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類山水到雲溪演算-讓天賦自由的十年旅程 (開放試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一張白紙的奇蹟

透過創作思考時間,記憶深處的黑暗,背對整個世界的叛逆,隧道的一點螢火,明知所有的努力終歸徒勞,依然義無反顧。

 很多人問我,一張白紙,從來沒畫過畫,十年後,為什麼要在中正紀念堂和國父紀念館,幾乎同時期舉辦不同主題的個展。

水到渠成?還是激流泛舟身不由己?

「類・山水-江心靜創作展」透過文本、水墨和裝置的沈浸式空間,虛擬山水,思索我與世界的關係。 

「類・山水-江心靜創作展」透過文本、水墨和裝置的沈浸式空間,虛擬山水,思索我與世界的關係。 

單車環球之旅結束,二OO一年在日本秘境一間三百年的老房子,體認到我擁有冰島諺語所謂的「命定狂熱」(Doom Eager),對某樣事物有不計代價不問辛苦的狂熱,不再猶疑,決心實踐「讀書、思考、旅行、創作」的理想,滴水穿石。

命定狂熱的藝術家性格

然而台灣的稿費和版稅微薄,想當專業作家,什麼都要做,寫專欄、演講、網站、辦活動、周邊商品、獨立出版⋯⋯用創業的精神成立文字工作室,十多年來與時俱進,不斷迭代,才能堅持理想。

二O一四年因緣際會投入藝術,「跨界」聽起來浪漫,背後是不計代價的付出,常逼迫自己到臨界點,《過度努力》一書說到,每個過度努力的人,都是靈魂受創、傷痕累累的大人⋯⋯不停往前衝,恐懼一停下來,代表不夠好、不夠優秀。

十九歲逃家以後,一直在懸崖邊上,不跳過去就會墜落,尤其在藝術領域,「想做」和「能做」之間有巨大的鴻溝,沒做出來之前,外界無法了解,低頭狂奔。

回頭看,這十年簡直是奇蹟,感謝老師和前輩們無私指導,小樹全力支援,押上所有資源,每每在冰川快要融化前,往前跑,差一點就要落海了,遺傳了父親賭徒的性格,過了一關又一關。

風格強烈的當代水墨作品

從文學跨界藝術,不變的是對真理的詩意提問。〈海洋心象系列〉斑斕深邃的心靈圖像,來自銘刻在身體的海洋經驗,一則則追尋自我的壯闊史詩。〈道隱系列〉行雲流水書寫性筆觸是文人情懷,探索民主社會的創造性倫理,尋找人文傳統自我更新的生命力。

《夜懸明鏡青天上》繪畫裝置透過李白的十二個月呈現液態社會的流動性,有拍照打卡的互動設計。

《夜懸明鏡青天上》繪畫裝置透過李白的十二個月呈現液態社會的流動性,有拍照打卡的互動設計。

《水之交響曲》原創的金魚符號,象徵潛意識的無限。《夜懸明鏡青天上》繪畫裝置透過李白的十二個月呈現液態社會的流動性,既有深厚內涵,又具有當代社會的輕盈感。

回顧精選展

中正紀念堂展出的「類・山水-江心靜創作展」透過文本、水墨和裝置的沈浸式空間,虛擬山水,思索我與世界的關係。 

 策展人謝其昌教授表示:

 「類・山水」的「類」是一種初衷,是本心,是本來面目,意指『誰』。心靜是一個擁有多重才能的創作者,有別於一般水墨展,展覽結合多種媒材,真實呈現讓天賦自由的十年旅程。

二O一八年負笈遊學,就讀「上海視覺藝術學院」的「當代水墨藝術研究院」和「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高研班,深入當代水墨和技術哲學,〈思網系列〉從個人生命史出發,關注數位時代的記憶議題,開拓數位時代的沈思,冥想和感悟空間。《瀟湘水雲》原創的流淌性思網和暈染交錯運用,在二維空間,展現大氣、空靈與優雅的意境。 

移居山林的轉捩點

二O二O年是轉捩點,疫情讓學業和展覽都停擺,但內在的創作驅力熊熊燃燒,為了更大創作空間,毅然移居山林。

山居露台有無敵視野—遠處是狀似元寶的新社,大甲溪從山腳蜿蜒而過,緊鄰荒溪的公路,火柴盒小汽車移動著,啊,那是中橫,層層山巒左右環抱,原生林有二三木屋錯落,南洋杉聳立,寬廣露台右倚五葉松,左臨肖楠,視野遼闊。

山水畫以涼亭閣樓點景,構成畫意,形成景趣。如果結廬山水,山在天開圖畫即江山,置身畫中,如何?

