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舉內容
為何Daniil Medvedev的打法不利於慢速球場?

2022/05/31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人稱「紅土路人」的Daniil Medvedev在法網輸給了同樣也是美網冠軍Marin Cilic,結束了今年的紅土賽季,他總共只打了5場比賽,3勝2負。隨著Medvedev止步於法網第四輪,我終於可以動手寫一篇文章來解釋為何他在慢速球場打得這麼掙扎。

有一位網球教練分析了Medvedev的發球、正拍、反拍和截擊,解說得非常詳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這段影片。我從這段影片擷取出正拍和反拍的技術分析,而這可能就是Medvedev的打法不利於慢速球場的原因。

Medvedev正拍揮拍的軌跡很少見,一般球員的揮拍軌跡是所謂的high loop,也就是球拍的高度在開始往下降時是高過於頭的。而Medvedev是球拍先由下往後揮高,接著再往前揮拍擊球,肩膀控制揮拍動作,即時準確地與球接觸,尤其是在快速球場,愈快速的球場對他愈有利。

Medvedev的正拍在擊球後是垂直移動的,製造出所謂的「平擊上旋正拍」(flat topspin forehand),球的行進弧度不大,但旋轉數夠,因此很穩定,不容易失誤,他的正拍還可以打得更平,輕鬆擊出致勝球。

Medvedev的正拍擊球時手臂是彎曲的,在球擊出去之後,到了某一個點,他的手腕會再轉動,他的收拍動作是繞頸,看起來好像手臂和身體纏繞在一起,所以大家都認為他打球的姿勢很醜。這是因為他瘦長的身材造就了這樣子的動作,他從一開始打球就是這麼打,他的身體自然會反應出這樣子的姿勢,不過完全不影響擊球的品質。

這位教練特別提醒球迷,不要學習Medvedev這樣子的揮拍方式,因為你加速的方式和他不同,你的手臂結構和他不同,可能會受傷,你有可能揮拍太慢,也就是失去擊球的時間點。

在反拍部分,這位教練認為Medvedev的反拍比正拍更有效率,但若和David Nalbandian、Andre Agassi和Novak Djokovic相比,Medvedev的反拍沒有這些球員那麼好。

他的反拍握法很奇特,左右手之間有間隔,左手握在拍頸部位,通常握在這麼高的地方,會失去擊球的敏銳度。

Nalbandian、Agassi和Djokovic的反拍都是慣用手也就是右手主導揮拍,但Medvedev卻是左手主導揮拍,他的右手肘收攏,因此失去移動的範圍,結束動作較短,同時產生一種阻止軀幹旋轉的動向,因此Medvedev的反拍依賴來球的速度,基本上就是借力把球碰回去,這樣子的技巧在慢速球場就不見效了。

這些正反拍的技術分析若只是看文字敘述,不太容易理解,因此我建議有興趣的朋友看那段影片的示範,就可以看清楚揮拍和身體之間的連動關係了。

接下來談談他第二到第四輪這三場比賽的表現。第二輪面對來自塞爾維亞的Laslo Djere,Medvedev的發球相當保守,落點都在安全範圍內,不在他慣有的高風險區域(T點、角落或壓線),因此破壞性較低。

再來是他的擊球落點很淺,約在發球區後,離底線還有很大的距離,威脅性低。他在底線的位置也很曖昧,有機會趨前進攻時,卻停留在後場,不太積極往前壓迫對手。他之所以會贏球,是因為對手很離譜的失常,失誤連連,這場勝利等於是對手奉送給他的。

第三輪遭遇到同樣也是來自於塞爾維亞的Miomir Kecmanovic,賽前的專家預測,以Medvedev前一場踉踉蹌蹌的表現來看,大概無法和今年表現亮眼的Kecmanovic抗衡,沒想到他連下三盤,四平八穩、堅若磐石、Medvedev式地擊敗對手,跌破一堆專家眼鏡。

這場比賽,Medvedev的發球恢復他那外科手術般的精準度,T點、壓線、大外角,全部端上桌。很多網球教練一再強調,速度不是最重要的,而是落點,只要落點精準,對手就難以應付。

