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報導】莊連東的跨域與移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教學示範唱作俱佳

第一次見到莊連東老師,很難不注意到他滿頭紅髮黑唐衫的搶眼造型,2014年在國父紀念館的現代水墨研究課上,看他巧手如千手觀音,撕、貼、描、染,一下子一隻栩栩如生的松鼠就浮現宣紙,不僅如此,整個示範技法的過程,妙語如珠,儼然是補教界名師,唱作俱佳。

raw-image

從來沒畫過畫,受現代水墨之父劉國松啟發投入水墨創作,從莊老師的示範獲益良多,如海綿般拼命吸收,意猶未竟,2015年進入莊老師指導的畫室學習,更找到他參與編著的《台灣當代水墨特殊技法》,書中解說清楚圖片精美,成了時常翻閱的工具書。有天,在歷史悠久的興台印刷廠瀏覽畫冊,無意中看到《莊連東旅美繪畫創作記錄展專輯》,才知道任教師大美術系的莊連東不僅教學經驗豐富,本身亦是持續創作推陳出新的藝術家,師大研究所首屆美術創作理論博士,台灣第一批本土培育的博士畫家,能畫、能寫、能教、能研究,十八般武藝樣樣俱全,不免好奇─他從小學老師一步步築夢的秘訣。

偏鄉教師拼命築夢

「不要太早放棄夢想,生命有很多未知,如果放棄努力,機會來了也抓不住。我從小喜歡畫畫,常得獎,但家境不好,國中畢業時,爸爸認為當老師較有保障,要我讀師專。進師專讀的是普通科,課餘我參加國畫社、西畫社和書法社,培養紮實書畫技巧。畢業後到桃園大溪當小學老師,後來以同等學歷考上師大美術研究所。」

raw-image

「有夢想的人,不要太看重一時得失。我當小學老師薪水不高,但寧可把課餘時間花在學習上,而不是賺外快,經過多年努力,不斷精進,聽到師大要招收美術創作理論碩士,一考就考上了。」

研究水墨技法激起學生興趣

「人因有夢想而偉大,困境激發潛能。碩士畢業後,在臺中教育大學美術系任教,當時主流是傳統水墨,需要幾十年功力才畫得好,學生畏難,臨摹古,學生又不感興趣,畢業展只有一個學生交水墨作品。第一次教大一水墨,絞盡腦汁想新點子,到五金行找材料,研究新技法,準備貼近生活的教案,激起學生學習興趣,等到大二水墨課,幾乎全班都選修,幾年耕耘下來,當時師大美術研究所水墨組的名額,臺中教育大學的學生就將近占了一半。教學有了成效,我也不斷更新教案,督促自己往前走。」

raw-image

原來莊連東精彩的示範教學背後是多年的努力,同為創作者,想知道教學會不會影響創作熱情?教學會有倦怠嗎?創作有沒有遇到瓶頸?

「對我來說是教學相長,我走創作實踐的,不創作,學生看不起你,擔任教職也規定每年要有個展。我在教學時不會用上對下的角度,而是向學生學習,了解他的創作動機,再教他相關技法和理論,想到新點子也大方給學生用,學生們紛紛在美展得獎,我與有榮焉。我是雙子座,喜歡求變,創作過程中如果發現新技法,會另外拉出一個新的系列,雙線進行,一般來說,一年同時進行三個系列,組合成有辨識度的個人風格。創作一向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將生活中所感、所想、所悟,化作畫面的陳述,生命經驗源源不絕,所以沒有瓶頸問題。」

創作實驗與理論並進

進一步研究台灣水墨史,發現莊連東的創作過程受到台灣五十年代現代水墨思潮的影響,經歷鄉土懷舊運動的啟蒙,脫離傳統僵化的中國畫,轉而表現成長的鄉土及生命經驗;進入學術生涯,實驗與理論並進,讓他擺脫藝術市場的牽制,走向轉化圖像意涵與意象符號解構與組合思維表現,創造實驗性極強的風格。

身為五年級創作者,莊連東在求學過程突破美術不受重視的重圍,努力不懈,大專教職一席難求,他趕上九十年代美術院校增加和各大專院校增設藝術領域通識教育的風潮,進入教育體系,得以在水墨藝術市場沉寂的年代,擁有自由的創作空間,在傳統與當代、東西方價值間擺盪思考,從他身上可以清楚看到台灣藝術家隨著時代演變的成長軌跡。

raw-image

台灣解嚴後民主開放時代成長起來的六七年級生,面對的則是全球化競爭與藝術市場的吸納消費,表現優異的學生往往在校期間就有畫廊簽約,從事創作初期,由畫廊或是藝術行銷公司安排,到處參加藝術博覽會等活動,累積知名度,賺得基本生活開銷,然而,如同師大美術系教授白適銘所說:

