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傳佛教

#南傳佛教含有「南傳佛教」共 1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一刻龍婆貴,一生永富貴 龍婆貴大師是一位備受尊敬的泰國高僧,他的一生充滿了神秘與靈性的故事。龍婆貴大師在佛曆2448年11月12日出生於猜那府的一個名叫邦奇的小村莊。他從小便展現出過人的天賦,僅6歲時便開始跟隨龍婆庫學習佛法。龍婆貴大師擁有過目不忘的資質,並且很快掌握了許多法術。他在佛曆2467年20歲時正式出家,開始
Thumbnail
2024-06-27
7
全泰第一法刺BAN MEE DEE 阿贊廳 阿贊廳的早年生活 阿贊廳出生於佛曆2455年,他從小便對各種法術和咒語充滿了濃厚的興趣。那個時代,法術在泰國十分盛行,許多出名的師傅都以其高超的法術和修為聞名遐邇。然而,拜師學藝並非易事,往往需要經過嚴格的考驗。阿贊廳憑藉著堅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最終得以拜入名師門下,開始了他卓越的法術修行之
Thumbnail
2024-06-26
6
給裟婆世界旅行者的提醒給裟婆世界旅行者的提醒 U.Aggañña Sayadaw 尚智禪師(阿甘雅西亞多) 翻譯:海源賢友(馬來西亞) 很久以前,一群旅行者在深夜時分,穿越一座很厚的森林。森林裡生長的大樹都靠攏在一起,因此這座森林很濃密和黑暗。突然間,這群旅行
Thumbnail
2023-10-22
3
吾室回聲|持戒帶來的自由修行的第一步,每個人都有各自適合的方式,找到自己做起來輕鬆歡喜,助人利己的、斷惡修善的那一個就對了。 不過,倘若不知道哪個適合自己,那就從『持戒』開始吧!
Thumbnail
2023-10-20
2
吾室回聲|隨時可進場,永不嫌晚又穩賺不賠的投資世間的投資總是有風險,而且最顯而易見的就是錯選投資標的,把時間和精力,以及用以上兩者換得的錢財,投資在必然壞滅、毫無保障的目標... 最划算的投資,是修行。
Thumbnail
2023-10-19
1
吾室回聲|滅苦的唯一之路要改變的不是人生,而是『習慣』 習慣造就了舒適圈,必須明白這個舒適圈是個逐漸滾燙的湯鍋,身處其中的我們,還以為自己在泡溫泉...
Thumbnail
2023-10-11
4
吾室回聲|『欲』即隱藏在每一個行動背後的動機『欲』是一種法則,代表的是『抓取的動能』,是『心』的『念頭』使這個欲,有了不同的定義,有了好壞、善惡,而這個定義其實是從結果倒推回來而成。 有好的、如意的結果,我們稱這些心念為善;有壞的、帶來損失和痛苦的結果,我們稱這些心念為惡,於是,欲開始有了善的欲和惡的欲...
Thumbnail
2023-10-07
4
聖喜長老開示 – 訓練無害聖喜長老 – 2019.07.20於錫蘭  正直寺女眾道場 眾生相尅,以喪其命。隨行所墮,自受殃福。 善修法行,學誦莫犯。行道無憂,世世常安。 敏學攝身,常慎思言,是到不死,行滅得安。 ​當他人帶給我們傷害,無論是行為上造成內心的傷害,或人際關係上間接帶來的傷害,等等以任何的形式傷害我們,但
Thumbnail
2023-09-20
4
聖喜長老開示—淨水寶珠聖喜長老 20220415開示于龍樹林女眾正直寺 為什麼貪欲、執著會存留在內心、保留在生命裡呢?有兩個主要部分,第一個是無明(Avijjā)和邪見(Diṭṭhi)一起運作,主要是無明因而產生錯見,無明與邪見而讓貪欲生起、維持在內心裡。另一個是心沒有(明)(Vijjā),沒有正念、定力,缺乏無常、苦
Thumbnail
2023-09-19
5
比庫對世間的惠益(六)《教海覺舟–上座部出家律儀要略》 佛陀教導妙法,為世間與出世間指明繁榮之道,依此道而行者能獲得世間與出世間的一切利益。正是比庫們防止了佛陀教法的消亡,若非比庫,或許佛法早已從世間隱沒。令佛法久住是比庫們對世間最大的貢獻。 人們親近比庫、聆聽佛法開示,由此皈依三寶、受持五戒、增長慈悲、學習佛法、減
Thumbnail
2023-09-19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