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屯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農曆臘月二十四,是傳統習俗的清屯日。如今祭祖的習俗逐漸式微,還有人依循農民曆過日子?記得清屯日該做什麼嗎?
清屯日是大掃除的日子,傳統習俗中,祖先們的地位類似神明般存在,恭奉在神桌上的祖先牌位不能隨便移動,一年之中唯有到了清屯日這一天,得以利用這段時間,移動牌位、神像,清潔神桌一整年累積下來的灰塵,給家中神明、眾祖先們一個住得舒適的家。把神明清潔乾淨了,灶神這一天會回到天庭,向玉皇大帝回報這一家人的狀況。所以清屯日這一天也是送神日,把灶神送往天庭,希望他幫忙多說些好話,來年神明能繼續保佑這一家。
如今家中若還有供俸祖先牌位,大多是父母長輩祭拜,年輕一代的家庭,與祖先的關係可說越來越淡薄。之所以會有這樣演變,我想是因為「祭拜祖先」這個習慣,很難相容於今日工商社會的運作模式。例如傳統社會,女性的角色負責操持家務,每日早晚上香、遇重要節日得準備菜飯祭拜祖先等等,這是婆婆傳承給媳婦的重責大任。但如今女性加入社會勞動,誰有空閒留在家中準備拜拜供品?再者如今城市的居住空間越來越緊縮,人都快沒地方住了,更遑論無形的祖先?最後還有一個重要原因,現代社會孩子越生越少,能傳承祖先牌位的後代當然也就越少了。農民曆上清屯這一天的意義,也就越來越少人知道了。
不過也多虧了這些原因,身為陰廟的我們,本應是傳統即將式微的產業,這幾年因為太多家庭把家裏祖先牌位移往廟裡安放,廟務得以欣欣向榮。清屯日這一天對我們來說比較重要的倒是「送神」這件事。我們送走的神卻不是灶神,而是來自各方的神明佛像等。常常我們幫客人把家裡的祖先牌位請到寺廟供俸,客人總會問那家中神桌上的神明怎麼辦?長年在我們寺廟誦經的吳老師諄諄告誡我們,神明不能隨便丟棄,至少要先退神,而因為擔心退神會招惹厄運,很多傳統師父不願意做退神儀式,或者願意做退神,但收費很高。
隨著這幾年安牌位需求越來越多,我們遇到神明沒去處的問題也越來越多。這一點我們老闆想法倒是很不傳統,幫客人解決問題,讓客人無後顧之憂把牌位交給我們,才是我們服務宗旨,既然客人有處理神像問題,與其讓客人到處亂丟,不如我們一併幫忙處理吧!然我們並沒多餘空間供俸這些神明,只能讓來自各方的神明暫住土地公旁,一整年下來累積的神像,到了清屯這一天,便是我們送走眾神明的日子。這一天我們會準備金紙,上香稟告在此暫居的眾神明們:「時代改變了,各人都有各自不得已原因,無緣繼續供俸你們,希望你們無眷戀、無罣礙,不要怪罪。今日準備了一點盤纏,請回天庭繼續逍遙自在或是到佛菩薩旁繼續修行吧!」然後一把火,神像們並不好燒,材質不盡相同,沒三個小時,處理不完所有神像,燒完之後還得等冷卻了才能鏟灰倒垃圾袋。而這些事都我們老闆一手包辦,總得忙到晚上八、九點才能離開。當然,我們並不敢讓吳老師知道我們的處理方式,免得她心裡罣礙。
若你要問,這樣處理好嗎?我也沒有答案。神明的靈性到底是附於神像這物件上?還是在我們祭拜心意上?但傳統習俗的種種規矩,確實是隨著歷史時代、社會需求不斷演變的。以前不行的規矩,現在確實做不到,規矩也就逐漸不再是規矩。這一點我們老闆是很開明,所以我們這裡是個不太有傳統禁忌的寺廟,倒是很多關於怎麼服務客人的規矩。我們也從不說服客人信仰什麼,反而教導客人怎麼節省預算簡化習俗,誠意到就好。老闆也不擔心是否因此遭逢厄運,雖然他的人生確實不怎麼開心?但種種人生問題都其來有自,也怪不得別人。況且,哪個人的人生沒一點問題?
