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自去年底陸續有風聲傳出,山下極樂納骨塔旁的墓區,政府即將公告要拆遷了。六張犁這區域靠山,算台北的偏郊,早期很多有主、無主墓區,很是雜亂,土地並不值錢。但隨著台北市有價值土地越來越少,拆遷墓地蓋公園,成了一種讓土地增值的方法。
麟光捷運站旁的富陽生態公園,就是這麼來的。緊鄰富陽公園旁的華麗社區,當初建案推出時,還在山上工作未退休,我們靈骨塔的老老頭家娘,吆喝親朋好友一起去看房買房,說是去看房,實則看熱鬧的意味居多。大夥兒都說:「蓋在墓地旁的房子誰要買啊?」
然而話說完沒幾年,富陽生態公園整理出來,原本墓區旁的房子,變成一出門就是生態公園,房價地皮都水漲船高,豪宅社區也越蓋越多。如今大夥兒一說到這「蓋在墓區旁的房子」頓時無奈又氣短,「誰買得起啊...早知道當初…」。只是事情如果可以早知道。
搜尋富陽生態公園的紀錄,除了官網上記載曾是管制軍事用地,因為未開發保留了原始地貌,至於附近一大片被拆遷了的墓地呢?大概除了我們就在對面山頭看著它的變化還知道,很少人會記得這些事了。
走在富陽生態公園裡福州山上都能望見一座顯眼的白色塔樓,就是我們寺廟及靈骨塔,這座山有名字嗎?沒人能回答,只知道這片山區叫六張犁公墓區。若以行政區域劃分,算是在信義區,但與我們認知的氣派新穎、高樓比鄰的信義區,有很大落差,我們這裡連自來水公司都不願意上來設管線,以至於我們如今還抽取地下井水解決用水問題。走出六張犁捷運站,沿著崇德街走進來,過嘉興街,右手邊有一間具百年歷史,香火頗旺的土地公廟,百年前就有土地公廟在此坐鎮?原來早年南港生產茶葉、米得翻山越嶺運到台北販售,沿著崇德街上山就是通往南港的糶米古道,而山腳下崇德街附近,算是當年往來台北木柵南港的驛站,猜想應該很熱鬧,而這間六張犁福德宮便是當年信仰中心,西元1850年便坐落於此。
國民政府來台後,來自上海錢姓家族在此開起殯儀館,台北市有了第一座殯儀館及靈骨樓,叫極樂納骨塔。國民政府軍隊也在六張犁附近駐軍,崇德街上此後又有了不同風景。早期喪葬習俗還是以土葬居多,不流行火化,當時的納骨塔不像現今靈骨塔,有電梯冷氣又富麗堂皇,當時納骨塔裡很多是沒錢買墓地下葬的亡者,火化裝罐後放在納骨塔裡,是最省錢方式。甚至很多無人認領的亡者,社會單位出面處理後統一放置在納骨塔。崇德街往上走,如今的蔣渭水紀念公園,底下本有一放置無主的納骨塔,如今那些無主靈骨,是就地埋葬還是遷移,無人有明確答案。
崇德街上有了台北第一家殯儀館:極樂殯儀館,這一帶成為六張犁公墓區,接著國民政府軍隊也到此駐紮。戒嚴時期凡是因叛亂罪被槍決的要犯,就由軍隊在此負責下葬,也就是這幾年受到關注的白色恐怖時期亂葬崗所在地。崇德街上有三個亂葬崗區域,其中二區在極樂納骨塔附近,極樂當時也曾幫忙處理很多死刑犯的後事,由第二代經營的極樂,還保留當時名冊,我曾翻閱那名冊,一頁頁陌生的名字,死因註明槍決,那背後隱藏了多少故事呢?
有公園、有捷運,如今六張犁、麟光站附近的土地不可同日而語。崇德街、富陽街上老房子不斷都更,山腳下的墓地不斷公告拆遷,蓋起了有庭院的別墅。我們靈骨塔位於崇德街上置高處,一眼望去是麟光捷運站以及對面富陽公園,看著街景幾十年的變化,常有客人問我們,你們會被拆遷嗎?這問題頗令我們感到無奈,土地雖是我們合法擁有,但有一天政府想要的時候,你能不走嗎?
