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談]台灣當然不是烏克蘭,因為我們還沒有建立像樣的國防產業鏈

更新 發佈閱讀 11 分鐘
raw-image

4月15日,國內無人機科技企業「經緯航太」董事長羅正方投書「思想坦克」,以〈戰時軍工產業的動員,才是烏克蘭能打持久戰的關鍵〉,強調「台灣不能只是採購武器,還要形成本國的國防產業鏈」。全文看似言之成理,但破綻不少。所以我在此簡單評論。

羅正方的文章重點布局,是先介紹烏克蘭的軍工產業,再於結尾三段對台灣做出呼籲:

1.台灣雖然能由盟國購買先進的武器系統,但是常因後送零件回去原廠修復,經常曠日廢時而影響裝備的妥善性,這在戰時是無法想像的時間風險。台灣歷經軍事組織精實,要彌補裁撤聯勤總部後的空缺,就是要擴大「軍機商維」,將台灣具備軍工能量的企業,來納入維護、保養、翻修的後勤整備體系。
2.政府在對美採購先進武器系統上,不但要善用工業合作機制(ICP),將軍事採購合約加註技術移轉條款,並重點扶植國內產業界具備軍民通用的能量,在自製國產武器上也必須形成真正的國防產業鏈。對於退役有專長的技術人員,也有出路轉移到民間企業來保存對應的人力資源。
3.未來,台海若發生入侵戰役,台灣想有能力打持久戰,不只國軍在戰力保存上需有完善的準備,台灣的國防產業體系,也必須如水銀落地般,將後勤補給的製造與維修能量,藏在台灣民間的所有角落。唯有建構自主的軍工供應鏈,並在戰時能有效的達成軍需整體動員,這已是台灣當前生存上刻不容緩的國家課題!

以烏克蘭的軍工產業來期許台灣,第一個問題就是錯誤類比。

烏克蘭從前蘇聯時代就是俄系軍武的重要供應國,境內有許多軍工產業跟設計局,不只能做基礎的「生產」跟「修理」,還能從事前端的先進「設計研發」。諸如能設計出史上最大運輸機An-225的安托諾夫設計局、能在冷戰後根據T-80UD推出T-84戰車的哈爾科夫-莫洛佐夫機械製造設計局,都是知名的代表。

雖然在蘇聯解體之後,烏克蘭的軍隊規模大不如前,銷毀大量核武,各家武器設計局也紛紛拋售前蘇聯時代繼承下來先進技術,其中更有大量裝備、人才、技術流到了中國去,但也顯示俄羅斯使用的俄系軍武裝備,相當高比例來自烏克蘭,在冷戰結束之後才分家。

這些從武器設計、開發,到生產、製造、修理乃至翻修完全一條龍的know-how知識產權,才是烏克蘭軍工產業最寶貴的資產,也是烏俄戰爭裡能把擄獲俄軍裝備拖回來快速修復、馬上上手再利用的真正關鍵。畢竟烏、俄兩國武器裝備系出同源,許多裝備的基礎設計思想堪稱能做到知己知彼,而烏克蘭又有承襲自前蘇聯的強大軍工基礎,國防產業鏈當然可以提供自製武器的後勤保障,連俄羅斯裝備也能海納百川的善加利用。

問題是,台灣並不具備烏克蘭這樣的條件。台灣最主要的假想敵為中國,其外購的軍武,是以俄系甚至來自烏克蘭的裝備為主,他們也成為中國國產裝備的仿製藍本。中國另外也對歐美國家以及以色列大量仿造或逆向工程,山寨這些國家的重點裝備用來補充陣容。

至於台灣的軍武裝備,以外購美製為主,偶有歐洲舶來品;國造裝備的比重比較低,除了1980年代的一機三彈一車(IDF、雄風、天弓、天劍、M48H/CM11)、2020年代的一車一雷一艦(雲豹、蜂眼、沱江)之外,就是基礎的陸軍中小口徑武器。國造裝備多半是美方技轉或授權合作生產,少部分是跟以色列、愛爾蘭、南非等國家交流或山寨而來。我們並不像烏克蘭那樣,跟敵軍的武器裝備大量系出同源,要做到知己知彼(換句話就是,敵軍正在用的武器不管怎麼改良,原始設計的優缺點我們這裡也很清楚)困難很多。

