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之外 沙皇與蘇丹的十二次鏖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前陣子敘北十分不寧,先是敘利亞政府軍發動空襲,引發土軍憤而回擊,接着是埃爾多安打開土歐邊界,默許難民湧向希臘,一次引爆軍事與人道兩大危機。上述過程披着敘土衝突的外衣,實則長着俄土之爭的血肉,畢竟自打敘利亞內戰爆發以來,俄羅斯便是巴沙爾(Bashar al-Assad)政權的最大靠山,土耳其射向政府軍的每一發炮彈,都形同摑向俄羅斯的一記耳光。

就歷史發展觀之,早在帝國時代,奧斯曼土耳其便與俄羅斯交手無數,創下十二次俄土戰爭的驚人紀錄。此次敘北危機本有可能成為第十三次戰火前哨,卻終在雙方自我剋制下和緩,最後以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ğan)飛抵莫斯科談判,俄土簽訂停火協議落幕。但正如安全走廊難容兩國共同巡邏,俄土眼下雖不至大戰邊緣,卻註定要在敘北這個新熱點,定期發生摩擦,只是暴力程度與規模不似過往。

raw-image

牽動世界史的俄土戰爭

早在前帝國時代,斯拉夫與突厥兩大民族便相會於歐亞草原,開始了初步的貿易關係。15世紀後,突厥蘇丹以安納托利亞(小亞細亞)為基地,逐步建立奧斯曼帝國;俄羅斯大公則以莫斯科為核心,開始了自己的建國大業。1453年,奧斯曼奪下君士坦丁堡,此事對俄土雙方而言,都是重要的歷史躍進:奧斯曼親手將代表基督世界的拜占庭送進歷史墳冢,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Ivan III of Russia)則藉此迎娶拜占庭公主為妻,宣布公國是「第三羅馬」,並自封拜占庭繼承者,為推動統一增添了正當性。

而隨着俄土雙方分別向東西進發,這對貿易伙伴終成地緣政治對手,歐亞歷史也自此多了一系列大小戰役。第一次俄土戰爭爆發於1568年的伏爾加(Volga)河口,起因是奧斯曼不滿俄羅斯佔領阿斯特拉罕汗國(Astrakhan Khanate),故而發兵遠征。雖說俄羅斯最終取得軍事勝利,但奧斯曼卻成功確保了中亞穆斯林的經商與朝聖權,可謂輸了面子,但贏得些許裏子。以此為例,此後俄土雙方便透過一系列交火,逐步確立自己的帝國權益與版圖,從而為世界歷史鑄下兩大深遠的影響。

raw-image

首先,俄土戰爭間接導致奧斯曼帝國解體。綜觀俄土十二場戰役,其時序橫跨近500年,始於阿斯特拉罕衝突,終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俄羅斯取得明顯勝利的共有七場,且多集中於後期,這導致奧斯曼帝國晚年不斷遭受打擊,衰退之勢無可回覆。而其中堪稱關鍵的便是第六次俄土戰爭(1768–1774)。

當年奧斯曼大敗後,被迫割讓亞速(Azov)、刻赤(Kerch)兩大港,從此俄羅斯海軍與商船便可長驅直入黑海;克里米亞汗國也由奧斯曼帝國獨立,卻自此淪為俄羅斯囊中物;更重要的是,俄羅斯正式成為奧斯曼境內東正教徒的保護國,可謂替介入內政與東擴開啟了方便之門。奧斯曼也由此成為歐洲列強眼中的「東方問題」,被冠以「歐洲病夫」之名,並在俄羅斯進逼下,逐步失去巴爾幹與高加索。

而俄土戰爭的第二大影響,就是令俄羅斯陷入一戰泥淖。對俄羅斯帝國而言,與奧斯曼的交往關乎安全與面子。一來其南部邊界本就脆弱,很容易受奧斯曼鐵蹄踐踏,稍不留神便會步君士坦丁堡的後塵;二來其既以拜占庭繼承者自詡,那麼「能否擋下奧斯曼」便成了國家顏面問題。而當年的奧斯曼也並非省油的燈,其與波斯的薩法維、印度的莫臥兒並稱伊斯蘭世界三大「火藥帝國」(Gunpowder empires),這類帝國多循下列進程發展:透過先進的槍炮技術推動軍事改革、開疆拓土,逐步茁壯為穩定的經濟體,進而贊助文化事業,可謂軟硬實力兼修。面對如此強勁的對手,俄羅斯自是相當頭疼。

raw-image

於是在左思右想後,其實行了類似後世福澤諭吉所提出的日本救國之道:在戰略上脱亞入歐。其實從當年歐洲人的視角看來,俄羅斯與奧斯曼同為東方蠻夷,沒什麼差別;但俄羅斯卻透過一系列外交努力,成功讓自己擠入歐洲軍事陣營,從而削弱了奧斯曼的優勢。雖說歐洲列強對俄羅斯向來是「危急時抱團,必要時背刺」的態度,但無可否認,俄土戰爭也在國際局勢變化下,逐漸由初始的版圖之爭,轉型為後期的聯盟之戰,例如1853年的克里米亞戰爭,以及191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