「一個藝術家的養成至少要十年,除了美術技巧,還要有文學和哲學的人文涵養,年輕藝術家在養成階段,過度投入外界活動,沒辦法沉潛在孤獨的創作中,幾年後創作素材及能量就會耗盡,世界各地的藝術博覽會看似興旺,培養很多新收藏家,但是對年輕藝術家的消耗也是很驚人的,不少有天份的藝術家成了稍縱一逝的流星。」

莊連東的創作歷程漫長曲折,十年磨一劍,在一切講求快速的網路時代,這個古老的人生智慧,更顯得珍貴。

展出十三米長巨作

2016年莊連東在國父紀念館的逸仙畫廊,舉辦「跨域.移動—2016莊連東畫展」,最大件作品「歷史刻度」高245公分長1353公分,一般書畫紙全開是12才,這件足足有360才,可見藝術家的雄才大略。

raw-image

莊連東以作品風格多變著稱,不變的是「將水墨與異質性元素相融,以推陳出新」,如同離家最遠的遊子,思鄉情懷最濃,他毅然從傳統出走,探索新的可能,解構原來的筆墨慣性,檢視水墨的本質,以融合新舊兩端的當代作品接續傳統精神。

跨域移動經驗入畫

展覽體現了這樣跨域求新的精神,近十年,莊連東住在台中,工作在台北,兩地往返,期間又有一年旅居美國伊利諾大學作研究,地理空間和國族文化的不斷轉換,斷裂式遷徙的生命情境中,他強烈感受到文化差異對藝術觀的衝擊與影響,從生活型態與民族思想的跨域,學會了包容與尊重,更深入探索多層次的美學意涵。

raw-image

《壯闊山河─跨域‧遠行》這件作品,藝術家想呈現白石公園的壯闊,但傳統水墨無法表達美洲地理的厚實感,莊連東使用當代水墨的描繪性技法,既保留東方的筆墨趣味,又創造壯志凌雲的新意象。

島嶼天光新系列關照內心

2016年創作的《島嶼天光─南移‧島遊》,則從以往對外的人文關懷轉向內心觀照,脫離寫生技巧,從南方四島給他的藍色印象出發,天馬行空,建構出一個具體而微的奇幻島嶼。