而他擊球落點的深淺也較前一場有變化,搭配球速與轉速的高低,Kecmanovic顯然相當困惑,猜不到Medvedev的球路變化,不知該如何回擊。Medvedev的底線移位也較前一場來得明確,或前或後,攻守層次分明,將比賽的節奏穩穩地掌控在自己手中。

最後則是小球成功率高,尤其是他在底線反拍切在duece court(右)的網前小球,屢試不爽。這一套球路他有刻意練習,前一兩拍先將對手釘在ad court(左)的底線外角,接著再突然反拍切duece court(右)網前小球,出手非常隱蔽,不論是距離或反應時間,對手都難以觸及。

Kecmanovic在法網之前的幾項紅土賽打得不錯,若以熱身為目的來說,他應該在法網之前適應了紅土的特性,他也比Medvedev多打了很多場紅土賽,但為何他和Medvedev一交手,球技卻施展不開來?

Kecmanovic在13歲即搬到佛羅里達州,也是另一位IMG系統下養成的選手,他比較擅長硬地,而不是紅土。第一次和Medvedev比賽不是在硬地,而是在紅土,所以我們看到兩位球員都在紅土場上使用硬地打法,紅土對硬地打法的侷限性對雙方都造成相同的影響,也因此Kecmanovic並不比較有利。

這場比賽是兩位球員第一次遭遇,Medvedev很懂得如何和首次對戰的球員交手,通常他會在開賽前幾局觀察試探對手的打法和臨場狀況,不急著破對手的發球局,自己則先保留實力,不讓對手看出自己的深淺。隨著比賽進行到不同的階段,領先、平手或落後,再來調整自己的狀態。頂尖球員不會每一場比賽不視對手實力一股腦兒地使出全部看家本領,而是臨場視狀況拿出足夠贏球的實力就好。

Kecmanovic在紅土上也會像Medvedev一樣無法突破嗎?不盡然,Medvedev在慢速球場吃不開是有其技術上的因素,而Kecmanovic則是紅土經驗和戰略的變化較少,不是技術上的障礙,假以時日,他有可能發展出全場地的適應能力和打法。

Medvedev第三輪出人意料好的表現,似乎解開了紅土的封印,又讓大家樂觀地期望他可再上一層樓,然而第四輪的對手Cilic表現實在太好了,反觀Medvedev的表現低於正常水準太多,不光是沒有發揮應有的實力,連贏球的信心也沒有。

如果Medvedev對一場比賽勢在必得,無論領先或落後,他都全神貫注,想辦法贏得下一分,不會分心碎碎唸,向教練團抱怨,也不會有負面的肢體語言出現。然而這場比賽,Medvedev看起來非常不滿意自己的表現,犯下失誤時不僅顯得懊惱煩燥,即使打出一記好球,也不見他的士氣上升,不只信心匱乏、專注力渙散,比賽最後一兩局的發球節奏太快,心浮氣燥,可以說他只想快一點結束比賽,完全沒有求勝欲望。

一場比賽的輸贏因素很多,兩位球員的體能、技術、戰略、經驗、心理、臨場發揮.....等等,交叉影響著比賽的內容及結果。Medvedev今年法網的勝與負,有靠著對手的失常贏球、有靠著自己臨場的表現贏球,最後是自己臨場狀況差、不敵對手實力輸球,所以他落敗也不完全是他的打法不利於慢速球場。
贊助支持創作者,成為他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我喜愛網球這項運動,層次豐富,深具啟發性。我喜歡設定特別的主題,以不同的觀點撰寫更深入的內容,因此一篇文章的完成非常耗時耗神,然而我樂在其中,希望這些文章能夠傳遞網球所帶來的正能量。
ATP男子職業網球原創文章,涵蓋四大滿貫、大師賽、500及250級和Next Gen相關賽事。內容包括:賽事分析、球員介紹、數據分析、主題報導等。資料來源有ATP及各大賽官網、記者會及專訪、比賽影片、國外媒體報導、球員社交媒體等,再加上個人觀點,盡可能以第一手資料為主。歡迎追踪「麥鬧網球社」,共享網球樂趣。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打造你的創作天地
在這裡尋找共鳴,與方格子的 35 萬格友分享觀點與生活。
領取見面禮
只要設定追蹤作者,即可享有 48小時
Premium 閱讀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