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時間(5/23 21:30)
美元指數:102.37
原油期貨:
西德州原油:110.15 -0.13(-0.12%)
布蘭特原油:112.64 +0.09(+0.08%)
新台幣匯率:29.620元(-0.035)
外資期貨
淨多單4,048口(-1,550)
投信期貨
淨空單9,373口(-36)
自營商期貨
淨多單10,727口(+272)
自營商選擇權
買進買權22,264口(2.05億元),賣出賣權淨留倉8,130口(3.65億元)
外資選擇權
買進買權7,386口(0.31億元),買進賣權淨留倉20,412口(4.35億元)
最近美國拜登總統亞洲行提出的「印太經濟框架」包含了太平洋第一島鏈各個國家,卻沒把台灣放進去;至於在今年(2022年)1月1日生效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是全球市場及人口規模最大的FTA,好吧,也是沒臺灣;此外2016年簽署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還是沒臺灣,甚至美國拜登總統也在考慮取消部分對中國貿易的關稅壁壘,藉以緩解國內的通貨膨脹。如果我們家還沒有針對這些區域協定的「關稅豁免」提出因應之道,恐怕臺灣的經濟和產業在未來幾年將面臨很大的困境,當然也可以一國一國去簽FTA,但能否簽下來,或何時簽下來,恐怕就拖死國內的出口產業了。
另一方面,Margin call將時序拉回到去年(2021年)的11月初,提醒大家當時有一件影響市場及全球經濟相當深遠的大事,就是加稅。去年10月底G20峰會同意了美國提出的全球最低企業稅率15%(2023年起實施)。大家想想,富可敵國的跨國企業透過百慕達、開曼、薩摩亞等避稅天堂以及各國間的稅法及時間差合法節稅的手法被全球最低企業稅率破解,未來這些企業有可能面臨稅後淨利的降低,若再加上通膨升息,企業面臨的挑戰就是資金活水的減少和資金流的變化,未來企業的資金成本陸續提高,這就使得企業不得不思考如何提升商品的附加價值才有辦法維持過去的獲利(這是好的企業,但太難了)。至於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把稅率和利息費用的提高直接轉嫁給消費者,於是通膨就會上升,然後各國央行再加速升息,整個經濟就陷入了外有供給性拉動的通膨陰霾,內有資金成本提升,也是加速拉動供給性通膨的推手,唯一不變的就是需求不振(那就是停滯性通膨的發生了)。若「全球最低企業稅率」實施時間不變,短時間內Margin call實在看不到金融市場多頭扭轉的態勢。
回到加權指數,正如同前日盤勢分析Margin call所說的,大盤資金不回到半導體,這個盤根本沒辦法玩。5/23流向半導體的資金才24.76%,半導體卻占了大盤37.44%的權重,航運類僅占4.55%的權重,卻享有了29.11%的資金潮,這顯示了短線上大盤資金結構不穩定的情況,這個盤就是弱勢反彈的格局,換句話說,多頭是處於「火中取栗」的窘境,需要承擔很高的風險,去獲取不對稱的獲利。再加上外資在期貨選擇權淨留倉的布局,顯示了與過去2年加權指數大多頭布局方式的不同,這都是Margin call對於現階段大盤由空方控盤的再度確認。
回到個股,航運占盡了市場的資金趨勢,顯示短時間內恐怕還有機會走揚,唯一要說的是以目前大盤16,000點的位階,2,300億元左右的成交量實在是少了些,縱使投資朋友要進場玩航運(不管是空運或海運),恐怕手腳動作都要快一些,當沖或隔日沖的策略比較保險,獲利/風險比可以低抓到2至1.5左右。至於現階段手中沒有部位的投資朋友,倒是可以留意業績成長的高殖利率概念股,不急,日前提及的個股,逢低接就可以了。
每日市場開收盤我們不脫離8個字「低買高賣,追高殺低」。沒有行情,我們低買高賣,惟有趨勢,我們追高殺低。
備註:
以上內容純屬個人經驗分享,任何投資都有其風險,本文內容當中的文字、數據、資料與圖表僅供參考,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讀者應獨立判斷,審慎自我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