今年的清屯日後,終於我們的土地公廟又恢復了清幽,委屈他了!小小的屋頂下,他總是得和來自各方的落難神明共享空間。這會兒他得以清淨幾天,但也沒幾天,過完年後的二月,我們已排妥要去誰誰家接祖先牌位,另有一尊神明也一起過來。你們是否也都大掃除完畢了呢?除舊佈新,接著就等著迎接除夕了。在此祝福大家新年快樂囉!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結束經營「旅人書房」後,我成了靈骨塔管理員。人生,是一齣齣不同戲碼交織而成,我在不同角色間轉換身分,尋求人生的意義。角色轉換間有時華麗有時踉蹌。而最終,我們都得從自己的人生退場。面對人生的退場,我們也許害怕、也許抗拒、也或許無所適從,希望靈骨塔裡的小故事,能讓我們更貼近生命所帶來的種種課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們這座小小的靈骨塔,有一位不能不提的靈魂人物,說起這位靈魂人物,我們這座小廟兼靈骨塔,若不是因為有他,大概很難成為這條山路上重要地標。
這一篇是去年端午的紀錄,今年的端午疫情又來到高峰,同事之間也有人確診了,人手不足,只得再度關閉寺廟。只能說,疫情真是改變了大家的生活。平安沒事就是福!
這幾年我才慢慢明白,在我果決堅強的外表下,其實住了個脆弱的女孩。因為脆弱,我特別能夠感同身受,對於那些泛著淚光,為分離所苦的人。當然,流淚卻也不一定就情真意摯;或又說男兒有淚不輕彈,沒流出來的眼淚,也許情更真。
我跟過幾次撿骨,當然我並不是實際爬進墓裡撿骨,充其量也只能算是個旁觀紀錄者。即使是當個旁觀紀錄,當然也是經過幾次實習,才漸漸地放下對這項工作,因為不了解而產生自己嚇自己,例如會不會有殭屍從棺木裡跳出?這類自編自導的假想。所謂一回生二回熟,看了幾次,心理的不適感也就慢慢坦然放下。
自去年底陸續有風聲傳出,山下極樂納骨塔旁的墓區,政府即將公告要拆遷了。六張犁這區域靠山,算台北的偏郊,早期很多有主、無主墓區,很是雜亂,土地並不值錢。但隨著台北市有價值土地越來越少,拆遷墓地蓋公園,成了一種讓土地增值的方法。
每年過了農曆年節後,我們的生活便逐漸緊湊起來,準備迎接這山頭最熱鬧的季節。最先出現的是客家人,客家人的掃墓習俗通常是在元宵過後。接著一到三月,山腳下的路口掛起交通管制時間的預告牌,宣告清明連假即將登場...
我們這座小小的靈骨塔,有一位不能不提的靈魂人物,說起這位靈魂人物,我們這座小廟兼靈骨塔,若不是因為有他,大概很難成為這條山路上重要地標。
這一篇是去年端午的紀錄,今年的端午疫情又來到高峰,同事之間也有人確診了,人手不足,只得再度關閉寺廟。只能說,疫情真是改變了大家的生活。平安沒事就是福!