以烏克蘭的軍工產業來期許台灣,第二個問題則是眼高手低。

從烏克蘭的情形來看,兩個國家的軍工產業起點完全不同,基礎的厚薄更是天差地遠。台灣的軍、警規模小,市場99.99%是內需,沒有辦法建立像前蘇聯時代的烏克蘭那樣龐大的軍工複合體規模。要跟烏克蘭相比,坦白來講並不務實,並沒有考量我們要花多久的時間、多少的資源來追趕。

台灣的現況是什麼?現況是,從中科院、軍備局到兵整中心到漢翔工業,能滿足國軍需求的單位,都有高度的官方色彩或國軍色彩。就算是近年來強調國武國造,鼓勵民間廠商參與投標,民間造船廠也積極參與軍方跟海巡艦艇的建造,可是能一手包辦研發、設計、投產、改良、修護,且有完整知識產權的產品族系仍然不多,而能提供尖端精密技術、參與國防產業供應鏈的民間廠商也寥寥無幾,資本額比起烏克蘭這些內用外銷兩邊賺、訂單接不完的設計局也小得很多。此外,軍規產品產量少,生產線的規模就小,向民間釋商或招標時,單價就壓不下來,這就形成惡性循環。

然而,國防工業所需要的條件,理論上會比一般政府採購案更嚴苛,對於資本額少、無法滿足軍方規格的企業來說,各種亂象也就出籠了:如果不是發現無利可圖、難以履約而被迫退出,就是只能各顯神通,比如借牌投標、低價搶標,或者以性能平庸、產線品質粗陋的產品應付了事。這還算好的了,更典型的是事先打點好驗收人員,先成立假公司去偽造產品的合格證明,再用完全無法達到要求的劣質產品濫竽充數。

所以,從雲豹一代甲車轉向軸、陸軍戰車履帶蹄塊、三陽跟國外廠商分別合作生產的中型戰術輪車跟輕型戰術輪車,以及基層官兵常抱怨麻膛的槍管、容易損壞的服裝、不能抵抗穿甲彈的軍備局抗彈板,以及彈著精度不達標的輕型狙擊槍......等等,每一起新聞背後,多多少少都有一兩個品質不佳下游廠商,以及醬缸文化驗收放水的身影。

這才是台灣真正的情形。我們不但缺乏烏克蘭那樣大部分武器都能設計自製自修,連基礎的釋商生產,都很難找到品質令人滿意的民間供應商。拿烏克蘭來期許台灣,要走的路還很遠。

以烏克蘭來期許台灣建立自主國防供應鏈,第三個問題則是對工業合作計畫太過樂觀。

羅正方所說的民間參與國防工業,並沒有清楚界定技術含量的高低。如果是比較基礎的車輛或輕型裝備,民間當然具備修護的能量。早年軍隊內部流傳的「六級廠」,就是正規補保管道曠日費時之際,能找到的非正規修護來源,從裝備翻修、車床仿造槍機(比如T65K2或T91步槍槍機)到取得黑市二手料件等等都有。直到這幾年為止,軍中仍不時傳出軍士官為了滿足裝備妥善率,自掏腰包購買料件的醜聞,就知道民間黑市仍能有效填補低科技料件欠撥的漏洞,某種程度解決了國軍後勤補保一團爛、凡事靠關係的問題。

問題是,可是有些具備專業技術門檻的裝備,就沒有辦法這樣輕率了事。比如說,步兵單位需要的保密跳頻無線電機,跟一般的散頻話機不同,而至鴻科技生產的HR-93話機只能定頻通訊,沒有加密;HR-105也只能語音擾碼,很容易被破解。這種廠商生產的裝備只能說是勉強含淚使用,並不是因為真的符合現代戰場需求。另外,民間保全業者能設計生產組裝的普通低光度或紅外線閉路電視,也不能拿來充當高階的紅外線熱影像儀。所以海巡的FLIR系統用的是科力航太代理的軍規Sea FLIR系統,就是這個道理。

又比如陸軍要求的近程戰術無人機,以海巡採用的田屋科技AXH-E230RS直升機規格為藍本,要求中科院設計的無人直升機也能像它抵抗蒲氏風力六級,籌載重量則要增加到30公斤,則經緯航太的神農無人直升機只能抵抗五級風,籌載又不達標,當然就不可能獲選。

更重要的是,吳怡農當年(2015)就曾分析過:對於外購的先進裝備,某些有敏感度的零組件就算國內有能力製造,國外原廠也常認為台灣廠商無法通過「安全及背景查核」(security clearance),而拒絕讓台灣廠商進入敏感產品的供應鏈。另一個問題則是,直到2015年為止,許多對外軍購明明簽訂好了工業合作合約,但是工合額度裡面的技術移轉,常常是國內廠商在市場就能以更低價取得的服務,不必在這些軍購案裡才拿到;而用來沖銷工業合作點數的「國內採購」,也經常是國內廠商早就獲得的訂單。

