慌,擔心和害怕 畢竟台灣長期以來都以成功防疫成果自豪 也一直在一個與世界各地不平行的生活空間裡 突然遇到一個大波動 人民自然感到憂心 但是會害怕擔心是非常非常正常的
Thumbnail
今早起床看到台灣在一天內有了180 確診病例 接著FB就被所有與台灣疫情有關的言論及Po文淹沒 很容易理解台灣現在的恐慌,擔心和害怕 畢竟台灣長期以來都以成功防疫成果自豪 也一直在一個與世界各地不平行的生活空間裡 突然遇到一個大波動 人民自然感到憂心 但是會害怕擔心是非常非常正常的
Thumbnail
今日確診人數來到9910萬,在你看到文章的此時此刻,正巧是確診人數破億的時刻,全世界因此疫情死亡人數已經來到213萬的現在,台灣仍有媒體因桃園醫院出現群聚事件,想藉此來攻擊並且製造恐慌,但根據數據來看,台灣遠比你想像的還要幸福。 順帶一提,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現在全球總人口已經超過了78億人。
Thumbnail
今日確診人數來到9910萬,在你看到文章的此時此刻,正巧是確診人數破億的時刻,全世界因此疫情死亡人數已經來到213萬的現在,台灣仍有媒體因桃園醫院出現群聚事件,想藉此來攻擊並且製造恐慌,但根據數據來看,台灣遠比你想像的還要幸福。 順帶一提,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現在全球總人口已經超過了78億人。
Thumbnail
自從新冠肺炎開始大流行之後, 幾乎人人天天都會在追蹤自己住的國家的確診數量, 大家天天都在幻想何時能夠flatten the curve (將上升曲線便平緩, 也就是病情穩定)。美國至今已經超過了100萬人確診, 也大約有6萬多人死於Covid-19, 這個數目其實相當的驚人。
Thumbnail
自從新冠肺炎開始大流行之後, 幾乎人人天天都會在追蹤自己住的國家的確診數量, 大家天天都在幻想何時能夠flatten the curve (將上升曲線便平緩, 也就是病情穩定)。美國至今已經超過了100萬人確診, 也大約有6萬多人死於Covid-19, 這個數目其實相當的驚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