今年三月初,趕在清明掃墓前,政府張貼出公告,劃分出該拆遷的墓地以及補償辦法。極少數人不服拉起抗議布條,大多數人乖乖地申辦手續,為祖先尋找新的落腳處。其實這幾年掃墓祭拜的風俗已越來越簡化,在家上網都能祭拜了。每年要親跑現場,又是修樹、拔草此等勞力掃墓方式已不合時宜,剛好藉此撿骨火化放進靈骨塔裡,其實是更一勞永逸,符合如今民情的祭祖方式。
墓地拆遷後,要做什麼呢?據說將要鋪設一條登山健行步道。隨著這幾年白色恐怖亂葬崗的歷史受到重視,崇德街這一條山路,成了台北市一條擁有特殊地景文化的山路。山下原本蔣渭水墓改建成蔣渭水紀念廣場,當然也是徵收了幾百戶墓地而來。沿著崇德街走上來有台北市第一座納骨塔、第一座殯儀館所在地、特殊文化的回教公墓、亂葬崗等等,來這一條山路踏查、旅行、觀光的人越來越多,再往上一點還會接到通往南港的糶米古道,讓原本是墓區的山路,如今越來越熱鬧。有一年清明我還見到,免費的掃墓專車載著一整車遊客的盛況,趁著一年唯一有免費公車可搭乘的機會,沿著山路玩了一圈。
台北市民能有機會用不同角度認識台北,我是百分百認同的。只是在我眼裡,這一段擁有特殊地景文化的山路,之所以值得探訪,是因為它曾被忽略了很久,以致於台北都市化的過程,並未影響此地的地景太多;六張犁公墓區在我眼裡之所以特別,是因為走在這條山路上,我覺得離那久遠的台北好像沒多遠。不過當我們一再用拆遷、新建設規劃我們本已擁有的地景,其實我們是離我們所擁有的歷史越來越遠的。常常我望著這片山頭墓區景色,而不覺得它們會帶來什麼晦氣,反而想好好記著這清晨的天色、夕陽的橘光,在還能盡情欣賞它們的時光裡。誰曉得十年後這裡又將如何呢?
想一想,能以這樣一份心情看待墓區,也難怪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怪人,而得以適應這份工作了。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結束經營「旅人書房」後,我成了靈骨塔管理員。人生,是一齣齣不同戲碼交織而成,我在不同角色間轉換身分,尋求人生的意義。角色轉換間有時華麗有時踉蹌。而最終,我們都得從自己的人生退場。面對人生的退場,我們也許害怕、也許抗拒、也或許無所適從,希望靈骨塔裡的小故事,能讓我們更貼近生命所帶來的種種課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每年過了農曆年節後,我們的生活便逐漸緊湊起來,準備迎接這山頭最熱鬧的季節。最先出現的是客家人,客家人的掃墓習俗通常是在元宵過後。接著一到三月,山腳下的路口掛起交通管制時間的預告牌,宣告清明連假即將登場...
小明是和我們家很投緣的毛孩。牠離開我們居然整整七年了,我們還是常津津樂道牠的點點滴滴,好像牠才離開沒多久。牠離開的前一晚,我仍記得清楚,是2015年3月3日星期二。
這一套葵花寶典,從外觀就可看出歲月痕跡,已無光澤的厚牛皮紙質封面,被膠帶包覆卻依舊捲曲的邊角,加上泛黃且偏薄的內頁,翻閱時都不禁放輕自己的動作。 因為是祕笈,當然絕對不能外流,每天下班前這10本寶典會被收進保險箱,上好數字鎖,最後設定保全。上班到了公司再把這一套有年紀的寶典,搬出保險箱...
如果是我,我想要什麼樣的告別式呢?或甚至連告別式也不需要?告別式是一個人與過往一生所有緣分的最後回顧,這輩子的緣分,不論親疏遠近,也許都會需要這麼一個儀式為彼此關係畫上句點。倘若有來生,即便相遇,也不再是相同境遇了。
說它魔幻,是因為這裡明明是墓區,卻也是市民健身的不二之選,山路上往來的健行者、路跑者、自行車騎士、遛狗民眾總是沒少過。喔!對了我還看過一位遛鳥的女士,手腕上偎靠著一隻雪白的鸚鵡,這一趟路走下來,大概累的不是那雙腿,而是那隻白鸚鵡的坐騎手臂了。不論清晨、日正當中、或傍晚任何時辰...
        昨天接到一位客人來電詢問,她原本安奉在我們廟裡的祖先牌位,不想再祭拜了,希望我們幫忙處理,所謂處理當然就只能一把火,讓一切還諸天地。
每年過了農曆年節後,我們的生活便逐漸緊湊起來,準備迎接這山頭最熱鬧的季節。最先出現的是客家人,客家人的掃墓習俗通常是在元宵過後。接著一到三月,山腳下的路口掛起交通管制時間的預告牌,宣告清明連假即將登場...
