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心法-高殖利率股票,存股糖衣的發酵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近期股市市場,各家公司紛紛開董事會討論公司政策和未來方向,還有另一項每位投資人最關心的就是這家公司今年會分配多少現金股利有沒有分配股息,或是公司未來展望有沒有良好正向方法。

  高殖利率重要嗎?

  如果公司把賺錢的錢分配給我們,股價直接貼權息,需要等到股價填息了,我們把股票賣了才賺到這筆金額,最怕的是股價永遠填息不了,股價一直往下跌。

  盤點去年很多公司EPS表現都不錯,許多公司也在這幾個月大方公布配股配息金額,目前觀察下來就有100以上公司殖利率在8%以上,這樣看下來存100塊股票就會配8塊,看起來不錯,但切忌股票一定要填息才有用,不然領了股息賠了價差,只是左手換右手。

今年適合開始存股嗎

  從前年開始是大多頭,現在開始存股其實是很痛苦的階段。這幾個月來看,指數回檔到1萬6千點,許多人開始放棄存股,是不是要停損,其實存股要持之以恆,不看短期波動注重公司營運狀況與未來方向,才是一個重點。

  我認為今年是一個停看聽的一年,大部分股票有些回檔,但是科技股現在來說有點高貴不貴的一個點位,如果真的要存股,建議分批入場不要一次就把本金存在進去股票。

該存那些股票比較好呢?