 住在風景裡,人卻隨著日曆轉,對創作者來說,最重要的就是細節,偏偏一直跨媒材,文本、水墨、書藝⋯⋯一座山還沒爬完,又走向另一座,手上很多進行一半的工作,只恨天黑太快。

 山居海拔大約六百公尺,一下雨,雲就從大甲溪邊的山脈升起,聚集山間靈氣。本以為水墨的「留白」是空虛美學,其實瞬間抹去景物的雲霧,本身是有實體的,氣體夠厚實才能遮蔽,明暗堆疊的白,充滿力量。

有天,天色初暗,烏雲密佈,眼前整個天空成為水墨渲染的動態水缸,黑白灰,層次豐富多彩,雲的造型超越具象和抽象的界定,走遍天涯也不曾見過,只能驚嘆。

 天氣晴朗,後山的大冠鳩會隨著氣流在山谷間翱翔,啾啾鳴叫,飛得很近,彷彿伸手可及,大多結伴,至少兩隻,在天空畫下無形的迴旋曲線,上升。

 在高速運轉的世界,閉門創作,深透自我進入無限意志的水墨,〈思網系列〉以藝術打開一個個精神迴路,讓人震驚,從而創新,想像,抵抗計算化技術,創造新的可能。

《雲溪演算》入選2023台灣美術新貌獎,在港區藝術中心展出。

《雲溪演算》入選2023台灣美術新貌獎,在港區藝術中心展出。

 《雲溪演算》作品借自然的雲溪對照人為的雲端,思考突破演算法的路徑。上圖以流淌線條和拓染噴繪,演繹山谷的雲霧變幻,下圖用書寫性筆觸表現溪流的水氣變化,上下圖之間的空白,暗示虛實之間的關係。 

新作展

國父紀念館展出的「雲溪・演算-江心靜創作展」是移居山林的感悟,大甲溪水氣與山谷雲霧中,身體感知山水畫的超越性。借雲溪的瞬息萬變,創造演算法之外的沈思冥想空間。

十年磨一劍,兩個主題展是心靜寄給世界的一封情書,一個祈禱的手勢。


類・山水—2023江心靜創作展

展期: 2023/9/20~10/1

展場: 中正紀念堂 第四展廳

開幕: 9/23 14:00 ( 座談: 15:30 )

■ 從文學跨域藝術,不變的是對真理的詩意提問。透過文本、水墨和裝置的沈浸式空間,虛擬山水,思索我與世界的關係。


雲溪・演算-2023江心靜創作展

展期: 2023/11/22~11/29

展場: 國父紀念館 德明藝廊

開幕: 11/25 14:00 ( 座談: 15:30 )