生於彰化鄉間的莊連東,一路走來,努力不懈,創造出豐富多彩的生命拼圖。

raw-image

莊連東教授針對藝術家江心靜(本文作者)的精彩評論 捨。得—江心靜水墨藝術中的文學內蘊 | 台師大 莊連東教授


你好,我是心靜,邀請你來參加【雲宇宙概念展】,結合文本、水墨、書寫、瓷藝、錄像裝置,探索數位時代的記憶議題。

歡迎【追蹤】、按愛心❤、在下方拍手5下,或是【訂閱】悠閒閱讀,感受人文藝術氣息,同步培養跨界的多元創造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江心靜 Hsinching 當代藝術沙龍
103會員
120內容數
叛逆少女,不良文青,無法無天的藝術家。 叛逆,騎單車跑了全世界。文青,出了17本書。藝術,辦了11次個展。 當代藝術沙龍的關鍵字 #旅行 #文學 #藝術 #讓天賦自由 #夢想
2024/03/31
心靜為尋找創作空間來到東勢,開啟了與山林的連結。四年間,在這片山水間漫步,與自然共舞,感受雲霧和生態的變化。把感受轉化為詩與畫,並在當地咖啡店展出,與鄉親共享這份山居之美。這是一段尋找創意與自我實現的旅程,也是一次心靈與自然對話的體驗。在這裡,每一個善念都可能引發無限的可能。
Thumbnail
2024/03/31
心靜為尋找創作空間來到東勢,開啟了與山林的連結。四年間,在這片山水間漫步,與自然共舞,感受雲霧和生態的變化。把感受轉化為詩與畫,並在當地咖啡店展出,與鄉親共享這份山居之美。這是一段尋找創意與自我實現的旅程,也是一次心靈與自然對話的體驗。在這裡,每一個善念都可能引發無限的可能。
Thumbnail
2023/11/15
這首詩以季節交替描繪了野溪景象,生動描述了春天情感濃厚的野溪和夏天自由奔放的瀑布。作者著重詩眼的生動表現,畫作與詩歌結合,呈現愛的驚喜和神秘感,宛如源源不絕的春天桃花一般。文章主張重新墜入愛河、重新體驗生活,認為智慧來自於愛的喜悅和對他者的渴望。呼籲放下一切,重新感受自然美好時光,愛情為美好的起點。
Thumbnail
2023/11/15
這首詩以季節交替描繪了野溪景象,生動描述了春天情感濃厚的野溪和夏天自由奔放的瀑布。作者著重詩眼的生動表現,畫作與詩歌結合,呈現愛的驚喜和神秘感,宛如源源不絕的春天桃花一般。文章主張重新墜入愛河、重新體驗生活,認為智慧來自於愛的喜悅和對他者的渴望。呼籲放下一切,重新感受自然美好時光,愛情為美好的起點。
Thumbnail
2023/11/09
《風中蘆葦》與《風吹芒花》,藝術家江心靜以詩意筆觸描繪自然與人性對話。風在蘆葦間舞蹈,永不停息如生命的躍動,蘆葦在風中屹立不搖,展現堅韌柔軟的精神。芒花則在風中展示出勇敢與溫暖,頂風前行。這兩幅作品凝聚台灣四百年的情感,歌詠生命韌性和勇氣,將自然力量和人性溫情融入畫布,表現希望和力量的世界。
Thumbnail
2023/11/09
《風中蘆葦》與《風吹芒花》,藝術家江心靜以詩意筆觸描繪自然與人性對話。風在蘆葦間舞蹈,永不停息如生命的躍動,蘆葦在風中屹立不搖,展現堅韌柔軟的精神。芒花則在風中展示出勇敢與溫暖,頂風前行。這兩幅作品凝聚台灣四百年的情感,歌詠生命韌性和勇氣,將自然力量和人性溫情融入畫布,表現希望和力量的世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為何跨界十年後舉辦雙主題創作展?天生追求命定狂熱,堅持讀書思考旅行創作,跨界藝術,依然追求真理的詩意提問,作品反映心靈圖像,創造性倫理,流動性社會。中正紀念堂「類山水-江心靜創作展」是回顧精選展,國父紀念館「雲溪・演算-江心靜創作展」是新作展,探索演算法之外的沈思冥想空間。給世界的情書,一個祈禱。
Thumbnail
為何跨界十年後舉辦雙主題創作展?天生追求命定狂熱,堅持讀書思考旅行創作,跨界藝術,依然追求真理的詩意提問,作品反映心靈圖像,創造性倫理,流動性社會。中正紀念堂「類山水-江心靜創作展」是回顧精選展,國父紀念館「雲溪・演算-江心靜創作展」是新作展,探索演算法之外的沈思冥想空間。給世界的情書,一個祈禱。
Thumbnail
劉國松一九五六年創立五月畫會,掀起台灣現代藝術運動,提出「革筆的命,革中鋒的命」,挑戰文人畫書畫同源傳統,主張丟掉自元代後沒有創新皴法的毛筆,他認為畫室是實驗室,不是工廠,經過不懈嘗試,用炮筒刷以狂草側鋒在自己發明的國松紙上作畫,獨創的「抽筋剝皮皴」,道家陰陽二元論發展出白線,現代水墨掀開新的一頁。
Thumbnail
劉國松一九五六年創立五月畫會,掀起台灣現代藝術運動,提出「革筆的命,革中鋒的命」,挑戰文人畫書畫同源傳統,主張丟掉自元代後沒有創新皴法的毛筆,他認為畫室是實驗室,不是工廠,經過不懈嘗試,用炮筒刷以狂草側鋒在自己發明的國松紙上作畫,獨創的「抽筋剝皮皴」,道家陰陽二元論發展出白線,現代水墨掀開新的一頁。