這幾年我才慢慢明白,在我果決堅強的外表下,其實住了個脆弱的女孩。因為脆弱,我特別能夠感同身受,對於那些泛著淚光,為分離所苦的人。當然,流淚卻也不一定就情真意摯;或又說男兒有淚不輕彈,沒流出來的眼淚,也許情更真。
我跟過幾次撿骨,當然我並不是實際爬進墓裡撿骨,充其量也只能算是個旁觀紀錄者。即使是當個旁觀紀錄,當然也是經過幾次實習,才漸漸地放下對這項工作,因為不了解而產生自己嚇自己,例如會不會有殭屍從棺木裡跳出?這類自編自導的假想。所謂一回生二回熟,看了幾次,心理的不適感也就慢慢坦然放下。
自去年底陸續有風聲傳出,山下極樂納骨塔旁的墓區,政府即將公告要拆遷了。六張犁這區域靠山,算台北的偏郊,早期很多有主、無主墓區,很是雜亂,土地並不值錢。但隨著台北市有價值土地越來越少,拆遷墓地蓋公園,成了一種讓土地增值的方法。
每年過了農曆年節後,我們的生活便逐漸緊湊起來,準備迎接這山頭最熱鬧的季節。最先出現的是客家人,客家人的掃墓習俗通常是在元宵過後。接著一到三月,山腳下的路口掛起交通管制時間的預告牌,宣告清明連假即將登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曾經近距離觀察可愛的水豚君,總是喜歡窩在自己的活動範圍,時而吃草,時而休息,一步一步踏著,默默耕耘屬於自己的小天地。這本書很適合閒暇之餘一篇篇翻閱,不急著讀完,慢慢咀嚼,伴隨生活前行,總會找到共鳴之處。 一直很喜歡連俞涵,喜歡她的風格與創作,輕盈自在,並且對於生命擁有堅韌的質感。 分享書中段落:
Thumbnail
20天開幕慶,天天有優惠,肉肉控GOGO! 「69元比臉大雞排」,好大、好厚、好多汁!🤤 大份爆汁炸雞特惠89元,最愛醬蒜口味🍗;涮嘴級爆汁雞翅4支100元,分享給大家~
豎靈是什麼? 豎靈又稱為安靈,在傳統習俗裡人往生後靈魂會離開身體,為了讓靈魂有所依歸,而有了豎靈這個儀式,讓靈魂有一個專屬的安置空間。 豎靈的傳統習俗還有哪些? 過去治喪期間常見的習俗還有「遮神」和「示喪」,雖然每個家庭的信仰不同,但在細節上還是略有差異,下面就帶您了解關於遮神和示喪的差異。
Thumbnail
中元普度是中華民族道教傳承下來的祭祀習俗。「中元」是地官赦罪,民間說「地府鬼門大開」,很多的鬼道眾生放出來,裡面可能有我們的先亡祖先,所以家家戶戶就會備香案供品,做普度跟鬼道眾生,臺灣俗稱叫「好兄弟」,又尊稱「老大公媽」,以虔誠心祭拜,希望得到合境平安。
清明節是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對於家族來說承載著深厚的意義。戰後嬰兒潮的30年世代和60世代對傳統儀式的思潮有著十分不同的見解。祖先以口耳相傳的方式,傳承古禮及敬天地的意涵給未受教育洗禮的母親,父母親充滿敬畏的承接祭祖儀式,60世代卻因現代思潮漸漸轉變了傳統儀式的樣貌。
全世界的華人幾千年來一直維繫至今不變的傳統,除了大年除夕的團圓飯之外,就是每年清明的返鄉掃墓祭祖。     團圓飯通常只限於個別家庭的直系血親碰面,但是掃墓祭祖往往就是整個家族的事,包括三等親、四等親……到叫不太出名字的族人在祭祖時齊聚一堂。
Thumbnail
鹿境是墾丁最大的梅花鹿互動體驗園區,並且增設呆萌的水豚君互動區,喜歡跟可愛動物的小小孩跟大朋友,來到墾丁可以到此順遊。 現在鹿境收費已調漲至250元,要跟水豚互動也要再另外付費,費用說起來不算便宜,但到訪過其他動物互動園區,比較起來覺得鹿境環境維護得很好很乾淨,餵食動物的牧草及紅蘿蔔也都很新鮮