■ 移居山林,大甲溪水氣與山谷雲霧中,身體感知山水畫的超越性。借雲溪的瞬息萬變,創造演算法之外的沈思冥想空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心靜 Hsinching-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8/11
太感謝了,竭誠歡迎蒞臨現場,我的作品經歷反覆暈染堆疊,要看到真跡才能理解與感受到創作過程的思索。😊🙏
相當期待這兩個展~一直都有在閱讀臉書分享,十年一劍的涵養與淬鍊,相信是充滿能量的大氣作品~~
Ds  Tacr-avatar-img
2023/08/17
我很喜歡國父紀念館的展廳!不知為何看您的作品讓我想到「三山半入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這個詩句😎
avatar-img
江心靜 Hsinching 當代藝術沙龍
103會員
120內容數
叛逆少女,不良文青,無法無天的藝術家。 叛逆,騎單車跑了全世界。文青,出了17本書。藝術,辦了11次個展。 當代藝術沙龍的關鍵字 #旅行 #文學 #藝術 #讓天賦自由 #夢想
2024/03/31
心靜為尋找創作空間來到東勢,開啟了與山林的連結。四年間,在這片山水間漫步,與自然共舞,感受雲霧和生態的變化。把感受轉化為詩與畫,並在當地咖啡店展出,與鄉親共享這份山居之美。這是一段尋找創意與自我實現的旅程,也是一次心靈與自然對話的體驗。在這裡,每一個善念都可能引發無限的可能。
Thumbnail
2024/03/31
心靜為尋找創作空間來到東勢,開啟了與山林的連結。四年間,在這片山水間漫步,與自然共舞,感受雲霧和生態的變化。把感受轉化為詩與畫,並在當地咖啡店展出,與鄉親共享這份山居之美。這是一段尋找創意與自我實現的旅程,也是一次心靈與自然對話的體驗。在這裡,每一個善念都可能引發無限的可能。
Thumbnail
2023/11/15
這首詩以季節交替描繪了野溪景象,生動描述了春天情感濃厚的野溪和夏天自由奔放的瀑布。作者著重詩眼的生動表現,畫作與詩歌結合,呈現愛的驚喜和神秘感,宛如源源不絕的春天桃花一般。文章主張重新墜入愛河、重新體驗生活,認為智慧來自於愛的喜悅和對他者的渴望。呼籲放下一切,重新感受自然美好時光,愛情為美好的起點。
Thumbnail
2023/11/15
這首詩以季節交替描繪了野溪景象,生動描述了春天情感濃厚的野溪和夏天自由奔放的瀑布。作者著重詩眼的生動表現,畫作與詩歌結合,呈現愛的驚喜和神秘感,宛如源源不絕的春天桃花一般。文章主張重新墜入愛河、重新體驗生活,認為智慧來自於愛的喜悅和對他者的渴望。呼籲放下一切,重新感受自然美好時光,愛情為美好的起點。
Thumbnail
2023/11/09
《風中蘆葦》與《風吹芒花》,藝術家江心靜以詩意筆觸描繪自然與人性對話。風在蘆葦間舞蹈,永不停息如生命的躍動,蘆葦在風中屹立不搖,展現堅韌柔軟的精神。芒花則在風中展示出勇敢與溫暖,頂風前行。這兩幅作品凝聚台灣四百年的情感,歌詠生命韌性和勇氣,將自然力量和人性溫情融入畫布,表現希望和力量的世界。
Thumbnail
2023/11/09
《風中蘆葦》與《風吹芒花》,藝術家江心靜以詩意筆觸描繪自然與人性對話。風在蘆葦間舞蹈,永不停息如生命的躍動,蘆葦在風中屹立不搖,展現堅韌柔軟的精神。芒花則在風中展示出勇敢與溫暖,頂風前行。這兩幅作品凝聚台灣四百年的情感,歌詠生命韌性和勇氣,將自然力量和人性溫情融入畫布,表現希望和力量的世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半山抱雲#山居靜筆記】升級為【心靜的跨域實驗】沙龍,所有文章將免費公開。從全球旅行、專業寫作及跨界藝術,決定於2024年成為文學志工。上午,盡情投入沒有報酬的寫作。下午,嘗試有趣的創造,藝術,只要一百人支持就可以一輩子自由創作。 現在,整個人充滿寫作慾望,可以為自己,為世界寫作。
Thumbnail
【半山抱雲#山居靜筆記】升級為【心靜的跨域實驗】沙龍,所有文章將免費公開。從全球旅行、專業寫作及跨界藝術,決定於2024年成為文學志工。上午,盡情投入沒有報酬的寫作。下午,嘗試有趣的創造,藝術,只要一百人支持就可以一輩子自由創作。 現在,整個人充滿寫作慾望,可以為自己,為世界寫作。
Thumbnail