小明是和我們家很投緣的毛孩。牠離開我們居然整整七年了,我們還是常津津樂道牠的點點滴滴,好像牠才離開沒多久。牠離開的前一晚,我仍記得清楚,是2015年3月3日星期二。
這一套葵花寶典,從外觀就可看出歲月痕跡,已無光澤的厚牛皮紙質封面,被膠帶包覆卻依舊捲曲的邊角,加上泛黃且偏薄的內頁,翻閱時都不禁放輕自己的動作。 因為是祕笈,當然絕對不能外流,每天下班前這10本寶典會被收進保險箱,上好數字鎖,最後設定保全。上班到了公司再把這一套有年紀的寶典,搬出保險箱...
如果是我,我想要什麼樣的告別式呢?或甚至連告別式也不需要?告別式是一個人與過往一生所有緣分的最後回顧,這輩子的緣分,不論親疏遠近,也許都會需要這麼一個儀式為彼此關係畫上句點。倘若有來生,即便相遇,也不再是相同境遇了。
說它魔幻,是因為這裡明明是墓區,卻也是市民健身的不二之選,山路上往來的健行者、路跑者、自行車騎士、遛狗民眾總是沒少過。喔!對了我還看過一位遛鳥的女士,手腕上偎靠著一隻雪白的鸚鵡,這一趟路走下來,大概累的不是那雙腿,而是那隻白鸚鵡的坐騎手臂了。不論清晨、日正當中、或傍晚任何時辰...
        昨天接到一位客人來電詢問,她原本安奉在我們廟裡的祖先牌位,不想再祭拜了,希望我們幫忙處理,所謂處理當然就只能一把火,讓一切還諸天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臺北市第一殯儀館將於2024年正式拆除,這將對臺北地區的殯葬業務以及周邊房市帶來不少影響。本文介紹了一殯的歷史簡介,景行廳的由來,以及殯葬一條街的現象。最後提出了拆除之後殯葬一條街業者可能面臨的問題。​​​​
Thumbnail
台灣清朝時期因為人口聚集形成老街、老街因為信仰需求形成廟宇。放眼現在;台灣各地都有許多老街與廟宇共存情形。廟宇因為老街存在而香火鼎盛、老街因為廟宇存在而商業機制繁榮。位於新北市新山區這裡就有金山老街存在的金包里慈護宮。 金包里慈護宮相關資訊:: ​地址: 新北市金山區金包里街16號 ​開
Thumbnail
這場告別式的時間是確定拆除日到拆遷日期前,陸續來參加的送行者,多半有與這棟建築重疊的回憶。清冷的廊道盡頭透著光,中間那段黑暗,勻稱地鋪著枯黃的落葉。如若人間的紅毯是祝福是喜慶,那枯黃落葉的走道應該是道別是落幕。
Thumbnail
你想過為何台北第一殯儀館,在繁榮的台北中山區市區內?
Thumbnail
一個重劃區的開發,通常會帶來這個區域的快速發展,但是開發過程中卻也會帶來這個區域的美麗與哀愁。這一次想向大家介紹的是位於竹北六家高鐵區內的一間土地公廟,這是間同時擁有最多土地公的土地公廟,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土地公在同一間廟裡呢?故事就要從一間鐵皮屋說起。
Thumbnail
​台灣各地有許多公園前身都是墳墓區  ,因為都市更新需求,經過改變後變成受歡迎的公園。小編織前也介紹過此類公園、像是:員山公園、原野公園、辭修公園、嗄嘮別公園、三層崎公園、文山森林公園、伯公岡公園等等都是如此類型公園。這篇再來介紹新北市三重區碧華公園也是一個例子。 碧華公園相關資訊:: ​地址:
Thumbnail
今天想要到植物園去,上了車到市中心,找個停車場,出來就看到中正紀念堂。中正紀念堂的建築非常雄偉壯觀。不過,坦白說,中正紀念堂給我的感覺有些複雜。一方面,它是台灣歷史的重要象徵,代表著過去那個威權統治的時代。另一方面,它也是一個充滿爭議的地方,有人認為它是威權統治的象徵,應該被拆除。出去右轉,前面有一
Thumbnail
​近數十年來,台灣社會日趨多元與複雜化,寺廟在台灣社會是有相當大的適應與彈性。它並沒有因著在不同時期的政治、環境等的變遷中而消失,仍是現今社會中大部份人的信仰中心。媽祖廟更是如此、媽祖信仰深入台灣各地,幾乎每一個行政區甚至小地方都有媽祖廟存在。這篇介紹台北市北投區慈后宮亦是如此。 慈后宮相關資訊:
Thumbnail
2024.03.01 新竹縣政府 為解決新竹縣五峰鄉長年墓地不足,新竹縣政府積極協助鄉公所爭取中央補助500萬元執行改善前置作業,鄉公所去年編列預算1500萬元,並由縣府補助650 萬元,總計投入2519萬元,興建大隘第1 公墓納骨牆,以公墓公園化規劃設計,預計設置1080個骨灰箱及216個骨骸箱