  • 個人存股標會以低位階低基階股票為主,何謂低位階,簡單來講就是左側交易存股,必須在「價格尚未如預期發生變動」時就採取行動進行交易與佈局。如果再3月的時候存金融股,現在應該會坐立難安,建議存股時找低波動,緩緩上升為主。
  • 價值投資,我會選擇有在穩定成長公司或是未來產業面,像綠能、碳權和電動車有想像題材,接下來觀察每家公司基本面ROE、EPS是不是穩定成長,手上現金流是不是充足,而非景氣循環股,因為疫情這段時間造就許多公司這近幾年營運狀況很好,EPS突然暴增,這些公司就該避開不能選擇,像是疫苗股、檢測股或是通膨造成帶動成長的股票。
  在這裡做一個小總結,2022年上半年是個不適合存股的一年,如果想要存股的話建議等到下半年開始佈局會是很好的時間點,之後慢慢分享產業再請大家做追蹤!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aber 投資筆記的沙龍
10會員
20內容數
用簡單的表達方式,分享自己看法,不定期研究個股產業看法。金融市場看法不僅記錄著投資,也記錄短線分析、長線金融布局與論點,值得您回頭翻閱。投資不是一種存股,投資是一種心態的甘苦談。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如果你不是交易人,如果你追求的是穩定現金流,如果你是Buy & Hold, 那這篇文你可以好好思考存股的策略是否出現效率偏差的狀況。 存股的核心邏輯叫「追求殖利率」,不是「追求波段獲利」。
Thumbnail
如果你不是交易人,如果你追求的是穩定現金流,如果你是Buy & Hold, 那這篇文你可以好好思考存股的策略是否出現效率偏差的狀況。 存股的核心邏輯叫「追求殖利率」,不是「追求波段獲利」。
Thumbnail
當有股災發生的時候,很多成長股都會紛紛落馬,股價崩壞的很嚴重,但現金在手上總是不安心,投資者就會去找尋有著低本益比、高殖利率特性的金融股,需多人就會跳出來說要開始存金融股度過股災。但也會有一群人在說金融股不好的地方,如果有人被搞糊塗了。 存股是什麼? 如何挑選存股 金融股的優點是什麼? 金融股現況
Thumbnail
當有股災發生的時候,很多成長股都會紛紛落馬,股價崩壞的很嚴重,但現金在手上總是不安心,投資者就會去找尋有著低本益比、高殖利率特性的金融股,需多人就會跳出來說要開始存金融股度過股災。但也會有一群人在說金融股不好的地方,如果有人被搞糊塗了。 存股是什麼? 如何挑選存股 金融股的優點是什麼? 金融股現況
Thumbnail
  近期股市市場,各家公司紛紛開董事會討論公司政策和未來方向,還有另一項每位投資人最關心的就是這家公司今年會分配多少現金股利有沒有分配股息,或是公司未來展望有沒有良好正向方法。   高殖利率重要嗎? 今年適合開始存股嗎 該存那些股票比較好呢?
Thumbnail
  近期股市市場,各家公司紛紛開董事會討論公司政策和未來方向,還有另一項每位投資人最關心的就是這家公司今年會分配多少現金股利有沒有分配股息,或是公司未來展望有沒有良好正向方法。   高殖利率重要嗎? 今年適合開始存股嗎 該存那些股票比較好呢?
Thumbnail
每年到這時候,現金殖利率就開始被市場談論,尤其在景氣不明大盤弱勢時,更是一些人的救命稻草。但事實上高股息殖利率的股票並不會比較抗跌,也不會降低風險。正如我們一直提到的,風險只存在未來,且具有隱藏性的,只見事後報酬、忘記事前風險的結果,使得多數人在下投資決策時,而忽略了投資是取得風險與報酬平衡點的本質
Thumbnail
每年到這時候,現金殖利率就開始被市場談論,尤其在景氣不明大盤弱勢時,更是一些人的救命稻草。但事實上高股息殖利率的股票並不會比較抗跌,也不會降低風險。正如我們一直提到的,風險只存在未來,且具有隱藏性的,只見事後報酬、忘記事前風險的結果,使得多數人在下投資決策時,而忽略了投資是取得風險與報酬平衡點的本質
Thumbnail
最近在網路看到有人在問,$請問,以存股的角度每年獲利有5%, 但是現在已經獲利到50%你們會繼續存股,還是獲利出單$ 討論很熱烈,有人說獲利了結,賣了,有人說繼續放著,不要賣,那你覺得呢? 今天就來研究一下,為什麼會產生這問題,首先,發問者,是以存股的角度 來化解這種不安,否則就無法操作了。
Thumbnail
最近在網路看到有人在問,$請問,以存股的角度每年獲利有5%, 但是現在已經獲利到50%你們會繼續存股,還是獲利出單$ 討論很熱烈,有人說獲利了結,賣了,有人說繼續放著,不要賣,那你覺得呢? 今天就來研究一下,為什麼會產生這問題,首先,發問者,是以存股的角度 來化解這種不安,否則就無法操作了。
Thumbnail
長期投資等待企業營運成長,股價自然會隨著績效而上漲,另一種方式則是偏向投機的方法,利用股價波動過程在價格相對較低的位置進場,當市場氣氛較熱絡時,股價可能隨市場氣氛而波動至較高的位置
Thumbnail
長期投資等待企業營運成長,股價自然會隨著績效而上漲,另一種方式則是偏向投機的方法,利用股價波動過程在價格相對較低的位置進場,當市場氣氛較熱絡時,股價可能隨市場氣氛而波動至較高的位置
Thumbnail
       有的專家喜歡在年初的相對低點買進,然後到了除權息季節大約是7月或8月,趁將要除權息前的高點再賣出賺一筆。例如在2021年2月買入A股,每股50元,然後在7月1日漲到60元,7月5日除息日後跌到55元。           也可以等到快要除權息時再購買,只不過效果比
Thumbnail
       有的專家喜歡在年初的相對低點買進,然後到了除權息季節大約是7月或8月,趁將要除權息前的高點再賣出賺一筆。例如在2021年2月買入A股,每股50元,然後在7月1日漲到60元,7月5日除息日後跌到55元。           也可以等到快要除權息時再購買,只不過效果比
Thumbnail
企業長期都能維持獲利,也能從中配出現金,是企業可以投資的基本條件,但仍得考慮時機的問題,一般人常等到特定題材被媒體報導之後才進場,只是出現在媒體上的資訊,代表所有人都已經知道,價差空間已經消失。
Thumbnail
企業長期都能維持獲利,也能從中配出現金,是企業可以投資的基本條件,但仍得考慮時機的問題,一般人常等到特定題材被媒體報導之後才進場,只是出現在媒體上的資訊,代表所有人都已經知道,價差空間已經消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