Thumbnail
▲家通汽車檢驗廠副總經理盧忻言(右二)說,該廠長期投入宜蘭慈善活動,以實際行動回饋地方 。 【記者 陳君君/台北報導】2024白沙屯媽祖進香將於3月18日起跑,預計參與人數將較去年的11萬餘人再向上攀升;而由青操食品發起的「白沙屯媽祖進香萬人捐贈聯名燉飯」善行,亦受到各行各行各業鼎力支持,目前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曾經近距離觀察可愛的水豚君,總是喜歡窩在自己的活動範圍,時而吃草,時而休息,一步一步踏著,默默耕耘屬於自己的小天地。這本書很適合閒暇之餘一篇篇翻閱,不急著讀完,慢慢咀嚼,伴隨生活前行,總會找到共鳴之處。 一直很喜歡連俞涵,喜歡她的風格與創作,輕盈自在,並且對於生命擁有堅韌的質感。 分享書中段落:
Thumbnail
20天開幕慶,天天有優惠,肉肉控GOGO! 「69元比臉大雞排」,好大、好厚、好多汁!🤤 大份爆汁炸雞特惠89元,最愛醬蒜口味🍗;涮嘴級爆汁雞翅4支100元,分享給大家~
豎靈是什麼? 豎靈又稱為安靈,在傳統習俗裡人往生後靈魂會離開身體,為了讓靈魂有所依歸,而有了豎靈這個儀式,讓靈魂有一個專屬的安置空間。 豎靈的傳統習俗還有哪些? 過去治喪期間常見的習俗還有「遮神」和「示喪」,雖然每個家庭的信仰不同,但在細節上還是略有差異,下面就帶您了解關於遮神和示喪的差異。
Thumbnail
中元普度是中華民族道教傳承下來的祭祀習俗。「中元」是地官赦罪,民間說「地府鬼門大開」,很多的鬼道眾生放出來,裡面可能有我們的先亡祖先,所以家家戶戶就會備香案供品,做普度跟鬼道眾生,臺灣俗稱叫「好兄弟」,又尊稱「老大公媽」,以虔誠心祭拜,希望得到合境平安。
清明節是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對於家族來說承載著深厚的意義。戰後嬰兒潮的30年世代和60世代對傳統儀式的思潮有著十分不同的見解。祖先以口耳相傳的方式,傳承古禮及敬天地的意涵給未受教育洗禮的母親,父母親充滿敬畏的承接祭祖儀式,60世代卻因現代思潮漸漸轉變了傳統儀式的樣貌。
全世界的華人幾千年來一直維繫至今不變的傳統,除了大年除夕的團圓飯之外,就是每年清明的返鄉掃墓祭祖。     團圓飯通常只限於個別家庭的直系血親碰面,但是掃墓祭祖往往就是整個家族的事,包括三等親、四等親……到叫不太出名字的族人在祭祖時齊聚一堂。
Thumbnail
鹿境是墾丁最大的梅花鹿互動體驗園區,並且增設呆萌的水豚君互動區,喜歡跟可愛動物的小小孩跟大朋友,來到墾丁可以到此順遊。 現在鹿境收費已調漲至250元,要跟水豚互動也要再另外付費,費用說起來不算便宜,但到訪過其他動物互動園區,比較起來覺得鹿境環境維護得很好很乾淨,餵食動物的牧草及紅蘿蔔也都很新鮮
Thumbnail
▲家通汽車檢驗廠副總經理盧忻言(右二)說,該廠長期投入宜蘭慈善活動,以實際行動回饋地方 。 【記者 陳君君/台北報導】2024白沙屯媽祖進香將於3月18日起跑,預計參與人數將較去年的11萬餘人再向上攀升;而由青操食品發起的「白沙屯媽祖進香萬人捐贈聯名燉飯」善行,亦受到各行各行各業鼎力支持,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