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爾的旅程》傷痛所牽起的緣

2022/05/31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PHIL'S JOURNEY(2022)

來台尋子,紐西蘭藝術家與台羈絆

在將近三年新冠肺炎肆虐之後,世界從最開始的防範病毒、疫苗注射等,開始逐漸走向病毒共存階段,雖說並非好消息,但台灣在這次疫情上面被國際關注的狀況比起過去增加了不少,也讓更多外國人試圖去了解台灣是個怎樣的島嶼?在過去許許多多外國人曾短暫或長期停留在台澎金馬等地,但並非都是開心的故事,有時也可能是因為悲傷而牽起了這段緣份。
紀錄片《費爾的旅程》是紐西蘭藝術家費爾在1998年時,因為兒子在台灣登山失蹤,獨自飛往人生地不熟的台灣迫切尋子時,對於當時費爾無助時在台發生所見所聞,讓他對台印象深刻,不管幾年費爾憶起當時在台的經歷,依舊歷歷在目,甚至跟台灣原民鄒族結下一段跨洋之緣。

《費爾的旅程》是什麼電影?

台灣已故外交官張超英曾在口訴自傳《宮前町九十番地》敘述過一段往事:在世界將中華民國踢出聯合國,張超英等人忿忿不平時,他老婆卻說:「從今天起中共才是中國,代表我們不是中國而是台灣,不是應該高興嗎?」也許就在1971年這時,台灣與中國有了相歧,走上非中原之路。
不管事中台局勢或是這次的疫情,台灣在世界的能見度不斷提高,也越來越多人習慣稱「Taiwan」而非「Republic of China」。當越來越多外國人踏上台灣這塊土地後,透過網際網路無國界的傳播,台灣在這些異鄉人眼中是什麼?也許還沒有個定義。
每個人來台灣有各式各樣的理由,許多學生來讀書、或是因為婚姻或是為了逃避自己國家的政治壓迫等而到台灣,當然也有悲傷的理由,例如尋找失聯的親人。《費爾的旅程》中費爾就是因1998年兒子魯本來台攀爬阿里山脈失蹤,而飛往自己重未踏上的島嶼。
除了接受台灣官方的幫助,當地嘉義、南投等地的民間搜救隊、登山隊也出動幫忙費爾尋找失蹤的兒子,有多位人員都是當地的原住民。也因為這樣在台特別的遭遇,讓費爾與母語不同的台灣原住民族鄒族結下緣份,這一段緣也持續到如今。

《費爾的旅程》探討、分析與延伸:

菲爾本職是一位紐西蘭的雕塑家,曾兩度獲得紐西蘭國際弗萊徹陶藝獎。在1998年攻讀外科醫生的兒子魯本在台灣失蹤,才第一次踏上台灣這片土地,一邊在阿里山間與搜救隊尋找兒子,一邊在當地學校教授陶瓷雕塑藝術,與當地的人民有很深度的交流,尤其是鄒族的原住民。
當時因為台灣在國際上知名度不高,費爾在尋找兒子上遇到很大的困難,除了國際刑警組織和紐西蘭官方並沒有看中此事外,還多次將台灣與泰國搞混,才會讓費爾只得靠自己跑一趟台灣。而台灣是第一個從官、民兩方都認真看待失去兒子的他,讓費爾留下深刻的印象。
費爾的兒子盧本會選擇來台灣,原因是因為紐西蘭原住民毛利人血統的關係,想踏上同樣相關南島語系原民的台灣土地,卻沒想到藏眠於中央山林。當時長期來回山間的專家判斷,盧本應該是掉進阿里山腰間的洞窟內而無法被找到,這也讓費爾相當絕望。最後由台灣南投埔里的原住民教會和協助他走出喪子悲痛。
1999年時台灣發生921大地震後,人在紐西蘭的費爾從回來台灣幫忙南投、日月潭當地重建。在日後他也曾多次往返台灣,與當地曾經幫助他尋找兒子的住民建立深厚的友誼,也在鄒族的傳統神話中與自己失去親人的悲痛和解。

《費爾的旅程》值得一看嗎?

老實說這部紀錄片紀念意義大過於探討,甚至可以說是費爾的私電影。整體上很像電視上的紀錄觀點節目,甚至有點陽春跟傳統的紀錄片結構,故如果想看到壯麗的台灣美景或是費爾如何尋找兒子等等山難細節,老實講並不是這部影片的重點。
《費爾的旅程》的電影核心在於費爾透過兒子在台灣的離世,雖然傷痛和反而冥冥之中替父親牽起了他與台灣的緣份。不管是幫他搜救的原住民、讓他走出悲痛陪伴他的教會,或是在山道上那首江蕙的《半醉半清醒》,都讓他在失去重要的一部分的同時正要重新獲得什麼。
可以說因為遭遇國際與自己國家相關人員的不重視,對比台灣那麼多毫不相干在另外一個國度努力協助他,讓費爾在台灣留下好印象,對於費爾來說台灣不是外國人常見的繁華的台北市,而是被群山環繞的南投埔里與阿里山脈,就像是他在紐西蘭之外的另一個家。
我認為原住民教會的牽絆幫助了費爾很多,在無助時宗教與信仰的確讓人有重大的依靠,有人以宗教幫助人走出傷痛,但也有人用宗教讓人傷痛,我認為費爾在台遭遇是不幸中的幸運,獲得許多人幫助。但最重要的是當駭事發生後,我們要如何面對傷痛,也許在費爾心中每當重回台灣這片土地,就是對於兒子離世的緬懷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675會員
702內容數
設計、文字工作者 待過中國、曾在日本情色產業、韓國遊戲公司、台灣電視台、夜店工作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