換句話說,工業合作裡面設定好的技術移轉、人員訓練、國內採購等等點數,並沒有被善用,往往只是換個名目核銷掉了。2021年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樂山的鋪路爪雷達站,當初設立時簽訂了巨額的工業合作點數,十年過後依然是零成果。問題到底在哪裡?軍方沒說清楚,外界也只能捶胸頓足徒呼負負。

如果對外軍購的工業合作效益不彰,那就來看國內產官學合作的成品。國內也有一些能承製特定裝備的企業,例如能做GaN主動相列雷達模組的穩懋企業、跟中科院合作海軍迅聯戰系顯控台的澄茂企業、能做雲豹陶瓷裝甲的和成衛浴,他們都是佼佼者。不過,上述廠商也不見得靠這些少少的訂單就能活下來。我們要提供多大的誘因,才可以讓這些企業繼續跟國防產業合作,並持續出力?

前幾年立法院通過了《國防產業發展條例》,不過甫公佈就引來罵聲,認為跟現行的採購法差不多。而裡面對於廠商的獎勵辦法,也有人認為看得到吃不到。我想這些都還需要更多人站出來好好的討論。

我不是說羅正方的想法不對,而是錯誤類比,眼高手低。我提出替代的建議兩個:

第一個,是回到國家級研發單位,藉由確實支付權利金,取得技術授權,儲備自主研發能量,真正提高「國造新型裝備」關鍵組件的自研跟自製比例。

不要又像軍備局401廠誇口承製陸軍的「個人攜型式雙眼雷射測距望遠鏡」,才被爆出雷射測距模組是韓國貨。或者像軍備局202廠,負責研發甲車的車用自動滅火裝置,卻以外購自動滅火組解繳,成本卻調整為自製品成本,詐領績效獎金2788多萬元,後來以貪汙罪起訴。你看看,202廠廠長朱建群少將、工務中心工務長王允成上校、主計主任帥士炘上校、工務中心林啟勝士官長,新聞都查得到名字欸。

第二個,是落實《國防產業發展條例》跟對外軍購的工業合作精神,釋商給民間,提高「現役主力裝備」關鍵組件(或有消失性商源疑慮的組件)的自製率,滿足全壽期管理的後勤需求。

例如被動相列雷達的射頻開關,如果之前是由特定的外商生產,該公司即將關閉生產線,則我國便應該及早尋求替代的供貨者。若外購無法找到,則可改由國內招商生產供應。

又比如美製M60A3戰車的制退機液壓油補充器,隨著此車系多年前停產,目前在國際市場上已經很難找到堪用的「殺肉」零件。兵整中心跟飛勤廠就必須設法訪商自製。當然,驗收必須嚴格,不要三天兩頭滲漏。