Thumbnail
幾年前,聽了台灣入選亞洲十大插畫家之一的「游素蘭」的演講,就對電腦繪圖的神奇嚮往不已。電腦繪圖程式,可以模擬水彩,油畫,色鉛筆等百種筆刷,沒有美術基礎的人,去巨匠或別的補習班學了幾十小時之後,可以畫出言情小說封面那種高水準的人像畫。當時聽演講聽到這,整個人都被吸引。 2016.秋.於自宅筆
Thumbnail
幾年前,聽了台灣入選亞洲十大插畫家之一的「游素蘭」的演講,就對電腦繪圖的神奇嚮往不已。電腦繪圖程式,可以模擬水彩,油畫,色鉛筆等百種筆刷,沒有美術基礎的人,去巨匠或別的補習班學了幾十小時之後,可以畫出言情小說封面那種高水準的人像畫。當時聽演講聽到這,整個人都被吸引。 2016.秋.於自宅筆
Thumbnail
台師大美術系莊連東教授,台灣第一批本土培育的博士畫家,以作品風格多變著稱,不變的創作策略是「將水墨與異質性元素相融,以推陳出新」,如同離家最遠的遊子,思鄉情懷最濃,他毅然從傳統出走,探索新的可能,解構原來的筆墨慣性,檢視水墨的本質,以融合新舊兩端的當代作品接續傳統。
Thumbnail
台師大美術系莊連東教授,台灣第一批本土培育的博士畫家,以作品風格多變著稱,不變的創作策略是「將水墨與異質性元素相融,以推陳出新」,如同離家最遠的遊子,思鄉情懷最濃,他毅然從傳統出走,探索新的可能,解構原來的筆墨慣性,檢視水墨的本質,以融合新舊兩端的當代作品接續傳統。
Thumbnail
2022 . 4 . 15 https://artemperor.tw/focus/4769 1955年生於臺南市,就讀文化大學美術系國畫組期間,受教於歐豪年、江兆申、吳學讓、李蕭錕等老師,並師從書法家朱玖瑩,為其日後的水墨創作奠定基礎。 浮世書
Thumbnail
2022 . 4 . 15 https://artemperor.tw/focus/4769 1955年生於臺南市,就讀文化大學美術系國畫組期間,受教於歐豪年、江兆申、吳學讓、李蕭錕等老師,並師從書法家朱玖瑩,為其日後的水墨創作奠定基礎。 浮世書
Thumbnail
從深耕文學創作並享有高度聲名的江心靜,跳脫文學框架尋求個人藝術表達的言說空間,她的抽象水墨繪畫,運用墨韻與色彩的流動變幻、線條交織結構力量,表述個人內心源源不絕情思與綿密柔軟感受。江心靜幸得巨型文章架構的啟發,充分運用起、承、轉、合的原則,成就畫幅中氣勢流轉的鋪排,並且讓無象的畫面增添敘事情節。
Thumbnail
從深耕文學創作並享有高度聲名的江心靜,跳脫文學框架尋求個人藝術表達的言說空間,她的抽象水墨繪畫,運用墨韻與色彩的流動變幻、線條交織結構力量,表述個人內心源源不絕情思與綿密柔軟感受。江心靜幸得巨型文章架構的啟發,充分運用起、承、轉、合的原則,成就畫幅中氣勢流轉的鋪排,並且讓無象的畫面增添敘事情節。
Thumbnail
2021年得到雲林文化藝術獎再次結緣,十年前江心靜以作家受邀舉辦《單車環球夢》新書分享,彼此都是追求理想的熱血性格,激起無數火花。 這次因領獎來分享從文學到藝術(2014~2021)的跨界心法,透過文字、畫作和珍貴紀錄片追溯這七年從「從來沒畫過畫」到海內外獲獎連連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2021年得到雲林文化藝術獎再次結緣,十年前江心靜以作家受邀舉辦《單車環球夢》新書分享,彼此都是追求理想的熱血性格,激起無數火花。 這次因領獎來分享從文學到藝術(2014~2021)的跨界心法,透過文字、畫作和珍貴紀錄片追溯這七年從「從來沒畫過畫」到海內外獲獎連連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來到綠意盎然的小區,拜訪「寫字的人」徐經綸與林玳榕的工作室,很好奇他們的創作是在何種生活樣貌中激盪而生。迎入門,10坪大的小空間,客廳玄關床踏隨處擺放作品,溫馨雅緻的每個角落,手感自然木質陳設,倒像是個小型展....
Thumbnail
來到綠意盎然的小區,拜訪「寫字的人」徐經綸與林玳榕的工作室,很好奇他們的創作是在何種生活樣貌中激盪而生。迎入門,10坪大的小空間,客廳玄關床踏隨處擺放作品,溫馨雅緻的每個角落,手感自然木質陳設,倒像是個小型展....
Thumbnail
在一幅又一幅的畫作間駐足,我透過畫家的筆觸回到過去的台灣島。但每看了一幅,我就感慨了一下,為什麼當年我的美術課沒有介紹過這些畫家讓我知道呢?
Thumbnail
在一幅又一幅的畫作間駐足,我透過畫家的筆觸回到過去的台灣島。但每看了一幅,我就感慨了一下,為什麼當年我的美術課沒有介紹過這些畫家讓我知道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