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比賽Sebastian Baez第一盤前五個發球局都是連續4分拿下,到了第六局才失1分,也就是說,第一盤Alexander Zverev只在Baez的發球局拿到1分。
我第一次看到球員連續五個發球局這麼乾淨俐落、完全沒有掉分,不只對手是世界排名第三、接發球很強的Zverev,而且還是在紅土場地。
查了一下數據,就更令人訝異了!
一發均速:
Baez:175.1kph
Zverev:210.3kph
二發均速:
Baez:142.2kph
Zverev:158.1kph
一般而言,男子一發均速差不多是185kph,Baez的發球均速低於平均值,不過他的擊球速度卻高於Zverev:
正拍均速:
Baez:131.3kph
Zverev:124.9kph
反拍均速:
Baez:118.9kph
Zverev:110.9kph
Baez不具身高優勢,因此發球的速度和威力受到影響,但他有非常強悍的正拍,移位速度又快,因此,他以球路組織來彌補發球速度的不足,以此做為攻擊手法,也就是球評一直提到的Serve + 1。
Serve + 1是網球的戰術之一,也可以說是一種球路的組織法,是將發球和第一拍組合起來,藉此取得較有利的站位,持續施壓於對手,並且讓對手擊出你預計的路線,接著的第二拍可以繼續攻擊或得分。
Serve + 1的發球並不一定需要高速的發球,而是講究發球的落點,也就是發球要將對手拉出場外,讓對手另一邊的場地空出來,自己則迅速來到有利的位置,第一拍攻擊對手的空檔,接下來的一拍攻擊對手品質不好的回球,控制場上的主動權,通常第二拍就可以得分。
Serve + 1的示範影片:
Serve Plus ONE - tennis singles strategy lessonSERVE + 1 (Tennis Singles Strategy)Baez第一盤發球局平均用時是1分20秒,這表示他的發球得分相當有效率,不和對手在底線糾纏。整場比賽Baez一發贏球率是87%,二發贏球率是71%,非常漂亮的數字。
這場比賽,Baez的總得分比Zverev多了一分,但卻輸球了,就整場比賽的內容而言,球評說他打得比Zverev還好,但Zverev比他更能掌握關鍵分。
這場比賽的球評一直讚美Baez,他提到Baez在場上展現出來的自信,他說Baez認為自己也能進入頂尖球員之林,而通常有這種企圖心和自信的人就會成功。
Baez前兩週才在Estoril拿下生涯首冠,晉級到決賽的過程中擊敗的對手都是經驗豐富的沙場老將,其中三場是艱辛的三盤大戰,每贏一場比賽,Baez就在鏡頭前寫下「Why not me ?」這足以說明他日以俱增的自信。
決賽他贏了氣力放盡的Frances Tiafoe,有趣的是,「Why not me ?」這句話是來自Tiafoe戴的手環,有一次Baez的教練在影片上看到Tiafoe的手環,他們非常喜歡這句話,當Baez第二次又在鏡頭前寫下「Why not me ?」時,就引起Tennis TV的注意,他能再寫幾次呢?
果然他一路打進到決賽,最後一場他在鏡頭上寫下「Yes it’s me!」為這一週的表現劃下完美的句點。而他在頒獎典禮上也對Tiafoe說「Why not you ?」這表示他肯定Tiafoe這一週來的表現,Tiafoe也值得這座冠軍。
Baez目前排名37,可惜在羅馬不能再多贏幾場,因為如果排名再多前進一些,在法國公開賽就有可能列為種子。
Zverev d. Baez 76(6) 63