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靈魂金字塔 第十七章 貝葉經 第十八章 導遊巴薩奇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阿成急忙插嘴道,「N國,那是佛教國家,那我們要找的是貝葉經囉!」

龍哥點點頭,「貝葉經起源於古印度, 約西元前一世紀末,因為錫蘭僧團中的長老鑑於國內曾發生戰亂,擔心早期流傳下來的教典散失。便由以坤德帝沙長老為首的大寺派,其中五百名阿羅漢長老,於斯里蘭卡中部馬特列地區的阿盧迦寺舉行上座部佛教歷史上的第四次結集。會誦集結三藏教典,並以僧伽羅文字將經典寫在貝葉上成書,這是首次將三藏集結成書面。 他們用貝葉棕樹葉,煮過後曬乾,刻上文字後用顏料使字明顯,再組作書頁,頁邊並塗以金漆,配有具保護性的硬底封面。 但我們這次要找的是傳說中,釋迦牟尼佈道時他弟子手抄的貝葉經。所以那貝葉經不會像世面上的那樣華麗,但也有人傳說見之如見佛面。是以,這兩大婆羅門家族才會如此爭搶。」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380 字、53 則留言,僅發佈於《林燃怕怕系列》靈異事件簿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燃 生活日誌《筆耕天地》
30.9K會員
338內容數
目前留下的房間幾乎都是短篇、中短篇,長篇全部移至角角和鏡文學。因為發現8萬字以上的作品,比較不方便一口氣閱讀!😅 感謝大家點閱支持,你的閱讀~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謝謝大家🌸🌸🌸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佛對弟子說起非常久遠之前曾經有一佛名為大通智勝如來的故事。當大通智勝佛出世,十方諸梵天王以及佛為國王時所生的十六王子,一起請佛轉法輪,於是佛三轉十二行法輪,十六王子聽聞後讚嘆不已,同請出家。佛接受他們之請後,開始說妙法蓮華,敎所有人菩薩法。而十六王子遂成菩薩道。
Thumbnail
       佛對弟子說起非常久遠之前曾經有一佛名為大通智勝如來的故事。當大通智勝佛出世,十方諸梵天王以及佛為國王時所生的十六王子,一起請佛轉法輪,於是佛三轉十二行法輪,十六王子聽聞後讚嘆不已,同請出家。佛接受他們之請後,開始說妙法蓮華,敎所有人菩薩法。而十六王子遂成菩薩道。
Thumbnail
接著到來的是繁華的時代,到了闍耶跋摩七世時代(在位期間一一八一~一二一九年),國家的目標就是將佛恩傳布各地。這樣的根本策略影響原來的印度教傳統主義,並帶來了從根本開始的變革。促使變革的佛教思想,著重內在的精神生活,此時的雕像脫去了衣裳,樣貌轉變成明朗的表情又帶有神秘微笑…
Thumbnail
接著到來的是繁華的時代,到了闍耶跋摩七世時代(在位期間一一八一~一二一九年),國家的目標就是將佛恩傳布各地。這樣的根本策略影響原來的印度教傳統主義,並帶來了從根本開始的變革。促使變革的佛教思想,著重內在的精神生活,此時的雕像脫去了衣裳,樣貌轉變成明朗的表情又帶有神秘微笑…
Thumbnail
臺灣薩迦寺住持──尊貴 確吉蔣稱金剛上師(龍德上師)率建造八大佛塔的工作團隊與專業設計、裝臟等人員,經過不下數十次的開會研討,無論是從典籍研究、考證,塔身材質的要求、裝臟的如法性等,完完全全地依經典及密續所強調的解脫功德而起造。
Thumbnail
臺灣薩迦寺住持──尊貴 確吉蔣稱金剛上師(龍德上師)率建造八大佛塔的工作團隊與專業設計、裝臟等人員,經過不下數十次的開會研討,無論是從典籍研究、考證,塔身材質的要求、裝臟的如法性等,完完全全地依經典及密續所強調的解脫功德而起造。
Thumbnail
西藏人修誦藏密的儀軌,那漢人念誦中文來修誦儀軌,是否同樣具足加持且如法呢?如果堅持說要念誦藏文、藏音才會有傳承的加持力,那包括西藏人在內,都應該統統以古印度的梵音來念誦了!因為藏密始祖 蓮花生大士當年是從印度學習佛法,再傳承到西藏去的,所以並不是單以藏音修誦才會得到加持和成就。
Thumbnail
西藏人修誦藏密的儀軌,那漢人念誦中文來修誦儀軌,是否同樣具足加持且如法呢?如果堅持說要念誦藏文、藏音才會有傳承的加持力,那包括西藏人在內,都應該統統以古印度的梵音來念誦了!因為藏密始祖 蓮花生大士當年是從印度學習佛法,再傳承到西藏去的,所以並不是單以藏音修誦才會得到加持和成就。
Thumbnail
阿成急忙插嘴道,「N國,那是佛教國家,那我們要找的是貝葉經囉!」 龍哥點點頭,「貝葉經起源於古印度, 約西元前一世紀末,因為錫蘭僧團中的長老鑑於國內曾發生戰亂,擔心早期流傳下來的教典散失。便由以坤德帝沙長老為首的大寺派,其中五百名阿羅漢長老,於斯里蘭卡中部馬特列地區的阿盧迦寺舉行上座部佛教歷史
Thumbnail
阿成急忙插嘴道,「N國,那是佛教國家,那我們要找的是貝葉經囉!」 龍哥點點頭,「貝葉經起源於古印度, 約西元前一世紀末,因為錫蘭僧團中的長老鑑於國內曾發生戰亂,擔心早期流傳下來的教典散失。便由以坤德帝沙長老為首的大寺派,其中五百名阿羅漢長老,於斯里蘭卡中部馬特列地區的阿盧迦寺舉行上座部佛教歷史
Thumbnail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
Thumbnail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