所以說,「藏軍備工業於民間,厚植國防軍備能量」是一個好的起點,只是沒有想清楚技術含量、工業合作點數以及目標之前,還是不要講得這麼樂觀。如果名詞定義沒有對頻,就只能「盍各言爾志」雞同鴨講,想法的完整性跟子路差不多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廖英雁,天下先
18會員
26內容數
有一工你會大漢,你會讀冊濟濟,你會瞭解,佇這個社會,需要有人敢說真心話。
廖英雁,天下先的其他內容
2025/02/11
錢要花在刀口上。綠委提案凍結「海巡艦艇低致命性裝備試辦計畫」預算,要求海巡署評估開發精確版鎮海火箭彈。然而海巡武力以執法緝私為主,且中科院火箭彈改良成果有限、國際現貨市場套件昂貴。凡事有輕重緩急,預算可能互相排擠,建議立委優先監督海巡署改善核心任務的裝備,而非強化與本務不符的反水面戰力。
Thumbnail
2025/02/11
錢要花在刀口上。綠委提案凍結「海巡艦艇低致命性裝備試辦計畫」預算,要求海巡署評估開發精確版鎮海火箭彈。然而海巡武力以執法緝私為主,且中科院火箭彈改良成果有限、國際現貨市場套件昂貴。凡事有輕重緩急,預算可能互相排擠,建議立委優先監督海巡署改善核心任務的裝備,而非強化與本務不符的反水面戰力。
Thumbnail
2025/02/04
2022年取消的震海4530噸巡防艦原型案,供電功率不高於挪威南森級、艦艏垂發與艦舯上層反艦飛彈重量又更大,妄圖包山包海通通滿足,使船型成為一個難以再容納任何排水量放大的高風險、低餘裕設計。台灣海軍對風險管理的輕忽外行、中科院對於技術實力的好高騖遠,都在這個專案管理的負面教材顯露無遺。
Thumbnail
2025/02/04
2022年取消的震海4530噸巡防艦原型案,供電功率不高於挪威南森級、艦艏垂發與艦舯上層反艦飛彈重量又更大,妄圖包山包海通通滿足,使船型成為一個難以再容納任何排水量放大的高風險、低餘裕設計。台灣海軍對風險管理的輕忽外行、中科院對於技術實力的好高騖遠,都在這個專案管理的負面教材顯露無遺。
Thumbnail
2023/09/04
從2024年院編版國防預算書可知,國防部除了繼續執行遙控無人機防禦系統案(新台幣43.51億元),採購中科院裝備來補足基(陣)地的基礎防護,也編列了9.89億元採購新型無人機反制系統。不過從相關報導看,四家獲選廠商彼此整合稍有遲滯,系統主導廠商的產品也有搜索距離偏低、濾除海面雜波性能欠佳的問題。
Thumbnail
2023/09/04
從2024年院編版國防預算書可知,國防部除了繼續執行遙控無人機防禦系統案(新台幣43.51億元),採購中科院裝備來補足基(陣)地的基礎防護,也編列了9.89億元採購新型無人機反制系統。不過從相關報導看,四家獲選廠商彼此整合稍有遲滯,系統主導廠商的產品也有搜索距離偏低、濾除海面雜波性能欠佳的問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有用的啟示,就是在軍事戰略上,傳統思維完全沒錯,一點都沒過時。舉凡注重軍事管理,保持後勤完整,確保補給線暢通,並依此制定各種攻防策略。攻防比的計算並沒有過時,進攻依舊要比防禦方多很多人,3:1的基礎在各地都成立,幾乎沒有進攻案例是以寡擊眾,就算烏軍反攻,也得集結更多兵力才能打穿陣線。
Thumbnail
有用的啟示,就是在軍事戰略上,傳統思維完全沒錯,一點都沒過時。舉凡注重軍事管理,保持後勤完整,確保補給線暢通,並依此制定各種攻防策略。攻防比的計算並沒有過時,進攻依舊要比防禦方多很多人,3:1的基礎在各地都成立,幾乎沒有進攻案例是以寡擊眾,就算烏軍反攻,也得集結更多兵力才能打穿陣線。
Thumbnail
這場保台是否要先打贏俄烏戰爭的針鋒相對辯論的下半段 雙方第二次發言分別針對對方的論點與攻擊點進行反擊 並舉出更多實例來支持自己的論點 最後的結辯中雙方都搬出雷根來反駁對方 本文最後是對雙方意見分歧最大的三個關鍵點做出簡短但關鍵的評論
Thumbnail
這場保台是否要先打贏俄烏戰爭的針鋒相對辯論的下半段 雙方第二次發言分別針對對方的論點與攻擊點進行反擊 並舉出更多實例來支持自己的論點 最後的結辯中雙方都搬出雷根來反駁對方 本文最後是對雙方意見分歧最大的三個關鍵點做出簡短但關鍵的評論
Thumbnail
