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每天的愛心LINE(已讀安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上星期五 (2022/5/13)老公和我說, 他寫的LINE 怎麼只有2個人讀呢? 過了半天還沒讀, 會是有甚麼事呢 ? 真讓人擔心, 所以他就寫了了以下的 LINE 在家人群組, 天下父母心呀 ~ 後來他說每天都要寫一篇LINE,知道大家都讀了就表示平安,老公的文筆很好,幾乎每一篇都有詩詞, 不幫他開個網頁有點可惜了. 順便也能保留他的愛心好文。
(1) 2022 5/13
現在疫情緊張,竹東這小地方幾乎每天都可以聽到救護車的呼嘯聲,令人胆顫心驚,更不用說台北的情況是更加嚴峻了,論語上孔子曰「父母唯其疾是憂」,從兒女的角度來說,做子女的最憂慮的是父母的健康,若從父母的角度來看,父母也最担心兒女是否患病。你們工作忙,疫情的壓力也大,要求你們晨昏定省,似乎有些為難,從今天起,我每天會發一條訊息到我們這個群裡,內容不拘或許是一些國學常識,或許是一些生活瑣事,或許是一些人生經驗,,,,,只要我看到已讀為3,就表示大家都平安,當然,你們有興趣的話,可以把我的訊息看完(我儘量控制在一分鐘內的閱讀量)或跟我討論(that'll be very appreciated)若太忙沒時間看,也沒關係,你們只要點開後,我這裡有顯示已讀即可,對我而言也算是寫寫日記,活化腦袋瓜子。自然,我儘量不去觸碰時事、政治,至於宗教,也許會提到一些,但都會用正面的態度去談論,不涉及迷信。
Ok, that's all for today,hoping that I'll get 3 "been read" massage,see you tomorrow.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會員
5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親愛的讀者: 你,還好嗎? 生活有不如意的地方?有些事,會否無法向身邊人傾訴? 情緒找不到出口,心口的擔子愈來愈重? 你,還好嗎? 如果你想向我訴說,如你想聽我的想法: • 請加入我的沙龍會員 • 我會不定時在討論區開放約每星期一封的「會員來信」限額 【 請開啟討論區通知 】
老爸最近小中風,在醫院住了一個多禮拜才回家。我們做兒女的在海外,只能用簡訊慰問。
Thumbnail
今天下班的時候,我在公車上跟朋友傳訊息,在和朋友的訊息往來中,我才發現原來我沒有走出失去父親的傷痛,我一直以為我好好的,可是我的眼淚就這樣一顆顆的滾落了,我是不是太壓抑了,沒有好好地面對爸爸離開的這件事,一直覺得他只是出了遠門,所以也不以為意,還覺得自己很堅強。
Thumbnail
這篇過了多天,還是將前面的部份仔細看了,有些話要說。   台灣人的爸媽,因為我看了報章雜誌,還有聽周圍的人說的,跟我自己的經驗,孩子晚回家時,心裏是擔心和焦慮的,自己在腦中上演了許多可怕的劇情。可是當他回家,門鎖打開的那一刻,爸媽卻是大罵出口。或許說,他們原本緊繃的情緒需要宣洩,孩子回來的動作點
20240501 趁著五一勞動節難得的放假時光,衝一趟台北來陪轉到普通病房的老爸。也因為在普通病房沒有如同加護病房的探視時間限制,可以把陪伴的時間大幅增加。
Thumbnail
20240404 因爸媽健康狀況的關係,今年的清明節祭祖是我有記憶以來第一次父親缺席。一早在趕往老家的路上,忽然接到媽媽的來電,頓時之間心臟漏了兩拍。
這陣子由於父親的健康狀況出了一點問題,因此Loeb媽每個月固定回1~2次娘家的習慣也因此調整了一下。在父親轉往普通病房的第二天下午,在探望完父親後便驅車從台北回到台中去讓外婆玩玩孫子。 晚餐期間可愛的丈母娘忍不住關心的心情,於是提出了一串關於父親狀況的提問: 狀況很嚴重吼? 阿怎麼會這麼嚴重?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剛兒子在開車,他告訴我爸最近去萬華茶室有點頻繁每周末都去...他今天本來打給他要他送他過去!...那跟我講又能如何呢?心好煩!!!死掉就沒事了吧?
Thumbnail
兒子在的時候,我們都很好,他很盡力,我很正常,有說有笑。兒子不在的時候,他問我也會答,只是少了笑容……。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親愛的讀者: 你,還好嗎? 生活有不如意的地方?有些事,會否無法向身邊人傾訴? 情緒找不到出口,心口的擔子愈來愈重? 你,還好嗎? 如果你想向我訴說,如你想聽我的想法: • 請加入我的沙龍會員 • 我會不定時在討論區開放約每星期一封的「會員來信」限額 【 請開啟討論區通知 】
老爸最近小中風,在醫院住了一個多禮拜才回家。我們做兒女的在海外,只能用簡訊慰問。
Thumbnail
今天下班的時候,我在公車上跟朋友傳訊息,在和朋友的訊息往來中,我才發現原來我沒有走出失去父親的傷痛,我一直以為我好好的,可是我的眼淚就這樣一顆顆的滾落了,我是不是太壓抑了,沒有好好地面對爸爸離開的這件事,一直覺得他只是出了遠門,所以也不以為意,還覺得自己很堅強。
Thumbnail
這篇過了多天,還是將前面的部份仔細看了,有些話要說。   台灣人的爸媽,因為我看了報章雜誌,還有聽周圍的人說的,跟我自己的經驗,孩子晚回家時,心裏是擔心和焦慮的,自己在腦中上演了許多可怕的劇情。可是當他回家,門鎖打開的那一刻,爸媽卻是大罵出口。或許說,他們原本緊繃的情緒需要宣洩,孩子回來的動作點
20240501 趁著五一勞動節難得的放假時光,衝一趟台北來陪轉到普通病房的老爸。也因為在普通病房沒有如同加護病房的探視時間限制,可以把陪伴的時間大幅增加。
Thumbnail
20240404 因爸媽健康狀況的關係,今年的清明節祭祖是我有記憶以來第一次父親缺席。一早在趕往老家的路上,忽然接到媽媽的來電,頓時之間心臟漏了兩拍。
這陣子由於父親的健康狀況出了一點問題,因此Loeb媽每個月固定回1~2次娘家的習慣也因此調整了一下。在父親轉往普通病房的第二天下午,在探望完父親後便驅車從台北回到台中去讓外婆玩玩孫子。 晚餐期間可愛的丈母娘忍不住關心的心情,於是提出了一串關於父親狀況的提問: 狀況很嚴重吼? 阿怎麼會這麼嚴重?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剛兒子在開車,他告訴我爸最近去萬華茶室有點頻繁每周末都去...他今天本來打給他要他送他過去!...那跟我講又能如何呢?心好煩!!!死掉就沒事了吧?
Thumbnail
兒子在的時候,我們都很好,他很盡力,我很正常,有說有笑。兒子不在的時候,他問我也會答,只是少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