而在這段俄土敵對的過程中,俄羅斯的執念越來越深,其目標也在不知不覺間,由抵禦邊疆上升為拆解奧斯曼。於是其先後在巴爾幹與高加索煽動少數民族獨立,還因此引發著名的亞美尼亞大屠殺。這種多區介入導致俄羅斯有些分身乏術,其一下要扮演斯拉夫領袖,一下又要當東正教的保護者,最後身不由己踏上一戰的征途。俄羅斯戰前雖比奧斯曼風光,但一陣金戈鐵馬後,塵土同歸,其與奧斯曼雙雙崩解,兩大帝國的軍事衝突,遂成未完的百年終局。

raw-image

帝國再定位

冷戰期間,土耳其加入北約,蘇聯則是共產世界的大家長,雙方再次分屬不同陣營。從某種程度來說,蘇聯可謂俄羅斯帝國的借屍還魂,且勢力更加強大;反觀土耳其,兩聖地監護人一職已被沙特奪去,埃及推動的泛阿拉伯民族主義又跟自己無關,泛突厥主義也在二戰後衰退不少,其算是經歷了段漫長的帝國失語期。

然而,蘇聯崩解那日,土耳其的地緣劣勢愀然變色。一來,蘇聯垮台象徵土耳其最大的安全威脅已然消散,且雙方持續幾世紀的接壤期也就此結束,俄土中間突然多了些新的獨立國家。二來,俄羅斯聯邦的規模僅是蘇聯的一半,其國力更是遠不及蘇聯。以上種種皆讓經濟起飛的土耳其摩拳擦掌,重新畫起帝國的定位藍圖。

於是在睽違百年後,土耳其首先重返巴爾幹半島。於埃爾多安17年統治內,土耳其將大筆資金投向巴爾幹西部,用以提供發展援助、領導基礎設施項目、開設大學、重建曾被搗毀的清真寺、鼓勵土耳其企業至該地投資,同時促進分裂小區間的對話等。這讓半島曾經的仇土氛圍起了變化,也令土耳其成功擄獲塞爾維亞的芳心。此外土耳其拍攝的大型古裝劇也頗受巴爾幹人民青睞,雖說這些國家多將奧斯曼帝國描繪為剝削巴爾幹的殖民政權,但追劇的觀眾顯然沒什麼情感衝突。

raw-image

阿拉伯之春發生後,埃爾多安認為這是重掌地區主導權的天賜良機,於是其大舉涉入下列熱點:敘利亞內戰、利比亞內戰、卡塔爾與沙特的斷交危機、支持穆兄會等,南北出擊又左右開弓,帝國的中東聲帶漸顯,不再如過去般失語無措。

敘北千鈞一髮,照見俄土兩大帝國的傾軋過往。此次交鋒,雖是土耳其碰了個軟釘子,但這場蘇丹帝國夢卻短期難醒。對土耳其而言,其已不甘再做西方追隨者,更不滿自己位處東西夾縫間的尷尬情狀;此般糾結,俄羅斯亦有之。過去兩大帝國酣戰十二回合,如今剛過了手便偃旗息鼓,看似互有禮讓,實則心知肚明:這場蘇丹與沙皇的百年棋局,還要不斷對弈下去。

本文發表於:

2020年3月10日《香港01》:

【俄土衝突】敘利亞之外 沙皇與蘇丹的十二次鏖戰
前陣子敘北十分不寧,先是敘利亞政府軍發動空襲,引發土軍憤而回擊,接着是埃爾多安打開土歐邊界,默許難民湧向希臘,一次引爆軍事與人道兩大危機。上述過程披着敘土衝突的外衣,實則長着俄土之爭的血肉,畢竟自打敘利亞內戰爆發以來,俄羅斯便是巴沙爾(Ba…www.hk01.com

2020年3月10日《多維新聞》:

叙北之外 看苏丹与沙皇十二战
前阵子叙北十分不宁,先是叙利亚政府军发动空袭,引发土军愤而回击,接着是埃尔多安打开土欧边界,默许难民涌向希腊,一次引爆军事与人道两大危机。上述过程披着叙土冲突的外衣,实则长着俄土之争的血肉,毕竟自打叙利亚内战爆发以来,俄罗斯便是阿萨德政权的…www.dwnews.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劉燕婷的沙龍
80會員
437內容數
國際時事與政治評論
劉燕婷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1
上任以來,特朗普(Donald Trump)已對俄烏局勢進行不少驚人操作。
Thumbnail
2025/03/21
上任以來,特朗普(Donald Trump)已對俄烏局勢進行不少驚人操作。
Thumbnail
2024/12/09
經歷11天閃電攻勢,敘利亞反政府武裝在12月8日攻佔大馬士革,阿薩德(Bashar al-Assad)政權正式垮台。
Thumbnail
2024/12/09
經歷11天閃電攻勢,敘利亞反政府武裝在12月8日攻佔大馬士革,阿薩德(Bashar al-Assad)政權正式垮台。
Thumbnail
2024/11/25
特朗普(Donald Trump)勝選後,外界原本預期俄烏戰場很快能停火,卻沒想到會在近日陡然升級。
Thumbnail
2024/11/25
特朗普(Donald Trump)勝選後,外界原本預期俄烏戰場很快能停火,卻沒想到會在近日陡然升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1923年7月24日,《洛桑條約》(Treaty of Lausanne)正式簽署,「土耳其共和國」成為奧斯曼帝國繼承者;同年10月29日,安卡拉被確立國家新首都,土耳其共和國宣告成立。
Thumbnail
1923年7月24日,《洛桑條約》(Treaty of Lausanne)正式簽署,「土耳其共和國」成為奧斯曼帝國繼承者;同年10月29日,安卡拉被確立國家新首都,土耳其共和國宣告成立。
Thumbnail
    歷史上許多事件,彷佛亞太蘭提斯大陸一樣遙遠而模糊不清,實際上離我們並不遙遠,例如:鄂圖曼土耳其、第一次世界大戰、阿拉伯的勞倫斯,其實才離我們100年,這個世界卻沒有多少人說得清楚,甚至根本不知道也不記得。       鄂圖曼土其其帝國(中國譯名:奧斯曼帝國),就是西元657年被唐朝蘇定方
Thumbnail
    歷史上許多事件,彷佛亞太蘭提斯大陸一樣遙遠而模糊不清,實際上離我們並不遙遠,例如:鄂圖曼土耳其、第一次世界大戰、阿拉伯的勞倫斯,其實才離我們100年,這個世界卻沒有多少人說得清楚,甚至根本不知道也不記得。       鄂圖曼土其其帝國(中國譯名:奧斯曼帝國),就是西元657年被唐朝蘇定方
Thumbnail
近期土耳其一系列動作,被外界解讀為對俄羅斯的「背叛」。
Thumbnail
近期土耳其一系列動作,被外界解讀為對俄羅斯的「背叛」。
Thumbnail
是說偉大的帝國最後都是毀在平庸卻又自以為英明的獨裁者手上,目前看來俄羅斯、中國與土耳其都是如此,普丁的野心重創了俄羅斯,習近平則是親手毀掉中國復興重生的最好機會。西方國家的優勢與霸權如果能再延續百年,真的要好好感謝這兩個人,這就是他們的歷史定位。不過另外一個岌岌可危的偉大國家是土耳其........
Thumbnail
是說偉大的帝國最後都是毀在平庸卻又自以為英明的獨裁者手上,目前看來俄羅斯、中國與土耳其都是如此,普丁的野心重創了俄羅斯,習近平則是親手毀掉中國復興重生的最好機會。西方國家的優勢與霸權如果能再延續百年,真的要好好感謝這兩個人,這就是他們的歷史定位。不過另外一個岌岌可危的偉大國家是土耳其........
Thumbnail
綜觀敍利亞當今情勢,土耳其的出擊折射了兩重地緣意義。
Thumbnail
綜觀敍利亞當今情勢,土耳其的出擊折射了兩重地緣意義。
Thumbnail
阿拉伯之春發生後,埃爾多安認為這是重掌地區主導權的天賜良機,於是其大舉涉入下列熱點:敘利亞內戰、利比亞內戰、卡塔爾與沙特的斷交危機、支持穆兄會等,南北出擊又左右開弓,帝國的中東聲帶漸顯,不再如過去般失語無措。
Thumbnail
阿拉伯之春發生後,埃爾多安認為這是重掌地區主導權的天賜良機,於是其大舉涉入下列熱點:敘利亞內戰、利比亞內戰、卡塔爾與沙特的斷交危機、支持穆兄會等,南北出擊又左右開弓,帝國的中東聲帶漸顯,不再如過去般失語無措。
Thumbnail
是說「外高加索三小國」之中的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因為長年的領土爭議,再度大打出手,爆發激烈衝突。兩國先互相指控對方惡意入侵,接著互相攻擊,截至目前為止,傷亡人數已上升到數千人,雙方分別擊落彼此的戰機、直升機與無人機,並鎖定攻擊對方的火炮陣地與防空飛彈系統。雖然附近的大國如俄羅斯與土耳其.....
Thumbnail
是說「外高加索三小國」之中的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因為長年的領土爭議,再度大打出手,爆發激烈衝突。兩國先互相指控對方惡意入侵,接著互相攻擊,截至目前為止,傷亡人數已上升到數千人,雙方分別擊落彼此的戰機、直升機與無人機,並鎖定攻擊對方的火炮陣地與防空飛彈系統。雖然附近的大國如俄羅斯與土耳其.....
Thumbnail
此次行動既延續土耳其在橄欖枝行動的目標-鎮壓敘北庫爾德勢力,也意在解決土耳其本身的某些內政問題。
Thumbnail
此次行動既延續土耳其在橄欖枝行動的目標-鎮壓敘北庫爾德勢力,也意在解決土耳其本身的某些內政問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