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蒲甘王朝風格的影響
在西元800多年前緬人建立蒲甘王朝,並相繼征服孟族與撣族統治區域後,也吸收了各自的地區風格,發展出蒲甘風格的造像。從現有的造像可見,蒲甘風格受到當時東北印度的帕拉(Pāla)王朝造像的影響。帕拉王朝時期佛教發展已到了密教發達的時期,受到印度教藝術的影響,此時的佛教造像有許多天人、菩薩形象,寶冠、裝身相當繁複,造像身姿婀娜,充滿動感。此時的菩薩、天人等像,通常上身赤袒,僅象徵性用陰刻線條標示出衣紋,佛造像所著身裝,也多半薄衣貼體,凸顯軀體的美感。比如在印度比哈爾邦菩提迦耶(Bodh Gaya, Bihar)出土的一佛二菩薩像,佛像結跏趺坐,左手結禪定印,右手施觸地印,身著右袒袈裟。從身形可見,袈裟緊貼身軀,幾乎是僅以突起的細線表現衣紋來象徵,強調身軀的肉體感。這樣的造像手法,學者認為是繼承了印度笈多王朝豐胸厚肩、健美和充滿量感的風格,但在衣褶與頭光等部分更具裝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