上一篇提到一些成像問題,鍍膜技術跟調整參數有很大的關係,不是買了相同一台機器,就可以產出一樣的東西。尤其是奈米級的光學薄膜,到武器等級需求時,差那一點點,結果就是看得到跟看不到兩個。用戰場上的說法,這些光、電、熱各種感測裝備,就是讓你可以提早500公尺看到敵人。
Thumbnail
上一篇提到一些成像問題,鍍膜技術跟調整參數有很大的關係,不是買了相同一台機器,就可以產出一樣的東西。尤其是奈米級的光學薄膜,到武器等級需求時,差那一點點,結果就是看得到跟看不到兩個。用戰場上的說法,這些光、電、熱各種感測裝備,就是讓你可以提早500公尺看到敵人。
Thumbnail
假設只有這兩方,又加速開啟總體戰,那必定是資源多的壓垮另一方,烏克蘭可沒有海峽,後備軍人潛力差了好幾倍,軍工業根本的礦藏、加工也差距不小。長期而言這是絕對正確,只要俄國沒有犯下致命錯誤,烏克蘭也沒得到神助。可是以中短期角度而言就開始不對,因為資源轉換成軍事資源,並不是打遊戲按一顆鈕就可以。
Thumbnail
假設只有這兩方,又加速開啟總體戰,那必定是資源多的壓垮另一方,烏克蘭可沒有海峽,後備軍人潛力差了好幾倍,軍工業根本的礦藏、加工也差距不小。長期而言這是絕對正確,只要俄國沒有犯下致命錯誤,烏克蘭也沒得到神助。可是以中短期角度而言就開始不對,因為資源轉換成軍事資源,並不是打遊戲按一顆鈕就可以。
Thumbnail
烏克蘭被攻擊不過兩個月,第一階段戰事結束後,大家來盤整用量,就知道犯下一戰的錯誤:彈藥準備太少。這不是軍事準備錯誤,同樣是政治問題,因為多數歐陸政治家都不認為烏克蘭可以撐,戰爭不到幾周就會解決。
Thumbnail
烏克蘭被攻擊不過兩個月,第一階段戰事結束後,大家來盤整用量,就知道犯下一戰的錯誤:彈藥準備太少。這不是軍事準備錯誤,同樣是政治問題,因為多數歐陸政治家都不認為烏克蘭可以撐,戰爭不到幾周就會解決。
Thumbnail
許多人被不對稱戰力給迷惑了,以為靠不對稱戰力與全民皆兵可以贏得戰爭,但這是違反戰爭基本原則的想法。 對稱戰力是指一個國家依照其量體與國力,所建立的軍事強度,也就是常規兵力。戰力對稱於國家的國力,國力越強,自然可以輾壓其他弱小的國家。
Thumbnail
許多人被不對稱戰力給迷惑了,以為靠不對稱戰力與全民皆兵可以贏得戰爭,但這是違反戰爭基本原則的想法。 對稱戰力是指一個國家依照其量體與國力,所建立的軍事強度,也就是常規兵力。戰力對稱於國家的國力,國力越強,自然可以輾壓其他弱小的國家。
Thumbnail
軍需產業從中獲益,拜登政權會複製「烏克蘭作法」嗎? 在不遠的未來,現在正在進行的俄烏戰爭,恐將會發展成中國對台灣的台海之戰.......
Thumbnail
軍需產業從中獲益,拜登政權會複製「烏克蘭作法」嗎? 在不遠的未來,現在正在進行的俄烏戰爭,恐將會發展成中國對台灣的台海之戰.......
Thumbnail
日前,「經緯航太」董事長羅正方投書「思想坦克」,以〈戰時軍工產業的動員,才是烏克蘭能打持久戰的關鍵〉,強調「台灣不能只是採購武器,還要形成本國的國防產業鏈」。全文看似言之成理,但破綻不少。所以我在此簡單評論。
Thumbnail
日前,「經緯航太」董事長羅正方投書「思想坦克」,以〈戰時軍工產業的動員,才是烏克蘭能打持久戰的關鍵〉,強調「台灣不能只是採購武器,還要形成本國的國防產業鏈」。全文看似言之成理,但破綻不少。所以我在此簡單評論。
Thumbnail
蘇聯解體後,共產黨舊勢力在東歐各國的唯一支柱來自蘇聯時期的既得利益者。這股舊勢力有兩個外來因素,一個來自俄羅斯,一個來自中國。最能舉足輕重的是俄羅斯,最微不足道的是要借路中東歐以打入西歐的中國。新興勢力則有本土的和外來的。本土新興勢力來自新世代的價值取向。外來新興勢力來自歐盟和美國地緣政治策略...
Thumbnail
蘇聯解體後,共產黨舊勢力在東歐各國的唯一支柱來自蘇聯時期的既得利益者。這股舊勢力有兩個外來因素,一個來自俄羅斯,一個來自中國。最能舉足輕重的是俄羅斯,最微不足道的是要借路中東歐以打入西歐的中國。新興勢力則有本土的和外來的。本土新興勢力來自新世代的價值取向。外來新興勢力來自歐盟和美國地緣政治策略...
Thumbnail
不希望突然發生戰爭的措手不及,發生在我們身上。 做最壞的打算,及最好的準備 自己的國家自己救 選邊站是最好的策略嗎?
Thumbnail
不希望突然發生戰爭的措手不及,發生在我們身上。 做最壞的打算,及最好的準備 自己的國家自己救 選邊站是最好的策略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