Thumbnail
​ 台灣的廟宇時常可見到只要廟宇規模達到一定程度,一定熱心推動各項民俗和公益活動,這篇介紹興雅福德宮就是如此例子。這座 廟宇來自土地公中人民對土地的崇拜,土地載育萬物生成五穀,供給人民生活所需,因此土地崇拜是許多民族共通的信仰。 興雅福德宮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信義區永吉路30巷30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臺北市第一殯儀館將於2024年正式拆除,這將對臺北地區的殯葬業務以及周邊房市帶來不少影響。本文介紹了一殯的歷史簡介,景行廳的由來,以及殯葬一條街的現象。最後提出了拆除之後殯葬一條街業者可能面臨的問題。​​​​
Thumbnail
台灣清朝時期因為人口聚集形成老街、老街因為信仰需求形成廟宇。放眼現在;台灣各地都有許多老街與廟宇共存情形。廟宇因為老街存在而香火鼎盛、老街因為廟宇存在而商業機制繁榮。位於新北市新山區這裡就有金山老街存在的金包里慈護宮。 金包里慈護宮相關資訊:: ​地址: 新北市金山區金包里街16號 ​開
Thumbnail
這場告別式的時間是確定拆除日到拆遷日期前,陸續來參加的送行者,多半有與這棟建築重疊的回憶。清冷的廊道盡頭透著光,中間那段黑暗,勻稱地鋪著枯黃的落葉。如若人間的紅毯是祝福是喜慶,那枯黃落葉的走道應該是道別是落幕。
Thumbnail
你想過為何台北第一殯儀館,在繁榮的台北中山區市區內?
Thumbnail
一個重劃區的開發,通常會帶來這個區域的快速發展,但是開發過程中卻也會帶來這個區域的美麗與哀愁。這一次想向大家介紹的是位於竹北六家高鐵區內的一間土地公廟,這是間同時擁有最多土地公的土地公廟,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土地公在同一間廟裡呢?故事就要從一間鐵皮屋說起。
Thumbnail
​台灣各地有許多公園前身都是墳墓區  ,因為都市更新需求,經過改變後變成受歡迎的公園。小編織前也介紹過此類公園、像是:員山公園、原野公園、辭修公園、嗄嘮別公園、三層崎公園、文山森林公園、伯公岡公園等等都是如此類型公園。這篇再來介紹新北市三重區碧華公園也是一個例子。 碧華公園相關資訊:: ​地址:
Thumbnail
今天想要到植物園去,上了車到市中心,找個停車場,出來就看到中正紀念堂。中正紀念堂的建築非常雄偉壯觀。不過,坦白說,中正紀念堂給我的感覺有些複雜。一方面,它是台灣歷史的重要象徵,代表著過去那個威權統治的時代。另一方面,它也是一個充滿爭議的地方,有人認為它是威權統治的象徵,應該被拆除。出去右轉,前面有一
Thumbnail
​近數十年來,台灣社會日趨多元與複雜化,寺廟在台灣社會是有相當大的適應與彈性。它並沒有因著在不同時期的政治、環境等的變遷中而消失,仍是現今社會中大部份人的信仰中心。媽祖廟更是如此、媽祖信仰深入台灣各地,幾乎每一個行政區甚至小地方都有媽祖廟存在。這篇介紹台北市北投區慈后宮亦是如此。 慈后宮相關資訊:
Thumbnail
2024.03.01 新竹縣政府 為解決新竹縣五峰鄉長年墓地不足,新竹縣政府積極協助鄉公所爭取中央補助500萬元執行改善前置作業,鄉公所去年編列預算1500萬元,並由縣府補助650 萬元,總計投入2519萬元,興建大隘第1 公墓納骨牆,以公墓公園化規劃設計,預計設置1080個骨灰箱及216個骨骸箱
Thumbnail
​ 台灣的廟宇時常可見到只要廟宇規模達到一定程度,一定熱心推動各項民俗和公益活動,這篇介紹興雅福德宮就是如此例子。這座 廟宇來自土地公中人民對土地的崇拜,土地載育萬物生成五穀,供給人民生活所需,因此土地崇拜是許多民族共通的信仰。 興雅福德宮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信義區永吉路30巷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