自20世紀50年代,台灣戰後受西方抽象繪畫觀念影響,興起現代水墨變革的思潮,打破傳統繪畫符號,創造出現代性和抽象性的畫作。綜觀江心靜當代水墨藝術的創作路徑,以她的文學背景,融合現代性、抽象性和文學性為一體,畫作充滿詩意的抽象畫境,表達內外雙重狀態的張力,未來,「象外之境」的創作當有更高層次的表現。
Thumbnail
自20世紀50年代,台灣戰後受西方抽象繪畫觀念影響,興起現代水墨變革的思潮,打破傳統繪畫符號,創造出現代性和抽象性的畫作。綜觀江心靜當代水墨藝術的創作路徑,以她的文學背景,融合現代性、抽象性和文學性為一體,畫作充滿詩意的抽象畫境,表達內外雙重狀態的張力,未來,「象外之境」的創作當有更高層次的表現。
Thumbnail
為何跨界十年後舉辦雙主題創作展?天生追求命定狂熱,堅持讀書思考旅行創作,跨界藝術,依然追求真理的詩意提問,作品反映心靈圖像,創造性倫理,流動性社會。中正紀念堂「類山水-江心靜創作展」是回顧精選展,國父紀念館「雲溪・演算-江心靜創作展」是新作展,探索演算法之外的沈思冥想空間。給世界的情書,一個祈禱。
Thumbnail
為何跨界十年後舉辦雙主題創作展?天生追求命定狂熱,堅持讀書思考旅行創作,跨界藝術,依然追求真理的詩意提問,作品反映心靈圖像,創造性倫理,流動性社會。中正紀念堂「類山水-江心靜創作展」是回顧精選展,國父紀念館「雲溪・演算-江心靜創作展」是新作展,探索演算法之外的沈思冥想空間。給世界的情書,一個祈禱。
Thumbnail
欣賞水墨名家李義弘老師的作品,這篇心得卻盡談寫作之事,把大師的大作做為己用,實在不好意思。只是論畫作鑑賞,我肯定不及行家,與其班門弄斧,不如以個人經驗跟這場畫展締造更獨一無二的連結。 這麼一來,當我寫作,我將恆常銘記這些畫作對我的啟發。儘管展期結束,它們依然存於我心中的美術館,光彩奪目,不墜不朽。
Thumbnail
欣賞水墨名家李義弘老師的作品,這篇心得卻盡談寫作之事,把大師的大作做為己用,實在不好意思。只是論畫作鑑賞,我肯定不及行家,與其班門弄斧,不如以個人經驗跟這場畫展締造更獨一無二的連結。 這麼一來,當我寫作,我將恆常銘記這些畫作對我的啟發。儘管展期結束,它們依然存於我心中的美術館,光彩奪目,不墜不朽。
Thumbnail
這一次展覽名為《橋流水不流》,副題是「順理成章的悖論」,概念來自「人從橋上走,橋流水不流」的禪詩,主旨是破除習以為常的假設和妄執。展覽當中有部份作品的靈感是來自他的成長經歷,原生家庭中的磨擦讓他反思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其實沒有對或錯,只是不適合的人走在一起,造成錯的結果。
Thumbnail
這一次展覽名為《橋流水不流》,副題是「順理成章的悖論」,概念來自「人從橋上走,橋流水不流」的禪詩,主旨是破除習以為常的假設和妄執。展覽當中有部份作品的靈感是來自他的成長經歷,原生家庭中的磨擦讓他反思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其實沒有對或錯,只是不適合的人走在一起,造成錯的結果。
Thumbnail
心靜於1998年的科幻小說《為你奉茶》論及雲宇宙(Cloudverse)是虛擬多維空間,此次以「幽微組曲」於雲林故事館展示為契機,融合佛教的「中陰身」和元宇宙、NFT區塊鏈概念,在雲宇宙氛圍以奉茶體驗連結虛擬多維空間,讓觀者感受與生活記憶的連結。展覽結合日式房舍、文本、實驗書法、當代水墨、茶席錄像
Thumbnail
心靜於1998年的科幻小說《為你奉茶》論及雲宇宙(Cloudverse)是虛擬多維空間,此次以「幽微組曲」於雲林故事館展示為契機,融合佛教的「中陰身」和元宇宙、NFT區塊鏈概念,在雲宇宙氛圍以奉茶體驗連結虛擬多維空間,讓觀者感受與生活記憶的連結。展覽結合日式房舍、文本、實驗書法、當代水墨、茶席錄像
Thumbnail
江心靜單車環遊世界五大洲三十多國,透名山勝景,旅遊美術館、博物館等方式感知世界與重新發現自己身體,並於過程中積累其豐厚個人生命廣度與厚度,然後再由文學領域跨界進入抽象繪畫。觀賞江心靜的思網系列過程之中,好似時常經歷,彷彿從高空俯視山川大地、或望向一望無際海洋潮浪、或是淹沒於數位資訊時代的洪流中...
Thumbnail
江心靜單車環遊世界五大洲三十多國,透名山勝景,旅遊美術館、博物館等方式感知世界與重新發現自己身體,並於過程中積累其豐厚個人生命廣度與厚度,然後再由文學領域跨界進入抽象繪畫。觀賞江心靜的思網系列過程之中,好似時常經歷,彷彿從高空俯視山川大地、或望向一望無際海洋潮浪、或是淹沒於數位資訊時代的洪流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